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本科)》课程考试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本科)》课程考试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本科)》课程考试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本科)》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为课程结束考试,用以衡量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是否已达到教学要求,凡不及格者均需补考。

二、考试目标

通过考试,考察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是否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和性能,是否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

(2)是否掌握主要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是否具有选择毛坯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3)是否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闭卷

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如有答题卡,请注明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时间

90分钟。

(三)基本题型

1 名词解释例:合金

2单选题例:

车外园时,车刀刀尖若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的( )。

a.前角增大,后角减少

b.前角减小,后角增大

c.前角后角都增大

d.前角后角都减小

3多选题例:

自由锻零件应尽量避免( )结构。

a.圆柱面

b.圆锥面

c. 加强筋

d.空间曲面

4判断题例:

拉削一般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5问答题例:

什么是淬火,主要有何作用?

6改正题例:

改正下面零件的结构,使之具有合理的切削加工工艺性。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要求

第一篇金属材料导论

熟悉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了解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结晶;熟悉铁碳合金相图;熟悉钢的热处理工艺;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

第二篇铸造

熟悉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对铸件质量影响;了解常用铸造合金的熔炼及铸造特点;掌握砂型铸造和常用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具有铸件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铸造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篇金属压力加工

熟悉金属的塑性变形规律及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掌握自由锻和模锻的特点及应用;了解特种塑性加工方法;掌握板料冲压的特点和基本工序;了解数控冲压方法及发展趋势。第四篇焊接

熟悉熔焊及其它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熟悉焊接应力、变形与裂纹的产生原因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熟悉焊接件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了解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第五篇切削加工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了解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了解刀具材料与刀具结构;掌握金属切削过程(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切削用量选择等);了解切削加工的经济性。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了解切削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了解机床的传动形式;初步了解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初步了解制造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车削加工;钻、镗削加工;刨削拉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

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

了解精密和光整加工的定义及区别;了解常见特种加工的原理、工艺特点、适用对象。

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外圆面、内孔、平面加工;成型面加工;螺纹、齿形加工。会分析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了解制订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了解工件的安装定位与夹具;掌握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了解工艺路线的制定。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能根据具体加工情况提出和分析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