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旧版)全册教学课件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说课稿德化一中李惠婷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内容上接第三节“九一八事变”,主要讲授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引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从而导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又为第二章的“抗日战争”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在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旧版)全册课件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 一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 册(旧版)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 下册(旧版)全册课件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18页 0020页 0072页 0074页 0076页 0078页 0080页 008国民政府前期的统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 第五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四节 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第四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二节 清朝晚期文化(二) 第四节 民国时期文化(二)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二节 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 第一节 新中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第三节 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教案全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教案全集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巩固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措施;3. 理解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3. 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措施;4. 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2. 组织学生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3. 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措施;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练习与作业: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2. 列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措施;3. 论述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和过程;2. 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3. 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3. 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4. 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2. 组织学生讨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3. 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练习与作业:1. 简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和过程;2. 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3. 论述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2.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就;3.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就;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2. 组织学生讨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就;3. 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 史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 代史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80页 0082页 0084页 0086页 0088页 0158页 0160页 0162页 0164页 0166页 0168页
第一章 第一节鸦片战争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 第二节 洋务运动 第四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六节 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二节 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第六章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三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上)(1840-1927)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第一节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42页 0044页 0046页 0116页 0118页 0120页 0190页 0192页 0194页 0264页 0266页 0268页 0270页 0272页 0295页
第一章 第一节鸦片战争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 第二节 洋务运动 第四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六节 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二节 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第六章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三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上)(1840-1927)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
原因
表现
特点
第 一 次
鸦片 战争
后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洋货大量 涌入,近代化大 都市崛起
沿海沿江地区人
民生活发生显 中西合璧、 著变化(衣、食、 不土不洋 住、社会风俗)
辛亥革命推翻了
第 二 次
辛亥革 命后
封建帝制,建立
了中华民国,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
风 俗习惯 发 生 巨变,交通有 较 大进步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 退出全屏播放
人心
时间
原因
表现
特点
政府强制 物质生活有进步 ,社
第
焕 然一新,
新中国 推动,国 会风尚较好,交通、
三
但受政治的
成立后 民经济 恢 通讯有进步 ,但生活
次
影响
复发展 水平普遍不高
变 化迅速,
第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改革开
科技在民众
四
改革开放 高,交通、通讯与传
放后
生活中的影
次
媒迅速发展
响不断加深
单元综合检测(五)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来辅助教学。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程的课件。
1. 引言在课件的开头,可以简要介绍近现代史的范围和重要性。
可以提及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时代背景课件接下来可以介绍近现代史的时代背景。
可以分别罗列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
例如,可以提到近代西方列强的崛起和中国的社会变革等。
3. 政治变革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近现代中国政治的变革和重要事件。
可以侧重于清末的改革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在讲解这些事件时,可以使用图表、图片和视频来丰富课件。
4. 经济发展这部分可以讲解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变革。
可以介绍清末的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文化运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还可以提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农民问题。
5.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近现代史的重要方面。
可以介绍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民起义和工人运动等。
此外,可以探讨城市化的变迁和妇女地位的转变等社会问题。
6. 文化传承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
可以讲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思潮的兴起。
可以介绍文化名人和他们的影响,如鲁迅、蔡元培等。
7. 国际关系探讨近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也是课件的重要内容。
可以介绍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租界问题,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斗争。
8. 结束语在课件的结尾,可以总结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和影响。
可以强调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份课件是针对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程设计的一个简单示例。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适当添加或删除内容。
通过使用课件,教师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呈现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知。
《中国近代史下》课件

政治派别与党派
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别和党 派,推动政治多元化发展 。
社会运动与变革
工人运动
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进行罢 工、示威等斗争,争取权益。
农民运动
农民起义、抗租抗税等运动,反 对封建剥削和压迫。
妇女运动
女性开始争取选举权、教育权等 权益,推动女性地位的提升。
国际关系变化
列强在华势力的重新分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阶级分化加剧,出现 了地主、资本家、工人等不同的社会阶层。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一些 沿海城市和内地大城市逐渐崛起。
社会问题凸显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一些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 出来,如贫富差距、失业、社会治安等。
教育与文化发展
1 2 3
新式教育的兴起
术,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贸易。
工业革命影响
西方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中国近代 工业开始发展,包括轻工业、重工 业和军事工业等。同时,民族资本 主义也开始兴起。
商业与金融发展
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中国近代商 业和金融业逐渐发展,出现了一些 近代商业城市和金融机构,如银行 、证券交易所等。
社会结构变化
阶级分化加剧
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03
促进国际交流
中国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各国历史相互交织。通
过了解中国近代史,可以促进国际交流和理解,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与
合作。
THANKS
谢谢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促使清政府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如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促进了中国自然 经济的解体,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开始 产生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 一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 册(旧版)全册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 下册(旧版)全册教学课件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18页 0020页 0072页 0074页 0076页 0078页 0080页 0082页 0154页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一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统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 第五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四节 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第四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二节 清朝晚期文化(二) 第四节 民国时期文化(二)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二 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 第一节 新中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第三节 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