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技术难点与现场应用

合集下载

大位移井钻井液关键技术问题

大位移井钻井液关键技术问题

大位移井钻井液关键技术问题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的深入和井深的增加,钻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技术难题。

其中,大位移井钻井液是钻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液相透明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质、稳定性等四个方面探讨大位移井钻井液的关键技术问题。

一、液相透明度问题液相透明度是大位移井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由于井深深度较大,在井内非常容易产生组分分离、固体颗粒沉积等问题,会导致液相透明度下降。

一旦出现液相透明度下降,就容易造成石油井筒的损坏,严重影响钻井效率。

因此,在大位移井钻井液的研制中,要采用优质防污染的材料,合理调配各种化学剂,加强工艺控制,保证液相透明度符合标准。

二、物理性能问题大位移井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要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包括黏度、过滤性能、pH值、磨损值等指标。

在高井深条件下,黏度和过滤性能必须符合要求,以保证液压稳定性和井壁保护效果。

同时,pH值和磨损值也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井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三、化学性质问题大位移井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以达到理想的钻井效果。

其中,离子浓度、PH值、难分解物浓度等都是必须控制的因素。

如果 pH 值过高或过低就会造成有害离子的释放或者固液分离。

此外,如钙、镁等金属离子的过高含量也会对钻井液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钻井液的化学性质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设计要求。

四、稳定性问题稳定性是大位移井钻井液不可忽视的一个技术问题。

稳定性不好会导致液固分层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随着井深的加深,气体、溶剂补充不足、沉淀等问题也愈加尖锐。

通过合适的添加剂、控制化学反应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其稳定性,保证钻井工艺的顺利进行。

总之,大位移井钻井液是钻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其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对于钻井效率和石油产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充分掌握钻井液的性能和使用规范,严格执行钻井工艺标准,加强钻井液的监测和分析,才能更好地解决大位移井钻井液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钻井效率和石油产量。

钻井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钻井效率的对策

钻井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钻井效率的对策

钻井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钻井效率的对策钻井工程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是石油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钻井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钻井工程技术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钻井效率的提高。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寻求对策,提高钻井效率,促进石油勘探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一、现阶段钻井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 钻井设备老化:部分油田在使用多年的钻井设备可能出现老化,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影响钻井效率。

2. 钻井工艺落后:一些油田的钻井工艺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使用传统的钻井方法,效率低下。

3. 井眼稳定难题:在钻井过程中,井眼的稳定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井眼不稳定,可能导致井口垮塌或者井眼塌陷,严重影响钻井效率。

4. 地层导致的难钻层段:部分地层的岩石组织复杂,含有坚硬的岩屑或者含有井壁稳定难题的地层,难度大、效率低。

5. 钻井液技术不足:钻井液是钻井工程中的重要辅助物质,但是目前的钻井液技术仍然不足,不能满足高效率钻井的需要。

6. 钻井过程中的事故频发:钻井作业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率。

以上问题是钻井工程技术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钻井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钻井效率的对策1. 更新钻井设备:对于老化严重的钻井设备,需要及时更新,采用更先进、更高效的钻井设备。

新一代的钻井设备具有更高的钻井效率和更稳定的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钻井效率。

2. 推广先进的钻井工艺:引进国际先进的钻井工艺和技术,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例如钻井过程监测系统、钻井数据实时分析系统等,可以提高钻井效率、减少工艺风险。

4. 发展新型钻进技术:针对难钻层段,在研发新型的钻进技术,采用更适合的钻头、更高效的钻井液等,以提高钻井效率。

6.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减少钻井事故的发生,确保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

定向钻井的技术难点

定向钻井的技术难点

定向钻井的技术难点定向钻井是一种用于在地下钻取目标井的技术,它具有许多应用领域,如石油开采、地热能开发和地质勘探。

定向钻井可以增加钻井范围,减少钻井时间,提高开采效率。

然而,定向钻井也面临着一些技术难点和挑战。

以下是定向钻井的几个关键技术难点:1. 定向操控和准确定位定向钻井需要精确控制钻井工具的方向和位置。

操控钻井工具的参数,如扭矩、钻头转速和钻进速度,对钻孔的方向变化和位置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这需要精确的传感器和测量技术,以及高度可靠的数据处理算法。

同时,对钻井工具的结构和设计也要求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准确的定向控制。

2. 地层认知和导向技术定向钻井需要对地层结构和岩性进行准确的认知。

地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正确的导向决策变得更加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导向仪器和技术,并配合现代地质学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可靠的岩层预测。

3. 钻井液和井构设计定向钻井中,钻井液的选择和井构设计对钻井成功至关重要。

合适的钻井液可以减小摩阻、降低因素应力和保持孔洞稳定,从而提高定向控制的效果。

同时,井构设计要能够适应地层的变化和导向要求,避免出现井眼塌陷和井壁塌方等不良地质现象。

4. 钻头技术和磨损问题定向钻井中,钻头的磨损和失效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沿钻杆长度方向的彎曲和摩擦,钻头容易受到剧烈的磨损。

这不仅会降低钻头的效率和寿命,还可能导致钻孔偏离目标和工具失效。

因此,钻头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及工作参数的合理调节,对提高定向钻井效果至关重要。

5. 数据处理与实时监测定向钻井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实时监测也是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大量的测量数据需要实时采集、分析和反馈,以及准确的地层模型和预测结果。

这对于决策者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可靠的通信技术,以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之,定向钻井面临着许多技术难点,包括定向操控和准确定位、地层认知和导向技术、钻井液和井构设计、钻头技术和磨损问题,以及数据处理与实时监测。

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

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

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钻井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石油勘探与开采的基石。

而钻井液技术,作为钻井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实践应用中,钻井液技术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需求。

本文将从现状、挑战、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来论述钻井液技术。

一、现状钻井液技术是钻井作业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是为了保证钻井作业的正常进行,同时也是保障钻井设备的正常运转。

目前,钻井液技术主要应用在海洋石油勘探领域,特别是针对深海油田的开发需求。

市面上常见的钻井液有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和气体钻井液等,其中水基钻井液具有成本低、环保等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钻井液。

在钻井液的配制和处理方面,目前采用的是某些特殊并且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羧代酰胺基甲酸钾(K-PAM)、钙镁石、硅胶等。

这些成分的添加帮助控制钻井液的性能,如黏度、密度、pH 值等,使其适应不同的钻井条件。

二、挑战虽然钻井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钻井液技术的环保性得不到保障。

在钻井液制备和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会和水和土壤中的其他物质形成复合物,使得这些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

因此,制备出符合环保要求且能有效钻井的钻井液,成为了当前技术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次,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钻井液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钻井液的性能要求越来越复杂,需要涉及到高温、高压、高盐度、高酸碱度等多个因素,而现有的钻井液技术仍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如何优化钻井液成分、提升钻井液性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需求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油气资源的进一步枯竭,对钻井液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未来将需要更加高效、环保的钻井液;更加具有适应性的钻井液;更加智能化的钻井液等。

四、发展趋势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和需求,钻井液技术也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钻井液的智能化:随着工业 4.0 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朝着数字化转型,钻井液技术也不例外。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水平井可以有效提高油气开采率,降低地层压力,延长油井寿命,减缓油田衰竭速度。

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需要克服,本文将对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难点一:井眼质量控制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眼质量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井眼质量不良会导致井壁稳定性差、裂缝漏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

而水平井的钻井难度和井眼质量的控制关系非常密切,这就需要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对井眼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策分析:1. 合理设计井眼参数。

在进行水平井钻井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地层情况,设计出合理的井眼参数,包括井眼直径、井眼轨迹、井段布局等,确保井眼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 选择适当的钻井液。

钻井液的选择对井眼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地层情况和钻井工艺选择适当的钻井液,确保能够有效地稳定井眼。

3. 采用先进的管柱技术。

现代水平井钻井中,管柱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采用多级管柱设计、工具互换技术等方式来提高井眼质量的控制。

二、难点二:钻井位置控制水平井钻井中,钻井位置的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

如果钻井位置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井眼偏离预定轨迹,甚至偏向其他井眼,造成油气井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策分析:1.应用导航工具。

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可以应用一些导航工具,比如地质导向测量工具、导向钻头等,在钻井过程中进行实时测量,保证钻井位置的控制。

2.精确测量井身轨迹。

在钻井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井身轨迹进行精确测量,包括地质测井、测斜井等,确保钻井位置的准确控制。

3.优化钻井工艺。

通过优化钻井工艺,可以提高钻井位置控制的精度,比如使用惯性导向技术、动态定位技术等,来提高钻井位置控制的准确性。

三、难点三:水平段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难点之一是水平段的钻井技术。

塔河油田主体区块钻井液技术总结

塔河油田主体区块钻井液技术总结

塔河油田主体区块钻井液技术总结陈 志(中石化华东石油钻井工程有限公司六普钻井分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钻井液技术作为钻井服务的一种技术工艺,必须既保证钻井施工的井下安全,又要控制一定的成本,针对塔河油田主体区块的钻井施工中所钻遇的各种复杂情况,结合近期在新近系、古近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以及石炭系等地层中裸眼钻井的钻井液技术,对二开快速钻进、长裸眼段阻卡、侏罗系、三叠系及二叠系的井壁稳定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进一步优化。

实钻效果表现良好。

关键词:塔河油田;井壁稳定;技术优化;成本控制随着塔河油田主体区块的勘探和开发的节奏不断加快,钻井设计周期越来越短,钻井液服务及材料成本的逐年下降。

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既保证井下安全,又要满足快速钻进的要求。

因此钻井液技术在总结以前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及成本控制。

1 钻井液技术难点塔河主体区块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一下几点难点:(1)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地层砂岩和泥岩厚,频繁互层,地层压力系数 1.07-1.15 ,地层欠压实,微裂缝发育,渗漏严重,砂泥岩段易缩径,可钻性好机械钻速比较高,井眼净化问题是关键。

(2)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地层岩性主要是微粒砂岩、中粒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砂泥岩频繁互层,砂岩段微裂缝发育良好,渗漏严重,易形成较厚滤饼并因此而卡钻 (3)石炭系地层泥岩和砂岩频繁互层,易吸水而膨胀,泥岩的膨胀易使附近的薄层砂岩不稳定 ,造成垮塌 ,形成“糖葫芦”大井眼。

(4)二开裸眼井段长相对较长,且穿过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等地层,长裸眼井段的井壁稳定不易控制。

2 钻井液体系优选根据地层特点 ,所选钻井液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1)良好的抑制性。

(2)一定的抗盐膏侵能力。

(3)良好的润滑防卡能力,以减少长裸眼所造成的缩径和粘附卡钻。

(4)良好的造壁性和封堵能力 ,减少渗漏。

(5)良好的抗温性能 ( 井底温度最高可达150℃)。

简析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

简析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

简析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近几年,我国钻井液技术在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随着我国“十二五”期间对西部地区复杂地质环境下深井、超深井勘探需求的持续增加,现有的钻井液技术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我国钻井液技术现状以及应用难度进行归纳,更加慎重的规划钻井液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而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主要介绍了国内钻井液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结合我国目前西部地下资源开发规划的实际需求,针对我国钻井液技术应用难度,分析了未来我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趋势。

标签:钻井液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一、国内钻井液技术现状分析(一)水基钻井液成膜技术针对我国泥页岩地质环境较多客观现状,近几年我国在水基钻井液成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水基成膜技术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为了优化泥页岩地质不太理想的水基钻井液成膜现状,需要控制孔隙尺寸。

目前国内主要通过在泥页岩薄层添加适当比例的化学材料来加大其电荷密度,从而达到介绍水压力,适当的改变井下水推动力的受力方向,使得井壁更加稳定,从而实现接近理想的水基钻井液半透膜。

(二)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考虑超深井采用水基钻井液技术时较易出现的超高温工作环境,国内钻井液技术学术研发界充分考虑超高温对钻井液黏土粒子效用的影响,针对性的增强钻井液处理剂对黏土粒子抗热氧降解以及去水化方面的强度。

国内目前一般采用GBH组昂今夜抗高温处理剂,且该处理剂总还进行了更加细致的针对高温带来的各类隐患的防治配方,能够根据具体地质环境及实际应用条件更加具体的解决高温黏土凝结、塌封等问题。

(三)快速钻井液技术我国石油集团针对西部新疆、青海等地区的特殊地质,研制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减少钻井液环控摩擦力,提高超深井钻井机械转速的快速钻井液技术。

这一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深井、超深井钻探工程效率,同时还能解决上层黏土吸附钻头,造成下钻阻力加大的问题。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了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水平井钻井技术通过在地层中钻出水平井段,能够增大油气产量,提高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水平井钻井技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点,如地层复杂、井眼质量控制、井底装备选择等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技术难点出发,对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地层复杂导致的技术难点地层复杂是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一个重要难点。

在地层复杂的情况下,钻探作业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如地层崩塌易导致井眼塌陷,井壁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根据地层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处理。

对策:钻井液的选择是解决地层复杂问题的关键。

合理选择钻井液,能够有效减少井眼塌陷的风险,提高井壁稳定性。

选用合适的井眼支撑技术,如衬管技术、井壁加强技术等,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地层复杂导致的技术难点。

二、井眼质量控制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眼质量对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井眼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井下作业和油气开采效果。

而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眼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常常出现井眼质量不理想的情况。

对策:在提高井眼质量方面,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钻井工艺和工具,保障井眼的质量。

加强钻井液循环和井眼清洁工作,确保井眼的清洁和平整。

对井下测量工具和仪器的精度要求进行提高,实时监测井眼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井底装备选择水平井钻井的井底装备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难点。

井底装备包括了钻头、鉴定工具、轨迹工具、定向钻井工具等。

井底装备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钻井操作的顺利进行和整个井的建井效果。

对策:为了解决井底装备选择的技术难点,需要充分了解地层情况,根据地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井底装备。

也需要对井底装备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井下操作的灵活性和钻进效率。

总结来看,水平井钻井技术面临着地层复杂、井眼质量控制、井底装备选择等一系列技术难点。

要想克服这些难点,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液技术难点与现场应用
某井是吉林油田部署在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五棵树Ⅶ号构造带上的一口预探井,设计井深4532m,完钻井深4467m。

该井嫩江组和姚家组地层岩性以紫红、棕红、灰色泥岩为主,由于埋藏浅,易造浆、易发生井眼缩径;青山口组紫红色泥岩胶结性差易吸水膨胀发生坍塌掉块;泉头组泥岩无层理,不均质,易发生崩塌,砂岩渗透性好易发生漏失;营城组富含CO2气体,易污染钻井液。

根据该井地层特点,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三开采用水基抗高温成膜钻井液,并结合之采取预防井下复杂情况的技术措施,顺利完成该井施工任务。

标签:水基抗高温成膜钻井液;井壁稳定;高温稳定性;CO2污染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扩大,了解和开发深部地层油气资源已成为油田行业的主攻目标,深探井存在钻遇地层层系多,复杂地层多,地层压力估计不准,地温梯度高,可钻性差等难题,对钻井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地质工程概况
1.1 地质概况。

某井自上而下钻遇地层为泰康组、明水组、四方台组、嫩江组、姚家组、青山口组、泉头组、登娄库组、营城组。

其中姚家组以上地层,以紫红色、棕红色泥岩为主,易造浆;姚家组底部、青山口组,紫红色、灰、灰绿色泥岩与深灰、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组成不等厚互层,易坍塌;泉头组,暗紫红色泥岩与浅灰、灰细砂岩组成不等厚互层,易发生泥岩崩塌,下部由暗紫色泥岩与含砾粗砂岩、杂色砂砾岩组成不等互层,易发生渗透性漏失;营城组,火山碎屑岩与砂泥岩,富含CO2气体,易污染钻井液。

目的层位,登娄库组、营城组二段。

完钻层位,营城组二段。

钻探目的,扩大该区勘探成果,进一步了解营二段气藏特征;落实营城组二段储量规模。

1.2 工程概况。

一开使用Φ444.5mm钻头钻至井深608m,下入Φ339.7mm套管607m;二开使用Φ311.15mm钻头钻至井深3047m,下入Φ244.5mm套管3032m;三开使用Φ215.9mm钻头钻至井深4467m,下入Φ139.7mm套管4318m。

定向造斜深度1225m,最大井斜17.92°,最大水平位移426.94m。

2 鉆井液技术难点
(1)明水组、四方台组、嫩江组、姚家组以紫红色、棕红色泥岩为主,泥质较软,地层易造浆,易缩径,造成起下钻困难。

(2)青山口组,紫红色泥岩,胶结性差,易发生井壁坍塌。

(3)泉头组中部暗紫红色泥岩,无层理,不均质,超过坍塌周期易发生崩塌,下部含砾粗砂岩、杂色砂砾岩易发生渗透性漏失。

(4)营城组富含CO2,易造成钻井液起泡,性能变差。

(5)井深、地温梯度高(3.5~3.8度/100m),处理剂易降解;钻井周期长,钻井液易老化,维护处理困难。

3 钻井液技术对策
3.1钻井液体系及配方优选。

依据本井地质、工程设计,参考邻井资料,针对该井地质条件及钻井施工的复杂性,室内在钻井液体系选择、处理剂优选及配伍性、防塌、防CO2污染和抗高温条件下的钻井液性能维护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试验。

(1)一开井段:选用膨润土钻井液体系.
基本配方:淡水+0.2-0.3%纯碱+3-5%钠膨润土+0.05-0.1%HV-CMC+0.2%KPAM
(2)二开井段:选用聚合物防塌封堵钻井液体系.
基本配方:淡水+0.1~0.2%纯碱+0.05%NaOH+2%钠膨润土+0.3~0.5%KPAM+1%NH4-HPAN+1%LV-CMC+1%防塌降滤失剂PA-2+1%阳离子乳化沥青粉YK-2+2%低荧光井壁稳定剂HQ-2+1%抗温抗盐降滤失剂CFl或KFT+2%褐煤树脂+2%QS-2c
(3)三开井段:选用水基抗高温成膜钻井液体系.
基本配方:H2O+0.2%Na2CO3 +0.1%NaOH+2~4%钠膨润土+0.2%KPAM+1%CFL+0.5%磺酸盐聚合物降滤失剂PAMS-150+3%SMP-2+2%高温防塌封堵剂GFD-1+2%隔离膜CMJ-2+2%褐煤树脂CLG-220+1.5%超高温储层保护剂HHYB-N
3.2 井壁稳定措施。

(1)保持钻井液良好抑制性。

二开开钻加入0.3%KPAM,在钻进过程中及时补充,保持其有效含量,抑制泥岩、泥页岩分散。

(2)采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平衡地层侧压力。

二开开钻将密度提高到1.20g/cm3,进入青山口组密度提高到1.23g/cm3,泉头组密度提高到1.26g/cm3。

(3)保持较低的滤失量。

在二、三开开钻前按配方加入所需处理剂,降低中压滤失量≤4ml,三开控制HTHP滤失量<13ml,在钻进过程中及时补充降滤失剂,每天检测膨润土含量,并及时补充,保持膨润土含量在40g/l左右,维持滤失量的稳定。

(4)加强封堵,降低泥饼渗透率,减少滤液进入地层,防止泥岩水化膨胀。

在进入青山口、泉头组前加入1%防塌降滤失剂PA-2、1%阳离子乳化沥青粉YK-2、2%低荧光井壁稳定剂HQ-2和2%QS-2,在进入营城组前加入2%高温防塌封堵剂GFD-1和2%隔离膜CMJ-2,提高泥饼质量,日常维护及时补充,加强封堵,起到固壁防塌、保护油气层作用。

(5)保持钻井液适宜的流变性能。

控制适当的环空返速,既不能过分的冲刷井壁,又具有良好的悬浮和携带岩屑的能力,同时平稳操作,减少钻具产生的激动压力对井壁的冲击,防止掉块发生。

3.3高温稳定措施。

(1)在三开钻井液配制时,一次性加入3%SMP-Ⅱ和3%SMC,保持钻井液良好的热稳定性。

(2)控制好钻井液的膨润土含量和固相含量。

随着井深的增加,温度的升高,控制低密度固含小于8%,坂含控制35~40g/l;
(3)在钻进过程中,定期检测钻井液高温稳定性,及时补充抗温处理剂,保持其有效含量。

3.4润滑防卡措施。

(1)控制合适的钻井液密度,尽量采用近平衡压力钻进,配合良好的微孔隙封堵,尽可能减少压差。

(2)在加入抗温材料的同时,复配部分防塌封堵材料,提高泥饼质量。

(3)定向前加入2%白油润滑剂,定向过程中及时补充,钻井液摩擦系数保持在0.1以下,保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4)使用多种工程措施携砂,配合良好的固控清砂,保持钻井液清洁,提高钻井液润滑性能。

3.5 CO2污染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在钻至泉头组一段、营城组,地层含有CO2气体,含量在0.2~14%,使钻井液气泡增多,造成泵压降低,影响上水质量;钻井液粘切增高、流变性变差、失水增大,滤饼变差,威胁井下安全。

主要采用以下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低密
度固含和坂含;保持钻井液PH≥10;良好的流变性能,利于气泡排出;使用抗高温较好的处理剂,防止高温降解产生CO2。

处理措施:当钻至含CO2地层时,加入0.2~0.5%的硫酸亚铁进行处理,加入时将硫酸亚铁化成水,控制加入速度,防止加入过快性能变化过大,影响井下安全。

4、结束语
某井作为一口预探井同样存在以上技术难题,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防塌封堵剂复配使用,并选择合理的钻井液密度预防了井壁失稳问题;采用水基抗高温成膜钻井液技术解决钻井液高温稳定性和油气层保护问题;采用合理的预防和处理CO2污染钻井液技术措施,保证了钻井液性能的稳定性。

钻井液技术满足了该井钻井工程施工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