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精编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机械制造设备毕业课程设计

(完整版)机械制造设备毕业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课题: 普通车床主轴箱部件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2月22日至2013年12月27日姓名康克俭班级机设1006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机械工程学院2013 年 12 月27日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设1006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设计题目:普通车床(最大加工直径Φ250) 主轴箱部件设计起止日期:自 2012 年 12 月22 日至 2012 年 12 月27 日共 1 周内容及任务一、设计任务:1、车床最大加工直径为250mm.2、主要技术参数:主电机功率P(kw)主电机转速n电(r·min-1)N max(r·min-1)N min(r·min-1)公比7.5 1440 1271 100 1.23、加工工件材料为钢材;4、刀具为硬质合金刀具;二、设计工作量1、运动计算:根据给定的转速确定主传动的机构图、转速图、传统系统图、计算齿轮齿数;2、动力计算:选择电动机型号,对主要零件(如带、齿轮、主轴、传动轴、轴承等)进行计算(初算和验算);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4、绘制下列图纸:5、①机床主传动系统图(计算说明书中);6、②主轴箱部件展开图及主要剖面图;7、设计说明书及图纸必须为计算机输出稿;8、上交作业应包括电子稿以及打印稿,设计说明书文件格式为word2003版本,平面图纸文件格式为autocad2007或以下版本,3D图为step 文件格式(图纸要求包括原始零件模型数据)。

*3D图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选择。

进度安排(参考大纲)起止日期工作内容设计准备工作1)熟悉任务书,明确设计的内容和要求;2)熟悉设计指导书、有关资料、图纸等;3)观看实物,最好到生产现场,了解设计对象的工作过程与结构特点结构方案设计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2)确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元件;3)确定对刀和导向方案,设计相关装置;4)确定夹具与机床的连接方式,设计连接元件和安装基面;5)确定和设计其他装置及元件;6)确定夹具体的结构型式及夹具体在机床上的安装方式。

机械装备制造课程设计

机械装备制造课程设计

机械装备制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机械装备制造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特点;2. 学习并掌握机械装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和技术;3. 了解机械装备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及其性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零件的绘制;2. 能够分析并解决机械装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机械装备制造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装备制造的热爱,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机械装备制造过程中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机械装备制造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装备制造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装备制造基本概念:介绍机械装备制造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机械装备的分类及特点- 机械装备制造工艺流程2. 关键工艺与技术:学习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关键工艺与技术,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常用加工方法及其原理- 精密加工技术简介- 数控技术在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应用3. 常用材料及其性能:了解机械装备制造中常用的各种材料及其性能,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金属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复合材料的种类及性能4. CAD软件应用:学习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零件的绘制,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 三维模型构建与渲染5. 机械装备制造方案设计:结合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机械装备制造方案,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机械结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2. 学习并掌握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形成完整的装备设计方案;3. 了解机械制造装备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具备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2. 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设计;3. 能够分析并解决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机械制造装备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既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强调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有助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基本原理:涵盖机械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基本概念,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2.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机械零件绘制与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3.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过程和解决方案,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4.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案,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1周:介绍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课程整体框架;2. 第2-3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机械零件绘制方法,布置课后练习;3. 第4-5周:分析典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 第6-8周:进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指导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一)基本描述课程编号:S1089230课程中文名称: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英文名称: Design of Machin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总学时: 44 讲课学时: 38 习题课学时:0 实验学时: 6实验学时: 6 上机学时:0学分:2.5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授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先修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

开课时间:第七学期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冯辛安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2.梁迎春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哈工大出版社 20XX年3.黄鹤汀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4.李庆余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本门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它以机械制造装备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相关理论和技术。

内容以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和刀具为主线,较为全面、系统地讲述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相关概念和技术,使学生具备机械制造装备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能力。

(三)教材选择和分析教材选择:a)冯辛安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b)梁迎春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哈工大出版社 20XX年c)黄鹤汀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d)李庆余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e)王启义等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冶金工业出版社,20XX年f)张德全等编,《机械制造装备及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XX年教材分析:上面所列教材是近几年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材,过去我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冯辛安等编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一、引言机械制造装备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和工具,用于生产和加工各种产品。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原理、设计和应用技术,为他们未来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学习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方法和技术;3. 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机械制造装备概述1.1 机械制造装备的定义和分类1.2 机械制造装备的发展历程1.3 机械制造装备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2. 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2.1 动力系统原理2.2 传动系统原理2.3 控制系统原理2.4 加工工艺原理3. 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方法和技术3.1 设计流程和方法3.2 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3.3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3.4 机械制造装备的测试与验证4. 机械制造装备的应用案例分析4.1 汽车制造装备4.2 机床制造装备4.3 飞机制造装备4.4 电子产品制造装备5. 机械制造装备的发展趋势5.1 智能化和自动化5.2 精密化和高效化5.3 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四、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讨论,深入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制造装备,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项目,包括设计方案、制造过程和测试验证。

4. 学术研讨会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机械制造装备技术和发展动态。

五、课程评估1. 课堂参与和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展示对机械制造装备课程的理解和思考。

2. 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项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项目,展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评估他们对机械制造装备的掌握程度。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一、引言机械制造装备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各类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制造装备专业人才,本文针对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进行了设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工作原理;2.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操作技能;3.具备机械制造装备的安全操作能力;4.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机械制造装备。

三、课程大纲3.1 基础知识教学在本课程的开头,将对机械制造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和功能;•机械制造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机械制造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操作技能训练在基础知识教学后,将进行机械制造装备的操作技能训练。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实验实践,学生将学会以下操作技能:•机械制造装备的开机和关机操作;•机械制造装备的部件更换和维护;•机械制造装备的参数调节和优化。

3.3 安全操作培训安全操作是机械制造装备操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本课程中,将对机械制造装备的安全操作进行培训,包括以下内容:•机械制造装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机械制造装备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机械制造装备事故案例分析和预防方法。

3.4 实践应用训练在基础知识教学、操作技能训练和安全操作培训之后,将进行实践应用训练。

学生将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通过模拟实验和项目实践,应用所学的机械制造装备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装备课程的掌握情况,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课堂作业:包括理论问题和实际操作题;2.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和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3.项目评估:通过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4.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在机械制造装备课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五、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pdf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pdf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装备的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常见机械制造装备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景,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型。

3.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和绘图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装备设计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参与简单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制作和调试。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针对特定需求提出机械制造装备的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原理:介绍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涵盖装备的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及动力学分析等内容。

2. 常见机械制造装备:分析各类机械制造装备的构造、性能、应用场景及选型方法,包括切削机床、特种加工设备、自动化装配线等。

3.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和绘图的能力。

4.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例:分析典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设计过程,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5.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原理学习。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

2. 使学生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认识到机械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图的能力,能绘制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机械加工操作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制造装备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的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设计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制造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装备概述- 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学习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 机械制造装备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学习各类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 分析典型机械制造装备的应用实例。

3.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原则与方法- 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 学习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图。

4. 机械加工操作技能- 学习使用车床、铣床、磨床等常见机械加工设备。

-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5. 机械制造装备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机械制造装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 学习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安徽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前言 (3)二、运动设计1.确定各运动参数 (4)2.确定结构式 (5)3.确定转速图 (6)4.确定齿轮齿数 (8)5.带传动的设计(V型) (9)6.计算转速 (11) (11)7.验算主轴的转速误差n8.传动系统图的绘制 (12)三、动力设计1.电机的选择 (13)2.各轴的传递功率 (13)3.确定各齿轮的模数 (14)4.确定各轴直径 (19)四、结构设计1.设计主轴组件 (20)2.主轴的验算 (20)五、结束语 (22)六、参考文献 (2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C6135型普通车床主运动传动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一、前言1.设计目的机床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机床主传动部件(主轴变速箱)设计计算进行集合训练。

(1).掌握机床主传动部件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参数拟定,传动设计,零件计算,结构设计等,培养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2).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

如计算,制图,应用设计资料,标准和规范,编写技术文件等。

2.完成的内容机床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有关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机床传动部件(主轴变速箱)设计进行的综合训练最大工件回转直径是350mm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一、运动设计1.确定各运动参数2.确定结构式3.绘制转速图4.确定齿轮齿数5.绘制传动系统图(转速图与传动系统图绘在同一张图纸)二、动力设计1.确定主电动机功率 2.确定各轴的直径 3.确定各齿轮的模数 三、结构设计 1.设计主轴组件 2.主轴组件的验算3.绘制主轴组件装配图(1号图纸) 四、编写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页) 五、答辩。

二、运动设计1.确定各运动参数 (1)确定极限切削速度max V 和min V 。

根据典型的和可能的工艺选取极限切削速度要求考虑:工序种类、工艺要求、刀取max V =200m/min ,min V =5m/min 。

(2)确定主轴的转速、公比及变速范围。

1)主轴的最大极限转速m ax n =minmaxd V 1000⨯π式中,查《机床设计指导》有,min d 按经验公式()D 取=⨯=;求得,主轴的最大极限转速m ax n =1455m/min 。

2)主轴的最小极限转速min n =maxmind V 1000⨯π式中,查《机床设计指导》有,m ax d 考虑车螺纹和铰孔时,其加工最大直径应根据实际加工情况选取和50mm 左右;取m ax d =50mm ; 求得,主轴的最小转速min n =min 。

3)车床的变速范围RR=minmaxn n = 4)确定公比ϕ。

取机床的变速级数为Z=12级, 由公式R=1Z -ϕ,得ϕ=,取标准值ϕ=.5)主轴的各级转速各级转速可直接从《机床设计指导》的标准转速列表中查出,标准数列表给出了以ϕ=1—10000的数值,因为ϕ==606.1,从表中找到m ax n =1500r/min ,就可以每隔5个数值取出一个数,从而得出十二级转速分别为:1500r/min 、1060r/min 、750r/min 、530r/min 、375r/min 、265r/min 、190r/min 、132r/min 、95r/min 、67r/min 、 min 、min 。

2.确定结构式(1)确定传动顺序1)此次设计的c6135车床为12级,故有以下几种传动方案: 2)对方案进行比较第[]1、第[]2种有四联滑移齿轮,如果采用四联滑移齿轮的话,话大大增大了主轴箱的轴向尺寸,故不采用第[]1、第[]2种方案;也是从结构方面考虑,第[]5种的轴向尺寸都会比第[]3第[]4种的大;下面就第[]3第[]4种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取最终方案。

对于第[]3种方案,严格遵循了“前多后少”的设计原则,把尽可能多的传动副置于前面,让尽可能多传动副处于较高速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尽量减轻它们的受力情况,从而可以减小其尺寸,从而减少整体尺寸;对于第[]4种方案,没有遵循了“前多后少”的设计原则,但是由于采用第[]3种方案的话,会增大轴I 的轴向尺寸;为了使轴I 的轴向尺寸不至于太长,把二联滑移齿轮放在轴I ,三联滑移齿轮放在轴∏;这样的话可以使轴I 的尺寸不太大,又可以使较多的传动副放在相对高速的位置。

对于第[]3第[]4种方案都是相对其他几种比较好的方案,基于不同方面的考虑,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在本次设计中,选择第[]4种方案进行计算。

3)最终确定的传动方案为[]232124⨯⨯=。

(2)确定扩大顺序传动方案的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本设计扩大方案设计为61323212⨯⨯=。

因为轴I 上有离合器,为避免离合器干涉齿轮啮合,必须使其中一个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大于离合器的最大直径。

故采用此扩大顺序61323212⨯⨯=(3)此次设计的车床的结构式为61323212⨯⨯=。

(4)绘制结构图 3.确定转速图(1)电动机转速的确定根据本设计车床的12级转速,m ax n =1500r/min ;要使电动机的转速与主轴的最高转速相近,以避免过大的升速或降速;根据电动机的转速标准,取电动机的额定转速m n =1440r/min ;(2)确定I 轴的转速查《机床设计指导》有,车床的I 轴的转速一般取700--1000r/min 左右比较合适,故在本设计车床中,取I 轴的转速I n =750r/min ;(3)分配传动比1)分配降速比时,应注意传动比的取值范围:齿轮传动副中最大传动比max u ≤2,最小传动比min u 41≥传动比过大,引起振动和噪音,传动比过小,使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直径相差太大,将导致结构庞大。

I 轴的750r/min 转速传到主轴的min ,相差9格,相当于级比指数为9;总共有3个变速组;9÷3=3;由“前缓后急”原则分配三格给中间变速组,分配两格给第一变速组,分配四格给第三变速组;然后,对于其他传动线,结合结构图可相应得出; 4.确定齿轮齿数(1)确定齿轮齿数应该注意以下几类:1)齿轮的齿数和应过大,以免加大中心距使机床结构庞大 一般推荐齿轮数和S Z 为60~100;2)不产生根切最小齿轮≥min Z 18~20;3)保证强度和防止热处理变形过大齿轮齿根园到键槽的壁厚≥δ2mm 一般取≥δ5mm 则mT Z 25.6min +≥; 4)三联滑移齿轮的相领两轮的齿数差应大于4;避免齿轮右左移动时齿轮右相碰,能顺利通过。

(2)在一个变速组中,主动齿轮的齿数用j Z 表示,从动齿轮的齿数用j Z ‘表示,j Z +j Z ‘=zj S ,则传动比j i 为j i =jjZ Z ‘=jj b a式中,j j b a 、为互质数,设oj j j S b a =+ojzj jj S S a Z =ojzj jj S S b Z =‘由于j Z 是整数,zj S 必定能被oj S 所整除;如果各传动副的的齿数和皆为z S ,则z S 能被o1S 、o2S 、o3S所整除,换言之,z S 是o1S 、o2S 、o3S 的公倍数。

所以确定齿轮的齿数时,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确定合理的j j b a 、,进而求得o1S 、o2S 、o3S ,并尽量使o1S 、o2S 、o3S 的最小公倍数为最小,最小公倍数用o S 表示,则z S 必定为o S 的整数倍。

设z S =k o S ,k 为整数系数。

然后根据最小传动比或最大传动比中的小齿轮确定k 值,确定各齿轮的齿数。

(3)第一变速组已知21i a1=、57i a2=,则有两对齿轮的齿数和分别为a1S =3、a2S =12;最小公倍数a S =12;则齿数和为z S =12k 。

最小齿数发生在a1i 中,则5k 17k 4k 1231Z a1≥≥=⨯=,;取k=6,得z S =72,第一对齿轮的齿数24Z a1=、48Z a1=‘,第二对齿轮的齿数42S 127Z z a2=⨯=、30Z a2=‘。

(4)第二变速组已知5319i b1=、21i b2=,75i b3=则有三对齿轮的齿数和分别为b1S =72、b2S =3、b3S =12;最小公倍数b S =72;则齿数和为z S =72k 。

最小齿数发生在b1i 中,则1k 17k 19k 727219Z b1≥≥=⨯=,;取k=1,得z S =72,第一对齿轮的齿数19Z b1=、53Z b1=‘,第二对齿轮的齿数24S 31Z z b2=⨯=、48Z b2=‘、30S 125Z z b3=⨯=、42Z b3=‘。

(5)第三变速组已知41i c1=、12i c2=,则有两对齿轮的齿数和分别为c1S =5、c2S =3;最小公倍数c S =15;则齿数和为z S =15k 。

最小齿数发生在c1i 中,则7.5k 17k 3k 1551Z c1≥≥=⨯=,;取k=7,得z S =105,第一对齿轮的齿数21Z c1=、84Z c1=‘,第二对齿轮的齿数70S 32Z z c2=⨯=、35Z c2=‘。

5.带传动的设计(V 型)已知:电机额定功率kw 5.7P m =,额定转速r/m 1440n m =,I 轴的转速r/m in 750n =I ,两班制工作。

(1)确定计算功率ca P 公式m A ca P K P =查《机械设计》教程表8-7,得A K =,则m A ca P K P ==9kw ; (2)选择V 带带型查《机械设计》教程图8-11,选取B 型 (3)选择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d根据V 带的带型,参考《机械设计》教程表8-6和表8-8确定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d =132mm ;(4)确定大带轮的基准直径2d公式)(ε-=1d i d 102 0i —电机到I 轴的传动比;1d —小带轮的基准直径;ε—根据《机械设计》教程,取;计算结果为)(ε-=1d i d 102=248mm ;查《机械设计》教程表8-8,取2d =250mm 。

(5)验算带速V V 带的速度V=100060n d m1⨯π=s ;由此得25m/s V 5≤≤;验算合格; (6)确定V 带的基准长度d L 1)初定两带轮的中心距0a查《机械设计》教程,得0a =()(1d +2d ),取0a =500mm 。

2)计算初定中心距0a 相应的带长ca L212210ca a 4d -d d d 2a 2L )()(+++=π=1607mm ; 查《机械设计》教程表8-2,取d L =160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