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期末考试分析报告汇总版整理版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O32-+ 2H+ == CO2↑+ H2OB.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2OH﹣ ==Cl﹣+ClO﹣+H2O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D. 铁粒与稀硫酸的反应:Fe+ 2H+ == Fe 3+ + H2↑参考答案:B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 + 2H+ ==Ca2++ CO2↑+ H2O,故A错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离子方程式是:Cl2+ 2OH﹣ ==Cl﹣+ClO﹣+H2O,故B正确;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2H++2OH﹣═BaSO4↓+2H2O,故C错误;铁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是:Fe+ 2H+ == Fe 2+ + H2↑,故D错误。
2. 长期吸食或注射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的是A.冰毒、青霉素B.海洛因、红霉素 C.吗啡、摇头丸 D.胃舒平、尼古丁参考答案:C略3. 根据下表所列键能数据,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分子是化学键H-H H-CIH-BrCI-CIBr-Br键能( KJ·mol-1)436431299247193A、HCIB、HBrC、H2D、Br 2参考答案:D略4. 下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不正确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用玻璃棒轻轻摩擦器壁。
促使晶体析出B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再放入一定浓度的溶液中。
验证在浓硝酸中的钝化C在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用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置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得待测食醋溶液主要是防止食醋的挥发而导致实验误差。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2.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伴性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并不是总和性别相关联B.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C.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D.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3.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都可成为人体的抗原C.抗体一般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D.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4.隐性性状是指()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5.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相关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取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生物进化是以种群作为基本单位的C.即使环境条件保持稳定不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改变D.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6.实验小组在两组同样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细菌甲,分别间隔3h、23h更新培养液,得到如图所示的a、b两条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到23h时,a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B.培养液更换的速率不同,则环境容纳量不同C.培养到23h前,a组细菌种内竞争比b组激烈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b组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2021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各种语言都会利用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要素来区别语义。
2、轻声音节的音高通常受前一字调的影响,在阳平字后时,用五度标调符号表示为______。
3、从词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一般是旧义的______、______或转移。
4、“北大”“中国人民银行”都是______,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
5、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又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写,这种修辞格称作______。
6、“苏州话”属于______方言,“南京话”属于______方言。
7、書变书是的简化方式是______。
8、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籀文和______为典型代表。
9、从表达功能来看,“冷、热、自由、浪漫”是______形容词,“雪白、漆黑、碧绿、飞快”是______形容词。
10、_____和句法层次的不同是同一句法结构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
二、判断题11、词典一般只能收录词,不收大于词的单位。
()12、“大学”“船只”“地震”都是偏正型的复合词。
()13、“臧”的笔画是14笔14、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15、“全家人都希望她出国留学”是兼语句。
()16、定语是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
()17、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大要素()18、语言规范化是为了消除语言使用中多种方言并存的混乱现象,更好地发挥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
19、“天”和“田”不同音,主要是音质不同。
()20、同一调类的声调其调值也相同。
()三、选择题21、下列划线音节都念轻声的一组是()。
A.看不看、说得妙、不好B.石头、木头、船头C.冷下去、屋里、凑合D.妈妈、莲子、帘子22、古汉语的上声全浊声母字在现代汉语里是()。
A.阴平和阳平B.上声C.去声D.四声的都有23、“我认为他非常有能力”这句话是()。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中学八年级期末物理卷(解析版)(初二)期末考试.doc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中学八年级期末物理卷(解析版)(初二)期末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为5kg【答案】A【解析】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1.0×103kg/m3.选项正确.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选项错误.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选项错误.D、一瓶500ml的矿泉水的质量为500g,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针对本类估计性问题,要识记和人相关的物理量,例如人的质量、人的体积、人的密度、人的身高等,并且用人上的物理量和被估计的物理量进行对比即可.【题文】对于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答案】D【解析】解:对同种物质,公式ρ=只是用于计算密度,但密度大小与质量、体积大小都无关;质量体积的比值是确定的,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题文】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答案】D【解析】解:A、敲打衣服时,衣服受力会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这样灰尘和衣服分离开来,这是利用了惯性,不符合题意;B、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是为了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从而使锤头套紧,不符合题意;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是利用惯性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D、骑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没有利用惯性,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以的惯性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生活中有很多利用惯性的事例,自己平时要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题文】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为()A.0° B.24° C.32° D.44°【答案】B【解析】解: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于入射角等于32°,所以折射角小于32°,故只有B选项有可能.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入射角的概念.解题时应分清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题文】为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共同作用,引入“合力”概念,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 C.类比法 D.等效替代法【答案】D【解析】解: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共同作用,引入“合力”概念,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得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即该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故选D.【点评】了解等效替代法的含义,同时还要了解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各种不同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能结合实际加以区分.【题文】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可使用的光学元件是()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C.一定是凹透镜 D.可能是凹透镜【答案】D【解析】解:从下面的光路图可以看出,凸透镜、平面镜、凹透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图中的改变.如图所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来分析,而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改变,故有三种可能情况.【题文】当烛焰离凸透镜6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厘米 B.30厘米 C.60厘米 D.80厘米【答案】A【解析】解:物体放在离凸透镜60cm处,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u=60cm>2f,解得f<30cm.只有选项A符合.故选A.【点评】此类题先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像的性质,找出物距和焦距的不等式关系,解出焦距符合的条件,从选择项中选出正确答案.【题文】设有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ρ1=2ρ2,若取体积分别为V1和V2的这两种液体混合,且V1=V2,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A.ρ1 B.ρ1 C.ρ2 D.ρ2【答案】A【解析】解:已知ρ1=2ρ2,V1=V2,由ρ=,可得,液体质量:m1=ρ1V1,m2=ρ2V2=ρ1×2V1=ρ1V1=m1,混合后液体的质量m=m1+m2=2m1=2ρ1V1,混合后液体的体积:V=V1+V2=3V1,两液体混合后的密度ρ===ρ1,ρ1=2ρ2,ρ=ρ1,ρ=ρ1=×2ρ2=ρ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及其应用.注意密度表达式要用题中的已知数据来表达.【题文】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水平桌面上,与该物体A所受重力平衡的力是()A.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 B.桌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C.物体A对地球的吸引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答案】B【解析】解:A、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A所受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B、桌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与物体A所受重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C、物体A对地球的吸引力物体A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D、桌子受到的重力物体A所受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也不相同,故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衡力的辨别,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主要区别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受到的力,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题文】重为G的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在该正方体上表面的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其大小为F (F<G),此时该正方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力的大小为()A.0 B.F C.G﹣F D.G【答案】A【解析】解:因为正方体物块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因此正方体物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即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受到的合力均为零.故选A.【点评】掌握求合力的步骤,注意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合力为0,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题文】用5牛的水平压力把重为1牛的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水平压力增加到8牛,则此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8牛 B.5牛 C.3牛 D.1牛【答案】D【解析】解: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右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始终等于其重力.故选:D.【点评】此题易受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的迷惑: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而错选为B.要从其所处的状态入手分析其受力情况.【题文】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答案】A【解析】解: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质密度、比较密度大小等问题,分析清楚图示图象,应用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题文】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 .【答案】体积为1m3的空气质量是1.29kg;4.6.【解析】解:(1)因为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所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m3的空气质量是1.29kg;(2)油的质量:m=ρV=0.92×103kg/m3×5×10﹣3m3=4.6kg.故答案为:体积为1m3的空气质量是1.29kg;4.6.【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概念及密度公式的运用,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要注意公式m=ρV中单位要配套.【题文】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答案】3:1; 2:1【解析】解:已知m甲=3m乙,由G=mg可得,==,已知=,则==×=×=.故答案为:3:1; 2:1.【点评】比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时的方法是,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凭想象随意心算.【题文】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2=∠3=40°,∠1=50°,FG⊥DE.则界面为,反射光线为,折射角为度.【答案】FG;OB;40【解析】解:仔细分析题图,先分析哪是界面,AO、BO、CO不可能是界面,只有FG或DE是界面.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必在同一种介质内,并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已知∠2=∠3=40°,则∠COD=∠BOD=90°﹣40°=50°,那么∠COD和∠BOD,就是入射角或反射角,可确定DE是法线,FG就是界面,那么CO应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则∠AOE为折射角,已知,∠1=50°,则∠AOE=90°﹣50°=40°.故答案为:FG;OB;40.【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关键是要先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找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然后即可确定法线、界面,其他问题迎刃而解.【题文】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1、ρ2,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该合金的密度为(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答案】.【解析】解:设两种金属的质量都为m,则合金的质量为:m合=2m,由ρ=可得,合金的体积为:V合=V1+V2=+,合金的密度为:ρ合===.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而不是两种密度加起来除以2,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对此要向学生特别强调,因此此题属于易错题.【题文】小英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N.突然,小英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 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答案】5;15【解析】解:(1)在第一种情境中,购物小车在5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所以说,购物小车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经分析可知,此时水平方向上只存在两个力:水平向前的推力和水平向后的阻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5N.(2)在第二种情境中,水平方向只存在两个力:水平向后的拉力10N和水平向后的阻力5N,因两者方向相同,所以,合力为5N+10N=15N.故答案为:5;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的掌握以及分析能力,在分析本题时,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物体在相同的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论速度如何,其受到的接触面摩擦阻力都是固定不变的;二是不要惯性错当成一种力进行分析.【题文】将重为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上抛过程中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篮球在空中所受的阻力小于G,则篮球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 G,在竖直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合力 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不变;大于;小于【解析】解:(1)篮球在竖直向上抛出的过程中,位置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2)在篮球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篮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f,则篮球受的合力F合=G+f>G;在篮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篮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则篮球受的合力F合=G﹣f <G.故答案为:不变;大于;小于.【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的特性和力的合成,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出篮球所受阻力的方向.【题文】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并通过在物体甲的上方放置重物乙来改变甲对水平面的压力.①分析比较图(a)与(b)或(c)与(d)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②分析比较图(a)与(c)或(b)与(d)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答案】(1)当接触面相同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解析】解:(1)分析比较图(a)与(b)或(c)与(d)可以得出:当接触面相同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分析比较图(a)与(c)或(b)与(d)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故答案为:(1)当接触面相同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运用,明确变量和控制量是此类问题的解答关键.【题文】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答案】【解析】解:由反射角为30°,可得入射角也为30°,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度数等于反射角为30°即可,如图所示:【点评】由于题目已经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要注意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题文】在图中,重为3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答案】【解析】解:画出大小表示10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重心画出竖直向下、大小为30N的重力,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且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三要素.【题文】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上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答案】【解析】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题文】完成如图的光路图【答案】【解析】解:(1)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2)光线垂直入射到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不变,从玻璃砖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点评】(1)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画光的折射光路图应首先明确在介质转换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情况,确定光线是远离还是靠近法线,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题文】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 mm.【答案】21.0.【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指在2.10cm处,因此物体长度为2.10cm=21.0mm.故答案为:21.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题文】学习了同一直线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 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应使橡皮筋,记录此时F的大小.(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答案】(1)相同,仍然伸长到C;(2)不等于,减小.【解析】解:(1)因为探究合力F与分力F1、F2的大小,需要使合力F与分力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作用在橡皮筋上时,橡皮筋伸长到C;当撤去这两个力后,用一个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时,橡皮筋仍然要伸长到C处,即合力F与分力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2)通过表中数据计算出F1、F2二力之和,即三次实验中F1和F2后的合力均为9N,而合力F随角度的增大合力为8.7N、8.3N和7.8N,显然F≠F1+F2,并且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1)相同,仍然伸长到C;(2)不等于,减小.【点评】本题探究互成角度二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会根据题中信息判断出探究的结果.【题文】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运动的时间越来越,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答案】(1)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2)变长;长;不可能为零;(3)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1)木块运动的距离长短不仅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有关,还与物体的初始速度有关,因此在研究摩擦力对其运动距离的影响时,要控制木块的速度相同,即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由于用不同的力推木块,导致了木块的初始速度不同.故这种操作是错误的.(2)随着接触面的改变,发现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木块运动的距离会越来越长,运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物体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故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所以不会出现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现象.(3)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当物体的速度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即为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2)变长;长;不可能为零;(3)做匀速直线运动.【点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出的,它不能用实验来验证,其原因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外力的物体.【题文】德化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 g.(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3.(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g/cm3.(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平衡螺母;(2)32;(3)14;(4)2.29;(5)偏小.【解析】解:(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瓷片的质量是20g+10g+2g=32g.(3)由图3可知,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底部与26mL刻度线相平,所以瓷片的体积:40mL﹣26mL=14mL=14cm3.(4)ρ===2.29g/cm3.(5)因为取出瓷片时,瓷片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瓷片的体积,由ρ=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2)32;(3)14;(4)2.29;(5)偏小.【点评】固体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都是测密度实验中最基本的技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题文】如图,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C点处,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将蜡烛置于A点,应在间移动光屏找像(选填“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蜡烛移至B点,移动光屏找像,光屏上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同一;中央;DE;变大.【解析】解:(1)实验前,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A点与凸透镜的距离为:50﹣15cm=35cm,已知焦距为10cm,此时满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所以像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凸透镜右侧10~20cm处,故像在DE之间;(3)蜡烛由A移至B,都是成实像的区域,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的大小也变大.故答案为:同一;中央;DE;变大.【点评】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操作要点、误操作时出现的现象、成像规律,这是光学实验的重点.【题文】如图所示,一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到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答案】(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10﹣4m3;(2)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解析】解:(1)0.2kg水的体积:V水===2×10﹣4m3;石子总体积:V石=V瓶﹣V水=3×10﹣4m3﹣2×10﹣4m3=1×10﹣4m3;(2)石块密度:ρ石===2.5×103kg/m3;答:(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10﹣4m3;(2)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点评】本题考查体积、密度等的计算,关键是想到石块总体积加0.2kg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算石块的密度还可用一块石子的质量除以一块石子的体积.【题文】质量为2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重力的0.2倍,求:①物体受到的重力G.②物体受到的拉力F.③当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变为50牛时,物体受到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答案】①物体受到的重力196N;②物体受到的拉力39.2;③物体受到合力F合的大小10.8N,方向向右.【解析】解:①物体受到的重力:G=mg=20kg×9.8N/kg=196N;②∵物体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0.2G=0.2×196N=39.2N;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l【题文】目前国际上酒的度数表示法有三种,其中一种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数.中国也使用这种表示法,它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制定的,又称盖•吕萨克酒度.蒸馏出来的酒液需要进行勾兑,勾兑一方面为了保障酒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酒的度数.若现有60度和30度的酒液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计.求:。
2022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如下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影响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A.组织的层次B.权力的大小C.环境的不确定性D.未来投入的持续时间2、在组织设计中,用来描述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规则和程序约束程度的变量或要素是()。
A.工作专门化 B.正规化C.管理跨度D.部门化3、公司产品设计部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该任务的完成需要进行严密的控制,同时又要争取时间和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合采用哪种沟通网络?()A.Y式沟通网络 B.全通道式沟通网络C.轮式沟通网络 D.环式沟通网络4、一个人对不遵从上级意图所可能产生的负面结果感到惧怕,这意味着该上司拥有()。
A.强制权力B.奖赏权力C.感召权力D.合法权力5、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组织”(organization)所共同具有的三个特性?()A.明确的目的或目标 B.精细的结构C.文化 D.人员6、()是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一组普遍适用的职能的人,他认为管理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共同活动。
A.明茨伯格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7、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A.领导者 B.发言人C.企业家D.混乱驾驭者8、关于计划的实际效果,许多管理学家都进行过仔细研究,其基本结论是()。
A.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比不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绩效要好B.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不一定就有好的绩效C.制定正式计划会降低组织的灵活性D.好的计划可以消除变化9、以下哪一种组织结构违背了“统一指挥”的组织原则?()A.直线职能制 B.直线职能辅以参谋职能制C.事业部制 D.矩阵制10、()不属于创业精神所主要强调的三个方面的主题。
A.对机会的追求B.创新C.增长D.拼搏二、名词解释11、组织变革12、程序化决策13、战略14、利益相关者15、管理技能16、职权(Authority)与授权(Power)17、矩阵型结构18、职位权力三、简答题19、亨利·法约尔创造了怎样的工作场所?玛丽·帕克·福莱特呢?弗雷德里克·泰勒呢?20、逐项讨论组织设计的六种关键因素的传统观点以及当今的观点。
(整理版高中英语)滇池上学期期末考试

滇池—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 ,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二卷两局部,总分值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卷〔三局部,共分〕第一局部:听力〔共两节,每题0.75分,总分值15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答复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正确选项。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hospital.B. In a shopping center.C. On a crowded bus.2.Why couldn’t the woman get John to come?A. John was too busy to come.B. John’s phone wasn’t working.C. John wasn’t at home.3.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university?A. On foot.B. By bus.C. By taxi.4.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A. 40 yuan.B. 80 yuan.C. 100 yuan.5. What’s happiness to the woman?A. Helping others.B. Reaching her goals.C. Being with her sister. 第二节。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正确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答复第6、7题。
6. Why did the man thank the woman?A.Because she helped him with his homework.B.Because she gave him a gift.C.Because she lent him some money.7. Why was the woman worried?A. Because the man was ill.B. Because the man was sad.C. Because the man was out.请听第7段材料,答复第8、9题。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定办法

附件1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院学生管理工作,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并为各项推优、评奖及毕业鉴定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综合测评是从德育、智育、体育、综合素质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其指标体系和权重系数为:2.1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德育成绩+智育成绩+体育成绩+综合素质成绩;2.2 在校期间综合测评总评成绩=在校各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之和/实际测评学年数;2.3 学生综合测评结果作为评定各项奖、助学金,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评优奖优及毕业鉴定的主要依据。
第三条学生综合测评每年进行一次,在新学年10月完成。
测评工作完成后,各班级要认真填写《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学生综合测评表》(附件2),并将测评结果汇总报学生工作部存案。
评分工作由各系负责,由各班辅导员班主任具体组织实施。
学生有权对评分结果提出异议或上诉。
第四条德育、智育、体育、综合素质四个方面分开计算,各项满分为100分,超过100分按100分计。
同一项均不累计加分,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第二章德育成绩(A项)第五条德育包括政治表现、学习态度、道德修养、法纪观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德育成绩由基本分、应加分和应扣分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分为60分。
第六条德育成绩的计分6.1 政治表现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方针政策的课堂学习情况。
(1)政治理论课程(思修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在90分以上者加20分,80-89分者加15分,70-79分者加10分,60-69分者加5分;未开设政治理论课的年级成绩按70分计;注:形势与政策因无具体分值,不列入综测计分,但评定奖学金要看形势与政策是否合格。
(2)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不及格者扣10分,缺考或被取消考试资格者扣20分。
滇池学院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滇池学院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滇池学院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昆明D. 广州2. 以下哪项不是滇池学院的校训?A. 求实B. 创新C. 勤奋D. 竞争3. 滇池学院的校庆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5月1日B. 10月1日C. 1月1日D. 7月1日4. 滇池学院的图书馆藏书量超过多少万册?A. 10万册B. 20万册C. 30万册D. 40万册5. 以下哪项不是滇池学院的学科门类?A. 工学B. 理学C. 文学D. 军事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滇池学院的校训是“求实、创新、______、______”。
2. 滇池学院的校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3. 滇池学院的校园占地面积约为______平方米。
4. 滇池学院的校歌是《______》。
5. 滇池学院的校庆日是每年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滇池学院的基本情况。
2. 滇池学院的教育理念是什么?3. 滇池学院在培养学生方面有哪些特色?4. 滇池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滇池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
2. 分析滇池学院如何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请根据以下案例,分析滇池学院如何处理学生在学术不端行为中的教育和惩戒问题。
六、附加题(每题15分,共15分)请设计一个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念。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B5. D二、填空题1. 勤奋团结2. 校名、校徽图案、校训3. 10000004. 滇池之歌5. 10月1日三、简答题1. 滇池学院是一所位于昆明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拥有多个学科门类,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
2. 滇池学院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