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课《辽阔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4.通过在地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评价;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课时安排】2个课时(不包括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讲述法、多媒体演示等; 【情感价值】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分析】上好八年级地理开篇第一课《辽阔的疆域》,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养成认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利用地图来探究问题等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用课件播放《歌唱祖国》,带领大家走进新课堂。
教师设问:人们常说,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是,地球是一个球体,哪里才算东方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思考后教师补充:要确定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入手。
✍二、引导学生读图:位置优越1.经纬位置。
用半球位置描述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更加简洁易记。
而半球的划分借平面地图来说明,学生不易理解。
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经纬网立体图: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回答: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
让学生观察经纬网立体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洋的位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在太平洋的哪个方位?学生能很容易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评价】读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这会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从读图中获得知识。
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为大家的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节课《辽阔的疆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国士的辽阔和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本节课的知识根底性非常强,是学生较为全面了解我国自然国情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我国较为全面和根本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为今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所以,本节课既是第一章的根底,也是本册书的根底。
由于本节知识根底性强,加之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根底,所以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和承受较为容易。
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国士的辽阔和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及其分布,其知识特点表现为较强的记忆性,理解性的知识相对较少。
因此,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于对一些常识性、根底性地理知识的识记上。
学习的重点在于迅速识记相关地理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尽可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到随堂识记,牢固记忆。
1、认识了解我们伟大祖的优越位置。
2、认识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疆域和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1、能通过地球仪,找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能说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及其位置。
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认识和识记。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十分辽阔的大国,为了管理好这样的大国,需要人为地划分行政区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三、34个省级行政区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看P7张力同学的户口所在地,说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出示多媒体板书课件]
[板书] 2、34个省级行政区
[拼图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完成中国行政区演示拼图
[师生互动]教师一边拼,学生一边在P7图中国行政区图找出相应的省的位置,并大声读出名称。
[提问]刚才展示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几个自治区?几个直辖市;几个特别行政区?哪位同学上黑板来指图说明?
[活动]做P8活动3,然后教师拿出事前准备好的写有各省省名的硬纸片(每张纸片上写一个省名,字体大小以全班同学能看到为准),分发给学生,教师报地理方位如说:“东北三省”,请拿到东北三省中任一省纸片的同学站起来展示纸片给全部同学看,并上台在地图上指出该省的位置。
[出示板书课件]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
[展示电脑投影] P2图1.1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
[提问] 1、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
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图]用红线闪烁再现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等三条经纬线
[指图归纳并板书]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我国是:A、世界最大的国家B、海陆兼备的国家C、少数地区在北极圈以北D、西濒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3、讨论: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哪四个海,为什么说我国既是陆上大国,又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重点)2.通过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纬度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和日本海陆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3.能看图说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认识我国是陆地大国。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当堂达标】1.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2.几位同学正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讨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B.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C.我国有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D.我国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3.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与印度尼西亚相比,我国气候更炎热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5.我国的陆上邻国的数目是()A.6B.10C.14D.185.下列国家,与我国陆地不相邻的是()A.泰国B.朝鲜C.哈萨克斯坦D.印度6.读图1.1,填上数字代表的陆上邻国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教学反思】《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地理的开篇,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中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叙述,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并分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本科内容虽不多,但知识点精悍,涉及的地理专业知识强,体现地理学科的特征。
八年级地理上册 《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教案

《辽阔的疆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了解我们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识记我们的海上和陆上邻国。
3.了解我国所临海洋和主要内海和岛屿。
教学重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指导自学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地球仪、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今天开始学习我国的情况。
课件展示:放国歌,展示中国的国旗、国徽。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有:1、中国在哪?2、位置好吗3、国土到底有多么辽阔?(拿出地球仪)请同学们参考地球仪、世界地图和以前所学内容,分析我国的位置,板书:(一)地理位置优越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4.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总结: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有许多的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活动:对比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蒙古、日本,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展示课件。
1.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2.蒙古地处亚洲的内部,是一个内陆国,降水较少,海上交通不方便;日本是一个岛国,海上交通发达,陆上交通不便。
3.我国位置的优越性a发展农业生产方面: 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b对外交往与合作方面: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为海上陆上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c发展海洋事业方面: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运输业提供了有利条件;d其他:我国东临太平洋,海洋温暖湿润气流容易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为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辽阔的疆域教案

辽阔的疆域教案辽阔的疆域教案「篇一」辽阔的疆域1、认识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了解我们位置的优越性。
2、明白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识记我们的海上和陆上邻国。
3、了解我国所临海洋和主要内海和岛屿。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名称和位置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这天开始学习我国的状况。
2、(拿出地球仪)请同学们参考地球仪和以前所学资料,分析我国的位置,从海陆和纬度两个方面。
比较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蒙古、日本,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板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优越性讲解:我们的国家海陆兼备,纬度适中,是一个位置优越的国家。
读4页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分析其南北和东西的距离。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1、四至点讲述:我国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三,东西距离5000千米,南北5500千米,各地景观相差很大。
下面我们沿着我国的陆上疆界,找出所临国家总结:东:朝鲜北:蒙古、俄罗斯西北:哈、吉、塔西:阿富汗西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强调)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资料,要注意位置和名称的记忆。
再找出我国的临海和内海,还有隔海相望的国家。
讲述:我们海洋广阔,领海宽度为12海里,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同6个国家隔海相望,便于海上对外交往。
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重点是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领土四至点。
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分析海陆位置,找出我国临的大洋河所在的大洲。
另外一个分析纬度位置,找出中国所在的半球,所处了温度带海陆小组分析蒙古和日本,纬度小组分析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从农业生产、对外交往、海洋事业方面分析优越性。
在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至点,明白分别位于什么省份,派代表上黑板给同学们指出。
模拟陆上旅游,逐个找出12个陆上邻国,回忆亚洲的6个分区,看分别属于那个地区分成两个小组,一个找海洋,包括临海和内海。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首页教案内容【导入新课】八年级我们将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位置优越展示投影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引导读图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一小部分处在热带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展示投影小结展示一、讨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回答: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
我国大部分属于中纬度地区,这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讨论2、那我们来看看二个纬度和中国相近的国家的位置,蒙古和日本,和这二个国家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回答:蒙古属于内陆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属于岛国,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但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
中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东部广大地区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陆上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往来。
归纳小结: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海陆位置: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活动根据刚才同学们得出来的结论,补充下列表格:二:国土辽阔的中国我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国土面积也很大呢,展示投影中国国土在世界的排名【小组活动】除了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三以外,还有什么能说明中国国土辽阔呢?下面我们有四个问题要同学们去寻找答案。
1.找出我国的陆地邻国2.找出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并测算东西所跨的经度数和东西距离。
3.找出与我国四大海域和隔着这些海域与我国相望的国家4.找出我国最南端和最北端,并测算南北所跨的纬度数和南北距离。
归纳小结:我国国土辽阔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疆域: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2.所跨经纬度:跨经度广约60跨纬度广约50。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案

【课题】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4.通过在地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5.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6.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课时安排】3个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讲述法、多媒体演示等;【教材分析】上好八年级地理开篇第一课《辽阔的疆域》,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养成认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利用地图来探究问题等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创设】利用上课前的课间播放08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画面。
【引入新课】教师讲述:2008年夏季,中国北京成功主办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
本次奥运会在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祖国的强大。
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的方方面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地理。
【推入新课】一.位置优越教师提问:展开世界地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国------中国,(看大屏幕)那么我们怎样来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呢?请回忆初一时我们学习国家和地区时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1.半球位置教师提问:地球分为几个半球?分界线是什么?学生回答:自主探究1:投影显示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在图1.1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图1.1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纬度位置自主探究2:(1)在图1.1中找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2)在图1.1中找出30°N和60°N;(3)说出低、中、高纬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科课改课时教案周次1
课题
辽阔的疆域
执教人
周子建
课时
2
编号
2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难点
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虽然有些古老,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⑷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⑸猜谜语(打一省级行政区名称):船出长江口(上海);碧波万顷(青海);
十一逢中秋(重庆);银河渡口(天津);宝地(贵州);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川)
⑹拼图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看哪组拼得最快。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知识结
构或板书设计教来自活动学生活动34个省级行政区
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⑺练习: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而简称和行政中心,主要交给学生课后记忆,下节课抽查、演示或板书就可以了。难写的字、有两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提醒一下。有些也可适当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提一提。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李湘;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依据课标,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也不可能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后面有时间能做一节课练习最好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