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烧伤

合集下载

一例烧伤患者创面的换药护理与疼痛管理

一例烧伤患者创面的换药护理与疼痛管理

一例烧伤患者创面的换药护理与疼痛管理一、疾病概述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或放射线等因素引起的皮肤和/或其他组织的损伤。

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烧伤的面积、深度和部位。

烧伤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热力烧伤:包括火焰、热液、蒸汽等引起的烧伤。

2. 化学烧伤:由强酸、强碱、磷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烧伤。

3. 电烧伤:包括触电和雷电击伤。

4. 放射烧伤:由放射线引起的烧伤。

(二)发病机制1. 热力烧伤:高温作用于皮肤和组织,导致蛋白质变性、凝固,细胞坏死。

烧伤的深度取决于温度的高低、接触时间的长短和皮肤的厚度等因素。

2. 化学烧伤:化学物质与皮肤和组织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不同的化学物质对组织的损伤机制不同,如强酸强碱可引起蛋白质凝固和溶解,磷可在空气中自燃,产生高温和氧化作用,引起组织烧伤。

3. 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热能和电能转换,导致组织烧伤。

电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电压、接触时间和电流的途径等因素。

4. 放射烧伤:放射线作用于人体时,产生电离辐射,导致组织损伤。

放射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放射线的种类、剂量、照射时间和照射部位等因素。

三、临床表现(一)局部表现1. 疼痛:烧伤后,创面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尤其是浅度烧伤。

疼痛的程度与烧伤的深度、面积和部位有关。

2. 红斑:烧伤后,创面会出现红斑,这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引起的。

红斑的颜色和范围与烧伤的深度和面积有关。

3. 水疱:浅度烧伤后,创面会出现水疱,这是由于表皮和真皮分离,组织液渗出引起的。

水疱的大小和数量与烧伤的深度和面积有关。

4. 焦痂:深度烧伤后,创面会出现焦痂,这是由于皮肤全层坏死,蛋白质凝固引起的。

焦痂的颜色和质地与烧伤的深度和部位有关。

(二)全身表现1. 休克:大面积烧伤后,由于体液丢失、疼痛、感染等因素,患者会出现休克。

休克的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热力烧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热力烧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热力烧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热力烧伤是由于热力(火焰、灼伤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局部或全身急性损伤性疾病。

【护理常规】1.休克期(1)病房要求:病室保持安静,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治疗、护理集中进行,患者烦躁不安时,勿猛烈地搬动患者,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患者感觉冷时,给予保暖,室温保持在30~32℃,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机及空调,以净化空气,防止受凉。

(2)体位护理:烧伤患者血容量不足,取平卧位有利于保障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给适当抬高受伤肢体以促进静脉回流。

(3)病情观察:监测患者尿量、血压、心率和脉压、神志和精神状态、末梢循环、口渴、恶心呕吐、血氧饱和度指标。

①观察神志和精神状态:烦躁不安是休克早期表现之一,应用镇痛药无效。

严重时可出现狂躁、檐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如果是疼痛引起的烦躁,根据医嘱应用镇痛药或冬眠药物。

②观察尿量:保持尿管通畅,避免尿管阻塞、脱出。

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量,记每小时尿量,必要时观察每15分钟或每30分钟的尿量,成年人尿量少于30ml/h,小儿尿量小于1ml/(h·kg),成年人有血红蛋白尿者少于50~100ml/h,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告知医师。

因烧伤的特殊性,48~72h为休克期,从患者伤后第1个24h起,按每8小时一小计,24h一总计,详细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和病情变化。

③监测血压:根据病情设定血压监测的间隔时间,休克代偿期血压可不表现降低,血压降低时,休克已较严重,需随时测量。

④监测脉压和心率:持续心电血氧监护。

休克早期,脉压往往缩小(小于4.0kPa)。

成年人心率加快超过120/min,表示循环血量不足和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⑤观察口渴:为烧伤休克较早的表现。

轻度烧伤患者口渴可口服补液,但严重烧伤患者口渴不应让其无限制饮水。

⑥观察末梢循环:观察有无肢体发凉,甲床和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表浅静脉萎缩提示末梢循环不良,有休克发生。

⑦观察有无恶心、呕吐:为烧伤休克较早的表现,与脑缺氧、急性胃扩张和肠麻痹有关。

烫伤烧伤正确的急救措施

烫伤烧伤正确的急救措施

烫伤烧伤正确的急救措施1.烧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2.关于烫伤的急救处理?3.烫伤正确急救4.被烫伤后应该马上做什么?5.烫伤后的处理方法烧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烧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烧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烧、烫伤是我们家庭生活中很容易遭受的身体伤害,一不小心或处理不当都会让伤情更加的严重,在烫伤的时候需要进行第一时间处理,以下分享烧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烧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1一度烧烫伤1.将烧烫伤部位置于自来水下轻轻冲洗,或浸于冷水中约10分钟到不痛为止,如无法冲洗或浸泡,则可用冷敷。

2.伤处未肿胀前,小心脱除饰物、皮带、鞋子或其他紧身衣物。

3.必要时可以使用敷料并加以包扎。

二度烧烫伤1.将烧烫伤部位置于冷水中或自来水下轻轻冲洗,直到疼痛停止,无法冲洗或浸泡的部位则用冷敷。

2.用干净的布块将伤处水份吸干。

3.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处并加以包扎。

4.视情况送医治疗。

5.如手脚受伤需抬高伤处,减轻肿胀。

需注意的是:1.不可挑破水泡或在伤处吹气,以免污染伤处。

2.不可在伤处涂抹油膏、药剂。

三度烧烫伤之处理1.让患者躺下,将受伤部位垫高(高于心脏)。

2.详细检查患者有无其他伤害,维持呼吸道畅通。

3.不要企图移去粘在伤处的衣物,必要时可将衣裤剪开。

4.用厚的消毒敷料或干净的布盖在伤处,保护伤口。

5.不可涂抹任何油膏或药剂。

6.尽速送医院。

化学药物烧伤之急救1.立刻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化学药物,并脱除受伤部位的衣物。

2.查看化学药物容器上是否有急救指示,如有,则照着指示去做。

3.用消毒敷料盖在烧伤部位并加以包扎。

4.送医院治疗。

5.如果眼睛被化学药品灼伤,立刻用清水由眼睛内角向眼睛外角彻底冲洗,再用消毒敷料或干净布覆盖眼睛并加以包扎,以防范患者揉眼睛。

然后立刻送医院治疗。

烧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21,如果身体某一部分刚刚被开水烫伤的话,可以用自来水来冲洗,这样能够降低烫伤皮肤温度,减少烫伤部位进一步出现损伤,也能够降低烫伤的疼痛感。

热力烧伤后的急救措施

热力烧伤后的急救措施

热力烧伤后的急救措施哎呀,要是不小心遭遇了热力烧伤,那可真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时候就得赶紧行动起来,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你想想看啊,就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我们得迅速灭火一样。

一旦被热力烧伤了,第一步,那就是得赶紧脱离热源啊!可别傻乎乎地还在那儿呆着,就像不小心碰到了热锅,得赶紧把手拿开呀!不管是火呀,还是热的东西,离得越远越好。

然后呢,要迅速降温。

这就好比是大热天里,突然给你一盆凉水,那叫一个舒服呀!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烧伤的部位,把那股子热气给冲跑。

但可别使劲搓啊,别本来伤得不重,被你这么一搓反而严重了。

接着呀,要是有衣服粘在烧伤的地方,可别硬扯。

这就跟粘在墙上的纸似的,硬扯不就破了嘛。

得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周围没粘住的地方剪开,尽量保留粘住的部分,等去了医院让专业的人来处理。

再说说烧伤的部位吧,如果是在手上或者胳膊上,那就把胳膊抬高些,让它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样能减轻肿胀呢。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了,那要不要抹点什么药呀?嘿,可别乱来!自己随便抹药,万一弄巧成拙了咋办?就好比生病吃药,也得听医生的呀,不能自己瞎捣鼓。

还有啊,要是烧伤面积比较大,那可不能不当回事儿。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就像一场大风暴来袭一样,得赶紧去医院呀!路上注意保暖,别让伤者着凉了。

想想看,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热力烧伤,那后果得多严重啊!可能会留下难看的疤痕,甚至影响身体的功能呢。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急救措施,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总之呢,遇到热力烧伤不要慌,按照我说的一步一步来。

这就像是在战场上,要有策略、有方法地应对。

可别手忙脚乱的,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呀!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永远都用不上这些急救知识,但万一真遇到了,也能从容应对,把伤害降到最低!。

烧伤、烫伤的急救

烧伤、烫伤的急救




Ⅲ度 局部皮肤皮革状、呈灰白甚或焦黑色、干燥、痛觉消 失 ,3-5周焦痂脱落,出现肉芽创面,一般需植皮方法 能愈合
Ⅰ°
浅Ⅱ°Leabharlann 深Ⅱ°Ⅲ°肌肉 骨骼
烧伤分度 (1)轻度烧伤:Ⅱ°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 (2)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 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 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 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 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 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⑥冷疗 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能防止热力继续作
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 水肿,因此如有条件,热力烧伤灭火应尽早进行 冷疗,越早效果越好。方法是将烧伤创面在自来 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 准,一般为15~20℃,热天可在水中加冰块),或 用冷(冰)水浸湿的毛巾、沙垫等敷于创面。治疗的 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止后不再有 剧痛为止,多需0.5~1 小时。冷疗一般适用于中 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对于大面积烧 伤,冷疗并非完全禁忌,但由于大面积烧伤采用 冷水浸浴,伤员多不能耐受,特别是寒冷季节。 为了减轻寒冷的刺激,如无禁忌,可适当应用镇 静剂,如吗啡、杜冷丁等。
(3)电烧伤 由于电弧或衣服着火引起的烧伤灭 火方法同一般火焰烧伤。一般所指的电烧伤系电 接触烧伤,即电流直接通过身体引起的烧伤。不 仅烧伤深,有时可使大块组织或肢体炭化,甚至 立即危及伤员生命。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拉开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物品(木棒或竹器等)拨开电 源,并扑灭着火衣服。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急救 者切记不要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灭火后, 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 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待心跳和呼吸 恢复后,及时转送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或在继 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将伤员迅速转送至最近 的医疗单位进行处理。

名词解释烧伤

名词解释烧伤

名词解释烧伤
烧伤是指由热力(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化学物质(如酸、碱、磷等)、电流、放射线、激光等所造成的组织损害。

这些伤害会导致皮肤损害,需要归入烧伤治疗范畴。

烧伤的程度和表现因具体情况而异。

轻度的烧伤通常仅在局部出现红晕、起疱或腐烂,通常不影响内脏功能。

而重度的烧伤则可能损害面积大而深,产生火盛伤阴、热毒炽甚等全身症状,如口渴、发热、便秘、小便不利、烦躁不宁、神昏谵语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烧伤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热力烧伤的急诊护理

热力烧伤的急诊护理

热力烧伤的急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或有害气体及烟雾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它不仅限于皮肤,可深达肌肉及骨骼,重症烧伤可引起一系列全身变化,现将我院收治抢救了热力烧伤患者诊治护理经过,浅谈笔者对烧伤急救的护理体会临床治疗。

【关键词】热力烧伤急诊护理热力烧伤在烧伤中最常见。

此类烧伤多因气体、液体、炽热固体、火焰等接触机体而致。

大面积烧伤属于特重烧伤,即烧伤面积在50%以上,Ⅲ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

1.急救护理(1)及时脱离致伤源迅速脱掉衣服、鞋袜,或跳入冷水池中,也可用冷水冲洗、湿敷,衣服难脱者剪开脱下。

如四肢烫伤可浸入8~20℃冷水中,一般用自来水即可,夏天局部可用冰水湿敷,至少20~30min。

(2)救治可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合并休克、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以及急性中毒等,应进行相应的救治处理,如止血、开放气道等,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吸入性损伤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者,应设法尽快插管或气管切开,以解除呼吸困难。

防止出现呼吸道并发症,引起窒息死亡。

(4)及时清创休克、严重合并伤控制后,对局部坏死失活的组织要彻底清创,特别是污染严重、无存活能力的肌肉组织,应及时清创。

然后大剂量给予抗生素治疗。

注意保护创面,应以清洁敷料或干净被单进行简单的包裹,以防再次污染和损伤创面。

无明显污染的创面,也可不进行初期处理,只移除异物,用酒精等消毒周围健康皮肤即可。

初期创面处理时,要注意环形焦痂,有循环障碍者,应立即行焦痂切开减张术。

(5)镇静止痛大面积烧伤患者可将哌替啶稀释后经静脉缓慢注入,伴有颅脑损伤或呼吸困难者忌用,老人及1岁以下婴儿忌用。

(6)迅速开放多条大静脉通道,给予足量的液体。

2.一般护理(1)烧伤休克期护理①建立快速静脉输液通道:一般建立两条以上有效的大静脉通道,如穿刺困难可做静脉切开或深静脉插管。

烧伤分类

烧伤分类

烧伤分类 1.热力烧伤:包括由火焰、热水、蒸气、爆炸、热气流、热液、电火花和直接接触热物(如火炉、沥青)所引起的损伤。

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热烧伤。

2.化学烧伤:是由于身体接触到坏死性化学物质而引起的损伤,主要是强酸强碱。

由于酸很快使蛋白质凝固形成屏障,且易于被组织液中和,而碱则使蛋白水解、液化,继发感染,因此碱烧伤较酸烧伤更难处理。

3.电烧伤:常引起广泛的组织凝固性坏死。

组织的电阻强弱影响其受损的程度,电阻低的组织更易于受损。

体内各组织电阻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血管、神经、肌肉、皮肤、脂肪、肌腱和骨组织。

电烧伤的特点是电流入口和出口可能很小,但内部则有广泛的损害,易发生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上据创面表现划分烧伤深度
创面的组织病理学是划分烧伤深 度的理论依据。
皮肤结构
▪ 皮肤:表皮和真皮层
皮肤结构
I度烧伤——红斑性烧伤
▪ 仅损伤表皮浅层。基底细胞未损伤。 皮肤发红,伤后3天左右红、肿、痛 消失,脱屑愈合
浅II度烧伤 ——水疱性烧伤
▪ 伤及表皮和真皮乳头层。 ▪ 表皮与真皮间有血浆样液体聚积,形
各度烧伤的局部临床特点
深度 损伤层次 表皮特征
创面外观
感觉 温度
愈合过程
Ⅰ度 (红斑)
表皮层
完整、 红肿
红斑干燥
灼痛 敏感 稍高
3~5日脱屑 无瘢痕
浅Ⅱ度 真皮浅层
真皮深层 , 深Ⅱ度 有皮肤附件
残留
皮肤全层或 Ⅲ度 皮 下 组 织 ,
肌肉和骨骼
水疱饱满 易剥脱
水疱小, 不易剥脱 不易剥脱, 坏死或炭
气,然后轻轻清洗磷粒子,再用1%硫 酸铜清洗烧伤区域使之形成磷化铜薄 膜减轻损害 ▪ 注意防止化学物中毒
烧伤休克和液体复苏
烧伤休克的始动因素
▪ 机体组织遭热力损伤后——血浆渗漏, 以致发生烧伤休克。
▪ 烧伤休克时组织器官微循环障碍,
1)细胞缺氧受损导致一系列的全身反 应和脏器损害,
2)烧伤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过度反应 与炎症反应,加重烧伤休克所引起的全身反 应
这种渗出变化提示我们:
▪ 烧伤后应该尽早开始复苏,伤后2小时 至关重要
▪ 在烧伤后16小时内,应该根据烧伤渗 出特点,加快容量复苏
▪ 烧伤后36-48小时应该是有效液体复苏 的重要时间段落
烧伤液体复苏公式的来源和目的
▪ 目的:使循环血量和细胞补液量维持 于使组织获得灌注,避免发生休克或 纠正休克状态
▪ 血管外胶体浓度增高及低蛋白血症可促 进这种体液向组织间隙转移的趋势,使 容量进一步下降
休克状况的进一步发展
▪ 循环血容量减少,血浆渗出,使血液 浓缩,血流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
▪ 细胞缺氧,钠一钾ATP酶活力降低使 钠离子进入细胞内
▪ 水份亦随时之进入细胞内,增加了细 胞外液的丧失
这些使微循环功能障碍,组织有效灌注 量不足,细胞缺氧受损
▪ 来源:这些公式对烧伤休克水和电解 质丢失量及补充量的估计基本一致, 而对血浆和蛋白丧失如何补给却有所 不同,从而分胶晶体补液公式和晶体 补液公式两种
补充什么
▪ 晶体液复苏:乳酸钠林格氏溶液是现 代最为常用的晶体液
▪ 高张盐溶液:早期输入时水肿较少, 但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提高,导致细 胞内水份向细胞外转移,造成细胞一 定程度的脱水,常用的有11%乳酸钠 配制而成的高张乳酸钠林格氏溶液
休克状况的进一步发展
▪ 严重烧伤后,不但烧伤部位微血管通 透性增加,远隔没有烧伤部位也会发 生这种变化,成为烧伤全身反应的一 部分
液体外渗的速度和量
▪ 烧伤后最初2小时单位时间内血浆渗 出的速度最快
▪ 伤后16小时后毛细血管通透达到顶峰, 渗出的量的也最多,组织水肿明显。
▪ 伤后36-48小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及 血管张力逐渐恢复。血浆渗出减少, 水肿形成减慢。

栓塞

近年来发展的烧伤深度判断方法
▪ 荧光染色法通过创面激发产生荧光强度、 峰值大小和图像特点反映创面深度的动 态变化,但尚未达诊断的准确性
▪ 热敏仪检测创面温度与外周皮肤温度的 差异来判断创面深度,但也有变异较大, 临界值难于确定等缺点。
近年来发展的烧伤深度判断方法
▪ 用激光多普勒仪通过检测创面的血 流参数,微血管舒张与收缩的状态 来判断创面深度,需大量临床测试 和结果资料的积累以取得创面不同 深度的临界值。
患者回家前应该做到的重要事情:
▪ 应嘱患者抬高患肢 ▪ 全身应用破伤风类毒素和青霉素
小面积烧伤的进一步治疗
▪ 小面积烧伤表浅且无吸入性损伤者可 在门诊治疗
治疗时应有详尽的病史和体检
▪ 门诊随访要注意有无创面感染, 进 一步评估烧伤深度并考虑创面是否需 要手术处理
哪些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 成人浅Ⅱ度烧伤大于10%体表面积 ▪ 大于5%体表面积的幼儿烧伤 ▪ 存在深Ⅱ度烧伤和III度烧伤需要手术治疗 ▪ 一些深度烧伤创面估计不能在3周自愈者
▪ 面、颈、会阴、手或足烧伤较深者
▪ 如有条件年龄小于2岁或大于70岁的患者 应住院为宜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处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首先应立即按“ABC” 原则处理
▪ A为Airway,保持气道通畅 ▪ B为Breathing,应予以吸氧 ▪ C为Circulation,即开放静脉立即
输液支持循环
烧伤急诊处理
全身急性或慢性放射病。
烧伤创伤的特点
▪ 烧伤创面极易感染 ▪ 治疗及愈合过程复杂,时间较长 ▪ 创面愈合后可留有疤痕挛缩和功能障碍
等后遗症 ▪ 大面积烧伤可引起全身状况的变化和内
脏损害,发生休克、脓毒症和涉及各专 科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
中国烧伤治疗的历史
▪ 传统的烧伤治疗方法和人类历史一样长 ▪ 1958年,上海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
成水疱 ▪ 创面基底淡红色,间有鲜红斑点 ▪ 剧痛,局部水肿明显
无严重感染,伤后2周内愈合,愈合后 有色素沉着
浅II度烧伤
深II度烧伤
▪ 损伤深达真皮层 ▪ 有皮肤附件残留
▪ 创面见基底苍白 ▪ 质地较韧 ▪ 创面逐渐干燥后可见微小血管网柱
塞,感觉迟钝
深II度烧伤
深II度烧伤
▪ 一般3-4周愈合,愈合后表皮脆弱较 薄,易破损,易感染形成小脓疱, 可留有增生性疤痕
▪ 在烧伤急诊室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 麻痹大意
——思路和行动有条不紊
处理步骤:
▪ 保持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 时作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 排除合并伤,如骨折、脊柱损伤、内脏 损伤、出血、颅脑损伤等
▪ 简单了解病史估计烧伤面积和判断创面 深度,制订液体复苏方案
处理步骤:
▪ 根据液体复苏方案,记录每小时实 际输液量

渗液多,
创底潮红水肿
渗液少,创底浅 红或红白相间, 网状血管,水肿
明显
蜡白或焦黄,干 燥,皮革样,树
枝状血管栓塞
剧痛
过敏 稍痛, 感觉稍 迟钝
痛觉
消失
增高 稍低
若无感染, 2周 内愈合,不留瘢
痕,短期色素 沉着
无感染3 ~ 4周 愈合,轻度瘢痕
和色素沉着
3 ~ 5周焦痂脱 凉 落呈现肉芽创面,
难愈合,愈合后 留有瘢痕
补充什么
▪ 5%碳酸氢钠溶液:休克期纠正酸中毒 和临床上出现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尿 时碱化尿液
▪ 血浆:血浆可补充烧伤局部渗出丢失 的主要成份。另外,在复苏液体中应 用部分血浆优于完全应用晶体液复苏
▪ 早期回吸时常发生贫血,可输以全血
补充什么
▪ 人体白蛋白:人体白蛋白在5%浓度时可 作为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份维持血管内 容量。但仅补充白蛋白和电解质。也有 人主张用人体白蛋白作为主要补液手段 的,但代价太高,不能普及
这些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用途
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根据: ▪ 烧伤面积 ▪ 深度
可将烧伤分为轻、中、重和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四类
烧伤严重性分度
▪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以下。 ▪ 中度烧伤: Ⅱ°烧伤面积11%~30%,或Ⅲ°烧
伤面积不足10%。 ▪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1%~50%;或Ⅲ°烧伤
面积11%~20%;或Ⅱ°、 Ⅲ°烧伤面积虽不到 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 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 20%以上;或存在较重的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
儿童烧伤面积估计
▪ 头面部=9+(12-年龄) ▪ 下肢=41-(12-年龄)
Lund-Brouder图表法
▪ 由于年龄因素,采用 Lund-Browder图表 法分别适用于儿童与 成人,计算较准确, 此法亦将儿童生长发 育的变化因素考虑在 内
烧伤深度的判断
▪ 烧伤深度的判断一般采用三度四 分法,即I度、浅II度、深II度和III 度。
用以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 手掌法 ▪ 九分法 ▪ Lund-Browder图表法
手掌法
▪ 无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以病人自已的手五指 并拢,整个手所占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此法 可估计较小面积的烧伤
伤情判断
●烧伤面积的估计 中国新九分法和手掌法
●烧伤深度的识别 三度四分法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轻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特重度烧伤
▪ 留置导尿管和胃管 ▪ 在休克初步纠正,全身状况稳定后
再行创面处理。 ▪ 肢体和躯干的深度环形烧伤需作焦
痂切开减压
处理步骤:
▪ 应用抗生素: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早 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预防链球菌和 厌氧菌感染
▪ 采集血液样本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 容积,血型和交叉反应
化学烧伤的急诊处理
▪ 用大量流动冲洗创面 ▪ 冲洗时间宜长, 可达半小时以上 ▪ 磷烧伤应立即沉浸于水中以免接触空
第一个 8 小 时 1/2 第二、三个 8 小时 1/2
同上
同上
按 实际量 ---
瑞 金 医 院 0.75ml/
公式
kg %
M onafo
公式
公式
胶体液 电解质 水分 总量
分配
Eva ns
Brooke Pa rk la nd
1.0ml/k g % 烧伤
1.0ml/kg % 烧伤面积
面积
0.5ml/k 1.5ml/k g %
g%
烧 伤面积
烧--- 伤 面 4.0ml/kg %
3000ml
2000ml/m2
---
大 于 50% 烧 伤 面积 按 50% 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