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体系试题
企业计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测试试卷

企业计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理论测试试卷姓名部门分数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计量过程:2、计量设备:3、溯源性:4、计量管理体系:5、计量确认: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计量结果来证实其、以及、、和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CAAA计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_______、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______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资源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4、计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_____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计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8、计量法第九条规定:对________计量标准器具,________和________单位使用的________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9、计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企业起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还起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020年继续教育自测题-公路交通专业计量管理体系

2020年继续教育自测题-公路交通专业计量管理体系2020年继续教育自测题-公路交通专业计量管理体系2020年继续教育自测题-公路交通专业计量管理体系计量标准分为如下几类.通用标准、专业标准2类.社会公用标准、部门标准2类.社会公用标准、部门标准、企(事)业单位标准3类.社会公用标准、专业标准、企(事)业单位标准3类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2题下述哪些是实物量具.量块.温度计.压力计.信号发生器.钢尺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3题下述哪些属于描述计量器具准确度的指标.稳定性.灵敏度.最大允许误差.偏移.准确度等级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4题下述哪些属于检定活动.利用计量标准进行的首次检定或后续检定.依据检定规程进行的外观检查.根据测量结果提供校准曲线或修正系数.根据测量结果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5题下述哪些计量器具属于国家依法强制检定的范围.医用体温计.试验室用湿度计.出租计价器.压力机.民用电表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6题下列哪些说法正确.校准可参考使用检定规程.校准须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必须由有国家授权计量资质的机构实施.校准结果应出具校准证书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7题测量误差是由哪些误差组成的.统计误差.随机误差.计算误差.允许误差.系统误差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8题取得授权的计量标准应包含哪些基本要求.标准授权证书.规定数量的检定员.设备购货发票.标准装置.检定规程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9题计量活动的特性包括.准确性.专业性.法制性.统一性.稳定性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10题量值溯源等级图包含的内容有.基准或标准名称.准确度等级、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检定规程.检定证书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11题下属哪些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专业计量站.省市技术监督局.省市计量研究院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12题量值溯源的实施方法有.发放标准物质.实验室内部校准.实物计量标准检定或校准.实验室间比对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13题下述哪些是计量器具.电子秤.摆式仪.混凝土试模.针入度仪.量筒答案,,,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14题计量标准是国家质检总局或国务院下述各部委正式发布的检定规程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15题计量活动体现了法制性,通过国家的相关计量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保证实施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16题量值传递体现强制性,采用检定或校准方式;量值溯源体现自发性,采用不间断的比较链,可使用多种方式。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一、判断题:1、测量过程是为确定量值所进行的一组操作。
(对)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错)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
(对)4、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由使用单位自己确定。
(对)5、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对)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并非都需要实施控制。
(错)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确认人应是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人员。
(错)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对)9、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错)10、测量设备的验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来实现。
(对)11、测量仪器经校准,修正值等于0,因此不确定度也为0.。
(错)12、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其引用误差一定也大。
(错)13、增加测量次数,用平均值报检测结果,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错)14、约定真值仅仅是真值的估计值,因为它具有不确定度。
(对)15、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没有不确定度的。
(错)二、单项选择题:1、某台测量设备经验证不满足计量要求,此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确认)。
3、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4、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维修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5、为便测量过程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6、通过重复观测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更为可靠)。
7、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0.11℃)。
8、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计量标准,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系统误差)的估算值。
计量试题库

乘研一院计量知识竞赛试题库一、判断题1、测量设备内部计量校准不合格,经调试仍无法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应该进行维修处理。
(√)2、测量设备经过影响计量特性的维修后,只要在有效期限范围内,无需再次检定(校准)就可投入使用。
(×)3、测量设备外委维修完毕后,经过试验技术中心计量中心确认合格后,使用部门应填写《测量设备维修竣工验收单》,并在1周内办完验收手续。
(√)4、当测量设备无法修复或无维修的价值,需办理报废手续时,使用部门填写《测量设备报废申请单》后就能对测量设备进行报废处理了。
(×)5、测量设备分类更改后管理类别属于国家强检类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填写《纳入/撤出测量管理体系管理申请表》,经过强制检定类测量设备归口管理部门确认后纳入A类管理。
(√)6、强制检定类测量设备撤出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时,不需经过强制检定类测量设备归口管理部门认可。
(×)7、有国家检定规程/规范且无准确度等级的测量设备计量要求导出负责部门是计量中心(√)8、新验收的测量设备计量要求导出依据可以直接用说明书(×)9、由计量中心负责导出的《计量要求登记表》,使用部门无需在提交材料(×)10、校准示值超差的测量设备判为禁用后,重新改判时可以为合格、准用、禁用。
(×)11、衡器失准时,应停止秤点的使用,并对过去的测量结果进行追溯。
(×)12、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应当运行足够的时间,通常不少于3个月对吗(×)13、新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k=2)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14、已建立计量标准的标准器,计量中心组织使用部门每年应进行稳定性评估,以证明其计量特性的持续稳定。
(√)15、测量管理体系使用的受控版本文件丢失时,文件使用人应到原发放部门重新申请领用,按规定获得批准后给予补发文件。
(√)16、各部门在使用测量管理体系受控的文件时,要保持清洁,不得毁坏和丢失,可以在文件上进行涂改、增加或删节,然后向计量中心提出申请按规定进行修改。
《计量技术与管理》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A,统一、准确、可靠;B.代表性、完整性、严密性;C.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律性D.准确性、统一性、法律性。
2.下列不属于计量内容的是(C )A,计量单位与单位制B.量值传递与溯源c.测量仪器的购置D.计量管理3.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C )。
A.重复性B.稳定性C.复现性D.统一性4.任何测量误差都可表示为(B )的代数和。
A,系统误差与真值B.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与真值D.测量值与随机误差5.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称为(。
B )。
A.灵敏度B.分辨力C.稳定性D.偏移6.测理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称为( D)。
A.参考条件B.标准条件C.使用条件D.极限条件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是(C )。
A.CGS单位制B.工程单位制C.SI单位制D.MKS单位制8.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的绝对值称为( C)。
A.测量范围B.标称范围C.量程D.计量规程9.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称为( B)。
A.漂移B.稳定性C.灵敏度D.偏移10.计量检定的的依据是(B )。
A.校准规范B.检定规程C.《计量法》D.合同规定11.测量控制体系是指( D)。
A.为确保测量设备与预期使用要求想一致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B.用于保证计量可靠和适当的测量准确度的全部法规、技术手段及必要的各种运咋C.为核查计量器具是否依照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和诚实使用,而对计量器具制造、安装、修理或使用进行控制的程序D.为实现测量过程连续控制和计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12.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的模称为(B )。
A.测量范围B.量程C.标称范围D.最大允许误差13.汁量检定的依据是(B )。
A.校准规范B.检定规程c.检定准则D.合同规定14.将数1.13按0.2修约间隔进修约,其修约数为(B )。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测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7.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
(×)8. 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9. 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得由第三方人员进行。
(×)18. 测量设备的校准不得由负责计量确认的计量职能以外的组织进行。
(×)二、单选题*1.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2.属于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符号是(cm )*3.关于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下(B )说法是不正确的。
*4.关于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以下(D )说法是错误的?*5. ()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6. 下列单位中,哪些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斤)。
7.不合格控制包括对( D )的控制。
*8、以下哪些不属于测量设备?(C )9、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是(E )*10下列不属于测量管理体系中必要的支持过程的是(B )*11.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以下不属于信息资源是(D )。
12.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D )的要求。
13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指(C )。
14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A )15属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C)16软件形成文件,经识别和受控的目的是确保( B )。
17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包括(D )。
18计量标准器具是指( C )19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是( B )20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可由(D )进行。
21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 D )22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是( B )23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 B )由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使用。
24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体系的(D )。
25(D )不是获得审核证据的途径26对体系实施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持续的(A )27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的对象是(D )28测量管理体系中必要的支持过程是指(D )29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D )主持考核合格后,才能在本单位内部开展检定。
计量管理体系与内审员考试考核试卷

B.使用不当
C.环境因素
D.校准不准确
11.计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
A.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B.发现潜在的不符合项
C.促进体系改进
D.提高产品质量
12.以下哪些是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A.确保审核计划的实施
B.保证审核过程的客观公正
C.及时与被审核部门沟通
3.计量设备校准只需要在新设备购买后进行一次即可。()
4.内审员在进行审核时,可以仅凭个人经验来判断问题。()
5.计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是为了提高内审员的薪酬待遇。()
6.内部审核报告只需要包含审核结论,不需要包含发现的问题。()
7.计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的有效期终身有效。()
8.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的处理措施可以由内审员单独决定。()
A.审核目标
B.审核范围
C.审核时间
D.审核人员
8.以下哪些是内部审核报告的组成部分?()
A.审核结论
B.审核发现的问题
C.改进措施
D.审核员签名
9.计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计量管理体系标准
B.内部审核技巧
C.计量设备操作方法
D.审核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10.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计量设备失准?()
2.内部审核主要流程包括审核计划制定、审核活动实施、审核报告编写和审核结果反馈。关键环节是审核发现不符合项的处理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3.面对不符合项,应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跟踪实施效果,并进行验证。
4.培训目的是提高内审员的专业能力和审核技巧。重要性在于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培训内容包括计量管理体系标准、内部审核方法、计量设备校准和沟通技巧等。
计量检定知识试题(题)

计量检定知识试题(题)计量检定知识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是指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
2、计量标准考核的目的是确认其是否具备开展的资格。
3、测量误差从总体上讲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和测量对象。
4、测量范围是指能保证的示值范围。
5、检定系统框图分三部分:、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
6、法定计量单位就是国家以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7、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指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的计量标准。
8、国家溯源等级图在我国也称,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对给定量的计量器具有效的一种溯源等级图,它包括推荐(或允许)的比较方法和手段。
9、指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10、根据《JJG425-94水准仪检定规程》中规定:水准仪检定竖轴运转误差的技术要求:新制造的不大于水准管标称角值的1,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仪器。
11、在检定加油机时,辅助设备有、、。
12、根据《JJG414-94光学经纬仪》中规定:检定经纬仪外观及各部件相互作用要求圆形及管状水准器无松动现象。
仪器整平后,圆形水准器的气泡。
13、根据《JJG144-1992标准测力仪》中规定:标准测力仪在定度过程中室温变化不超过。
力基(标)准机工作台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其差值不大于。
14、根据《JJG139-1999拉力、压力试验机和万能试验机的检定规程》中规定: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检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机加卸试验力应平稳,无冲击振动现象,液压式试验机不得有、现象。
15、根据《JJG139-1999拉力、压力试验机和万能试验机的检定规程》中规定:试验机在连续加卸试验力过程中,指针运转无停滞和抖动现象,从动针与主动针应。
不得影响指针。
16、根据《JJG98-90非自动天平检定规程》中规定:天平的分度值是该天平的的倒数。
17、根据《JJG98-90非自动天平检定规程》中规定:等臂天平的四角误差与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管理体系试题
第1题
计量标准分为如下几类
A.通用标准、专业标准2类
B.社会公用标准、部门标准2类
C.社会公用标准、部门标准、企(事)业单位d标准3类
D.社会公用标准、专业标准、企(事)业单位标准3类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题
下述哪些是实物量具()
A.量块
B.温度计
C.压力计
D.信号发生器
E.钢尺
答案:A,D,E
您的答案:A,D,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3题
下述哪些属于描述计量器具准确度的指标()
A.稳定性
B.灵敏度
C.最大允许误差
D.偏移
E.准确度等级
答案:C,D,E
您的答案:C,D,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下述哪些属于检定活动()
A.利用计量标准进行的首次检定或后续检定
B.依据检定规程进行的外观检查
C.根据测量结果提供校准曲线或修正系数
D.根据测量结果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下述哪些计量器具属于国家依法强制检定的范围()
A.医用体温计
B.试验室用湿度计
C.出租计价器
D.压力机
E.民用电表
答案:A,C,E
您的答案:A,C,E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6题
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校准可参考使用检定规程
B.校准须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C.校准必须由有国家授权计量资质的机构实施
D.校准结果应出具校准证书
答案:A,D
您的答案:A,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7题
测量误差是由哪些误差组成的()
A.统计误差
B.随机误差
C.计算误差
D.允许误差
E.系统误差
答案:B,E
您的答案:B,E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8题
取得授权的计量标准应包含哪些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