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空间》小论文
一个“时间空间对人影响”医生论文

一个探索“时间空间对人影响”的医生【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69-01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与各种灾祸相伴。
各种重大灾难,数不胜数,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据中国有关权威部门统计,每年仅仅在中国,就有800万人非正常死亡。
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猝死(过劳死)100万人/年,车祸20万人/年,打针过敏10万人/年,等等。
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非正常死亡人数就更加数不胜数了。
自从汽车发明普及的100年间,就已经有几千万人死于车祸,据说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
还有大地震、大海啸,一次性的就是几十万人死亡。
唐山大地震死亡20万人都不止,汶川大地震接近十万人,印尼海啸死亡10万,缅甸海啸死亡10万人。
让人触目惊心!这里面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究竟如何才能避免呢?长期以来,因为人类长期处于苦难灾难之中,所以对各种灾难均习以为常。
比如大地震中死亡的人,很少有人会做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
但这些血淋淋的灾祸,引起了一位年青的张霖医生的痛心与关注。
他下决心对人类的重大灾祸,做深层次的深入调查和研究。
张霖医生毕业于湖北医药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武当太和山下,也是闻名中外的东风汽车公司所在地。
其父亲是东风汽车医院公司的人,一位很有名的妇产科主任医师,曾亲手救活上千个难产孕妇的生命,一生以“济世救人”为最大乐趣。
在父亲的建议下,他高中毕业后上大学时即选择了最直接救人生命的临床医学系。
五年学习毕业后,张医生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成千上万的病人解除了痛苦。
他把病人当亲人和父母一样对待,病人自然也会把他当亲人和贴心人来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心贴近了,自然会说说贴心的话,说说家长里短、说说自家的心事。
张医生因此而获得诸多人的个人信息。
比如,谁家的儿子出了车祸,谁家的媳妇生了个残疾儿子,谁家的孩子去贩毒被枪决了,谁家穷得揭不开锅,谁家祖宅一拆迁,还建了十套住宅房,资产过千万啊。
关于时间议论文800字5篇

关于时间议论文800字5篇关于时间议论文800字(精选篇1)花的生命短暂,花开花落,一朝一夕,凋零的那一刻,他疾呼:时间在流逝;燕子的迁徙频繁,春去秋来,南来北往,飞行那一刻,它疾呼:时间在流逝;昼夜的更替变换,白天黑夜,云卷云舒,夜幕降临那一刻,我疾呼:时间在流逝!我们应该把握时间,时间在流逝,它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到来,又匆匆离去。
手术台上争分夺秒的医生,他们不仅在和时间赛跑更是在与死神搏斗。
证券交易大厅内,座无虚席,股民们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流逝的不仅是时间更是金钱……高三的学习任务紧迫,努力学习不只是单层面上的知识比拼,更是和时间的竞赛,左手是知识,右手抓住时间,才能取得高效进步。
时间在流逝,谁抓住了时间谁就抓住了生命,金钱和知识。
只有合理运用时间,能收获到生命的价值,金钱的利益和宝贵的生命。
时间如沙漏中的沙,一点点的消逝,倘若不抓紧时间只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蔡桓公不抓紧时间治病,本来`汤慰`可以治好的病,最终无药可医。
不抓紧时间只能让生命流逝;有人哀叹生活的窘迫却不劳动赚钱,孰不知金钱和财富是在时间的工厂创造的。
第一次统考告捷,几人欢喜几人忧,其实暑假是否充实,决定了这次考试成绩的好坏,谁把握住了时间,谁会合理运用时间,谁就会是实现自己的理想。
时间不会为谁而停留,苏子吟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亘古而来,苏轼知道时间能淘尽英雄,更能铸就英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谁能扼住飞逝的时间,谁就能创造灿烂的人生。
莫不听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谆谆教诲。
时间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能改变人生的命运。
时间在流逝,谁把握住时间,谁就能拥抱美好的明天。
十二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有多少岁月还能重来?高考的钟声已然敲响,十二年的努力,十二年的寒灯苦读就要获得回报。
时间在流逝,我们不能蹉跎了岁月,空渡了青春。
看着高考倒计时我心中充满了紧迫感,我知道只有合理安排时间,发挥有效学习,才能成为高考的赢家。
议论文《珍惜时间》分论点示例

议论文《珍惜时间》分论点示例中心论点:我们要珍惜时间。
一、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论点1:珍惜时间就是把握当下,不对未来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分论点2:珍惜时间就是不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分论点3:珍惜时间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二、从“为什么”的角度分论点1:惜时造人才。
(论据:中国古人珍惜时间勤学苦读终有所成的事迹。
)分论点2:惜时出成果。
(论据:国外科学家抓紧一分一秒进行研究发明的事迹。
)分论点3:惜时富心灵。
(论据:中国2006年感动中国的人物黄舸珍惜不断流逝的生命,让快乐永远伴随在别人左右。
)三、从“是什么”的角度分论点1:珍惜时间就是爱护生命。
(论据:医生在急诊室的手术台上做手术就是在为挽救生命和时间赛跑。
)分论点2:珍惜时间就是奔向胜利。
(论据:两军交战时,夜以继日的急行军就是为了胜利在和时间赛跑。
)分论点3:珍惜时间就是创造财富。
(论据:居里夫人说的话:“日子太短,过得太快。
”如果给她多一些时间,她会为这个世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四、珍惜时间形象提领事例的分论点:珍惜时间,是祖逖闻鸡起舞光复中原的远大志向;珍惜时间,是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不懈的抗争;珍惜时间,是姚明弥补身高缺陷的勤奋刻苦的练习。
珍惜时间1、时间就是财富,珍惜时间等同于赢得财富。
时间是无法挽留的,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2、珍惜时间,要设定目标;珍惜时间,要努力奋斗;珍惜时间要不蹉跎岁月。
3、珍惜时间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摆脱浪费。
4、珍惜时间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遗憾惋惜珍惜时间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5、珍惜时间需要毅力/坚持/努力6、珍惜时间收获成功;……生活更加充实;……人生更有意义。
时间议论文精选15篇

时间议论文时间议论文精选15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时间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议论文1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时间》。
俄国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时间,它有与众不同的两大特性:第一,它一去不回头。
当你出生以后,时间就伴随着你。
随着你的成长,你的时间也就逐渐消耗,越来越少了,流过去的时间再也回不来了。
譬如说,你能活100岁,从出生那天起到十周岁生日,你长大了10年,同时生命也消逝了10年,只剩90年了。
你能用什么办法把过去的10年时间再拉回来呢?永远不可能!那些电影里所说的“穿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永远都是神化。
第二,任何力量也挡不住时间前进的脚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来有可能留住星星,留住月亮,但绝没有任何办法留住时间,不让它向前走。
你们看那钟表,秒针转了一圈,这就过去了一分钟。
即使钟表坏了,指针不动了,也还是实实在在地过去了一分钟。
由此可见,时间是多么宝贵!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其实它比金钱还重要。
钱花光了,可以再挣。
可时间过去了,就挣不回来了。
所以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它呢?有些人把时间看作生命,有些人却白白地浪费时间。
鲁迅先生说得好:“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那么,怎样珍惜时间呢?这个问题下一次再和同学们讨论。
谢谢大家!时间议论文2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
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可见,从古至今,珍惜时间就是缔造辉煌。
科学小论文(精选12篇)

科学小论文〔精选12篇〕篇1:科学小论文以前,我听说有人曾用高压锅做饭,因为长时间没有注意,煮了很久,高压锅爆炸了。
为了明白高压锅爆炸的原因,我查了资料,原来,高压锅里的水蒸汽积得太多,将高压锅撑破而爆炸。
我想,假如用气体把瓶子上的盖子顶开,那不是很有趣吗?我很想做这个实验,可是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我还不知道。
能不能用火来烤瓶子,让水蒸气顶开瓶盖。
但这样做,会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盖子拧得太紧的话,没等气体顶开瓶盖,瓶子就爆炸了。
太松的话,气体就会从瓶口冒出来,起不到用气体顶开瓶盖的作用。
第二,用玻璃瓶的话,没等水沸腾,瓶子就爆裂了。
用塑料瓶的话,就更不用说了,受热就熔化了。
这两个问题,我一直无法解决。
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把一些小苏打粉和白醋倒进了一个杯子,混合了起来;这时,装着混合液的杯子冒出了许多泡泡。
我想,这一定是产生了什么气体,以前我一直想做的实验就可以做了吗?说干就干。
首先,我准备了一个大玻璃瓶,一个软木塞,还有一瓶白醋和一罐小苏打粉。
然后,我把白醋倒进大玻璃瓶里面,再把小苏打粉放入玻璃瓶中,并迅速将软木塞将玻璃瓶口塞紧;过了一会儿,我就听到“嘭”地一声,软木塞被“发射”了出去。
为了进一步查明软木塞被“发射”的原因,我看了一些资料,原来是这样的: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纳,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响,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瓶中压力大增,最后把瓶盖发射出去。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知道了一个实验。
我把这个实验称作酒瓶“开炮”。
篇2:科学小论文首先应该问问自己:真是衣服使人暖和吗?要知道实际上不是皮袄使人暖和,恰恰相反,是人使皮袄暖和;难道不是这样吗?你知道皮袄不是炉子。
“什么?”你会问。
“那难道人是炉子吗?”一点不错,人是炉子!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这就是劈柴,它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这时候什么火花也没有看见,我们说它在燃烧,只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感觉到热。
这个热需要保护。
为了不让屋子里的热散到街上去,我们筑了厚厚的墙壁,冬天还安上双重的窗,还在门上包上毡。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年级: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篇一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什么原因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
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什么原因呢?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
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
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关于时间的议论文10篇

A person lives and dies, but as long as you live, you must live in the best way.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关于时间的议论文10篇关于时间的议论文1人们常说时间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我却觉得时间像一个孩子。
他叫嚣着,用种种手段让你去注意他,他让你的父母两鬓斑白,让你的家乡变了样子。
他非常公平,不接受任何__。
古人云:“一寸光印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十分正确。
孔子是一代圣人,他曾经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假如你远行了,那么时间会叫嚣着把父母的双鬓染白,当你懊悔自己没有尽自己的孝道时,时间在一旁说:“谁让你不注意我的?谁让你去远行的?”岁月可以冲洗一切记忆,岁月同时也是把杀猪刀。
你在儿时得到了“三好学生”,在长大后或许你便会忘了。
父母也许曾经十分强壮,但是这把“杀猪刀”却不依不饶,让他们日益消瘦,把父母的头发涂成白色。
他让人们都经历苍沧。
时间,让你的家乡变了样子。
由沧海到桑田再由桑田成沧海。
时间,让天下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时间如针尖上的水一滴滴流入海中。
在你睡下时,他从你的脚边跨过,在你用手去挡他时,他从你的手指缝中穿过;在你叹息时,他从你的叹息声中走过。
时间一去不复返,一走起来就不会停下来。
希望大家在父母在时,对他们多些关心。
在自己还没日薄西山时,即便败了,也要卷土重来。
关于时间的议论文2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对每个人都是一样。
但由于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结果。
珍惜时间的人“留下串串果实”,不仅延长了生命,而且使生命富有意义,浪费时间的人却两手空空,一无是处,只有徒伤悲,空叹息。
时间有一特点,就是一去不复返。
即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使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也挽回不了时间。
因此,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把时间比作生命,文学家鲁迅把浪费别人时间称之为“谋财害命”,把浪费自己时间比作“慢性自杀”。
时光议论文高一作文5篇

时光议论文高一作文5篇时光议论文1当我们正在埋头苦读时,还未留意,红杏已漫到了窗头;还未察觉,已是枝繁叶茂的季节了;还未关注,就到了草枯花萎之时;还未惊呼,窗外又已是漫天飞雪了。
青春就这样从我们的手指缝间流走了,当我们想要珍惜时,总是慢了一秒。
青春有多少年?五、六年吧!但是我也曾经虚度过,也一样天真地认为时间有很多。
春天,我在红杏漫上的窗边小睡;夏天,在枝繁叶茂的柳树下嬉戏;秋天,我踏着残花枯草奔跑;冬天,在窗外漫天飞雪时沉迷与虚拟的世界中。
就这样,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当我回首往事时,猛然惊醒,发现曾经的自己是那么虚无而又飘渺,浑浑噩噩的三年就这样度过了。
当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去读一些书时,试卷又像连天雪片一样落了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情景:春天,红杏出墙时我在书山中寻一本《童年》阅览;夏天,我在枝叶成荫的树下,借这片刻的安宁拿一本《名人传》欣赏;秋天残花枯草漫天纷飞,我趁着补习班的间隙抱一本《朝花夕拾》品味;冬天,我在那映着窗外漫天飞雪的烛光下,捧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苦读。
四时轮回,周而复始。
我们的青春也就这样随着四季流走了,而我们只能在下一秒叹息。
突然兴起,到沙地上虔诚的写下“珍惜青春的四季”,可是这时风一吹,那几个字就消逝在了尘埃里。
时光议论文2闲适的时候总是喜欢幻想,品味似水流年又拉起回忆连篇。
我常常幻想,时光如果停留在这一刻,是否会改变了世界。
这是我的思想,这是我的思念,一切流走的是那么缓慢,但又仿佛瞬间又走过了一个世界,这是我的空间。
一个人的天空很蓝,蓝的有点单调,一个人的世界很自由,自由的有点孤独。
喜欢一个人的无拘无束喜欢一个人的海阔天空。
青春正是如此,平庸的生命无法将它渲染上死寂的灰色,更无法抹杀掉它炫目的缤纷。
而时光却一直都在奔跑,将青春和过去抛弃。
青春时的作业堆砌起了一面城墙,似乎也想阻止时光的逝去,但这一切都是徒劳。
时间一如既往,滴答滴答。
当春天再来的时候,被遗忘的野百合花,仍然会在同一个山谷里生长,在羊齿的浓荫处,仍然会有昔日的花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与空间》小论文10级严济慈班蔡一鸣一,“火车过隧道”问题的修改与讨论1,问题的提出与简化课本中曾经提到过“火车过隧道”问题,原本看似矛盾的结果最终由“同时的相对性”得以解释:在与隧道相对静止的参考系看来,车与隧道中点重合时前后门同时关上,将因尺缩效应收缩的火车关在隧道内,故火车会与前门相撞;而在与火车相对静止的参考系看来,隧道前门先关上,然后才有车与隧道中点重合,最后后门关上,因而也会有火车与前门相撞。
尽管在火车参考系看来,火车并未完整地被隧道关在里面,但火车的撞毁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回避。
类似地,注意到在“坦克过壕沟”问题中,同样也是由于坦克前端向下的偏移使火车撞毁,从而回避了火车在壕沟参考系看来是完整地落入,而在火车看来则是“粉碎”地落入的区别。
我不禁想,如果对“火车过隧道”问题加以修改,使火车没有撞毁或者用因果关系的制约,强迫后门的动作在时间上在前门动作之前,会呈现出什么情形呢?于是,我对原问题加以改造:火车与隧道中点重合时,同时关上隧道的前门与后门,并由后门向前门发射一束光信号,当前门接收到信号时打开前门。
由于此时问题的关键点已与中点无关,同时为了简化下面的讨论与计算,故将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当隧道后门与火车尾端重合时,同时关闭前后门并由后门向发射信号。
考虑到既然后门向前门发射信号是以“有限”而非“无限大”的光速来讨论的,那么就不应该再认为可以在某点重合的“同时”关上前后门,因为“关门”这个命令的传播也是需要时间的。
故将问题修改为:初始状态为后门打开,前门关闭,当火车运行到尾端与隧道后门重合时,由后门发射一束光信号至隧道前门,当前门接收到信号时打开前门。
2,表面上可能存在的矛盾在与隧道相对静止的参考系(记作K系)看来:火车尾端重合后,由于光信号的速度比火车快,故信号可能比火车前端先到达前门,则前门先打开,故火车不会撞上前门;而在与火车相对静止的参考系(记作K ’系)看来:火车长度很可能已经比收缩后的隧道长,则火车尾端未与后门重合时火车前端就已经撞上隧道前门了。
3,计算设火车长度为L ,速度为v ,隧道长度为N ,光速为c 。
记比例c v /=λ,N L /=µ,取与隧道相对静止的参考系为K 系,取与火车相对静止的参考系为K ’系。
t =t'=0时,火车尾端与隧道后门处重合。
那么,在K 系看来:00=t 时,由后门向前门发出信号;c N t /1=时,前门受到信号,开前门;v L N t /)(2′−=,γ/L L =′时火车前端到达前门处。
故要求火车不与前门相撞,需有:12t t >带入计算:12t t >,得v L v L N //)(>′−,得21/1λµγµλ−=>−,得λλµ+−<11。
在K ’系看来:00=′t 时,火车尾端来到后门;)/(1v c N t +′=′,γ/N N =′时,前门收到信号,开门;v L N t /)(2−′=′时,火车前端到达前门。
故要求火车不与前门相撞,需有:12t t ′>′,且N L ′<(否则在00=′t 时就相撞了)。
代入计算:12t t ′>′,得)/(/)(v c N v L N +′>−′,(注意到N L ′<已包含在此方程内),得21/1)1(λγλµ−=<+,得λλµ+−<11。
注:上述计算中取“)/(1v c N t +′=′”而不是“c N t /1′=′”并不违反“真空光速在任一惯性参考系中都是c ”,反而正是其结果。
因为此时是取K ’作为观测者所在的参考系,故信号的光速是相对于火车而言,而信号要走过的距离是收缩后的N ’减去隧道相对于火车运动过的v t ×′1,即N c t v t ′=×′+×′11,从而有)/(1v c N t +′=′。
故由上述计算,在λλµ+−<11时,无论从K 系还是K ’看来,火车都不会与前门相撞;在λλµ+−>11时,无论从K 系还是K ’看来,火车都会与前门相撞。
故并无矛盾之处。
二,“坦克过壕沟”问题的思考与讨论1,原问题如下:如图,平面上有一壕沟(不考虑宽度、深度),一长度与壕沟相同的坦克(简化为一长方体)以很高的速度(“尺缩效应”明显)驶向壕沟,考察其是否会掉落壕沟。
原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在速度接近光速时,没有一个物体可以看做刚体”2,对此问题中“刚体”的理解把与壕沟相对静止的参考系记作K 系,与坦克相对静止记作K ’系。
对于K ’系而言,坦克仍可以被看做刚体,它的近似刚体性质(无论在多大外力作用下,系统内任意两质点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仍然与低速时在其他任意惯性系中一样,否则将会违反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原理”。
故在K ’系看来,坦克并不是“濒临解体”的状态。
对于K 系而言,表面上说,似乎该高速运动的坦克已不能再看做刚体,因为任一材料内的弹性波的传播速度都远小于光速,远小于此刻坦克的速度。
故坦克穿过壕沟这样的距离用时很短,而在我们所考察的这段很短的时间里坦克某处的扰动不能及时通过弹性波传递到坦克的其他部分,该处的应力不能“及时”与外力达到平衡,坦克的形变不能及时被纠正过来,故对于本问题来说,坦克还没来得及通过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恢复下底面受重力作用产生的形变,就已经高速撞上壕沟的远端,进而“碎裂”,最后掉落壕沟底部。
但是我认为,在上述K 系中,“高速运动的物体不能再近似地看做刚体”是由于我们的考察时间过短导致的。
试想,如果坦克没因为很快就撞上壕沟前端而导致模型毁灭,那么,经历足够长的时间(远大于“高速”经过壕沟的时间,但在日常生活“很短”(日常生活中可以近似看做为“刚体”的物体的形变恢复时间)),那么坦克的形变是依然能恢复的。
而实际上,对于日常生活中近似看做刚体的且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果我们让它受到的合外力突然不为0,并在这一足够小的时间间隔内考察它,那么它也是有形变的,只是由于这时间过小,而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所忽略。
所以,实际上无论是在K 系还是K ’系中,坦克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只是由于在K 系中我们考察的时间过短而观察到了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短暂形变。
3,计算下面大致计算一下坦克的形变程度:取坦克为0.6c ,坦克与壕沟长2米,那么把坦克的已脱离壕沟近端的底面的部分看做相对于壕沟近端底面作自由落体运动,则由221,26.0gt h l t c =∆==×计算得该部分会下降16105−×米,远小于一厘米,那么若取壕沟远端比近端低1厘米(已经远大于16105−×米),且不考虑坦克落地时可能的损毁,则坦克便不会与壕沟远端相碰,而是安然无恙。
那么这(不相撞了)是否会导致矛盾呢?即在K 系看来坦克比壕沟短因而掉落,在K ’系看来坦克比壕沟长因而不掉落?答案是显然的:这并不会导致矛盾,因为K 系中的“掉落”实际上正是前面计算的“16105−×米”,因为时间过小,所以坦克不会陷到壕沟底部而是到达了另一端。
而且,如果并不改变壕沟的相对高度,而是把壕沟远端的材料由坚硬的刚体(如岩石)改为柔软的棉花,使撞上的火车不会碰碎,也并不会导致K 系与K ’系观察结果不同的矛盾。
原理也是相同的,在此不加赘述。
4,关于高速运动的流体既然在接近光速时刚体会产生不同低速下的现象,那么如果流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其性质会如何变化呢?比如流体由于而产生的粘性是会变小还是变大?如果该流体带有电荷,如等离子体,则应该更加复杂。
三,引力场钟慢与狭义相对论钟慢的比较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中,课程中涉及了三种关于钟变慢的现象。
一是洛伦兹变换所显示的高速运动物体的钟慢效应(一切物理、生化过程“变慢”),二是“同时的相对性”中因位置不同而钟的时刻不同,三是广义相对论中因钟位于引力场中的不同位置而导致钟的快慢不同。
下面分别从现象和理论来源加以比较。
现象上,粗略地说,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是一秒与一秒之间间隔的长短变化了,而第二种只是不同的钟时刻上不同,秒与秒之间的间隔却相同。
如果就机械表的的钟面来比喻,第一种和第三种是指针的角速度变化了,而第二种中,指针的角速度没变,只是不同位置的钟指针所指的相位不同。
理论来源上,第一种第二种都可由洛伦兹变换推导出,前者是将运动的K ’系中的一只钟在两个时刻与地面K 系上重合位置的两个钟进行比较,后者比较的则是运动的K ’系中前后(运动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几个钟。
两者都反映了时间与空间也与相对运动有关,而不是绝对的。
对于第三种,在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的第23节《在转动的参考物体上的钟和量杆的行为》中,爱因斯坦的粗略化解释是:对于转动的圆盘,处在其外围的钟比靠内的钟随圆盘的运动线速度大,因而由上面所说的“第一种”中的钟慢效应而走得慢,而又因为转动圆盘上的钟是在一加速度场中的,所以可以不严密地推广到引力场。
实质上这是用狭义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即上面所说的“第一种”来解释的,但显然并不严谨。
而实际上第三种还可以从另一角度粗略地理解:固有时(222222dz dy dx dt c ds −−−=)是不变的,而在引力场中的不同位置,空间弯曲程度不同,故dx,dy,dz 会改变,故dt 会改变,即钟的快慢因处于引力场中位置的不同而改变。
参考文献:[1]杨维纮《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北京大学出版社[3]俞允强《广义相对论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