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分布式架构 第十一章 微服务的文件上传与分布式文件管理
导读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概览

导读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概览微服务架构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将应用程序划分为小的、自治的服务单元,每个服务单元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并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来互相协作。
微服务架构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在微服务架构下,系统由多个微服务组成,这些微服务可以由不同的团队独立开发、部署和管理。
本文将对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进行概览。
1.服务拆分和自治在微服务架构下,系统被拆分为多个小的服务单元。
每个服务单元都是独立的,具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
这些服务单元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
每个服务单元都是自治的,可以由专门的团队负责开发和管理。
这种拆分和自治的设计使得系统更容易扩展、更灵活,并允许团队根据需求快速迭代开发。
2.服务通信和协作在微服务架构下,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来进行协作。
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HTTP协议、消息队列、RPC等。
服务之间可以通过请求和响应来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事件和消息来进行异步的通信。
这种松耦合的通信方式使得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加灵活,可以轻松实现服务之间的解耦。
3.负载均衡和容错在微服务架构下,系统通常是由多个服务实例组成的。
为了实现高可用和负载均衡,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器来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实例上。
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来选择服务实例,例如轮询、加权轮询、随机等。
此外,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容错性,可以使用熔断器来处理服务不可用或者响应时间过长的情况。
4.数据一致性和事务在微服务架构下,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数据存储。
这意味着数据的一致性和事务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分布式事务框架,如XA事务或者基于消息的最终一致性。
分布式事务框架可以保证多个服务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避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5.监测和追踪在微服务架构下,系统由多个独立的服务组成,每个服务都可能运行在不同的进程或者主机上。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追踪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使用分布式监控和日志系统。
微服务分布式服务部署方案

微服务分布式服务部署方案微服务架构是将一个庞大的应用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小服务并通过HTTP或消息队列等方式进行通信的架构模式。
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是独立部署、独立扩展和独立运行的。
部署微服务需要考虑服务拆分、服务调度、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监控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微服务分布式服务部署方案。
1. 服务拆分将一个庞大的应用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小服务。
每个服务负责完成单一的业务功能,通过HTTP或消息队列等方式与其他服务进行通信。
拆分服务可以根据业务逻辑划分,也可以根据应用系统的模块划分。
2. 服务调度服务调度是将客户端请求分发到对应的服务实例的过程。
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器来进行服务调度,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随机、加权轮询等。
负载均衡器可以将请求均匀分发到各个服务实例上,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3. 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注册与发现是将服务实例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并由客户端从服务注册中心中获取可用的服务实例信息的过程。
常用的服务注册中心有Consul、Eureka、Zookeeper等。
服务实例注册时会提供自己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等信息,客户端可以通过服务注册中心获取到可用的服务实例,并实现服务之间的通信。
4. 服务监控服务监控是对服务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
可以采用指标监控和日志监控等方式来监控服务的运行状况,以及对服务进行性能分析和故障排查。
指标监控可以监控服务的CPU、内存、磁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服务的请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5. 异常处理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调用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可能会出现网络延迟、连接失败、服务异常等情况。
需要在服务调用过程中处理这些异常情况,例如进行重试、熔断、降级等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6. 部署容器化将微服务部署在容器中可以提供更好的可移植性、易管理性和弹性伸缩性。
可以使用Docker等容器化技术将每个微服务打包成一个独立的容器镜像,并通过容器编排工具如Kubernetes进行容器的部署和管理。
分布式应用架构与微服务

分布式应用架构与微服务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应用架构和微服务方案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开发者的青睐。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定义、架构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对分布式应用架构和微服务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分布式应用架构?分布式应用架构是指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通过远程调用、消息传递等方式实现协同工作,以实现系统高性能、高可用、高并发和灵活性等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在云计算时代,分布式应用架构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
传统的应用架构维护一体化的应用程序,当业务规模或用户数量增加时,需要通过硬件升级、网络优化等方式来提高应用程序的扩展性。
与此相反,分布式应用架构将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上运行,并且通过异步通信、负载均衡等方式实现高效协同工作。
因此在业务需求或流量峰值增长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删除服务节点的方式来动态调整资源,提高应用程序的弹性和可扩展性。
二、什么是微服务?微服务是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应用,将一个大型的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系列小而独立的服务单元。
每个服务单元都可以独立运行、部署和维护,并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技术和工具进行开发。
这种松耦合的服务单元,通过一些轻量级的协议和接口进行通信,将一些数据进行交换,并共同协作来完成一个复杂的应用程序。
相比传统的单体架构,微服务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每个服务单元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维护,并且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服务的情况下进行升级或替换。
2. 提高应用程序的弹性和可恢复性。
由于服务单元是独立的,因此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定位故障点,并对单独故障点进行恢复,而不会像传统的应用程序一样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3. 提高应用程序的团队协作和效率。
每个服务单元的职责是明确的,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职责分工,将复杂的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单元,减少各个服务单元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团队的协作和效率。
图解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

图解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Hello,Microserviceso什么是微服务o微服务的利与弊o什么组织适合使用微服务?▪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o服务发现o网关o配置中心o通讯方式o监控预警o熔断、隔离、限流、降级o容器与服务编排引擎o下文,你将看到业界主流微服务框架的核心原理,包括服务发现,网关,配置中心,监控等组件,功能和架构原理的简单介绍。
感谢阅读!什么是微服务微服务Microservices之父,马丁.福勒,对微服务大概的概述如下:就目前而言,对于微服务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While there is noprecise definition of this architecturalstyle ) 。
但通在其常而言,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架构风格,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每个服务运行独立的自己的进程中,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
服务之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通常是基于HTTP 的 RESTful API ) 。
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
另外,应尽量避免统一的、集中式的服务管理机制,对具体的一个服务而言,应根据业务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语言、工具对其进行构建,可以有一个非常轻量级的集中式管理来协调这些服务。
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来编写服务,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数据存储。
根据马丁.福勒的描述,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康威定律(字差,勿嫌)小服务小服务,没有特定的标准或者规范,但他在总体规范上一定是小的。
进程独立每一组服务都是独立运行的,可能我这个服务运行在tomcat容器,而另一个服务运行在jetty上。
可以通过进程方式,不断的横向扩展整个服务。
通信过去的协议都是很重的,就像ESB,就像SOAP,轻通信,着意味着相比过去更智能更轻量的服务相互调用,就所谓smart endpoints and dumb pipes,这些endpoint都是解耦的,完成一个业务通信调用串起这些micro service就像是linux系统中通过管道串起一系列命令业务。
微服务架构与分布式系统设计

微服务架构与分布式系统设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构建高效可靠的系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微服务架构与分布式系统设计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服务架构与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以及在实际开发中的注意事项。
一、微服务架构的概念和特点1.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组松耦合、独立部署的服务的架构风格。
每个服务都是一个独立的应用,可以独立开发、部署、扩展和维护。
2. 微服务架构的核心原则是单一职责。
每个微服务只负责某个特定的业务功能,通过互相协作来完成整体的业务需求。
3. 微服务架构采用轻量级通信方式,如RESTful API、消息队列等,来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
4. 微服务架构支持多种技术栈和语言,使得团队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栈进行开发。
二、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概念和特点1. 分布式系统是指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系统拆分成多个子系统,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通过网络协作来完成任务的系统。
2. 分布式系统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3.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对网络故障和节点故障的容错处理,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4.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等机制来解决。
三、微服务架构与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应用1. 微服务架构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适用于大规模互联网应用的开发。
例如,电商平台可以将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等功能拆分成独立的微服务,通过API进行通信。
2. 分布式系统设计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性能,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计算任务。
例如,搜索引擎可以在多个节点上进行索引和检索,通过分布式计算可以提高查询的效率和吞吐量。
3. 微服务架构和分布式系统设计可以结合使用,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电商平台可以使用微服务架构来构建用户管理、商品管理等功能模块,再通过分布式系统设计来处理订单和支付等核心业务。
使用微服务架构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数据产生和存储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文件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单点故障、性能瓶颈和难以扩展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企业开始采用微服务架构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
一、什么是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小型、独立的服务单元的架构模式。
每个服务单元都可以独立部署、独立运行,并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进行通信。
相比于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微服务架构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二、为何选择微服务架构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1. 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微服务架构可以将文件系统划分成多个服务单元,避免了单点故障的问题。
当某个服务单元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进行替换,并且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2. 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微服务架构,可以将各个服务单元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从而充分利用服务器的资源,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性能。
3. 系统的弹性扩展:微服务架构允许通过增加或减少服务单元的数量,动态地调整系统的处理能力。
当系统负载增加时,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单元来平衡负载,并快速响应用户请求。
4. 技术栈的灵活选择:微服务架构中的每个服务单元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栈,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开发语言和框架。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个技术的优势,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的灵活性。
三、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设计1. 文件元数据服务:负责存储和管理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包括文件名、大小、创建时间等。
可以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来存储元数据,通过数据库的复制和分片机制来实现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2. 存储服务:负责实际的文件存储和管理,可以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或对象存储来存储文件数据。
通过数据分片和冗余备份机制,提高文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3. 访问控制服务:负责对文件的访问权限进行管理和控制。
可以采用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文件。
4. 文件传输服务:负责文件的上传和下载操作。
可以通过分布式消息队列或高可用的文件传输协议来实现快速、可靠的文件传输。
openharmony 分布式filemanagement

openharmony 分布式filemanagement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系统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分布式系统中,文件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数据的存储、访问和共享。
Openharmony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系统框架,它提供了一组强大的工具和功能,以支持分布式文件管理。
本文将介绍Openharmony分布式文件管理的概念、特点、实现方式以及应用场景。
一、分布式文件管理的概念分布式文件管理是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地理位置不同的服务器上,并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降低数据中心的压力。
在分布式系统中,文件系统需要能够处理大量数据的传输、存储和检索,同时还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等问题。
二、Openharmony分布式文件管理的特点Openharmony分布式文件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 高可用性:通过冗余设计,确保数据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节点,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2. 分布式存储: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易于扩展:Openharmony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支持横向扩展,可以通过添加节点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4. 高度可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配置文件系统的参数,如存储空间、访问权限等。
5. 高度兼容性:Openharmony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可以与现有的应用系统无缝集成,无需进行大量改造。
三、Openharmony分布式文件管理的实现方式Openharmony分布式文件管理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 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Openharmony支持使用如NFS、GlusterFS等分布式文件系统,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
2. 使用对象存储:Openharmony支持使用如Amazon S3、Google Cloud Storage等对象存储,将数据以对象的形式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管理。
分布式微服务原理

分布式微服务原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
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的架构,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
本文将从原理的角度来介绍分布式微服务架构。
一、分布式原理分布式系统是由多个独立的计算机节点组成的系统,这些节点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分布式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但是,分布式系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网络延迟、节点故障等。
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网络进行的。
因此,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对分布式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分布式系统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负载均衡、容错机制、数据一致性等。
二、微服务原理微服务是一种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的架构,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
微服务架构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但是,微服务架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服务间通信、服务发现等。
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它们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因此,服务间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对微服务架构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服务间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微服务架构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熔断器等。
三、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是将分布式系统和微服务架构相结合的一种架构。
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中,应用程序被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
这些服务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中,服务间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分布式微服务架构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熔断器、数据一致性等。
同时,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也需要解决一些挑战,如服务间通信的复杂性、服务治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分布式微服务架构需要采用一些最佳实践,如使用API网关、使用容器化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上传是将文件转化成二进制数据,通过HTTP请求把二进制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之中,并在服务器中创 建相应空间,然后将二进制文件写入进去,转换成文件。在前端发送Request请求给JAVA后台的时候, 会在Request Headers消息头中增加相应参数。
参数 POST /index HTTP/1.1 Host: localhost:8080 Connection: keep-alive
微服务分布式第十一课的总结
通过《11.2.【实例】微服务的单文件和多文件上传》小节实现了微服务上传; 通过了《11.7. 【实例】分布式微服务整合FastDFS》小节实现了微服务的分布式上传;
在《11.5.4. FastDFS解决方案》小节中讲述了分布式上传的原理,微服务的即将上传服务器、文件服务 器分割成两个服务器进行操作,由于FastDFS安装较为复杂,篇幅有限的情况下,具体FastDFS内容可参 考相关DFS文档即可。
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语言 浏览器接收的媒体类型 application/json, 代表接收json类型数据; text/javascript */* 代表浏览器可以处理所有类型
浏览器接收的内容类型、字符集
Spring MVC文件上传原理
Multipart格式的数据会将一个表单拆成多个部分(part),每个部分对应一个 输入区域,在一般表单输入区域中,Multipart所对应的部分会放置文本类型的 数据,但是如果上传文件的话,Multipart对应的部分是二进制的。正常 SpringMVC在接到Request请求时,步骤如下所示。
3. 创建Spring Boot工程,使用Spring Boot整合Fast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可具备文件上传/下载等相关能 力。
4. 整理并分析分布式与集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整理并分析分布式任务调度Quartz、分布式文件系 统FastDFS、分布式注册中心Consul、Spring Cloud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释义
请求方式 文件名 http版本号
请求地址
Connection决定当前的事务完成后,是否会关闭网络连接。如果该值是“keep-alive”,网络连接就是 持久的,不会关闭,使得对同一个服务器的请求可以继续在该连接上完成。
Content-Length: 557 Origin: http://localhost:8080 X-Requested-With: XMLHttpRequest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br
微服务的分布式事务类似于分布式文件管理,即将分布式事务管理器、数据库、应用系统分割开来使用 MyCat或其它中间件进行处理。
1、 用户发送请求至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2、 DispatcherServlet收到请求调用HandlerMapping处理器映射器。 3、 处理器映射器找到具体的处理器(可以根据xml配置、注解进行查找),生 成处理器对象及处理器拦截器(如果有则生成)一并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 4、 DispatcherServlet调用HandlerAdapter处理器适配器。 5、 HandlerAdapter经过适配调用具体的处理器(Controller,也叫后端控制器)。 6、 Controller执行完成返回ModelAndView。 7、 HandlerAdapter将controller执行结果ModelAndView返回给 DispatcherServlet。 8、 DispatcherServlet将ModelAndView传给ViewReslover视图解析器。 9、 ViewReslover解析后返回具体View。 10、 DispatcherServlet根据View进行渲染视图(即将模型数据填充至视图 中)。 11、 DispatcherServlet响应用户。
微服务分布式第十一课的实验 1. 【实例】微服务的单文件和多文件上传 2. 【实例】分布式微服务整合FastDFS
微服务分布式第十一课的习题
1. 创建Spring Boot工程,使用Spring Boot整合文件上传,在前台使用JSP页面上传文件后,微服务的接 口将上传的文件存储到指定地点。
2.搭建Fast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搭建后使用命令可具备文件上传/下载等相关能力。
Accept-Language: zh-CN,zh;q=0.9 Accept:application/json,text/javascript, */*; q=0.01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发送给HTTP服务器的长度 起源是来自哪里 表明是ajax异步请求 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编码方式:通常指定压缩、是否支持压缩、支持什么方式压缩(gzip/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