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艾灸取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大艾堂:身柱穴小儿百病之灸点

大艾堂:身柱穴小儿百病之灸点

大艾堂:身柱穴小儿百病之灸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其是肺、脾、胃,因此,小儿常容易患肺部和脾胃的疾患,如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

我国古代医家根据小儿的这一生理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小儿防病保健的许多宝贵经验。

艾灸身柱、肺腧穴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身柱穴,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书中,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可保无病”之说。

身柱穴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是直接调治多种肺脏病症的腧穴,如伤风感冒、咳嗽、哮喘等。

另外,中医认为肺气通于鼻,肺与皮毛相合,所以,肺俞还可以防治各种鼻病(如鼻塞、流涕、鼻炎、鼻窦炎、鼻出血)以及皮肤病等,但是婴幼儿对艾灸的温热度比较敏感,加上婴幼儿好动,不易配合。

因此,此法更适合5岁以上的儿童使用。

方法:一般用小艾条悬灸(燃端距皮肤3厘米上下)8-10分钟,每周灸1-2次,可连灸数月。

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对艾灸的温热度比较敏感,加上婴幼儿好动,不易配合,故在施灸过程中要格外小心,不熟练的妈妈可以先在自己身上学习艾灸,找到感觉后再给孩子灸。

5岁以下可捏脊对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要解决这类问题,中医还有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捏脊疗法: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捏边向颈椎推动。

从骶椎捏向颈椎为1遍,连捏5遍后,从第6遍起,捏3下,往上提一下,可视小儿的耐受能力再做1-2遍。

每日早晨或晚上睡前进行,一定要持之以恒,才会有效。

在给小儿作捏脊治疗时,应选择好小儿的体位,以舒适自然为主,最好趴在床上;操作者应剪好指甲,洗净双手,动作一定要轻柔和缓、灵活自然,速度不应太快,捏起的皮肤要尽量多,如果捏起的皮肤太少,小儿会感到疼痛而不愿接受治疗。

捏脊完后不要马上进食,更不要喝冷饮。

如果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或皮肤病等,就不可施用捏脊疗法。

儿童日常艾灸的穴位和好处

儿童日常艾灸的穴位和好处

儿童日常艾灸的穴位和好处
儿童日常艾灸的穴位主要包括神阙、身柱、大椎、风门和三阴交等。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温经散寒:艾叶性温,燃烧后还会产生热量,具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作用。


童艾灸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或寒凝引起的感冒、咳嗽、头痛、腹痛以及腹泻等病症。

2.温阳补脾:艾灸具有温补、温通的功效,通过艾灸中脘穴、天枢穴可起到温阳补脾
的作用,可用于调理儿童脾虚或受凉出现的消化不良。

3.防病保健: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儿童的
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4.促进发育:灸身柱可强身除病,这也是小孩子在幼儿期防病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灸大椎加强免疫,儿童常灸大椎,可培补阳气、强健身躯,提高免疫力,对外感人群及体质虚弱者尤为适宜;灸风门可祛风固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一切风疾,像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必灸风门;灸三阴交促进发育,儿童常灸三阴交,可调节肝脾肾三脏,有助生气血、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尤能促进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还可防治遗尿。

总的来说,儿童日常艾灸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温阳补脾、防病保健、促进发育等作用。

但是,儿童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艾灸的时间和位置,防止烫伤。

此外,如果儿童有任何健康问题或疑虑,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儿童灸详细使用(常用穴位)

儿童灸详细使用(常用穴位)

常用穴位(儿童灸使用口诀)
普通的感冒咳嗽腹泻病症初期:
咳嗽的感冒贴身柱;
不咳嗽的感冒贴大椎;
急性咳嗽贴身柱;
慢性咳嗽贴身柱穴和膻中穴,不可同时贴,交替贴,早上贴膻中穴,晚上睡前身柱穴。

灸膻中穴化痰效果非常好;腹泻灸贴肚脐(神阙穴)。

感冒咳嗽腹泻病程发展一段时间,要配合艾针灸效果更好,艾针灸使用穴位如下:
风寒感冒:大椎,合谷,迎香(鼻塞加上);
风热感冒:大椎,太溪,曲池(清热解毒),神阙(补气);
感冒发热:大椎,合谷,太溪或涌泉二选一;
普通感冒:身柱,天突,膻中(或者孔最,化痰去湿);
支气管炎咳嗽:身柱,曲池,太渊,丰隆,膻中(化痰祛湿);
咳嗽并伴有哮喘:身柱,神阙,列缺,足三里;
扁桃体发炎:身柱,神阙,太渊(止咳),涌泉(或者太溪);
咽喉炎:身柱,神阙,足三里,涌泉(或者太溪);
肺炎:身柱,膻中,定喘,曲池。

儿童艾灸时还可以选择以下穴位

儿童艾灸时还可以选择以下穴位

儿童艾灸时还可以选择以下穴位
1.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具有温肾壮阳、益气固脱的功效。

艾灸命门穴可以
改善儿童体质虚弱、易感冒等问题,提高免疫力。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
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增强儿童抵抗力。

3.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具有温阳救逆、利水脱固的功效。

艾灸神阙穴可以改善脾
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缓解感冒、腹痛、腹泻等症状。

4.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具有疏风解表、清头明目的作用。

艾灸风府穴
可以治疗感冒、头痛、头晕等症状,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5.涌泉穴:位于足底心,具有补肾壮阳、引火归元的功效。

艾灸涌泉穴可以改善儿童
体质虚弱、手脚冰凉等症状,促进血液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进行艾灸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艾灸材料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避免烫伤和意外发生。

同时,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和病情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艾灸方案。

小孩发烧艾灸哪里

小孩发烧艾灸哪里

小孩发烧艾灸哪里文章目录*一、小孩发烧艾灸哪里*二、小孩发烧吃什么*三、小孩发烧怎么护理小孩发烧艾灸哪里1、小孩发烧艾灸哪里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既然是老大,必然有其调和阳气的作用,可补阳气,也可泄气。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注:头低下然后最高的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然后你就凭着手指的触觉,往下一点突起的就是第一胸椎了)2、小孩发烧的症状儿童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在受到感染后1~3天便会出现鼻塞、喷嚏、流鼻涕、咽部不适、轻咳、发热等,热度高低不一,重者畏寒、高热、头疼、胃口不佳、全身乏力等。

3、小孩发烧怎么治疗从理论上说,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吃药,只要多喝水,护理周到,大多数孩子一周左右就可自愈。

不过,小宝宝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弱,病情变化迅速,所以,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感冒发烧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常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金刚烷胺可抗“亚一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咖啡因为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小孩发烧吃什么爸妈可以让孩子在日常饮食中均衡摄取富含蛋白质、糖分、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米汤。

另外,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会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导致身体抗病力减弱,容易受病毒入侵。

米汤。

米汤可供给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于病儿肠胃的吸收,把大米煮烂后去渣即得米汤。

绿豆汤。

绿豆属良性,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

鲜果汁。

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节,可以喝鲜梨汁,它有润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鲜橘子汁,具有去湿,化痰,清肺,通络等作用。

几种常见小儿疾病的艾灸方法 最新

几种常见小儿疾病的艾灸方法 最新

几种常见小儿疾病的艾灸方法最新几种常见小儿疾病的艾灸方法转贴=============================发布时间:2009-10-19 16:041、惊风惊风又称惊厥,是痫性发作的主要形式,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

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

其发病突然, 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

好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发病急暴,临床表现多为实证。

慢惊风多由久病而来,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来,临床多表现为虚证。

治疗方法慢惊风:取神阙穴急惊风:上星、陶道穴。

每穴灸10到15分钟注意事项惊风是急症,要尽快到医院求诊!!!不要耽误病情。

患儿皮肤娇嫩,灸时不宜过长,慢惊风除可悬灸神阙穴外,还可选取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晨等穴交替使用。

饮食方面应禁食油腻厚味,以素食流质为主。

夏季可饮西瓜汁、番茄汁、甘蔗汁;冬季多吃鲜橘水、苹果泥;痰多可给白萝卜或茡荠汁。

2、小儿咳嗽治疗方法取大椎、风门、肺俞、中脘、足三里,每穴灸10到15分钟。

注意事项经常感冒的小儿,脾胃都会相对虚弱,故加强补脾胃,取补土生金之义。

3、小儿哮喘治疗方法取神阙、天突、肺俞和膻中、定喘两组穴位,加大椎穴。

每穴灸10到15分钟。

注意事项取穴频率较高的几个穴位为:定喘、肺俞、天突、大椎、神阙、膻中、气海、足三里。

4、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

多见于1~5岁儿童。

治疗方法内关穴,足三里,上穴取双侧,中脘,每穴灸10到15分钟针刺四缝穴或捏脊疗法在本症的治疗上也有较好疗效。

小儿喂养,要掌握先稀(菜汤、米汤)后干(奶糕、蛋黄),先素(菜泥、豆制品)后晕(鱼、肉末),先少后多的原则。

5、小儿泄泻冶疗方法中脘、下脘、神阙、天枢、足三里。

每穴灸10到15分钟注意事项小儿皮肤稚嫩,又不易配合,应防止烫伤。

儿童艾灸穴位有哪些

儿童艾灸穴位有哪些

儿童艾灸穴位有哪些文章目录*一、儿童艾灸穴位有哪些1. 儿童艾灸穴位有哪些2. 儿童艾灸多长时间3. 儿童适合艾灸吗*二、儿童艾灸的好处*三、儿童艾灸的注意事项儿童艾灸穴位有哪些1、儿童艾灸穴位有哪些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

艾灸神阙可以调理一切虚损,虚弱的症状。

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

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脾为后天之母,此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积化痞,去湿温阳改善虚寒,虚弱的体质。

它是八脉交会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

现在的孩子容易吃的太多,太杂,造成脾的气容易瘀滞,一个星期1-2次灸公孙穴,使得脾经的气血比较充盈,补益脾胃,消积化脾的作用比较好。

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小孩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好咳嗽的孩子。

2、儿童艾灸多长时间很多家长更注重给孩子的施灸时间,这个没有固定的时间,要看自己孩子的年龄和配合程度。

一般可在出生后3至6个月开始施灸。

但也要根据儿童具体体质决定,体质较差的,可早灸,多灸,体质强健、营养又好的,可晚灸、少灸。

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至1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3、儿童适合艾灸吗儿童适合艾灸的,特别是一些虚寒性疾病,脾胃虚弱的孩子更适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若有湿热的情况,暂时不宜艾灸。

中医认为,小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的功能还不够健全,称之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根据这一生理特点,历代医家对小孩保健提出了许多保健方法,其中之一便为艾灸。

对小孩实施艾灸疗法,可起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儿童艾灸的好处1、艾灸还有很强的补益脾胃功能,对于那些肠胃吸收不好,小孩因挑食厌食,导致面黄肌瘦,都可以用艾灸治疗。

2、孩子一受寒就会发烧,而发烧是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驱逐体内的寒气,比如我们手被门夹了,会发现手那里特别的灼热,这是因为气血都被调过来修补你的创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艾灸的热量,节省我们身体的能量,对于发烧的孩子,还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复高烧不退的孩子,用艾灸清热泻火特别好。

小儿艾灸,这7个穴位就够了!

小儿艾灸,这7个穴位就够了!

小儿艾灸,这7个穴位就够了!艾灸是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是一种自然疗法,其效果明显。

目前艾灸在小儿调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下小编为大家搜集总结了七个常用穴位,用好这七个穴位,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常见病。

艾灸在小儿推拿临床常见病中常用的穴位及艾灸时间:1、神阙:腹部,肚脐正中心。

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

反复感冒,咳嗽,厌食,扁桃体发炎,腹胀腹泻等等均可灸此穴,时间每次5---15分钟左右,年龄越小时间越短。

2、足三里:小腿前外侧,正坐屈膝垂足,由犊鼻穴直下3寸(或横4指)距离胫骨约1横指尖。

有调节集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脾胃虚弱,久咳不愈,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等可灸此穴,双侧各每次5——10分钟为宜,若悬灸此穴适合三岁以上配合操作者,婴幼儿慎用。

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或4横指),胫骨内侧缘后方。

是脾肝肾三条经脉相交汇的穴位。

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

肝藏血,肾精生气血。

久咳不愈,痰喘,脾胃虚弱,腹泻腹胀,消化不良,湿疹等等病症可灸此穴,双侧每次各灸5—10分钟,适于三岁以上者。

4、涌泉: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是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的重要穴位。

过敏性鼻炎,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痰喘等等症状可灸此穴,时间为双侧每次10-15分钟。

5、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归属督脉,有清热解表,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作用。

咳嗽喘急,感冒流涕,抵抗力差等等可灸此穴。

时间每次10-15分钟不等,婴幼儿可用随身灸施灸,配合操作者可悬灸。

6、身柱: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隶属督脉,灸身柱可补气壮阳,益智健脑。

感冒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等可灸此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病艾灸取穴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中医认为,小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的功能还不够健全,称之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历代医家对小孩保健提出了许多保健方法,其中之一为艾灸。

对小孩实施艾灸疗法,可起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小孩保健艾灸效果极好,而且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小孩没有痛苦,无副作用,非常适用于家庭推广使用。

下面艾蓬轩为大家介绍几种孩子常见病艾灸方法配穴
1、风寒感冒
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等症状。

艾灸取穴:百会大椎风门肺腧
2、咳嗽
表现:发热,畏寒,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艾灸取穴:大椎穴、风门、肺腧。

3、腹泻
穴位:神阙、中脘、天枢、关元。

操作步骤:用艾条温和灸神阙,灸后贴一小胶布于神阙,以避免伤风寒;3岁以下小儿可隔毛巾温灸。

再用艾条依次温和灸中脘、天枢、关元穴,至皮肤有温热感,反复计15-20分钟,每天2次,3天为1疗程。

最后将肉豆寇、吴茱萸、小茴香各10克,共研细末,和鲜葱适量捣烂如泥,做成饼状,分别放于神阙、关元、天枢穴位上,用枣大的艾绒放药饼上,每穴灸2-5壮,视病情轻重,每天1-2次。

4、慢性鼻炎
艾灸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腧。

5、厌食症
取穴:取身柱、中脘,配合背部捏脊,晚上临睡前捏1次。

6、个子矮小
表现:身高比同龄孩子低很多,面黄肌瘦,牙齿稀疏等
艾灸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阙,胃俞,四缝等。

7、小儿遗尿
原因:本病多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水道,而为遗尿。

取穴:中极、气海、神阙、肾腧、命门穴。

时间: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随孩子年龄增大适当延长。

8.夜哭
穴位:曲池。

操作步骤:用艾条温灸曲池穴,一般每次2分钟以上,以皮肤热为度。

灸后可用手指轻微拍打曲池穴,以缓解热感。

亦可配药贴于曲池穴后,再温和灸。

儿童保健穴
1.强身保健取身柱、天枢穴。

2.健脾和胃取中脘、脾俞、神阙、天枢穴。

3.补肺益气取风门、肺俞、身柱、大椎、膏肓穴。

4.健脑益智取身柱、大椎、膏肓、肾俞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