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学习资料
第二单元_第01课时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教学课件)-【上好课】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从上面看
从前面看
小强 小华
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 可能相同。
达标练习
practice
2. (1)从右面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是(B)。
A
B
C
(2)从左面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是 (C)。
A
B
C
达标练习
practice
3. (1)连一连。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观 物体。
学习任务一
摆一摆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活动一:摆一摆
1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1) 请同桌合作用4个 ,拼搭成一个你们喜欢的几何体。
……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活动一:摆一摆
1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2)请同学们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像小华摆的这样的图形。
你是怎么摆的, 与同学交流一下。
前面一行摆3个 小正方体,后 面一行摆1个小 正方体,且在 最左边摆放。
学习任务二
看一看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活动二:看一看
1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1)填一填:这个立体图形是由(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组 成的,它分为( 前 )、( 后)两行,前面一行有(3)个小正方 体,后面一行有(1)个小正方体,且在最(左)边摆放。
( 前)
( 上)
(左 )
(上 )
(前 )
达标练习
practice
5.涂一涂。 (1)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达标练习
practice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_观察物体(推荐)导学案

备课教案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呀!。
《观察物体练习》(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观察物体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所看到的形状。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观察物体。
2. 描述物体: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 练习题目:完成教材上的观察物体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并能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观察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物体,如长方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以及如何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 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观察物体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每组选一个物体进行观察,然后共同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观察物体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要适量,避免加重学生负担。
八、板书设计1. 观察物体练习2. 观察方向:前后、左右、上下3. 描述形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4. 练习题目: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能够与组员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有意义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字母表示:a÷a=1(a不为0)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四、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3.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观察物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物操作,直观感受:利用实物、教具等资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各小组将观察结果和讨论心得整理成报告,在下一节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4.探究性问题:
-教师提出一个与观察物体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在下一节课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5.家长沟通:
-家长签字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选择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视图。
-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完成这一作业,培养孩子观察生活、发现数学的能力。
3.小组合作任务: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共同完成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视图,并讨论观察过程中的发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情感态过观察物体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视图。
《观察物体》(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所看到的形状。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所看到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交流。
2.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观察物体。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一个简单的物体,如正方体。
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自主探究1.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模型,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并记录下所看到的形状。
2.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讨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3. 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 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如长方体、圆柱等,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记录下所看到的形状。
3.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形状特点。
2. 强调观察物体时要全面、细致,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1. 出示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六、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物体,如电视、冰箱等,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画出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二单元-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练基础)知识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几何体1.乐乐用4个正方体摆成一个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正面看是。
下面图()是乐乐摆的。
A.B.C.2.从( )面看是,从( )面看是,从( )面看是。
3.用心观察,准确选择。
(1)从左面看是的有( );(2)从左面看是的有( );(3)从上面看是的有( );(4)从上面看是的有( )。
4.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易错点5.在符合要求的物体下面的括号里面“√”。
警示:这两个物体从()面看形状相同,从()面看形状不同。
(填“前”或“左”)(应用提升)6.下面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1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2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练基础)知识点: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1.看一看,写一写,画一画。
(1)上面的物体都是由()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
(填序号)(3)分别画出物体③和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2.选一选。
(1)从上面看形状是的有________。
(2)从侧面看形状是的有________。
(3)③号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
✧易错点3.改正并填空和从左面看形状相同。
改正:()警示:这两个物体从前面看形状相同,从左面看形状()(应用提升)◆提升点:观察复杂的几何体4.观察下面三个物体,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上面的物体中,从左面看是的是()号物体;从左面看是的是()号物体。
(2)从上面看是的是()号物体。
(3)从前面看是的是()号物体。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9篇观察物体 1教材分析:本单元知识是学生在学会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看一看"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从不同观察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在通过"节日广场"这个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巩固学生所学习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形状可能不同以及上一单元所学乘法口诀;并利用节日气氛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安排所有学生都参与观察和体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初步学会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他们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方法不明确,观察比较笼统,观察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材从学生个体体验入手,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引导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单元教学目标: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重点: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单元教学设想:本单元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册的教学内容是从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情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然后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椐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对从不同位置观察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时安排:(4课时)课题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看一看(一)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1课时看一看(二) 辨认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 1课时节日广场练习课 1课时机动查漏补缺 1课时第一课时看一看(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的意识,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情境,让所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发展空间观念.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第二层次:体验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第三层次:体验有序观察的好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设问引入,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1.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桌子,交流观察到的桌子的形状.(2)交换位置观察交流.(3)小结.2.体验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1)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你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再观察每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2)小组汇报交流.在汇报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有序观察的好处,注意引导学生准确表述正,侧面和上面.(3)小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三.小游戏.书中p26的连一连.四.巩固应用.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完后你有什么想法第二课时看一看(二)教学目标:1.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2.体验用同样多的正方体并以某一形状为正面拼搭物体,拼搭出来的物体的形状不是唯一的.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知识类推和迁移的能力.教学重点:用几个正方体搭成简单的物体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的形状.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学完"看一看(一)"后开始学习的.分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会辨认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平面图.第二层次:通过拼搭,体验不同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或上面)形状可能相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察主题图片,引出图中笑笑,淘气,机灵狗在从不同角度观察由3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2.请学生拿出自备正方体积木,拼搭成书上形状,分别从上面,正面,侧面进行观察.3.独立完成p28"连一连".4.组内交流.5.全班汇报.6.小结.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1.小组活动:用3个正方体搭你喜欢的物体.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2.汇报交流.三.练一练.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五.总结:学生在小组内谈体会和收获.第三课时节日广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3.联系教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1.熟练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2.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设计思路:本节课一堂复习课.分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层次: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国庆节刚刚过去,相信小朋友们和自己的亲友一起过了一个热闹的国庆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节日的喜悦 (板书课题)二.探索学习.1.出示第一幅主题目图.2.学生活动.(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把算式写在堂上练习本上)3.交流活动的过程与结果.4.出示第二幅主题图.5.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挥想象,独立完成"下面三幅图各是谁看到的 ".6.全班集体订正.三.实践应用.交流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机动观察物体 2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明
小丽
小刚
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 个立体图形,所看到
的形状是不同的。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 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这3个几何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观察物体(1)
手影
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小组活动建议
1、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2、在草稿纸上画出你看到的图形示意图。
小3、明验证拼摆的图形小与丽观察到的是否一小样刚。
小组活动建议
1、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2、在草稿纸上画出你看到的图形示意图。 3、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三、巩固练习
5. 看一看,说一说。
(1)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哪几个? 2、3、5
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哪几个?
1、4、6
(2)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哪几个? 1、2、4、6
(3)这几个物体从上面看有形状相同的吗? 没有
三、巩固练习
摆出的还有可能是什么形状呢?自己摆一摆。
三、巩固练习
摆出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呢?自己摆一摆。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到的形状不同?
形状相同的
从左面看 → 从上面看 →
这3个几何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 到的形状不同?
形状不相同 从正面看 →
三、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3. 摆一摆,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前面 上面 左面
三、巩固练习
4. (1)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2)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竖着看(一列列加):
4+3+3+2+2+2+1+1+1+1=20( 个)
苦恼
开心
观察 开心
角度
苦恼
“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 局,不可执一面论。”
——钱泳(清) 《履园丛话·水学·三江》
(2)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仅仅依据从一个或两个 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 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
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请把它摆出来。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从三个方向(没Fra bibliotek相对关 系)看到的图形,能确定 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
横着看(一行行加): 1+3+6+10=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