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工程的一门分支学科。

是一门研究各种机械制造装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科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与《机电一体化设计》、《模具设计》等学科处于同一层次。

它与《机床电器控制》、《机械CAD/CAM》、《现代制造技术》等构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该课程是将原机制专业的四门专业课程(即机床设计、夹具设计、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融合形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新学科内容,是按照重基础、少学时、低重心、新知识、宽面向的原则整合而成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了解典型机械制造装备的工作原理、性能、传动与结构,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完成复杂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能力的培养服务的。

先修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

二、课程目标1.了解常用机械制造装备的典型结构、运动与传动等。

2.掌握分析和调整机械制造装备运动、传动的方法。

3.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运动、传动设计的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装备整机和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

5.了解机械制造装备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6.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运动学理论,掌握机械制造装备传动系统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载荷及力学分析、传动件计算条件确定的有关理论,了解精度、强度、刚度、动态特性、热特性、噪声理论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中的应用。

7.具有分析、比较和选择机械制造装备主要参数的能力、机械制造装备整体方案设计的能力、机械制造装备主要部件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机械制造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领会,能作自主的解释、说明,并把握一般机械装备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

绪论1、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其发展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2、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3、什么是机械制造装备有哪些类型,其功能是什么?第一章金属切削机床的总体设计1、机床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其理由是什么?2、机床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是什么?3、机床的尺寸参数根据什么确定?4、机床的运动参数如何确定?5、机床主轴转速采用等比数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机床主轴转速数列的标准公比值有哪些?其制订原则是什么?7、选定公比值ϕ的依据是什么?8、机床的动力参数如何确定?9、如何确定机床主电动机的功率?10、如何确定进给电动机的功率?11、试用查表法求主轴各级转速⑴已知:ϕ=1.58,n max=950 r/min,Z=6;⑵n min=100 r/min,Z=12,其中n1至n3、n10至n12的公比ϕ 1=1.26,其余各级转速的公比ϕ 2=1.58。

12、试用计算法求下列参数:⑴已知:R n=10,Z=11,求ϕ;⑵已知:R n=335,ϕ=1.41,求Z;⑶已知:Z=24,ϕ=1.06,求R n。

13、设计某规格机床,若初步确定主轴转速为n min=32r/min,n max=980 r/min,公比ϕ=1.26,试确定主轴转速级数Z,主轴各级转速值和主轴转速范围R n。

第二章机床的传动系统设计1、什么是传动组的级比和级比指数?常规变速传动系统的各传动组的级比指数有什么规律?2、什么是传动组的变速范围?如何计算?各传动组的变速范围之间有什么关系?3、某机床的主轴转速级数Z=18,采用双副和三副变速组,试写出符合级比规律的全部结构式,并指出其中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一致的和不一致的方案各有多少个。

4、判断下列结构式是否符合级比规律,符合者需说明其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是否一致;不符者则需简要说明会出现什么情况。

⑴ 8=21×22×24;⑵ 8=24×21×22;⑶ 8=22×21×23;⑷ 8=22×23×245、 画出结构式12=23×31×26相应的结构网,并分别求出第一变速组和第二扩大组的传动副数、级比、级比指数和变速范围。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

2024/7/28
机电工程学院
4
三、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一、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首先在于正确地选定定 位基准、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必要时还需进行定位误差分析,还要注 意夹具中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 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 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应与生产纲领相适应,应尽量采 用各种快速高效的装夹机构,保证操作方便,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 效率。
5.绘制夹具零件工作图
▪ 夹具总图绘制完毕后,对夹具上的非标准件要绘制
零件工作图,并规定相应在的技术要求。零件工作图 应严格遵照所规定的比例绘制。视图、投影应完整, 尺寸要标注齐全,所标注的公差及技术条件应符合总 图要求,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应选择合理。
2024/7/28
机电工程学院17来自三、设计的内容及步骤2024/7/28
机电工程学院
18
四、设计成绩的考核
▪ 课程设计的全部图样及说明书应有设计者的签字。 ▪ 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答辩。设计者本人应首先对自
己的设计进行 讲解 ,然后进行答辩。每个学生的答辩 总时间 , 一般为5 ~ 10min。
▪ 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的工作情况、设计说明书的编
制、图样的质与量、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答辩情况综合 衡量 。
▪ 答辩成绩定为五级 :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
格。
2024/7/28
机电工程学院
19
一、设计的目的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
造装备、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下一个教 学环 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 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结构设计的基本 能力,另外,也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 综合训练和准备。学生通过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机械装备制造-第二章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 (重点)

机械装备制造-第二章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 (重点)
主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应最大程度地反 映产品的工作性能和设计要求。
例: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在床身上的最大回 转直径,主要性能指标是最大的工件长度。
升降台铣床的主参数是工作台工作面的宽度、 主要性能指标是工作台工作面的长度。
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是最大钻孔直径,主要性 能指标是主轴中心线至立柱母线的最大距离。
3.分为四个阶段
(1)产品规划阶段 (2)方案设计阶段 (3)技术设计阶段 (4)施工设计阶段 4.缺点:需要较长的开发周期和投入较大的
开发工作量。
二、变型设计(快速满足市场要求 的变化) (重点)
1.概念: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基本工作原理和总体 结构保持不变,按一定的规律演变出各种不同的 规格参数,布局和附件的产品,扩大原有产品的 性能和功能。
2.要求:组合产品的设计应先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性 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 分并设计出一系列模块,通过模块的组合,构成 不同类型或相同类型不同性能的产品,以满足市 场的要求。
3.原理:按系列化设计的原理进行。
结论:在机械制造装备产品有一大半属于变型 设计和组合产品,创新设计的产品只占一小 部分。但创新设计的意义不容低估,是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变型设计和 组合设计是在基型和模块系统的基础上进行 的。而基型和模块系统也是采用创新设计方 法完成的。
是在设计的某一类产品中,选择功能、 结构和尺寸等方面较典型的产品为基型, 以它为基础,运用结构典型化、零部件通 用化、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出其它各种尺 寸参数的产品,构成产品的基型系列。 2.遵循的原则:零部件通用化、标准化、结 构的典型化、产品系列化。
3. 系列化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P23 缺点: P23 4. 系列化设计的步骤 (1)主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的确定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2版》课件习题思考题解答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2版》课件习题思考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1章专机总体设计1.1 专机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答:专机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工艺范围; 2) 加工精度; 3) 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 4) 可靠性; 5) 操作方便、工作完全;6) 造型美观、减少污染。

1.2 专机设计的步骤是什么?答: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调查研究; 2) 总体方案设计; 3) 工作图设计; 4) 试制鉴定。

1.3 专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答:具体内容如下:1) 调查研究; 2) 专机的总体布局; 3) 工艺分析; 4) 确定专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4 总体布局的内容是什么?答:内容是按工艺要求决定机床所需的运动,确定机床的组成部件,以及确定各个部件的相对运动和相对位置关系,同时也要确定操纵、控制机构在机床中的配置,并作出机床的总联系尺寸图。

1.5 为何在总体方案设计中工艺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答:工艺分析首先确定该专机所采用哪一种的工艺方法,工艺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它对机床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很大。

工艺方法的改变将导致机床的运动、传动、部件配置以及结构等产生一系列变化。

不同的工艺方法,必然会使机床的结构、运动、传动等有所不同。

因此,在总体方案设计中工艺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的。

1.6 专机的运动有哪几种类型?运动分配的原则是什么?答:按其运动的功用可分为表面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两大类。

表面成形运动又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类。

运动分配的原则应考虑下列几项:1) 简化机床的传动和结构; 2) 提高加工精度; 3) 缩小机床占地面积。

1.7 主轴转速数列有哪几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答:主轴转速数列采用等比级数、等差级数、对数级数等类型排列。

一般情况下,在主运动系统中主轴转速采用等比级数排列; 在进给运动系统中采用按等差级数排列的数列。

1.8专机的功率确定方法有哪几种?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什么?答:有3种方法:1) 类比法; 2) 实侧法; 3) 计算法。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资料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资料

一、问答题1、传动组的级比和级比指数是什么?常规转速传动系的各传动组的 级比指数有什么规律?答:变速组的级比是指主动轴上同一点传往被动轴相邻两传动线的比值,用i x ϕ表示。

级比i xϕ中的指数Xi 值称为级比指数, 它相当于由上述相邻两传动线与被动轴交点之间相距的格数。

基型变速系统中各变速组遵循级比指数规律:(1)基本组的级比 指数等于1,即10=x ;(2)任一扩大组的级比指数大于1,且等 于基本组的传动副数与该扩大组之前(按扩大顺序计)各扩大 组的副数的乘积,即1210-P ⋅⋅⋅P P P =i i x 。

2、机床自动上料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其基本组成结构和作用是什么? 自动上料装置有哪些类型?各应用哪些场合?答:机床上料:机床上料是指按照机床加工循环的时间间隔,将毛坯或工件定向排列、自动送到指定加工位置;下料:下料是指利用 料道将已完成工序加工的工件自动放在输送装置上。

机床上(下)料装置有两种:人工上下料、自动上下料。

自动上下料装置的作用:(1)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减少生产辅 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2)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改善劳动条件;(3)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创造条件主要结构及作用:(1)料斗:存储成堆散乱的工件(料仓式无料斗)(2)定向机构:将工件按一定方位定向排列(料仓式无此机构)(3)料仓:存放已定向排列的工件,调剂供需平衡(4)料道:利用工件自重将工件由定向机构送到存料仓或在工序间移动(5)隔料器:将待上料工件与其余工件分离开,保证单一工件给料(6)上料器:将工件送到机床夹具(加工位置)上(7)卸料器:将已加工完的工件从夹具上取走(8)搅动器:搅动工件,防止工件架空堵塞(9)剔除器:将定向位置不对或多余的工件剔除自动上料装置的分类及应用:(1)按毛坯形式分类:有板料、卷料、条料、件料上料装置;(2)按结构形式和自动化程度分类:料斗式、料仓式、工业机械手(机器人)上料装置。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pdf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pdf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装备的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常见机械制造装备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景,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型。

3.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和绘图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装备设计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参与简单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制作和调试。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针对特定需求提出机械制造装备的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原理:介绍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涵盖装备的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及动力学分析等内容。

2. 常见机械制造装备:分析各类机械制造装备的构造、性能、应用场景及选型方法,包括切削机床、特种加工设备、自动化装配线等。

3.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和绘图的能力。

4.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例:分析典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设计过程,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5.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原理学习。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组成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组成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组成英文回答:Component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components and systemsto achieve specific manufacturing objectives. The core component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 include:1. Structural Components:Frame: Provides structural support and houses the equipment components.Base: Supports and stabilizes the frame while absorbing vibrations.Table or Workpiece Holder: Secures the workpiece formachining or processing operations.2. Drivetrain Components:Motors: Drive the machine components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system.Transmission: Transfers and modifies the power from the motors to the machine components.Gearbox: Contains gears that transmit and change rotational speed and torque.Spindles: Rotating shafts that hold and rotate the cutting tools or workpiece.3. Control Components:Controller: Manages the machine operations, including motion control, cutting parameters, and error correction.Sensors: Monitor various machine parameters, such as position, speed, and temperature.Human-Machine Interface (HMI): Provides an interface for operators to interact with the machine.4. Auxiliary Components:Cooling System: Dissipates heat generated by the machine components during operation.Lubrication System: Provides lubrication to reduce friction and wear on moving parts.Safety Devices: Protects operators and the machine from potential hazards.Tool Changers: Enable quick and automatic tool changes for efficient machining operations.中文回答: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齿轮的加工机床: (1)按轮齿成形原理分两大类:成形法:刀刃为一条切削线,其形状与发生线相
3
同,此发生线不需要成形运动,如铣齿、拉齿、冲齿等;展成法:刀刃为一条切削线,但形状与发生线不 吻合,刀具与工件作展成运动,发生线是切削刃各瞬时位置的的包络线。 此发生线需要一个独立的成形 运动 ,刀工共同完成,如滚齿、插齿等。 (2)滚齿原理:模拟一对螺旋齿轮啮合过程。 (3)加工直齿圆柱齿轮的运动分析①主运动 B11 ,传动链:电机—1—2— uv —3—4—滚刀,其中 uv 为主 运动传动比。②展成(啮合)运动:滚刀旋转运动 B11 1/K 转(1 齿) ;齿坯旋转运动 B12 1/z 转(1 齿) 。 内传动链为:滚刀—4—5— u x —6—7—齿轮,其中 u x 为啮合运动传动比。③进给运动 A2 :齿坯—7—8— u f —9—10—刀架升降,其中 u f 为进给运动传动比。
xa xb xc …… ;意义:使各传动件结构紧凑,便于制造。③变速组的变速要前慢后快,中间轴的转速
不宜超过电动机的转速,递降原则 ia min ib min ic min ……
1 ;意义:降速时,应避免被动轮尺寸过大 4
从而导致变速箱径向尺寸过大; 升速时,应避免扩大传动误差,应降低振动 和噪音。④降速时应前缓后急, 升速时应前急后缓;意义:应保证多数传动件在高速状态下工作。结构紧凑,各中间传递轴的最低转速应 适当高些 (3)结构式、转速图的拟定步骤及绘制方法。级比规律:变速组的级比是指主轴上同一点传往被动轴相 xi 邻两传动线的比值,用 表示,其中 xi 成为级比指数,在图中由相邻两传动线的间隔格数表示;级比指 数为 1 的变速组称为基本组,除此之外称为扩大组。注意:一个结构式可以对应一些不同的转速图, 而一个转速图只能对应一个结构式。 2、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设计。 (1)扩大变速范围设计的意义:一些通用性较高的车床和镗床的变速 范围一般为 140~200,甚至超过 200,按照级比规律设计不能满足要求,所以需要扩大变速组。 (2)扩大 变速组的方式:①增加变速组,特点:导致部分转速重复。②采用背轮结构,特点:易出现超速现象。③ 采用双公比的传动系,特点:主轴转速范围的高、低段将出现转速空挡。④采用分支传动,特点:无 3、计算转速。 (1)计算转速的概念及研究意义:①计算转速:主轴或其余各传动件传递全部功率的最低 转速为它们的计算转速,用nj 表示;②意义:确定主变速传动系中各传动件究竟按多大的扭矩进行计 算。 (2)变速传动系统中计算转速的确定步骤:①先由表中的相应公式计算出主轴转速;②当主轴的计算 转速确定后,可以按由后往前的顺序推算出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方法是先找出该传动轴有几级工作转



2磨
3磨
Hale Waihona Puke 牙丝铣刨




②按工艺范围:通用机床、专门化机床和专用机床;③按加工精度:普通精度级、精密级和高精密级机 床;④按自动化程度:手动、机动、半自动和自动机床;⑤按质量和尺寸:仪表机床、中型、大型、重 型、超重型机床;⑥按其主要工作部件的多少:单轴、多轴或单刀、多刀机床等。 技术参数分为主参数和基本参数。尺寸系列是以公比为 1.25 的等比数列,有 250mm、320mm……1000mm 七种规格。一般要求见绪论题 3。 2、机床上工作表面的成形方法和所需运动。 答:成形方法: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简单成形运动:由单独的旋转或直线运动构成, 例如车外圆。复合成形运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转或直线运动按照某种确定的运动关系组合而成,例 如车把手。辅助运动:与表面成形没有直接关系的运动,如切入运动、分度运动、调位运动、其他各种空 行程运动。举例说明简单主运动、简单进给运动、复合主运动和复合进给运动? 简单主运动和简单进给运动:车外圆;复合主运动:滚齿加工;复合进给运动:车把手、车锥面。
4
(6)插齿机:包括主运动、展成运动、径向进给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让刀运动。插齿原理:
(7)滚齿机加工直齿轮运动分析:①主运动是一条将运动源与滚刀相联系的外联系传动链。实现滚刀旋 转运动,即主运动;②展成(啮合)运动:齿坯与滚刀按一定速比转动;是一条内联系传动链,实现渐开线齿 廓的复合成形运动。要求滚刀与工作台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传动比关系。还设有工作台变向机构。③轴向 进给运动:滚刀沿齿坯轴向运动.是一条外联系传动链,实现齿宽方向直线形齿形的运动。它可以使用独立 的运动源来驱动。 (8)插齿和滚齿的不同点:①滚齿使用蜗杆形刀具。插齿使用齿轮形刀具,插齿刀端面有前角,齿宽有 后角。②滚齿是利用切削刃的旋转实现运动,因此是属于铣削的范围。而插齿则是利用切削刃的往复直线 运动实现主运动,因此,它是属于刨削的范围。③插齿有让刀机构,滚齿则没有。
(5)①合成机构:用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圆柱齿轮或圆锥齿轮组成的行星机构;②作用:将来自滚刀的运 动和来自刀架的运动合成后传到工作台,使工件获得合成运动;③组成:由 m=3,z=28, β=0°的四个弧齿 锥齿轮组成。④加介轮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转动方向以保证滚齿时有正确的运动方向。
滚齿机运动合成机构工作原理
三、机床传动设计
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内容和步骤。 (1)转速图的基本概念:可以表示出传动轴的数目,传动轴之间的传动关系,主轴的各级转速值及其传 动路线,各传动轴的转速分级和转速值,各传动副的传动比等。 (2)主传动链转速图的拟定原则及意义。原则:①传动副前多后少 3 P a P b P c …… ;意义:结构 上常采用双联或三联滑移齿轮转速高扭矩小重量轻。②传动顺序与扩大顺序相一致,前密后疏
传动路线表达式 如 CA6140 主轴转速运动平衡式为 n主 =n电 (1- )u12u23u36 d / D
2
某车床主运动传动系统的转速图. (4)根据执行件所完成的运动作用不同各传动链相应的称为主运动传动链,范成传动链、分度传动链。 4.1、车床: (1)工艺范围:能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回转体成形面和环形槽、车削端面和各种螺纹, 还可以进行钻孔、扩孔、攻螺纹和滚花等; (2)运动特征:主运动为主轴带动工件作回转运动 ; (3)传 动系统:由实现机床加工过程中全部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的各传动链组成。 (4)卧式车床的主要参数是床 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第二主参数是最大工件长度;CA6140 型普通精度卧式车床的主参数为床身上最 大工件回转直径 400mm 。卧式车床的局限性:刀具较少、自动化程度低、频繁对刀试切,生产率低。 4.2、CA6140: (1)机床的总体布局:指机床各主要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 关系。CA6140 的组成部件包括六大部分:①主轴箱②刀架部件③尾座④进给箱⑤溜板箱⑥床身。传动路 线分析方法:抓两端,连中间。主轴转速运动平衡式为: n主 =n电 (1- )u12u23u36 d / D ,车螺纹时的运动平 u t丝杠 =S ,其中 u 是从主轴到丝杠之间全部传动副的总传动比,t 为机床丝杠导程 衡式为: 1 (主轴) 12mm。CA6140 包括两个变速组:基本变速组和增倍变速组。快退、快进时,快速电机不能反转,因为圆 柱滚子会在摩擦力作用下磨碎,超越离合器会马上损坏。
(4)加工斜齿圆柱齿轮时的运动分析:①主运动 B11 、展成运动与直齿齿轮加工相同;②进给运动 A21 和 B22 (螺旋线) ,齿坯 B12 —7—8— u f —9—10— A21 , A21 —11— u y —12—7—齿坯附加转动 B22 (产生螺 旋线的内传动链) ,其中 u y 按被切齿轮的螺旋角调整。
3、 (1)机床的构成:执行件、动力源和传动件。又可分为:①主传动部件②进给传动部件③工件安装装 置④刀具安装装置⑤支撑件和动力源。 (2)①内联系传动链: 把实现复合的成形运动的执行件与执行件联 系起来,并使其保持确定的运动关系。必须保证复合运动的两个单元运动严格的运动关系,传动链中不能 有传动比不确定或瞬时传动比变化的传动机构。传动链两个末端件之间要求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如滚切 齿轮工件与滚刀间的传动链。②外联系传动链:是联系运动源(电动机)和机床执行件(主轴、刀架、工作台 等)间的传动链,使执行件得到运动。 (3)传动路线表达式如下图。为了表达传动链两个末端件的转角或移 动量(计算位移)之间的数值关系,常将传动链内各传动副的传动比相连乘组成一个等式,称为运动平衡 式。传动原理图常用符号:
一、绪论
1、机械制造装备有哪些类型? 答:①加工装备:金属切削机床、锻造机床、特种加工机床。②工艺装备:刀具、夹具、模具、量 具。③仓储输送装备:物料输送装置、机床上下料装置、仓储装置。④辅助装备:清洗装置、排屑装置。 2、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包括哪些制造装备? 答:各种自动化的组合机床,传送装置,辅助装置和控制系统。 3、机床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人机关系? 答:①工艺范围:指机床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②柔性: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③与物流系 统的可接近性;④刚度;⑤精度;⑥噪声;⑦生产率;⑧自动化;⑨成本;⑩生产周期、可靠性、造型与 色彩等。人机学要求:操纵、控制、调整、修理、配换、照明等安全、舒适。 4、机床总体方案拟定包括内容?机床总体布局内容和步骤? 答:总体方案拟定包括:运动功能设计、基本参数设计、传动系统设计、总体结构布局设计和控制系 统设计。机床总体布局内容:分配机床运动、选择传动形式和机床支承形式、安排操作位置,拟定提高刚 度的措施、造型设计与色彩选择。步骤:总体布局结构形式、总体结构方案图设计。 5、机床分配运动的原则是什么?驱动型式如何选择? 答:原则:①运动分配给质量小的零部件;②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③运动分配应 有利于提高运动部件的刚度;④运动分配应考虑工件的形状。驱动型式分为电动机驱动和液压驱动两种, 应根据机床的变速形式和运动特性要求确定。 6、如何减少机床的振动? 答:机床的抗振能力是指机床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抵抗振动的能力,振动包括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 减少机床振动的方法:①提高机床的刚度;②提高阻尼;③使激振频率远离固有频率,将不出现共振。 7、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答: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机床的主参数和基本参数,基本参数可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及动力 参数。 8、机床的尺寸参数包括哪些参数?如何确定? 答:指机床的主要结构尺寸参数,通常包括:①与工件有关的尺寸参数;②与工、夹、量具有关的尺 寸参数;③主要的结构尺寸。可根据以下两点确定:①与被加工零件有关的尺寸,如卧式车床的最大加工 工件长度;②标准化工具或夹具的安装面尺寸,如卧式车床主轴锥孔及主轴前端尺寸。 9、机床的运动参数如何确定?等比传动有何优点?通用机床公比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运动参数是指机床执行件如主轴、工件安装部件的运动速度。运动参数包括主运动参数、进给量 和变速形式与驱动方式。主运动参数的确定应考虑机床主传动的类型和采用刀具的类型、材质与切削角 度。进给量的确定与主轴转速确定方法相同。变速形式由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和成本确定。优点:①使总生 产率损失最小;②可借助于串连若干个滑移齿轮来实现,使变速传动系统简单并且设计计算方便。原则: 选择较大公比使机床变速箱结构不过于复杂。 10、标准公比有哪些?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答:标准公比:1.06、1.12、1.26、1.41、1.58、1.78、2。确定:①因为转速由 nmin 至 nmax 必须递增, 故 1 ;②为了限制转速损失的最大值 Amax 不大于 50%,则相应的公比不得大于 2,故 1 2 ;③为 了使用记忆方便,转速数列中转速呈 10 倍比关系,故 应在 E1 10 (E1 是正整数)中取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