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一、二队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采13032号工作面名称:13032编制人:陈宇飞施工负责人:孟锁军、赵来峰批准日期:2012年3月20日17011工作面作业规程会审签字生产科:安全科:机电科:调度室:技术科:通风队:副总工程师:分管矿长:总工程师:(注:题目为2号宋体,单位为小2号宋体)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三、会议纪要四、会审意见原始记录(注:标题为小三号宋体)目录(小二号宋体字)第一章ⅩⅩⅩⅩⅩ (1)(小四号宋体字)第二章ⅩⅩⅩⅩⅩ (3)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煤层工作面煤层情况表第三节煤层顶底板附: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工作面断层情况表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分析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直接充水层位煤层基本顶砂岩,厚0.5m,富水性弱。
根据18061工作面的实际揭露的水文情况预计,该含水层对开采17011工作面造成一定威胁。
二、其它水源的分析17011运输巷掘进过程中所揭露,不导水,因此1701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受断层水害威胁,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洒水降尘后积存的水,水量较小,对钻采无影响。
三、涌水量1、正常涌出量:2、最大涌出量: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受采动影响,17011上付巷范围内矿压显现明显,老采区18061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作用,使17011上付巷工字钢支护变形严重。
三、地质部门的建议要及时观测顶板围岩的变化,发现顶板破碎严重要及时加强支护。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1、地质储量2、可采储量二、工作面服务年限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12第二章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情况工作面设计共布置2条准备巷道,下付巷运输顺槽内安设一部SP J—800带式输送机,一部40T型刮板输送机。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15508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地质概况一、概况:1、井下位置该工作面位于开拓主运输巷东侧、西北部为断层、陷落柱;东北部为白墙距保安线70米;西南部为运输大巷;东南部为断层。
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80m,倾斜长度80m。
(见图一)。
2、井上位置工作面地面位置位于本矿矿区中部,开拓主运输巷道东侧。
地表为荒山、农田,地势较平缓,无积水区、裂缝,无任何建筑物。
二、地质构造:开采煤层为15#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5.5米。
该工作面煤层结构稳定,无大型地质构造,对回采无影响。
煤层倾角一般为4—6度,平均为5度,断裂构造不发育,构造简单。
主要为褶曲和陷落柱,大部为单斜构造,地质构造与区域基本一致,部分地段顶板将比较破碎。
三、煤层与顶底板:15#煤为含夹石约2——4层的复煤层,总厚度约5.5米。
伪顶为碳质泥岩,厚约0.3米,直接顶板为泥岩,厚约6.7米,老顶为石灰岩,厚约3.1米。
底板为砂质泥岩,厚约7.5米。
四、水文地质:工作面地表无积水、裂缝,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对回采影响不大。
但工作面必须安装完善的排水设备,预防雨季地表水的渗入,如发现异常出水情况必须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附综合柱状图:见(图二)。
六、附储量计算表:见(表一)。
第二章: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一、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工作面巷道布置、开切眼位置。
可采长度、大巷煤柱宽度以及运输、通风等系统如(图一)所示。
二、供电系统和设备配备:1、供电系统见(图八)。
2、设备配备见(表二)。
第三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一、采煤方法:本工作面为短壁后退式单体液压柱n型钢梁人工放顶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二、回采工艺:工作面使用n型钢梁配单体液压支柱人工炮采下层,放中上层顶煤生产。
炮采高度2.0米。
放顶煤高度3.5米。
1、铺联网:工作面初采时全长铺设单层金属顶网。
联网时要与开切眼顶网相互连接牢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依次进行。
金属网用12#铅丝编制,规格为10米*0.8米。
网孔规格为30mm22、铺网方法:金属网长边平行于工作面,短边垂直于工作面,长边对接,短边搭接,搭接找度不小于20cm,用长50cm的14#铅丝对折成双股,使用专用联网钩人工联网,每20cm联一扣,一扣压一扣的尾巴,每扣捆结不少于三匝,将网连接牢固。
2405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平煤集团高庄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已16、17-24053采煤工作面编制单位:采煤三队施工队长:杨秋甫技术负责人:陈松峰编制日期:2009-5-251第一章采煤工作面概况序号项目内容说明1 采位面置该采面位于四采区东翼2 采面范围走向:620m、倾斜:116m;回采总面积:71920m2;3 与及邻采近区煤关层系跨己回采的24030、24051、24052、24070、24072和24092布置的复采工作面。
4 与对地应面位相置工作面对应地表为丘陵5 采建面筑与物地关无影响2第一章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项目内容序号说 明煤层赋存条件储量顶底板特性水文情况产状1走向N60o W倾向N30o E2341212345123煤坚固系数0.8-1.2瓦斯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煤质可采储量储量损失顶板岩性及关系顶板垮落步距顶板分类地板特性地板比压涌水老空水钻孔裂隙水0.068m3/min0.325m3/t牌号水份灰份挥发份煤层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1/3焦煤 6.5%25%34%36.42-40%1-3个月170000t13000t工作面大部分在采空区布置,直接顶板为上分层跨落再生顶板;跨煤柱块段直接顶板为灰色砂质泥岩,老顶为白色中粒砂岩。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1-8m5-20m8-17m直接顶类别基本顶级别2类Ⅱ级为深灰色泥岩,遇水膨胀变软,局部底鼓。
3.0-9.7MPa涌水方式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预计涌水点水质(PH值)老空水和顶板砂岩水20m3/h7无4老空水-对采面影响很大50m3/h3煤层综合柱状图名称厚度柱 状岩 性老顶己16-17煤层底板序号名称位 置对回采影响程度断层老巷1.9m12末状或块状深灰色泥岩工作面深部地质构造发育,据揭露情况,工作面有一条正断层,分别在机巷的17#、19#和20#附近揭露。
该采面共有9条老巷顶底板与煤层节理、层理发育情况及对回采工作面影响的综合评述对回采影响很大对回采影响较大2、底板为深灰色泥岩,遇水膨胀变软,局部底鼓,影响正常回采.地质构造直接顶3.3m5.2m6.0m浅灰色中粒砂岩再生顶板1、该采面为上分层放顶煤采面遗留浮煤,回采期间会遇见薄煤区影响生产,局部顶板绣结不好,加强顶板控制;过断层时,加强断层周围的顶板管理;4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巷机面作工煤采3542巷联5第二节采煤工艺及顶板管理一、采煤工艺:1、主要工序说明:(1)打眼、装药、放炮:工作面炮眼布置为三花眼,上眼间距800mm,距顶400mm,底眼间距为800mm,距底300mm, 严格按照炮眼布置图和爆破说明书作业。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步骤及内容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步骤及内容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依据经批准的采区设计、地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编制,其内容包括:一、地质说明书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必须认真填写,数据要准确、可靠。
按矿井地质规程要求,表内未表达的内容,还要做简要说明,如井上下对照关系,生产工作面与已采和未采面的关系;工作面实见点的地质构造(断层与褶曲的特征,分布范围和控制程度以及对生产的影响);预测工作面可能存在的火成岩体,古河床冲刷带、破碎带、陷落柱等的位臵及对正常开采的影响;冲击地压及水文、瓦斯地质、煤尘、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情况等。
地质平面图要绘出工作面与邻近采面位臵、标高、断层分布及其要素、断层分布情况和煤层底板等高线以及工作面四壁地质素描等。
地质剖面图要绘出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和井巷相互关系。
煤层顶底板柱状图以采高要求顶板5倍以上,底板1倍以上。
综采工作面平面图、剖面图比例尺1/1000,其它工作面平面图比例尺1/2000。
柱状图比例尺1/100。
《三下》采煤和回采后对地面有明显影响的工作面必须绘制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三下》采煤必须有《三下》开采设计。
二、开采简要说明编制依据:经过批准的采区设计、地质说明书。
《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参考邻近采区或工作面的开采历史,并结合本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对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进行简要论述,对回采工艺及设备选型等也要加以说明。
回采范围内外及其上下的采掘情况及其影响,通风、瓦斯地质、二氧化碳含量,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性,冲击地压危险性要予以说明。
工作面设计㈠支架选型1、工作面支架选型单体柱工作面按下列公式计算Hmax≥Mmax-bHmin≤Mmin-SL-b-a综采液压支架按下列公式计算Hmax≥Mmax+0.2,mHmin≤Mmin—(0.25~0.35),m式中Hmax-支柱(架)最大高度,m;Hmin-支柱(架)最小高度,m;Mmax-工作面最大采高,m;Mmin-工作面最小采高,m;b-顶梁厚度,m;a-支柱卸载高度,一般取0.05m;SL-顶板最大控顶距处下沉量。
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管理办法 作业规程编制、审批、贯彻执行程序

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管理办法作业规程编制、审批、贯彻执行程序第十九条作业规程的编制程序(一)作业规程的编制由区队技术人员负责编写,编写完毕后打印装订成册。
(二)编制作业规程之前,必须深入现场调查研究以书面形式提出回采建议意见,作为编制作业规程的主要依据。
(三)作业规程编制要在新工作面投产(或开工)前的20日编写完毕。
第二十条作业规程的审批程序(一)作业规程审批实行会审制,禁止以传阅方式审批作业规程。
(二)生产技术部组织对作业规程进行会审。
(三)参与会审的人员要在定稿后的作业规程审批意见单上签字。
作业规程批准生效后组织实施。
(四)作业规程审批手续要求在新工作面投产(或开工)前10天结束,并分发有关单位贯彻执行。
第二十一条作业规程贯彻执行程序(一)作业规程必须按照学习、考试、补考、实施、复查、补充完善、再贯彻实施的程序贯彻执行,不得简化或漏项。
(二)作业规程批准后,在施工前5天进行贯彻学习、考试,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下井作业。
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贯彻学习,并记录学习的地点、时间、内容和人员。
(三)凡因轮休请假等原因没有参加学习的工作人员,返回后必须先补课,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后再进行作业,新参加和中途参加工作人员都要按规定进行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作业。
(四)凡进入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都要严格执行规程中的各项规定,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五)作业规程贯彻学习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
每三个月要组织对作业规程重新贯彻学习一次,并要重新进行考试签字,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入井作业。
(六)作业规程每2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复审,并及时贯彻学习,作业规程使用超过一年必须重新编制,重新贯彻学习,并要重新进行考试签字,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入井作业。
第二十二条作业规程的修改补充完善。
作业规程一经审批执行后任何人未经以下程序不得改变规程。
(一)对作业规程的具体内容,在执行中发现有不适合现场具体情况的地方,可提出临时执行意见,报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方能实施。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规定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和依据为规范采煤工作面作业程序,保障工作面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订立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采煤工作面的作业管理,包含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第三条作业目标本规程的作业目标是确保采煤工作面作业依照规范流程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并提高生产效率和煤炭质量。
第二章作业组织管理第四条组织结构采煤工作面作业组织结构应包含:采煤队、检修队、供电队、通风队、运输队等,各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
第五条责任分工1.采煤队负责采煤作业的组织和管理,包含矿井工作面的布局、煤矿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2.检修队负责煤矿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供电队负责矿井的供电工作,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4.通风队负责矿井通风系统的维护和调整,确保工作面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5.运输队负责矿井内煤炭和物资的运输工作,保证矿井内的物流畅通。
第六条作业流程1.采煤工作面作业应依照指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确保作业的有序进行。
2.定期进行作业大会,落实各个作业队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3.作业队在作业开始前要进行现场检查,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4.作业过程中,必需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5.作业结束后,要进行作业总结和事故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七条安全教育和培训1.员工入职前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的理解和掌握。
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和反应速度。
第八条安全设施和装备1.采煤工作面必需配备安全设施,包含无线通信设备、瓦斯检测仪、防爆灯等,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2.作业人员必需佩戴符合安全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含安全帽、防尘口罩、安全鞋等。
第九条事故防备1.建立完善的事故防备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2.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本领。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采掘作业规程编制指引XXXXXXXXXX公司XXXX年X月目录1总则 (1)1.1编制范围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准备 (1)1.4编制内容与要求 (2)1.5编制格式 (2)1.6规程的审批与复审 (2)1.7规程的修改补充 (3)1.8安全技术措施 (4)1.9规程的贯彻考试 (4)1.10规程的存档 (4)1.11其它 (5)2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大纲 (6)2.1概况 (6)2.1.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6)2.1.2巷道布置 (6)2.1.3煤层 (7)2.1.4煤层顶底板 (7)2.1.5地质构造 (7)2.1.6水文地质 (7)2.1.7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8)2.1.8储量及服务年限 (8)2.1.9主要编制依据 (8)2.2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9)2.2.1采煤方法 (9)2.2.2采煤工艺 (9)2.2.3采煤面生产能力计算 (10)2.3顶板管理 (11)2.3.1支护设计 (11)2.3.2工作面顶板管理 (13)2.3.3两巷及端头顶板管理 (14)2.3.4矿压观测 (15)2.4生产系统 (15)2.4.1运输系统 (15)2.4.2通风系统 (15)2.4.3瓦斯防治 (17)2.4.4综合防尘 (17)2.4.5防治煤层自然发火 (18)2.4.6排水系统 (18)2.4.7供电系统 (18)2.4.8通讯联络系统与照明 (19)2.5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2.5.1劳动组织 (19)2.5.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2.6煤质管理 (20)2.7安全技术措施 (20)2.7.1一般规定 (21)2.7.2顶板管理 (21)2.7.3防治水 (21)2.7.4爆破 (22)2.7.5一通三防 (22)2.7.6运输 (22)2.7.7机电 (23)2.7.8其它 (23)2.8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23)2.8.1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3)2.8.3避灾路线 (25)3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大纲 (26)3.1概况 (26)3.1.1工程概述 (26)3.1.2巷道布置 (26)3.1.3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6)3.1.4编制依据 (26)3.2地质与水文地质 (27)3.2.1煤(岩)层赋存特征 (27)3.2.2地质构造 (27)3.2.3水文地质 (27)3.3巷道断面与支护 (28)3.3.1巷道断面 (28)3.3.2支护设计 (28)3.3.3工程质量标准 (29)3.3.4矿压观测 (29)3.4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30)3.4.1施工方法 (30)3.4.2凿岩方式 (30)3.4.3临时支护 (31)3.4.4装载与运输 (31)3.4.5永久支护 (31)3.4.6管线吊挂与轨道铺设 (32)3.4.7巷道水沟 (32)3.4.8设备及工具配备 (32)3.5生产系统 (33)3.5.1通风系统 (33)3.5.2瓦斯防治 (35)3.5.3综合防尘 (36)3.5.5压风系统 (36)3.5.6排水系统 (36)3.5.7供电 (37)3.5.8运输系统 (37)3.5.9通讯联络系统与照明 (37)3.6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7)3.6.1劳动组织 (37)3.6.2循环作业 (38)3.6.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8)3.7安全技术措施 (39)3.7.1一般规定 (39)3.7.2顶板安全技术措施 (40)3.7.3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40)3.7.4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40)3.7.5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41)3.7.6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41)3.7.7提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42)3.7.8其他 (42)3.8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2)3.8.1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42)3.8.2应急措施 (44)3.8.3避灾路线 (44)4采掘作业规程样本 (45)4.1采煤作业规程样本 (45)4.2掘进作业规程样本 (45)1总则1.1编制范围1.1.1每个采煤和掘进工作面开工前,必须有经过批准的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施工。
煤矿规程措施编制规范和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及管理办法

(5)安全制度。包括工作面交接班制、工程质量验收制度、设备管理维修制度、煤尘管理制度、瓦斯检查和管理制度、放炮管理制度、通风安全监测仪表使用维护制度、顶板管理制度等;
(6)邻近采区或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
(7)生产技术部门提供的施工地点的主要技术要素、装备、支护形式、顶板管理方法等。
1.11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并进行贯彻学习,否则,严禁开工。
1.12采、掘队队长是作业规程执行的第一责任者,分管矿长对作业规程执行负监督检查责任。
1.13 各矿(公司)要把作业规程编制及贯彻执行情况作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生产过程中现场与作业规程、措施内容不符的,要责令及时整改;作业规程、措施内容不能满足现场需要的,要及时补充、修改;对违反作业规程、措施施工造成事故的,要严肃查处。
1.8 作业规程和措施审批完成后,由矿(公司)生产技术部(科)将文本和电子文档存档。存档的作业规程文本、电子文档不得随意修改,一般应保存3年以上(采煤工作面结束后1年以上,掘进服务巷道报废后1年以上)。
1.9 作业规程和措施发放要执行收发文登记制度,收发文部门由接收者和发放者本人签字。
1.10 在工作面施工结束后,应写出作业规程执行情况总结,送矿(公司)生产技术部(科),连同作业规程和修改补充措施(包括)电子版一并存档。
1.14 各矿(公司)每年度要组织一次作业规程检查、评比活动,总结经验,提高作业规程的编审质量。集团公司每2—3年组织一次作业规程检查评比活动。
1.15 各矿(公司)要积极推广使用作业规程计算机编制和信息化管理,实现作业规程网络化管理。
2
2.1
2.1.1每一采、掘工作面开采前要编制工作面开采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编制概要。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
第三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一、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开采前,按照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二、规程编写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的生产技术分析研究。
(二)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三)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
三、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
(一)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二)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剖面图(1:1000或1:2000)。
(三)机巷、回风巷断面图(1:50)。
(四)工作面(采场)及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工作面最大、最小控顶距、支柱排距、绞接顶梁悬臂长度等,1:100或1:200)。
(五)采煤机进刀示意图。
(六)炮眼布置图(正、平、剖示图,1:50或1:100)。
(七)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八)工作面、机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剖面图)。
(九)机巷、回风巷加强支护断面图(1:50)。
(十)运输系统示意图。
(十一)通风系统图。
(十二)抽采系统图。
(十三)防尘系统图。
(十四)注浆系统图。
(十五)注氮系统图。
(十六)消防管路系统图。
(十七)安全监控系统布置示意图。
(十八)排水系统示意图。
(十九)供电系统示意图。
(二十)照明、通信、信号系统示意图。
(二十一)正规循环作业图。
(二十二)避灾路线示意图。
四、采煤工作面[换行]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
作业规程附图编号规定:如附图5-3-16,其中5——表示第五章,3——表示第五章第三个附图编号,16——表示作业规程从第一章第一个附图到第五章的第三个附图的总顺序编号,以此类推。
五、《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且又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在作业规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和关键内容,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煤矿安全规程》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如:第49、51、52、53、56、57、58、59、63、64、65、67、69、89、159、230、317、331条),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六、采用对拉、顺拉等方式布置采煤工作面时,应视作同一个采煤工作面编制作业规程,必须明确规定相关内容。
七、特殊开采,“三下”开采,以及开采有冲击地压的煤层,必须编制专门开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八、采煤工作面在以下情况下需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换行]措施。
(一)采煤工作遇顶底板松软、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
(二)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
(三)采煤工作面进行机电设备安装、采完撤除。
(四)采用水砂充填法清理因跑沙堵塞的倾斜巷道前。
(五)试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六)《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中要求其他需要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七)采煤工作面施工溜煤眼、子风眼等。
九、采煤工作面在以下情况下需对原作业规程进行修改或补充完善。
(一)现场地质条件与提供的地质说明书不符。
(二)现场需要采用与作业规程规定不同的工艺。
(三)采煤工作面以及运输巷、回风巷加强支护方式、支护强度需要进行变更。
(四)发现作业规程有遗漏。
(五)《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的其他需要修改、补充的内容。
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参照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程序进行。
十一、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作为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附件。
十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编制作业规程。
(一)改变了原采煤工艺和主要工序安排。
(二)原作业规程与现场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三)原计划工作面开采,作业规程编制完成并已审批,但由于某种原因暂不开采,时间满1年重新开采的。
十三、[换行]作业规程中的采矿、地质、通风、机电、运输等专业术语和图例、计算公式一律以《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煤矿采矿工程设计手册》和《煤矿电工手册》为准。
十四、其它规定要求。
(一)作业规程实行各公司统一编号,具体由各公司规定。
(二)作业规程内容的字体为宋体字,字号为小四,章节题目加粗,“会审意见”、“处理意见”和“目录”为宋体,三号,加粗,其它为小四宋体字,文字部分行距为1.5倍,上下章节间隔一行。
(三)规程封面“……作业规程”用黑体字并加粗,字号为二号,其它为黑体字,字号为四号。
(四)作业规程用A4纸张双面打印,文字和表格页面设置上下各为2.8cm,左右各2.5cm,页码设置在页面下端中间位置。
页码设置“第×页,总×页”。
(五)作业规程施工前发放到以下部门并落实专人管理:施工队、生产部门、矿调度室、安全部门、机电部门、通风部门等。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一、《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岗位技术[换行]操作规程》;二、批准的采区设计;三、批准的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四、批准的生产接替计划;五、其它依据。
第二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高、最低)、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二、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及周边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
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四、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及影响范围。
第三节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一、采煤工作面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工作面煤层倾角、面积(斜面积)。
二、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情况。
三、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情况。
四、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f)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五、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一、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老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强度(硬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分类(MT554-1996)。
二、煤层底板(直接底、老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三、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附图: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第五节地质构造一、断层:叙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三要素)、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二、褶曲:叙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名称、基本特征、两翼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三、其他因素:叙述陷落柱、火成岩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第六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型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二、其他水源的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三、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和描述。
四、工作面涌水量:叙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第七节瓦斯情况一、本工作面及周边瓦斯地质情况介绍。
二、预计吨煤瓦斯含量,有资料有引用资料内容。
三、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预计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的相对、绝对涌出量。
四、瓦斯、二氧化碳等对本工作面的影响程度预计。
第八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说明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
二、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然发火期。
三、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
四、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描述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五、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对工作面的影响。
六、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计算工作面的基础储量,根据规定的回采率计算可采储量。
二、应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
(一)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
(二)工[换行]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叙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及其他巷道(联络巷、溜煤眼、硐室)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二、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区段平巷、溜煤眼、行人眼、运料眼以及联络平巷等巷道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进行叙述。
三、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采用了排放瓦斯专用巷道、抽采瓦斯专用巷道的,需要对排放瓦斯尾巷、抽采瓦斯专用巷道进行叙述。
四、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能够反映出井上下对照情况,构造情况,工作面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表示出工作面的位置、工作面走向和倾斜长度、机巷和回风巷道关系、煤层平均倾角,与采区上、下山的关系,及上下山上下出口方向等。
附图:巷道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1:1000或1:2000)和机巷、回风巷断面图(1:50)第二节采煤方法和工艺一、选择采煤方法,叙述选择依据。
二、简述采煤工艺。
三、叙述采高、循环进度等。
四、叙述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控制方式,叙述工作面是无煤柱开采或有煤柱开采,煤柱留设尺寸,巷道联络方式等。
五、采用分层开采工艺的,应确定分层厚度等内容。
六、采用上下工作面同时回采(对拉、顺拉)工艺的,应明确上下面的位置关系和错距。
七、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明确:(一)支架的角度结构、组成、宽度,支架垫层数和厚度,点柱等。
(二)工作面安全出口及两巷管理要求。
(三)扩巷方法、扩巷支护要求。
(四)支架的安装和管理要求(点柱的支设角度、排列方式和密度)。
(五)回棚(柱)放顶规定。
(六)支架下放方式、要求。
(七)落煤方式和架内爆破规定。
(八)支架的拆除方式。
八、使用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选择采煤机的型号、功率及其进刀方式、进刀段长度、进刀深度,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并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叙述采煤机的操作及其周围人员与采煤机的安全距离,大倾角工作面对采煤机的防滑规定。
如果采用人工爆破开切口的,还应参考第十二项的规定对有关事项进行描述。
附图:采煤机进刀示意图。
九、采用爆破落煤的,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进行炮眼布置设计。
叙述炮眼具体的布置要求,绘制炮眼布置三视图(正、平、剖面图)。
(二)填写爆破说明书。
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每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炮泥个数、连线方式、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药、雷管数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