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完整版

合集下载

实验室常见的灭菌消毒方法总结

实验室常见的灭菌消毒方法总结

实验室常见的灭菌消毒方法总结一、消毒和灭菌的区别1、消毒(disinfectioninhospital):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2、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灭菌是个绝对的概念,灭菌后物品必须是完全无菌的.即灭菌保证水平为106.二、高温灭菌法高温灭菌法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发生凝固或变性而死亡,是应用最广泛且有效的灭菌方法。

主要用于器械、容器、试剂等灭菌。

(一)高压蒸气灭菌法用高温加高压灭菌,不仅可杀死一般的细菌,对细菌芽胞也有杀灭效果,是最可靠、应用最普遍的物理灭菌法。

主要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橡胶、耐高温塑料制品及试剂的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器的类型和样式较多,如:①下排气式压力蒸气灭菌器是普遍应用的灭菌设备,压力升至102.9kPa,温度达121~126℃,维持20~30分钟,可达到灭菌目的。

②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已成为目前最先进的灭菌设备。

灭菌条件要求:蒸气压力205.8kPa,温度达132℃以上并维持10分钟,即可杀死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湿热灭菌是目前实验室使用最为广泛,灭菌效果最佳的方法。

目前湿热灭菌的仪器技术上也非常成熟,安全系数较高。

高压蒸气灭菌的注意事项:包裹的物品不宜太大,一般应小于30cm×30cm×50cm,大于该尺寸需要酌情延长灭菌时间;1.高压锅内的包裹不要排得太密,以免妨碍蒸气透入,影响灭菌效果;2.对塑料制品不宜放置过于拥挤,以免发生形变;3.压力、温度和时间达到要求时,指示带上和化学指示剂即应出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4.锐性器械,如刀、剪不宜用此法灭菌,以免变钝;5.瓶装液体灭菌时,如有塑料瓶盖要适当旋松瓶盖,并用牛皮纸或纱布包扎瓶口;如有橡皮塞时,应插入针头排气,切记要保持瓶内外的连通,防止高温膨胀爆裂;6.注明灭菌日期和物品保存时限,一般可保留1~2周;7.应有专人负责,每次灭菌前,应检查安全阀的性能,以防压力过高发生爆炸,保证安全使用。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在实验室中,灭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可以有效地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微生物,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两种。

一、物理灭菌方法:1. 高温灭菌(烘箱法):将待灭菌的器具(如培养皿、试管等)放入预热至适当温度的烘箱中,通过高温作用杀灭其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温度为160-180摄氏度,时间约为1-2小时。

此方法适用于不耐热的固体物品。

2. 压力蒸汽灭菌(高压灭菌法):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适量清水的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适当的温度(121-134摄氏度),经过一定时间的高压和高温作用,实现微生物的灭活。

常规操作时间为15-30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验器械、培养基、培养瓶等耐热器具。

3. 过滤法:通过微生物滤膜过滤器将待检测的液体或气体经过过滤,将其中的微生物截留下来,达到灭菌的效果。

该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或无法承受高压的液体、气体样品。

4. 紫外线灭菌法:将待灭菌的物品放置在紫外线照射区域,经过一定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使微生物的核酸发生损伤,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该方法适用于表面较为平坦的培养皿、试管等小型器具。

5. 干热灭菌法:将待灭菌的物品置于常温下的烘箱中,在较高的温度(170-180摄氏度)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干热处理。

该方法适用于不耐水或无法耐受湿热的物品。

二、化学灭菌方法:1. 乙醛灭菌法: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醛液并封闭容器,在一定时间内使乙醛蒸气作用于物品表面,达到杀菌的目的。

该方法易于操作,适用于对物品表面较干净的物品。

2. 酒精灭菌法:将待灭菌的物品浸泡在一定浓度的乙醇或异丙醇溶液中一段时间,使其达到杀菌的效果。

该方法适用于小型的器具或实验室台面的表面。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物品,我们在选择灭菌方法时要根据物品的性质、尺寸和特点来进行判断。

同时,灭菌操作过程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实验室常用灭菌法详细版.ppt

实验室常用灭菌法详细版.ppt
效均一
最新.
10
灭菌容器操作注意
• 使用前认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 灭菌时须先将灭菌器中冷空气排出,以保
证最佳灭菌效果
• 灭菌时间应从待灭菌物品到达预定温度时
算起
• 灭菌完毕后停止加热,待压力表降至0,放
汽、开启灭菌器,物品温度降至80℃ 以下 时才能将灭菌器门全部开启
最新.
11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 辐射灭菌:短小芽孢杆菌孢子(ATCC27142等,活孢子数为5×107~
5×108个/片 )
• 气体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枯草芽孢杆菌孢子(ATCC9372等,活孢子数为 5×105~5×106菌孢子(ATCC7953等,活孢子 数为1×106~5×106个/片 )
不挥发,不易燃
无色醚样臭味气体,沸点 10.8 扩散穿透能力强,属广谱杀菌
环氧乙烷
℃,沸点以下为无色透明液 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等的
体,比重 0.882,溶于水。 灭菌;时间长,费用贵。
苯酚(石炭酸)
3~5%
地面、墙壁喷撒
甲酚皂溶液(来苏尔)
5~100%
• 效果可靠、操作简便 • 应用广泛: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等 • 包括
– 热压灭菌 – 流通蒸汽灭菌 – 煮沸灭菌 – 低温间歇灭菌
最新.
9
湿热灭菌条件
• 121℃× 15min、 121℃× 30min 、116 ×
40min 或其他可以保证灭菌效果的程序条 件。
×
• 过度杀灭法 • 灭菌过程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保证灭菌有
• 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 灭菌物品特性
• 蒸汽的性质
饱和蒸汽 热含量高 潜热大 穿透力强
湿饱和蒸汽

实验室灭菌指南

实验室灭菌指南

实验室灭菌指南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

滤膜孔径应在0.22~0.45μm范围内或用更小的细菌滤膜,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并利用滤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滤膜孔径的细菌透过。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是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

1、湿热灭菌:
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能,并且蒸汽具有强大穿透力,蒸汽的湿热破坏菌体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使酶失活,微生物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湿热灭菌的效果,取决于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是杀灭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是在致死温度下杀灭全部微生物所需时间。

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

分装后应立即灭菌,应在当天内完成灭菌工作,不可过夜。

消毒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超过规定的压力范围,否则有机物质就会在高温下分解,失去营养作用,也会使培养基变质、变色,甚至难以凝固。

2、过滤除菌:
一些抗生素及有机物等,遇热容易分解,不能与培养基一起进行高温灭菌,而要使用细菌过滤器滤去其中的杂菌,例如含抗生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过滤后的溶液要立即加入培养基中,若为液体培养基,可在冷却至30℃时加入;若为固体培养基,必须在凝固之前(50-60℃)加入,振荡使溶液与其他成分混合均匀。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实验室是一个涉及到微生物的环境,为了保证实验室中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实验室的器材、培养基以及其他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灭菌是通过杀灭或去除微生物,以防止感染和污染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1.热湿灭菌(蒸汽灭菌)热湿灭菌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实验室的常见方法,它利用高温高湿的蒸汽来杀灭微生物。

在热湿灭菌中,常用的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器(也称为压力锅或高压灭菌器)。

该设备通过提高水的沸点,使水蒸气的温度可达到121°C,压力可达到15 psi(磅力/平方英寸)。

在此条件下,细菌、真菌和病毒通常能够被迅速灭活,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2.干热灭菌(烘箱灭菌)干热灭菌是另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灭菌方法,它利用高温而不是湿热来杀灭微生物。

干热灭菌通常使用烘箱,其温度通常在160-180°C之间。

在这种条件下,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结构会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干热灭菌需要较长时间来达到灭菌效果,通常需要1-2小时。

3.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是一种非常方便和快速的灭菌方法,经常应用于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安全柜以及透明玻璃器皿等灭菌工作。

紫外线具有较短波长和较高能量,能够对微生物的DNA造成损伤,从而防止其复制和生长。

在紫外线照射下,微生物通常需要20-30分钟才能被杀灭。

4.过滤灭菌过滤灭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灭菌方法,它通过使用微孔过滤膜来除去或困住微生物,从而实现灭菌的目的。

过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2-0.45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地过滤掉大多数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过滤灭菌可以用于对较小分子量的溶液、培养基以及其他液体样品进行灭菌。

5.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一种使用化学药品来杀灭微生物的灭菌方法。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包括酒精(如70%的乙醇)、过氧化氢、漂白粉和酚酞等。

这些化学灭菌剂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等结构,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化学灭菌一般适用于灭菌小面积的表面,如试管、培养皿等。

最齐全的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

最齐全的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

最齐全的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150℃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 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

滤膜孔径应在0.22-0.45μm范围内或用更小的细菌滤膜,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并利用滤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滤膜孔径的细菌透过。

常用的灭菌方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

一、常用灭菌消毒方法1、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灼烧灭菌)、干热灭菌2、湿热灭菌巴氏消毒、煮沸消毒、高压蒸汽灭菌、间歇加热灭菌、实罐灭菌3、过滤除菌4、放射线灭菌二、常用的消毒剂理想的消毒剂:杀菌力强,使用方便;价廉;对人、畜无害;能长期保存;溶解度大;无腐蚀性等。

消毒剂种类:氧化剂、重金属盐、有机化合物相对药效:三、影响灭菌与消毒因素1、微生物种类2、培养基3、消毒剂4、环境因素5 节:化学疗剂对微生物作用能直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化学药物。

化学疗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病原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某个环节,使其生长受到抑制或致死。

一、抗代谢物结构上类似,竞争性地与酶结合,只有当正常代谢物量少或不存在时才起作用。

最常用的是磺胺类药物。

是氨苯磺胺衍生物,其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类似,而PABA 是叶酸分子组成。

叶酸是辅酶,在氨基酸、维生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细菌需自己合成叶酸,而人和动物利用现成叶酸,因此不受磺胺干扰。

还有异烟肼rimifon,是吡哆醇对抗物。

二、抗生素作用范围:抗菌谱作用位点:1、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多氧霉素2、影响细胞膜功能:多肽类,多烯类3、干扰蛋白合成:抑制而非杀死4、阻碍核酸合成:对细胞有毒三、微生物抗药性对药物的适应性即是抗药性。

抗药性主要表现(产生机制)1、菌体内产生钝化或分解药物的酶2、改变膜的透性而导致抗药性产生3、被药物作用的部位发生改变4、形成救护途径。

五章:微生物遗传遗传heredity—亲代将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传递给子代。

遗传性—子代总保持与亲代相同的生物学特性。

遗传型genotype—生物体所具有的全套遗传物质总称。

又称基因型。

表型phenotype—特定环境中生物体表现出的种种形态与生理特征。

变异variation—遗传型的改变。

适应或饰变modification—表型的改变。

基因—指带有足以决定一个蛋白质全部组成所需信息的最短DNA片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
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

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

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

(PV=nRT)
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

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

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能耐压又可以密闭的金属锅,有立式与卧式两种。

可以用电热、煤气、蒸汽等。

锅上装有压力表,有的还装有温度计,能及时了解锅内压力及温度。

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活门即可自动打开,放出过多的蒸汽。

2.干热灭菌
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

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

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

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间歇灭菌
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

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

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

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

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

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

4.紫外线灭菌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是波长2650~2660?(10-1nm)的部分。

无菌室缓冲间和接种箱常用紫外线灯作空气灭菌。

无菌室和缓冲间的照射时间为20~50分钟(视房间大小而定),接种箱照射10~15分钟即可。

为了加强紫外线灭菌的效果,在照射前,可在无菌室、缓冲间或接种箱内喷洒5%石炭酸,以使空气中附着有微生物的尘埃降落,同时也可以杀死一部分微生物。

无菌室的工作台的台面和椅子,可用2~3%的来苏儿擦洗。

然后再照射紫外线。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所以人不要直视正在照射的紫外线灯,也不要在照射情况下进行工作。

灭菌后,为了检验紫外线的灭菌效果,可以在无菌室、缓冲间或接种箱内放一套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将皿盖打开5~10分钟,盖好后,放入温箱中培养。

如果只有一、二个菌落,可认为灭菌效果良好。

如杂菌丛生。

则需延长照射时间或同时加强其它灭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