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T-原理

合集下载

AMCT-原理

AMCT-原理

原理
❖ 人体的骨骼肌、肌腱及关节的韧带等处,有 Proprioceptive(本体受器)。这些受器可以感 受肌肉、关节的张力和拉力,产生身体活动 及其位置的感觉(此种感觉叫做本体感觉)。
❖ Proprioceptor本体受器是由Muscle spindle(肌梭)、Glogi tendon organ(高尔基肌 腱器)、关节运动感受器(joint kinesthetic receptors)
❖ T4:在肩胛骨靠人体内侧较突出的正中点联机之椎 体即是T4。 T7:在肩胛骨最下端的平行联机之椎体即是T7。
❖ T10:以T4-T7之等倍距离,由T7向下延伸点的椎 体即是T10。
❖ T12:肋骨下沿水平
腰椎
❖ L4:与骨盆顶点的联线即为L4。 ❖ L3,L5:由L4往上及往下各一椎体,即为L3及
有效性。于JMPT杂志出版了2份论文报告。 ❖ 8.1985下半年, Fuhr创建NICR,为整脊基础性科学、历史研究、奖学
金来积累资金。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0所以上的整脊学院和大学都是该 基金的研究与成员。 ❖ 9.跨领域合作,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和美 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
❖ 2.60年代后期,Mabel Deredield在一张餐巾纸上列出腿长测量法。 ❖ 3.1969年第一张调整床。 ❖ 4.1970年AMCT正式研讨会于加州。 ❖ 5.1976年的一场意外,发现了分离测试。
6.1978年9月28日,美国专利局专利,FDA注册。 ❖ 7.1985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给予经费研究:AAI对骨组织的安全性和
脉冲技术发明人
❖ 美国美式脊椎脉冲矫正器技术(HIAT)创始 人国际整脊大师Dr.Colloca
徒手与活化矫正器作用的比较

AM调制

AM调制

ma , 调幅波幅度变化, ma 1
若ma > 1幅波产生失真,这种情况称为过调幅.
2、调幅信号的分析
一、普通调幅波
(表达式、波形、频谱制器模型
+ cos ct
sAM (t )
A0
s AM (t ) A0 m(t )cos c t A0 cos c t m(t ) cos c t
S AM ( ) A0 ( c ) ( c )
1、什么是幅度调制 调幅:振幅调制(AM) 1 .含意----振幅调制就是用低频调制 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 使载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成正比地 变化。 2 .波形图
调制的好处:
对于有线通信虽然可以传输语音之类的低频 信号。但一条信道只传输一路信号太不经济,利 用率太低。 所以有线通信也需要将各路语音信号搬移到 不同的频段,以实现多路信号一线传输而又不互 相干扰。 采用调幅 1)由于频率高,可以无线传输; 2)可以实现多路信号一线传输而又不互相 干扰。
1 M ( c ) M ( c ) 2
图5-1 调幅波的波形
调幅波为
uAM (t ) U AM (t ) cosct U cm (1 ma cos t ) cosct
调幅系数或调幅度
U m ma ka U cm
表示载波振幅受调制信号控制的程度

AM调制的基本理论

AM调制的基本理论

实际调制信号的调幅波形
1) 表示方法
ii ) 数学表达式 v AM Vm ( t ) cosct Vcm ( 1 Ma cost ) cosct
KaVm Vm max Vm min Ma 1 Vcm Vm max Vm min
称振幅调制的调制度
v vc
t
t
2) 二极管调制器
i) 电路 ii) 工作原理
i iD 1 iD 2 2( v V0 ) K1 ( ct ) RD 2RL
i AM
2V0 2Vm cosct cost cosc t RL RL
vo i AM RL
iii) 讨论:其中LC带通滤波器,中 心频率为C , BW3dB 2
vAM(t)
t
vAM(t)
t
vAM(t)
t
1) 表示方法
v AM MaVcm MaVcm Vcm cos c t cos( c )t cos( c )t 2 2
i) 表示方法
iv) 矢量表示
2) 能量关系:
Pav音频信号一个周期内在负载RL上的平均功率
V ( 1 Ma cost ) (高频一周期的平均功率) PL 2RL 2 Ma 1 2 Pav PLdt P0 ( 1 ) P0 PSB 2 0 2
2 cm 2
2 2 Ma Vcm P0 称为上下边带总功率 其中 P0 称为载波功率,PSB 2 2RL

现象:
R 克服条件: M a RL
RΩ = RL ∥Ri2 称为检波 器的音频交流负载,RL 为直流负载。
克服措施:

RL =RL1+RL2, 若Rg大: RL1≈(0.1~0.2)RL2;

am调制原理

am调制原理

am调制原理AM调制原理。

AM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是一种模拟调制方式,它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携带模拟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在AM调制中,载波的振幅随着模拟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AM调制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AM调制的原理。

在AM调制中,载波的频率和相位保持不变,只有振幅随着模拟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当模拟信号为正电平时,载波的振幅增加;当模拟信号为负电平时,载波的振幅减小。

通过这种方式,模拟信号被载波的振幅变化所调制,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AM调制的原理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假设载波的频率为fc,模拟信号的频率为fm,载波的振幅为Ac,模拟信号的振幅为Am,那么AM调制的表达式可以写成:s(t) = (Ac + Amcos(2πfmt))cos(2πfct)。

其中,s(t)为AM调制后的信号,Ac为载波的振幅,Am为模拟信号的振幅,fm为模拟信号的频率,fc为载波的频率。

从这个表达式可以看出,载波的振幅随着模拟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了信号的调制。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AM调制的应用。

AM调制广泛应用于调幅广播、短波通信等领域。

在调幅广播中,电台通过调制器将声音信号调制到载波上,然后通过天线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出去,从而实现了广播。

在短波通信中,AM调制也被广泛应用,因为AM调制具有传输距离远、穿透能力强的特点,非常适合长距离通信。

总结一下,AM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携带模拟信号的调制方式。

它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应用于调幅广播、短波通信等领域。

通过对AM调制原理和应用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调制方式在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AM信号的仿真分析

AM信号的仿真分析

AM信号的仿真分析AM(幅度调制)信号是一种常见的模拟调制技术,它在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AM信号进行仿真分析,从原理、调制过程到解调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幅度调制原理AM信号的产生是通过将低频音频信号与高频载波信号进行调制。

设载波信号为cos(2πf_ct),音频信号为m(t),调制过程可以表示为s(t) = Acos(2πf_ct)(1+ k_am(t)),其中Ac为载波幅度,k_am为调制指数。

可以看到,通过调制指数k_am,音频信号的幅度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从而产生AM信号。

二、AM信号的频谱特性AM信号的频谱特性可以通过频谱分析进行研究。

分析得出,AM信号的频谱主要分布在载频处和载频两侧的正负边带处。

载频处是由于音频信号的幅度最大引起的,正负边带处是由于音频信号的幅度变化引起的。

频谱图如下所示:(插入一张AM信号频谱图)1.载波信号的生成以MATLAB为例,可以通过以下代码生成一个脉冲调制信号:(插入MATLAB代码)2.音频信号的生成仿真中可以选择一段音频作为音频信号输入。

以一个500Hz的正弦波为例,可以通过以下代码生成:(插入MATLAB代码)3.调制过程的仿真将音频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并将调制后的信号进行绘制:(插入MATLAB代码)通过运行仿真程序,可以得到调制后的AM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波形。

1.包络检波(插入MATLAB代码)2.同步检波同步检波可以通过包络检波后,再经过滤波和降频处理得到音频信号。

仿真中,可以模拟原始音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通过乘法混频得到相干波,并通过滤波器得到音频信号。

以下是同步检波的仿真代码:(插入MATLAB代码)通过运行仿真程序,可以获得音频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波形。

五、结论通过以上对AM信号的仿真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AM信号的频谱特性主要分布在载频处和正负边带处。

2. AM调制过程中,通过调制指数k_am调制音频信号,可以产生AM 信号。

am调制解调实验报告

am调制解调实验报告

am调制解调实验报告Am调制解调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Am调制解调原理及实验方法,掌握Am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一、实验原理Am调制是指用载波的幅度来携带信息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在Am调制中,信息信号的幅度变化会导致载波的幅度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信息信号的传输。

Am调制的数学表达式为:s(t) = (1 + m(t)) * Ac * cos(2πfct),其中s(t)为调制信号,m(t)为信息信号,Ac为载波幅度,fc为载波频率。

Am解调是指将Am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信息信号的过程。

通常采用的Am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两种。

二、实验仪器1. 信号发生器2. 调制解调器3. 示波器4. 电压表三、实验步骤1.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调制解调器的输入端,调制解调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

2. 调制发射端: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输出作为信息信号输入到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的载波频率设置为一定值,调制深度为50%。

3. 示波器观察: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观察到载波频率不变,但幅度随着信息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4. 解调接收端:将调制解调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压表,观察电压表的读数。

5. 调制深度变化:改变调制深度,观察电压表的读数变化。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成功实现了Am调制和解调的过程。

在调制过程中,信息信号的幅度变化导致了载波的幅度变化,而在解调过程中,我们成功将调制信号还原成了原始的信息信号。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m调制解调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掌握了Am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Am调制解调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着重要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AM的解调

AM的解调

sAM (t) x sp(t) LPF cosct
mo (t)
图 3- 4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sp (t) sAM (t) cosct [A0 m(t)]cos2 ct
1 2
[A0
m(t)]
1 2
[A0
m(t)]cos
2ct
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就无失真的恢复出原始的调制信号:
mo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SC)。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谢谢
主讲: 朱国巍
02.包络检波
总结
包络检波法特点是:
解调效率高 解调电路简单
几乎所有的调幅(AM)式接收机都采用包络检波法。
03.讨论
总结
采用AM传输信息--
好处 解调电路简单,可采用包络检波法。
缺点 调制效率低,载波分量不携带信息,但却占据了大部分功率。
改进 措 施 如果抑制载波分量的传送,则可演变出另一种调制方式,即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
AM的解调
主讲: 朱国巍
目录
01
相干解调
02
包络检波
03
讨论
01.相干解调
调制
解调 调制的逆过程叫做解调。AM信号的解调方法有两种:相干解调和包 络检波解调。
01.相干解调
解 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 原理:乘法器移频。 关键:与调制器同频同相 位的载波。
(t)
1 2
[ A0
m(t)]
02.包络检波
原理:AM信号波形的包络与输入基 带信号成正比,故可以用包络检波 的方法恢复原始调制信号。

幅度调制原理

幅度调制原理

幅度调制原理幅度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AM)是一种调制方式,它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输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在通信领域中,幅度调制是一种常用的调制方式,它具有简单、成本低、设备成熟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幅度调制的原理是基于信号与载波的线性叠加关系。

当信号电压变化时,携带信号的载波振幅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的幅度正比于信号的电压变化,这样就实现了信号的传输。

在接收端,利用解调器可以将幅度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幅度调制的原理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描述。

设载波信号为cos(2πfct),信号为m(t),则幅度调制信号可以表示为:s(t) = (1 + m(t))cos(2πfct)。

其中,s(t)表示幅度调制信号,m(t)表示原始信号,fc表示载波频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信号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载波信号的幅度,从而实现了信号的传输。

幅度调制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幅度调制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由于幅度调制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载波频率附近,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较小,能够实现远距离的传输。

其次,幅度调制的原理简单,易于实现。

通过简单的电路就可以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成本低廉。

此外,幅度调制信号的带宽较窄,可以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实现多路信号的传输。

然而,幅度调制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幅度调制信号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较大。

由于幅度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直接反映了信号的变化,因此对噪声和干扰非常敏感。

其次,幅度调制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在复杂的信道环境中,幅度调制信号容易受到多径效应、衰落等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幅度调制的原理是一种重要的调制方式,它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输信号。

幅度调制具有简单、成本低、设备成熟等优点,但也存在受干扰影响大、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以实现可靠的信号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美式整脊枪透发人体与生俱有「自然 的愈痊能力」,达到不借由药物而得 到痊愈的效果。 人体与生俱有「自然的愈痊能力」, 如能将此能力诱发出来,就可不借由 药物而得到痊愈,这是自然界本来就 有的生命型态。所以我们是以此为中 心思想,使用整脊枪来提升自体的自 愈能力。 半脱位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是造成疾病 的主要因素之一治疗疾病,其中最重 要的就是要让脊柱、关节恢复正常的 生理位置,让肌肉、神经回复正常的 张力及功能。

1.20世纪60年代初期,Warren C Lee,DC和 Arlan W.Fuhr,DC改良了牙 科工具,成为AAI的前身。 2.60年代后期,Mabel Deredield在一张餐巾纸上列出腿长测量法。 3.1969年第一张调整床。 4.1970年AMCT正式研讨会于加州。 5.1976年的一场意外,发现了分离测试。 6.1978年9月28日,美国专利局专利,FDA注册。 7.1985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给予经费研究:AAI对骨组织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于JMPT杂志出版了2份论文报告。 8.1985下半年, Fuhr创建NICR,为整脊基础性科学、历史研究、奖学 金来积累资金。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0所以上的整脊学院和大学都是该 基金的研究与成员。 9.跨领域合作,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和美 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
海川国际手法医学研究会康复研究组组长 中国脊柱网在线康复训练专家 美式脊骨神经治疗师(
Doctor of
Chiropractic)
山东省注册整脊师 脊柱健康推广者(脊柱护理与运动健康公益
活动创始人)
前一兆韦德健身麦凯乐店教练经理,七年私
人教练经验
中国脊柱网门户
神奇的技术


有什么技术可以短短的几秒钟,调整长短腿?
有什么技术可以检查出每一节脊椎的问题?并轻松改善 有什么技术可以让你的肌肉立刻有力或是放松? 有什么技术可以让X或O型腿几分钟就有变化? 有什么技术可以让快速解除颈椎腰椎的等酸痛? 什么技术可以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增加减脂效果? 有什么技术可以快速的改善身体姿态,增加运动表现?
Activator Methods Chiropractic Technique
Activator
整脊枪 脊椎矫正器 脊椎活化器
AMCT介绍
A脊技术。 其『高速度与低力道』的特性在治疗病患时 没有疼痛与不舒服感觉,因此可以减轻客人 的不安与恐惧,无需判读 X光片或进行触诊, 即可于数分钟内诊疗就诊客人,免除医师以 徒手治疗时所承担的风险。是目前世界公认 安全速效的骨架调整技术。
脉冲技术发明人
美国美式脊椎脉冲矫正器技术(HIAT)创始
人国际整脊大师Dr.Colloca
徒手与活化矫正器作用的比较



在美国期刊Spine的论文报导测试:以徒手方式, 540N的力 量作用在L4的椎体上,可以达到移动椎体1.1mm,虽然用百 分之百的力量施于椎体上,其实作用于骨头的力量却只达到 百分之20而已。 而以Activator,使用140N的力量作用在同样L4的椎体上, 可以让椎体移动0.3~1.6mm。从研究数据中知道,脊椎由后 向前的作用共振频率是30~50赫兹,这共振作用的力量非常 大。假如你施予150N,但因共振的作用其力道将可达到 450N。所以,共振的效应能放大力量。在美国曾发生飓风 将吊桥吹断的景象,原因就是飓风吹向桥面引起桥面波浪状 的摇晃,进而产生共振现象而将吊桥震断,这原理与活化器 能以较小的撞击力而取得较大的效率是一样的。 Activator对初学者没掌握好手法之前更安全更有效。
後 前


外 外 內
脊椎定位
颈椎
C2:由头骨以下,首先摸到的棘突。
C7:靠近双肩,较突出的棘突为C7及T1,但
当头部摇动时,会跟着活动的是C7。 C1:此椎体由棘突无法摸到,但其横突位于 枕骨下方、耳朵正后方位置。
胸椎
T1:如上所述,靠近双肩,较突出且不会随着头部 转动的椎体即是T1。 T4:在肩胛骨靠人体内侧较突出的正中点联机之椎 体即是T4。 T7:在肩胛骨最下端的平行联机之椎体即是T7。 T10:以T4-T7之等倍距离,由T7向下延伸点的椎 体即是T10。 T12:肋骨下沿水平
特点

矫正器矫正虽然接触面积非常小,但是只要矫正位置正确, 矫正器的力道就能整个穿透到要矫正的椎骨。矫正器在0。3 毫秒的瞬间就已将力量传递出去了,骨头就在这很短的时间 完成矫正。

整脊枪法技术 安全,无痛,迅速有效,可以免除医师以徒手 治疗时所承担的风险
AMCT技术发展


亚伦.佛尔医师


亚伦.佛尔医师(Dr.ArlanFuhr),一九六一年毕业于罗根脊 骨学院,是「脊骨关节活化术」(Activator Methods Chiropractic Technique, AMCT )的发明人之一。 佛尔医师在美国脊骨医学界享有盛名,更是世界脊骨医学界 大师级的人物。佛尔医师领导一群由专业人士所组成的研究 小组,持续研究脊椎医学以提供开业医师在职教育及咨询, 每年并定期举办数场研究发表会,是一位著名发明家、作及 演说家。佛尔医师除了担任美国许多学术及医疗机的要职, 更是现任美国国家脊骨研究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ropractic Research)院长。在美国布什总统竞选期间, 应邀担任随团健康医疗顾问
压力测试--向矫正方向施加力量
应力测试
向矫正相反的方向施加力量
分离测试
长短腿定律
方向

上下左右内外前后都是以患者为中心而定的。 上:患者的头端 下:患者的尾端 内:以患者中轴线为标准,朝向病人中轴线为向内。 外:以患者中轴线为标准,偏离病人中轴线为向外。 前:患者前面。 后:患者背面。 左右:患者的左右
原理
人体的骨骼肌、肌腱及关节的韧带等处,有
Proprioceptive(本体受器)。这些受器可以感 受肌肉、关节的张力和拉力,产生身体活动 及其位置的感觉(此种感觉叫做本体感觉)。 Proprioceptor本体受器是由Muscle spindle(肌梭)、Glogi tendon organ(高尔基肌 腱器)、关节运动感受器(joint kinesthetic receptors)
脊柱是人体大梁,由一个个椎体叠加而成,
中间靠椎间盘和小关节连接 。 稳定 1靠骨面对合 2韧带连接 3更主要靠强大 的脊柱肌肉群的动态稳定 比喻 脊椎是桥体,而肌肉和韧带是缆索。 脊椎是钢筋 ,而肌肉和韧带是水泥
扭毛巾效应--重点
寰枢椎的主导作用
骨盆的地基作用
神经控制1肌肉运动(无力,运动受限)
2感觉(头晕,恶心 麻木,痛疼等) 3内脏器官(心脏,胃等内脏疾病) 脊梁正,不生病!








颈 椎 神经 控制部位 神 经压迫后所造成的病变 C1 头部血液循环、脑下垂体、头皮、脸眼、耳鼻喉 头痛、头皮痛、头皮炎、 失眠、头晕、神智不清、高血压、偏头痛、发烧、眼疾、记忆减退...等 C2 耳、鼻、喉、舌、声带、口 鼻窦炎、过敏、眼疾、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 失声 C3 咽、颊、肩、交感神经、横隔膜神经 咽喉炎、肩酸、肩痛、肩僵、交感神 经亢进、呼吸困难 C4 头部肌肉、肩 头部肌肉痛、肩臂无力、脸部血管压迫 C5 食道、气管、肘 气管炎、肘痛 C6 甲状腺、副甲状腺、腕 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副甲状腺炎、手腕痛 C7 大姆指、甲状腺 富贵手、副甲状腺炎、手指炎 C8 指尖、心脏、气管、食道 灰指甲、气管炎 胸 椎 T1 心脏、气管、食道 心脏病、大动脉炎 T2 心脏、气管、食道 心脏病、心肌痛、食道炎、心辫膜炎 T3 肺、支气管、食道 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肋膜炎 T4 肺、支气管、食道、胸腔 肺炎、肋膜炎、胸痛、乳房炎、乳头炎乳癌 T5 肝、脾、胃 肝炎、肝癌、胆炎、脾肿、胃(贲门)炎 T6 胰、胃、胆 胃(本体)炎、胰脏炎、胆炎 T7 胃、十二指肠 胃(幽门)炎、十二指肠炎 T8 小肠 小肠炎 T9 小肠、肾上腺 小肠炎、肾上腺炎 T10 盲肠、肾脏、大肠 盲肠炎、肾脏炎、疝气 T11 肾脏、大肠 肾脏炎、大肠炎、大肠癌、性无能 T12 膀胱、肾脏、大肠 膀胱炎、肾脏炎、大肠炎、频尿 腰 椎 L1 输尿管、股四头肌、大腿前侧 输尿管炎、大腿痛、血尿、尿床 L2 卵巢、输卵管 卵巢炎、卵巢瘤、子宫外孕输卵管阻塞 L3 膀胱、子宫、大腿内侧 膀胱炎、子宫肌瘤、膝痛 L4 下腰、膝、坐骨神经 下腰痛、膝痛、坐骨神经痛 L5 膀胱、子宫、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痛、痔疮、膀胱炎、小腿痛、踝痛、脚冰冷 荐 椎 S1-5 直肠、肛门、肾、大腿后侧、摄护腺生殖器官 摄护腺炎、臀部痛、髋关节炎、性病 C0 直肠、尾椎 肛门炎、尾椎痛、直肠炎、直肠癌
AMCT技术
Activator
Methods Chiropractic Technique -----ROCKY

自我介绍

肖守辉
4S美式脊椎康复-体能训练中心课程经理
4S美式脊椎康复课程培训师 Activator
Method Chiropractic Technique 精英教练班培训师

腰椎
L4:与骨盆顶点的联线即为L4。
L3,L5:由L4往上及往下各一椎体,即为L3及
L5。 L1,L2:由L3往上一、二椎体即是(或由T12往 下一、二椎体即是)
髂骨
髂前上棘
髂后上棘 坐骨结节 髂骨脊
骶骨
S2:髂后上棘的连线
脊椎 神经 肌肉的关系
脊椎是神经的保护神
整脊枪的种类(单双头)
手动
1微调 2四段 3五段 电动 IMPUL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