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入门
议论文写作入门

• •
不断向前,胜利的曙光就会被我们点亮。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平平坦坦,它总会有曲 折与坎坷,面对重重艰难险阻,我们不能 停下脚步。灯光璀璨,万众瞩目,如今的 他已不是原来那个绝望无助的男孩。他叫 刘伟,因一次意外而失去了自己的双臂,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面对命运恶 神的挑衅,刘伟没有放弃,而是凭着那份 对梦想的执着,勇敢而坚定地向成功的方 向迈去。遇到阻碍时,等待是无济于事的, 唯有不断前进,攻破万难,才能到达理想 的殿堂。
•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 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 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 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 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 》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费了58年时间, 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产 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 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 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 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可见, 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不开的。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
引论(提出论点)
模式:
本论
分论点+论据① +分析论据+结论
分论点+论据② +分析论据+结论 结论(照应全文)
论据并列
我们今天了解 主体部分是“正反对照式”结构的模 式:
引论(提出论点)
模式:
本论
分论点+论据① +分析论据+结论
(正面)
分论点+论据② +分析论据+结论 结论(照应全文)
(反面)
论据正反对照
我们今天了解 主体部分是“并列式”结构的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
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次作文:议论文写作入门及练习

课堂练习
下面不属于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
A.贝多芬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就公开举行演奏会,十岁开始作曲。 50万年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 星移,告别了茹毛 B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 C.韩愈曾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决在于使用 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 02 【解析】C项是名人名言,是道理论据
把一种观点同另一种观点对比,以突出一种观点的正确性,多 用正反对照 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的,也叫作层进式
分论点之间是并列排列的
课堂练习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议论文三要素是指论点、论据、论证。 B.一篇议论文可以有多个中心论点。 C.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D.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四 种。
引用了......的话,充分、 有力地论证了......的观 点,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
把......比作......,生 动、形象地论证了......, 使论证通俗易懂。
将......和......作对比, 突出、强调了......这一 观点。
下面最可能是“举例论证”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曾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B.静心沉气才是正途。有人沉得住气,收获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有人 沉不住气,在迷茫中错失了自己。 C.该做的事没做完,就像有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D.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甘寂寞,时刻瞄 准更高的目标。 【解析】答案:D A项,道理论证 B项,对比论证 C项,比喻论证
论据: 即“用什么来证明”,它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
议论文写作入门

抓住机遇!当北洋舰队送兵朝鲜时,卑鄙的日 军偷袭了。凭借着勇猛的将士和先进的武器, 打得日军溃败而逃。本应乘胜追击,击沉日舰, 可李鸿章却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海港,开始保 存实力。可是受到重创的日舰却乘机养精蓄锐, 卷土重来,绕道包围了威海卫军港,结果可想 而知。机遇一但错过,怎可扭转乾坤。 而牛顿善于思考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 生锲而不舍而发明了电灯;李时珍持之以恒而 著成了《本草纲目》;苏秦抓住机遇游说六国 而名垂千古。展望古今,有哪位名人不是先为 机遇做好扎实的准备,一旦机遇来临就迅速地 把握住机会?由此可见,勤奋刻苦不可少,适
文章结构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 和择师的标准; 提出中心 论点:古之 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传也 分 久矣,欲人之 论 无惑也难矣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 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 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点 圣人无常师
结 不拘于时 论 能行古道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 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 (2)真实——列举的事实、数据等要 真实可靠,要经得起考验。要符合 实际,符合生活逻辑。只有论据确 凿可靠,才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 才能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 (3)典型——列举的事实、数据等能以一当 十,清楚地证明论点,有说服力。典型就 是指论据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 代表性、必然性。要做到选材典型,在运 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时,就最好“慕名 而选”,即选用名人名家的名言和事例。 “我姥姥说”,“我妈妈说”,“同学张 三李四说”或“有人说”,往往“人微言 轻”,缺少分量。
议论文入门

2 .通过论据来验证: 通过论据确定论点是最保险的方法。 论据对论点起着证明的作用。 文中的论据是否能够证明我们所找的那 个句子?——能,该句就是中心论点。
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 决不降元 古人宁可饿死也不 食嗟来之食 闻一多临危不惧, 决不逃走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论据
1.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一)论点 题型2: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方法:先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然 后判断论点提出前的内容属于哪种提出 方式,并围绕论点对其进行概括
明确中心论点提出的五种方式: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 引用名人名言或诗文名句提出; 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提出; 引用成语或寓言故事提出; 以自然现象提出。
与写作相通
议论文论证的方式
立论凡是正面提出自己观点、主张、见解,
运用事实、道理加以分析和证明并使之确 立的就是立论。
驳论凡是不以论证自己观点、主张、见解为
主,而是以批驳别人的错误论点为目的的 议论,都是驳论文。
(一)论点 主要题型: 1.文章的中心论点? 2.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3.文章的分论点是什么?
3、比喻论证 即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例: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谈读书》
作用:作者把…比作…,,从而证明了…的道理, 把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说 理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称, 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称,称大物用大称, 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大象的 大称,因而无法计算。这时习惯思维的处理结果。 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石头代替 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同样,在有 儿童落入水中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 水缸上面将落水者救出,这是一种习惯思维。司 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从而 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 将创造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进行对比,论证 阐明创造性思维。
议论文写作入门

C
B
A
真实性
典型性
代表性
注意: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的要求:
三要素——论证
01
2·论证的要求:严密定义: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
02
01
有的议论文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02
有的议论文批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正面树立自己的正确论点。
3 第二段为论点段
4、第三至五段为分论点论述(必要时可多写一段)。
1
2
3
4
5
5、第六段是所谓辩证段。
这一段主要是为了体现考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不必过多,几十字即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比如论点如果是“人必须学会自信”,那么有人也许会抬杠说自负也是自信,所以这一段必须指出,我们要自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将自信和自负混为一谈,这样一说,文章就显得严密,给阅卷人的印象很好。
三要素——论点
灵活性)
中心论点的基本表达格式:
三要素——论据
1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
2、类型
有现实事件、历史事实、 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道理论据:
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事实论据:
02
勤能补拙
01
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7、最后一段可以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或者号召。
比如:让我们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吧!
千万不要多写,一两句足矣。
01
02
议论文写作入门,认识议论文 课件(共40张ppt)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 的观点,至关重要的是要求正确。所谓 论点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 学真理,所确立的思想应在作文设题的 允许范围内,把握事物的本质,不偏题, 不跑题。
议论文的论点还要求集中。所谓集中 指的是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切不可旁逸斜出, 中途偏离目的地或改换旗号。那样做,不是 文章内容的丰富,而是把议论引入到岔路口, 使行文脱离方向。
【随堂练】找出下面语段的论点句。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 “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 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 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论点
学会
确立论点。
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 有多个分论点。论点最好在文章的开头, 用具体的一句话,用判断句式
论点与分论点示例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从“中国红”中汲取“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 从“中国红”中汲取“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拼搏精神。 从“中国红”中汲取“同心同力、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
一篇800字的议论性,如果面面俱到 地论述,就会思想混乱,论点不明,信马 由缰下来,不知所云。
议论文的观点还要求深刻。思想的深 刻与否,当然要看扬善惩恶了没有。无论人 情事理,总是比别人看得深,识得透,想得 远。而要做到这些,表现时代的精神,是行 文走向深刻的必然选择。无论怎样表现思想, 最终都要以现时的社会人生为归依。
议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议论文写作基础知识谈论文写作基础学问1一、忌套用材料,一味仿照套用材料主要是指不少考生信任“万能开头”“万能结尾”之类的话或一味套用高考优秀作文里面的语段或论据,造成“你用我用他也用”的千文一面的状况。
主要表现有三种:〔1〕套用“开头”或“结尾”。
有的语文教辅书上有所谓的“万能开头”“万能结尾”,不少同学如获至宝,作文时常常套用,如消失最多的开头是这样的排比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其中最重的——毅力。
〔“毅力”可以换成其他词语〕消失最多的结尾是:“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金属的音响一声声穿越了山林。
”〔2〕套用高考优秀作文里面的语段或论据。
近几年高考消失了一批借评价名人论述观点的独特化作文,如20xx年山东一考生的总分作文《刺秦》,20xx年北京一考生的总分作文《十个海子的复活》,20xx年重庆考生的总分作文《菊花飘香的季节》和《独上高楼》,20xx年河北考生的总分作文《菊花?泪水》,20xx年四川考生的总分作文《在遗忘与牢记的两岸》《永久的苏武》等,不少考生靠背过几篇类似的文章,写什么话题都引用名人事迹,尤其是李白、陶渊明、苏轼等文学家的事迹,消失了一大批让阅卷老师“头大”的作文。
〔3〕套用流行材料。
生活中刚消失的东西当然算新,若大多数考生都用,就会失去新奇感,考场谈论文论据的使用忌讳“扎堆”。
如近几年央视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当然好,但人们太熟识,已成为广阔考生背诵的材料,有些考生写什么作文都用当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颁奖词几乎成了“万能论据”。
有位作家曾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方成花的人是天才,其次个把女人比方成花的人是庸才,的三个把女人比方成花的人则是蠢才。
刘墉在《制造与阐述》中说:“第一等人制造,其次等人阐述,第三等人仿照。
”假如一味套用,不知创新,一味地“拿来主义”,只能让自己的思维僵化,如何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考生必需养成勤读书报的好习惯,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在作文时方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议论文基础知识

01
02
1.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见结构:
总分式、层进式
议论文文体知识:语言
鲜明、准确、严密、概括
语言严密: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语言概括简洁:议论文中事实叙述概括、简洁。因为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说过:“外界压力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但它更是前进途中的润滑剂。”
我相信这句话是正确的。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凭着双手打出连破世界记录的水平。当记者采访她:“你是怎样对付自己身负的压力的?”她回答说:“我知道假如同胞寄希望于我这双手,但我并不沉重,因为我要将压力打到对方那边,于是,便增加了自信心。”将压力传给对方,这是何等潇洒,她不也是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吗?
1
2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 出了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战胜众多挫折,艰难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贝佛里奇)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巴尔扎克)
完成课堂小练习
追求吃喝打扮,脑子里只有享受,没有大志,浑浑噩噩,一旦不够钱花,就必定去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先是损人利己,之后就必然走上犯罪道路。
电影制作要追求票房价值的观点,在最近的一些文章中曾提出了批评,我认为是正确的
忍让是一种懦弱的行为,是一种下劣的为人处世手段。
完成课堂小练习
有好的纪律才能有好的班级,可是遵守纪律未必都是好的,有些人遵守纪律,可也不见进步多少。
有位同学在写《谈忍让》议论文,中心论点是这样写:忍让是一种懦弱的行为,是一种下劣的为人民族所倡导的忍让、宽容的为人处世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要点及写作指导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三、五单元,共有三篇关于“议论文写作”的短文。
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如何做到观点明确?首先,围绕材料,形成鲜明观点,并用明确的句子表达;其次,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凸显出来。
观点不明确有三种情况:一是态度不明确,二是论说范围过宽,三是语言不简洁。
第三单元:《议论要言之有据》论据使用要点:一是材料准确,二是材料与观点一致,三是材料丰富。
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论证合理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二是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三是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四是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同学们可参考这三单元里的理论知识知识以及课文尝试写作议论文。
一、议论文知识: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通俗说,议论文就是对某事、某人、某现象有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一)论点: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发议论。
如:班上有个同学经常不做值日,有的说他“怕脏”,有的说他“不关心班集体”。
又如:一场足球赛,本来可以踢赢的,结果反而输了。
什么原因呢?有的说是“技术不过硬”,有的则认为“骄兵必败”。
这不就是在议论吗?谁做了好事,受到表扬,做了坏事,挨了批评,这表扬和批评不就是对某一事物发表的看法吗?这些看法就是论点。
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论点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一般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分离出来的,从属于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中心论点,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和旗帜,没有论点或论点含糊,论证也就失去方向,结果是不知所云。
论点的要求:(1)正确——不能偏离题目或所供材料的主旨。
(2)鲜明——有明确的褒贬立场。
(3)新颖——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4)唯一——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几个分论点。
议论文的论点要旗帜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清二楚。
如:“抄袭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上课积极发言可以锻炼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是有教养的表现”等,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观点。
观点就像一面旗帜,要让这面旗帜飘扬起来,就必须有坚强的支柱,这支柱就是论据。
一篇文章有了鲜明的观点,还要有确凿、充足的论据来证明,否则就没有说服力。
(二)论据议论文的论点确立以后,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叫论据,只有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论点往往是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是不是要把这大量的材料全部用来作为论据呢?这里就有个怎么选择论据的问题。
总的来说,要根据论点从众多的论据中选择那些针对性最强,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以增强议论的逻辑性,使每个论据真正起到有力地证明论点的作用。
论据的要求:(1)正确——能紧扣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不能让论点和论据分离。
若与论点无关,再生动的论据,也不能选用。
在选择论据时,我们要注意:作为论据的具体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所以,一个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
因此,我们要注意从论点的需要出发,注意对论据进行灵活剪裁,使论据和论点相适应。
(2)真实——列举的事实、数据等要真实可靠,要经得起考验。
要符合实际,符合生活逻辑。
只有论据确凿可靠,才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才能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3)典型——列举的事实、数据等能以一当十,清楚地证明论点,有说服力。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代表性、必然性。
要做到选材典型,在运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时,就最好“慕名而选”,即选用名人名家的名言和事例。
“我姥姥说”,“我妈妈说”,“同学张三李四说”或“有人说”,往往“人微言轻”,缺少分量。
(4)新颖——选用平常生活中能打动人并且一般人不太熟知的事例做论据,不要总是选用大家熟悉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
新颖与陈旧是相对而言的,要使所摆的论据新鲜一点,可以从三方面考虑:①用别人不常用的。
这就要加强学习,博览群书,从古今中外人们的言论中搜集理论论据。
②用发生在不久前的。
这就要关心世事,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的万事万物中,找事实论据。
③用自己经历过的事。
这些事是别人不知道的,读来也会有新鲜感。
(5)概括——叙述论据时用较概括的语言,能把与论点有关的主要事例说清楚就行,不要对事例作详细叙述,尤其不能有细节描写,以免写成记叙文。
有些同学写不好议论文,大概有两个原因,一种是抽象地讲道理,没有摆事实,或者一篇文章讲了好几个道理,一个问题还没有说清楚,又扯到另一个问题上去了。
一种是论据不充足,不典型,不能说明观点。
文中只有论点,没有充分的论据,只有抽象的言论,没有具体的分析,读者是不会信服的。
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要有紧密的联系,不能互相脱节。
如《敬业与乐业》一文,从标题所提供的信息看,没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只是提出了论题,即议论的内容。
通读全文,可确定文本是一篇立论性文章。
在引用古籍分析题目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则。
然后围绕论点引用了朱子的话,举了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等作为论据,有力的证明了论点。
离开了这些论据,论点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三)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论述论点的过程。
有了正确的论点和充分的论据,还须借助于一定的论证方法才能使论点得以阐明。
由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构成了不同的事理,这就要求我们在论证过程中灵活采用多种方法,以便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论证论点,使论点的正确性得到全面、充分和深刻的证明。
论证的要求:(1)严密性——论证过程中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条理性——论证过程中思路明晰,层次清楚。
正文部分最好能用排比段来写,即每段的开头或结尾能用同样的句式来表述,每段写作时,最好把每段的中心句放在段首,这样就做到纲目清楚。
(3)逻辑性——论证过程中,论说透彻,说理性强,一般议论文要求至少能写出两层,实在不行,也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说。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的三大要素,在写作时,除了考虑该文论点如何以论据为基础,论据如何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外,还要灵活运用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道理论证法)、对比法、喻证法、类比法,等等。
论证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而且多数是交错在一起使用的。
如《敬业与乐业》就采用了例证法(当大总统、拉黄包车)、引证法(“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等多种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富有说服力。
总之,写议论文就是摆事实,讲道理。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文章两个宝,观点和材料;观点来统帅,材料跟他跑”。
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议论文训练中,要正确处理好材料与观点的内在关系,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做的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二、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 提出文章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总)分析问题(本论)------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为什么是这样(分)解决问题(结论)------论述怎么样做到和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总)常见结构形式:一、并列式: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解成几层意思,逐层加以论证,最后加以概括。
又叫总分式。
(是由分论点领起句结构式,几个分论点可在时间、空间、原因、条件、结果等方面并列)引论(提出论点)分论点①+论据①+分析论证并列式本论分论点②+论据②+分析论证分论点③+论据③+分析论证结论(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例文见《成功的秘诀》、《谦和是一种力量》(二)层进式:就是后边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关系。
一、(是什么)用简洁语言亮出中心论点。
论据A+议论、分析二、(为什么)论据B+议论、分析做结论(呼应开头)论据C+议论、分析(联系生活、做分析)三、(怎么样)(分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会怎样)(指出问题解决后的前景)(三)对比式结构提出中心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剖析、论证。
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的论证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论点正面论据(道理、事实)分析、议论本论(证明论点)论点反面论据(道理、事实)分析、议论结论(可总结、强调、照应、号召等)(二)议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1.确定题目(论述的问题或论点)2.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3.围绕论点确定几个论据(包括道理论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事实论据)4.确定论据之间的连接方式(使读者更能清楚地看清文章的论证脉络,条理清楚)5.确定从哪方面来联系实际或解决问题。
6.确定结论,即如何收尾。
(三)一般议论文写作五步法(1)第一步,写观点:开篇提出本文的论点或论题。
开门见山,让读者明白你要论述什么问题。
(2)第二步,写阐释:对论点进行简要分析。
(3)第三步,写材料: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
(4)第四步,写分析:分析说理。
这是文章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举出的事例就是堆砌材料,没有说服力了。
可采取先叙后议、先议后叙或夹叙夹议等形式。
分析的语言不求过多,必须围绕论点。
(5)第五步,写结论:总结或重申论点,照应开头。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 “由此可知”等字样。
这样本段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三、标准议论段的写法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写法一】:【步骤】: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观点句)【典例及解析】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
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
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
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
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
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知识就是力量。
(结论句)。
【写法二】:【步骤】:观点句材料句(多则材料)分析(共性)句结论句【典例及解析】: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观点句)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靠着弟弟接济;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多则材料)这些历史名人都饱受贫苦的困扰,也正是幼时的贫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更积极地去改变现状,最终成就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