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景区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合集下载

黄山风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黄山风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黄山风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耿雪梅邱瑛来源:《对外经贸》2018年第0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黄山作为天下名山之一,是人们心中的旅游胜地,近几年来黄山风景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通过对黄山旅游风景区发展现状的研究,探究风景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突破交通瓶颈,增强旅游便利性;进一步提升景区导游服务质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关键词]黄山;风景区;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2-0119-02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ourism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fe. Huangshan,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cenic spots in the world, is a tourist destination in the heart of people. In recent years, Huangshan Scenic Are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shan Scenic Spot, it explor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enic spot,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depth of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breakthrough traffic bottlenecks and enhance tourism convenience; to further enhance the scenic guide service quality; increase government support.Keywords: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使之享誉世界。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现状评价报告1.黄山风景区介绍1.1黄山风景区区位分析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安徽黄山地图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

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1-1 黄山区位图1.2地质地貌及形成历史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

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

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

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

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

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

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

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

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1.交通不便。

黄山市多山区。

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

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

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

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3.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

黄山市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着一定的欠缺。

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客流量的加大,导致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度提高和破坏度加强;二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其保护存在着一定的技术、资金难度。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1.政策层面的高屋建瓴。

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黄山经济发展中将以旅游经济为中心。

黄山市政府积极采取政策和经济优惠进行招商投资,并鼓- 3 -克服威胁。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黄山风景区发展现状

黄山风景区发展现状

黄山风景区发展现状
黄山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壮丽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黄山风景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黄山风景区的旅游设施得到了大规模的提升和改善。

新修建的索道和观光电梯方便了游客的交通,使得游览更加轻松便捷。

同时,酒店、餐厅和商店的数量也大幅增加,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其次,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黄山风景区加大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

游客在景区内能够得到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提高了游览的满意度。

再次,黄山风景区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

严格控制游客数量,限制游客的活动范围,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保持景区的清洁和整洁。

此外,黄山风景区还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总体来说,黄山风景区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火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游客拥挤、环境压力等。

未来,黄山风景区应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景区规划管理现状问题

风景区规划管理现状问题

风景区规划管理现状问题浅析摘要黄山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风景区的规划管理进程对我国其他风景区有很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本文对黄山风景区规划现状管理的现状进行介绍,并且总结出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两个主要问题:风景区城市化问题与游客控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藉此对其他风景名胜区有启示作用。

黄山风景区;规划管理;风景区城市化;游客控管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于1982年被指定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l984年被评为全国10大风景名胜区, l990年荣膺联合国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2004年被评定为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属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述说黄山的故事,让每一个人明白它的意义,并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管理单位和旅游主管单位的义务、责任;也是景区持续吸引游客的主要力量。

1. 现状分析位于黄山脚下,和黄山壮丽的自然景观互相呼应的则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还是在精神文化等层面,都有者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历代人才辈出,文风鼎盛。

而随着黄山游客不断增加,从80年代初起,焉了解决交通和住宿的瓶颈,景区先后新建了天都新道、白云新道、丹霞步道、石笋肛步道;修建了云谷,太平和玉屏三条客运索道,形成了景区内游览的立体交通网络,索道票价统一价格65元。

完成了温云路和温慈路路面改造;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系统;兴建了西海、云谷寺、天海、玉屏楼、五里桥等防火水坝30多处,总库容达30万立方米。

并兴建了日处理能力3000吨净化水厂一座,综合供水工程正在实施当中。

建成了35KV白鹅岭变电站和35KV温泉变电站。

同时,新建改建了住宿宾馆和饭店。

景区内现拥有各类宾馆和招待所20多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5家)。

全山宾馆、饭店、招待所皆为国有,由股份公司统一经营。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以其秀美的山水景观而闻名于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山市的旅游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黄山市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黄山风景区,拥有众多的山峰、瀑布、溪流和奇特的岩石地貌。

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尤其以日出、云海、奇松、温泉等景观而闻名。

黄山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发展,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了旅游体验质量。

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也得益于交通的便捷。

市内有高速公路、火车站和机场,方便游客的出行。

并且,黄山市也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

如举办黄山国际旅游文化节、举办旅游峰会等,增加了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近年来,黄山市还积极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如茶文化旅游、农耕体验旅游、古村落旅游等。

这些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选择,提升了黄山市旅游业的竞争力。

然而,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平衡问题,如如何保护好山水资源,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是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问题,如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三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开发更多的旅游景点、提升旅游设施的质量。

总体来说,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通过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黄山市的旅游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黄山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黄山市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黄山市拥有世界级的自然景观——黄山。

黄山以其奇险峻美的山峰、云海、温泉等被誉为“五绝”的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使黄山成为国内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其次,黄山市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

黄山市历史悠久,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徽派建筑、古村落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了许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此外,黄山市的旅游设施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升。

如修建了大量的酒店、民宿、景区设施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黄山市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

黄山市还积极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黄山市将农业、生态观光等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农家乐、休闲度假村、观光园等农业旅游业态,丰富了旅游产品,提高了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黄山市的旅游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黄山市旅游资源独特而有限,人流量大、节假日拥堵等问题依然存在。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山市需要加大环保力度,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综上所述,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未来,黄山市应继续发挥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黄山作为中国的著名风景区,其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 合理规划和管理:黄山旅游管理者应该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合理安排游客的流量和活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同时,应该加强对旅游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2. 保护生态环境:黄山是一个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因此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应该加强对游客的管理,禁止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行为。

同时,应该加强生态监测和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3. 发展绿色旅游:绿色旅游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黄山旅游管理者应该推广绿色旅游理念,推广环保、低碳、绿色的旅游方式,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骑行等环保出行方式。

4. 推动旅游产业升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传统的低层次、低品质的旅游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黄山应该加强旅游产业升级,提高旅游服务品质和附加值,推动旅游业向高端化、个性化、体验化方向发展。

5. 促进社区参与:黄山当地的社区居民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参与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应该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和管理,分享旅游发展的红利,增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升级、促进社区参与等措施,才能实现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景区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

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

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它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的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生态保护完好,是中国的标志。

近些年来,伴随着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旅游产品和旅游的组合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观光旅游为主,兼有多种游览方式的旅游名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一个以黄山为中心辐射点,包括外围景区在内呈拱月之势、对游客有巨大吸引力的“大黄山景区”格局已具雏形;旅游线路结构设计向多样化、层次化、网络化迈进。

但由于对黄山旅游资源特质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及对产品开发投入的财力有限,黄山市旅游产品和线路构设还有一些不足,高品位、高密度的旅游资源与结构单一、缺少创新的旅游产品。

具体表现在:1、观光产品功能不强,大部分停留在“自然物”阶段,而有利于扩大容人、容时能力,提高观赏质量和效果的人工巧笔和基础配套设施显得捉襟见肘,以至于出现一些旅游热线、人满为患,而某些冷、温点游客寥寥无几的状况。

2、有特色的新产品和项目较少,依赖于传统产品促销的旧局面尚未根本改善,使黄山旅游产品吸引力有停滞不前的趋势。

3、文化产品开发上档次的少,产品进入市场的功能底蕴不足,内涵挖掘开发不深,与世界遗产地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很不相称。

4、游览方式和游线拓展比较呆板和单一。

以黄山为龙头产品,以屯溪区、黄山区为旅游枢纽的大黄山旅游网络格局刚刚起步,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

所以,要充分的认识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线路方面存在的缺陷,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创新旅游线路设计,以吸引更多的客源。

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对境内外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黄山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以旅游为特色的服务业不断取得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旅游业初步实现了系统化开发、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旅游服务业已经成为黄山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黄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作为推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旅游大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明确了“服务标准化,旅游国际化”的思路,强化标准化的支撑作用。

为加快实现以标准化示范作用推动旅游服务业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的目标,推进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6月,安徽黄山市获“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市”称号。

为这个建设项目,政府机构组建了旅游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由旅游、标准化部门、高校和技术机构的专家、教授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组,利用社会力量,统一负责旅游服务标准化的技术性工作,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的研究,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智慧和专业优势,避免在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推进和决策中走弯路。

面向大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涵盖旅游六要素各领域专家人才吸纳进来,建立专家库,分类组织专家对新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内容的技术审查、对试点单位建立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进行指导,形成能够正常运转的工作机制,确保服务标准化工作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007年8月,著名标准化专家、国务院参事郎志正教授应邀授课,讲解标准化知识、分析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市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把脉。

三年来举办百人以上培训班7期,参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召开了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现场观摩会,介绍服务标准化形势,交流工作经验,为示范单位创建提供了智力保障。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旅游标示标牌标准化设置工作实施意见》,督促使用单位依据国家标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系列标准,予以规范。

目前,黄山市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先进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涵盖了旅游六要素的全过程。

试点企业采用、编制标准合计18000余项,覆盖服务管理的全过程,解决了无标服务的问题。

经济总量占到全市旅游经济总收入90%以上的试点企业,服务标准化覆盖率和实施率均为100%。

结合黄山旅游服务特色,对试点单位的标准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具有黄山旅游的省级地方标准41项,并积极参与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南4项系列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为服务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

黄山景区的服务已经到达一定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