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的建立
苗圃的建立

苗圃的建立苗圃是苗木生长的场所,它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下,使优良的繁殖材料经过生长,发育、培育出苗木。
苗圃育苗原则是:根据苗木生物学特性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创造和充分利用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不利于苗木生长,发育的因素,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培育出优质,高产,符合造林,更新,绿化要求的合格苗木。
苗圃的选择(一)经营条件交通便捷人力、电力有保障远离污染(二)自然条件1地形:一般固定苗圃最好选设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平地或1--3 °的缓坡地上。
如山地丘陵地区,选设苗圃地应尽量在山脚下的缓坡地,坡度较大的则应需要修筑带状的梯田。
北方地区以东坡,东南或东北坡较好。
2水源及地下水位:苗圃应建立在靠近江、河、湖、水塘、水库等有自然水源附近,有利于灌溉。
选择地下水源充足,可以打井提水灌溉的地方作为苗圃。
适宜的地下水位沙土应在1—1.5米,沙壤土2.5米,粘性土应在4米左右。
地下水位过高通气性差,过低易干旱。
3土壤:宜选择具有一定肥力的砂质土或轻粘土壤土。
过松起苗不宜带土球,过粘通气性差有碍根系发育,土壤易板结,一般针叶树种,选择育苗地PH值要求5.0—6.5,阔叶树种PH值6—8之间,土壤的酸碱性通常以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为好。
如不理想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及土壤的酸碱性,如较粘的土壤可惨砂,砂土种惨粘土。
4病虫、草害病虫、草害过分严重的土地和附近大树病虫害感染严重的地方,不宜选作苗圃。
金龟子、象鼻虫,蝼蛄、立枯病、多年生深根性杂草等危害严重的地方不宜选作苗圃。
土生有害动物如鼠类过多的地方一般也不宜选作苗圃。
或者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后再作苗圃;选择苗圃要综合考虑以上条件,尤其是土壤条件和水源更为重要。
各苗区的设置播种区:是培育播种苗的生产区,应选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最好的地段。
靠近水源灌排方便,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且靠近管理区。
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苗的生产区,条件与播种区基本相同。
苗圃工程建设方案 文库

苗圃工程建设方案文库一、工程项目的背景和意义苗圃是用于培育、保存和繁殖各类植物的专门场所,其建设对于保护植物资源、推动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圃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城市绿化植物的需求,还可以培育各类珍稀植物,丰富城市景观和提升城市形象。
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苗圃工程建设方案对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工程项目中,我们将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地,规划并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苗圃,为城市的园林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文将详细介绍苗圃工程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工程项目规划1. 选址原则苗圃工程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原则:(1)位置要便利:便于管理、交通便捷。
(2)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气候条件,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3)土壤条件:土壤条件应当符合植物的生长需要。
(4)周边环境:避免临近重大污染源或噪音源。
2. 规划设计(1)规划分区: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划分不同功能区,如常绿植物区、落叶植物区、多肉植物区等。
(2)设施建设:规划苗圃的办公、研究、操作、储藏等各类功能的建筑设施。
(3)设备安装:规划苗圃所需的灌溉、通风、温室等设备的安装位置。
(4)景观设计:考虑苗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设置观赏植物和景观示范区。
三、工程项目建设1. 场地准备(1)清理场地:清理选址地面杂物,将有害物质清理干净。
(2)整平场地:对选址区域进行土地整平,使其适于工程建设需求。
2. 建筑设施(1)搭建温室:依据苗圃功能需求,搭建适用的温室。
温室设施应结构稳固、通风良好,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2)办公建筑:建立苗圃的办公区,用于工作人员的办公及管理工作。
(3)其他设施:建立仓储、操作、研究等各类功能的建筑设施。
3. 设备安装(1)灌溉系统:根据苗圃植物的灌溉需求配置合适的灌溉设备和系统。
(2)通风系统:配置适当的通风设备和系统,保证温室内的空气流通。
苗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苗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
苗圃基地建设是为了满足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需求,提供优质的苗木和园艺植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环境质量和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苗圃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1. 建设规模,苗圃基地占地面积100亩,包括苗木培育区、展示区和办公区。
2.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苗木培育大棚、展示温室、办公楼、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3. 建设要求,建设规模需满足城市园林建设的需求,苗木品种多样化,质量优良。
三、建设方案。
1. 土地选址,选择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段进行土地选址。
2. 建筑设计,根据苗木培育和展示的需要,设计苗木培育大棚和展示温室,保证苗木的生长和展示效果。
3. 设施配备,配备种植设备、灌溉设备、温室通风设备等,保证苗木的生长和管理。
4. 人员配置,配备专业的苗木培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确保苗木的培育和管理工作。
5. 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苗木培育和管理制度,确保苗木的质量和数量。
四、建设进度安排。
1. 前期准备,选址、规划设计、设备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计划用时3个月。
2. 建设实施,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计划用时6个月。
3. 设施配备,购置种植设备、灌溉设备等,计划用时1个月。
4. 人员配置,招聘苗木培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计划用时1个月。
5. 管理模式,建立苗木培育和管理制度,计划用时1个月。
五、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苗木销售收入、展示区门票收入等,预计年收入100万元。
2. 社会效益,提供城市绿化所需的优质苗木和园艺植物,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六、项目风险。
1.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不足导致销售困难。
2. 自然风险,自然灾害对苗木生长和管理造成影响。
3. 管理风险,管理不善导致苗木质量下降。
七、项目推进。
1. 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扩大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
2.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自然风险。
3.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风险。
苗圃的建立与苗圃土壤耕作

②灌溉系统
灌溉系统主要由水源、提 水、输水和配水系统组成。
③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由堤坝、截 流沟和排水沟组成。 排水沟应设在地势较低的 地方,如道路两旁。
④防风林带
苗圃周围设置乔、 灌木相结合的封闭 式防风林带,宽度 为4-10m。
⑤土建项目
苗圃房屋、场院、仓库、 机房等应设在地势较高、 土壤条件差、便于管理、 交通方便的地方。大型苗 圃一般设在苗圃地中心位 置。
苗圃面积计算
苗圃面积大小应与其担负的任务相适应。 苗圃地的总面积包括生产用地面积和辅助用地面积。
生产用地面积计算
将各树种育苗生产用地和其他生产用地面积汇总,即得总 的生产用地面积。
某一树种育苗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S NAB
n
C
S—某树种所需的育苗面积;N—每年生产苗木数量;
A—苗木的培育年龄;n—某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
(二)苗圃地的选择
1、自然条件 (1)地形 1.苗圃地最好择排水良好,地形平坦的开阔地带。 2.平地较少时应选择坡度3°以内的土地。坡度过大容易造成
水土流失,也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灌溉。 3.在坡度较大的山区建立苗圃,应选择南坡、缓坡、土层厚的
地方,并要修水平梯田。 在低洼地、重盐碱地、寒流汇集地、密林中的小块空地、距林
缘20米以内的地段、风口处等地段不宜建立苗圃。
(2)土壤条件
土壤肥力 土壤质地 酸碱度
针叶树多适应于微酸性至中性(pH值5.0-7.5); 阔叶树多适应于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6.0-8.0)。
盐含量
全盐含量应控制在0.1%以下。
(3)水源
要尽量利用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等水源;上述 水源不足或没有,要有打井条件。
花园苗圃建设方案

花园苗圃建设方案项目背景花园苗圃是指专门培育各种花卉、草坪、灌木等植物的场所,通常用于公园、庭院、社区等场所的美化和绿化工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花园苗圃的建设方案,包括场地选择、苗木采购与培育、设施建设等内容。
场地选择在选择花园苗圃的场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地理位置:选择靠近城市中心或社区的场地,方便市民参观和购买苗木。
2.地形条件:场地应具备较平坦的地形,便于种植和管理工作。
3.日照条件:充足的阳光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场地应选择日照充足、避免阴暗的地方。
4.土壤质量:优质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场地。
苗木采购与培育选择合适的苗木是花园苗圃建设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苗木采购与培育的步骤:1.选择苗木供应商:寻找信誉良好的苗木供应商,确保苗木的品质和种类选择。
2.培育设施建设:建立苗木培育所需的温室、育苗盘、育苗床等设施,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苗木种植: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和生长介质,进行苗木的种植工作。
4.管理与养护: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5.增加苗木品种:定期引进新的苗木品种,丰富苗木的选择。
设施建设为了提供良好的苗木培育环境并方便管理工作,花园苗圃需要建设以下设施:1.温室:建立适于苗木培育的温室,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并隔离外界的有害生物。
2.育苗盘与育苗床:根据苗木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建设适合育苗的盘和床,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养分。
3.灌溉系统:建立合理的灌溉系统,确保苗木的水分供应充足,并节约水资源。
4.保护措施:安装防鸟网、防虫网等保护设施,预防外界有害生物的入侵。
管理与运营花园苗圃的管理与运营是保证苗木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
以下是管理与运营的要点:1.人员组织:建立专业的苗木培育团队,包括苗木专家、园艺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
2.定期检查:定期对苗木进行检查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3.销售与推广:开展苗木销售与推广活动,包括举办展览、推出优惠活动等,吸引客户。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一、苗圃分类(一)以育苗用途和任务分类根据苗木的用途和任务可将苗圃分为森林苗圃、防护林苗圃、园林苗圃、果树苗圃、特用经济林苗圃、教学及实验苗圃。
森林苗圃的任务是以培育用材林苗木为主,苗木的年龄一般较小,为I 〜3年生苗;防护林苗圃是以培育各种类型防护林用苗为主的苗苗木年龄一般较大,年龄范围也较大;园林苗圃是培育城市、公园、居民区、道路等绿化所需苗圃,苗木种类多、年龄大,且要求有一定的树形。
有时还专门有花圃;果树苗圃以培育果苗为主,多采用嫁接苗;特用经济林苗圃用以培育特用经济树种用苗,如桑苗、油茶苗、油橄榄苗、枸杞苗、花椒苗等;教学及实验苗圃是专供教学和科研用的。
另外,许多苗圃并非功能单一的苗圃•同时生产多种用苗,这类型苗圃可称为综合苗圃,也可以其主要功能命名。
(二)以权属分类按照苗圃所有权可将苗圃分为国有苗圃、集体苗圃、个体苗圃。
国有苗圃一般面积都较大,技术力量强,生产苗木种类多。
大型的固定苗圃多属于这一类;集体苗圃多是根据地方和集体的需要建立的,有固定的也有临时的,生产的苗木相对较少但能结合本地的需要;个体苗圃一般是I临时的,有时是为满足某项任务用苗而建立,其设置完全以经济效益为主,一旦育苗无纯收入,苗圃地将转为它用。
(三)以使用年限分类可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
固定苗圃:又称永久苗圃,其特点是使用期限长,连续育苗可长达10余年乃至几十年;一般面积较大,便于集约经营和机械作业;便于安装现代化的灌溉设施;生产苗木种类较多;能充分利用投资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苗木;有利于幵展科学研究工炸,有刑于培养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
临时苗圃是为完成某一地区林木栽培任务而临时设置的苗圃,当完成任务或土壤肥力严重消耗不宜苗圃即停止使用。
其特点是使用年限较短;距林木栽培地近,避免苗木长距离运输,易于降低栽培成本和提高成活率;生产的苗木对栽培地立地条件适应性强;苗期管理及保护工作方便;但常常由于无条件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和保护措施,致使苗木的产量较彳氐和质量较差。
2024年苗圃如何建设工作思路

2024年苗圃建设工作思路一、前言2024年,苗圃建设工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苗圃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2024年苗圃建设工作的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总体目标1. 加大苗圃建设投入,提高苗圃基础设施水平。
2. 提高苗木培育技术水平,推动苗圃现代化发展。
3. 加强苗木品种培育研究,提高苗木供给质量和品种特色。
三、具体工作思路1. 加大苗圃建设投入,提高苗圃基础设施水平。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苗圃基础设施。
加大对苗圃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苗圃基础设施水平,扩大苗圃规模,建设一批现代化苗圃基地。
(2)完善苗圃管理体制,提高苗圃管理效率。
建立健全苗圃管理体制,推动苗圃建设行业规范化发展,提高苗圃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提高苗木培育技术水平,推动苗圃现代化发展。
(1)加强苗木培育技术培训。
加强对苗木培育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苗圃现代化发展。
(2)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
加大对先进苗木培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苗木培育效率和质量,推动苗圃现代化发展。
3. 加强苗木品种培育研究,提高苗木供给质量和品种特色。
(1)加大对苗木新品种培育的投入。
加大对苗木新品种培育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苗木新品种培育研究任务的组织实施,在苗木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2)打造苗木品牌,提升苗木市场竞争力。
加大对苗木市场的宣传推介力度,打造苗木品牌,提升苗木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苗圃建设工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就2024年苗圃建设工作的思路进行了探讨,但实际工作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落实和推进,希望有关部门和广大农业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落实苗圃建设工作1. 充分调研当地资源环境,合理规划苗圃布局。
苗圃基地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苗圃基地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近段时间来,有越来越多做园林绿化工程想自己建立苗圃基地,也有自己想租地建立苗圃基地的。
那么苗圃的规划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呢?下面为您分享一、苗圃基地选址的问题苗圃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
首先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区,最好距中心城市较近或位于多个城市之间,同时要位于主要公路附近,进入苗圃的道路一定要好,能承受装载大树的载重汽车,有利于苗木的运输和销售。
其次苗圃基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为好。
通风性好,水源近,便于灌溉。
二、确定好种植面积三、做好苗圃的管理1、苗木品种选择。
选择品种是建立苗圃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苗木品种的选择要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
外来树种要特别注意其适应性。
其次苗木市场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可能今年卖得好的苗木,明年就跌了。
所以如果想从事苗木行业,一定要对苗木市场熟悉,不要盲目跟风种植。
市场已过了短缺期,大多数品种大家都在生产。
这个时候,种什么品种是关键。
不妨多参观、考察各地的苗圃,对同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阅读专业报刊及上网,看看市场缺少哪些品种,哪些品种有发展潜力,哪些品种市场不易饱和,哪些品种市场寿命长等,把握好这一点,苗圃经营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再者如果前期投入的不多,可以选择见效快的苗木,像小苗出钱很快,成本低。
如果资金充足可以选择一些有价格,精品的苗木种植。
这种越大越贵的乔木,生长周期大,利润高。
另外,要确定苗木的数量,多大面积种植多少树,树长到什么规格卖。
这些在之前都要规划好,在种植时也要确定树与树之间的间隔。
2、熟练掌握技术品种选择得好,技术管理跟不上也不行。
其实,技术是贯穿在苗圃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比如苗木品种对冷热温度的抗性,对干燥或湿润气候的要求,对水分的需求,对土壤盐碱的抗性,对修剪的反应,对各种化肥的需求量等都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3、日常管理技术是体现在日常管理中的,做起来挺烦琐,多道环节,管不好也不行。
现在不光要求苗木规格大,还要求苗木树干要直,树冠丰满,树形及颜色美观等,各个品种要求也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圃的建立苗木是造林的重要物质基础。
苗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造林事业的发展。
造林工作是林业生产的基础,而苗木培育则就造林的前提条件,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一特定条件,就是苗圃。
苗圃是苗木生产的基地。
根据世界各国苗圃经营管理及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似将苗圃定义为苗木生产的林业或园艺企业单位,更为实际。
它的任务,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以最低的成本,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苗木,来满足造林及绿化用苗需要。
因而,它不但需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集约的经营管理,而且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苗木生长的所需的环境条件,如何选择并建立一个自然条件良好苗圃,则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苗圃种类简介苗圃以其任务、生产苗木之用途;使用年限的长短、规模;甚至所有制形式等,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按苗圃使用年限长短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
固定苗圃又称永久苗圃。
由于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基本建设投资。
因而,使用年限长。
且生产的苗木种较多,经营水平及人员素质较高,加之先进技术及机械设备的应用,苗木质量易于保证。
大、中型国营苗圃均属此类。
但由于苗圃长期设于一处,若以生产造林苗木为主,则势必造成距造林地愈来愈远的困难,从而使苗木包装、运输费用大大增加。
临时苗圃是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造林或绿化任务而临时设臵的育苗地。
一般面积较小,常设在造林地附近。
根据造林任务,培育较单一的苗木品种。
如林间苗圃,山地苗圃和小型乡村苗圃。
造林任务完成后,苗圃随即撤销,苗木留圃,圃地变为林地。
由于就地育苗,就地造林,圃地环境与林地相一致,苗木有较强的适应性,造林成活率较高。
加之运输方便,育苗设备等投资少,育苗成本较低。
虽有较为分散,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苗木数量、质量不易保证等不足,但仍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育苗方法。
二、按苗圃任务,生产苗木之用途分为:森林苗圃、防护林苗圃、园林苗圃、果树苗圃、特用经济林苗圃、教学实验苗圃等。
森林苗圃以生产用材林苗木为主;防护林苗圃以培育营造防护林所特需的乔灌木树种苗木为主;园林苗圃以生产绿化用苗木及花卉为主;果树苗圃以培育各种果树苗木为主;特用经济林苗圃(或称专门苗圃)以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特殊用途树种的苗木,如桑苗等。
教学实验苗圃以教学、科研为目的,是学校、科研单位的附设苗圃。
有些苗圃非一种生产任务,而具多种育苗功能,称为综合苗圃。
三、按苗圃规模(使用面积)大小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苗圃面积在20公顷以上,中型苗圃面积在3—20公顷,小型苗圃面积在3公顷以下。
四、按所有制形式分为:国家(营)、集体、个人苗圃。
近年来,随着林业有关政策的落实,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以户或联户形式的家庭苗圃迅速发展,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的苗木生产者。
苗圃种类是相对的,是为研究之需要取其不同特点而划分的。
以下各节,以固定苗圃为对象。
以森林苗圃(即大、中型森林苗圃)为例,加一叙述。
其它类型(如园林、果树等)苗圃可作参考。
第二节苗圃地的选择为培育优质高产的苗木,除应具有较高的经营水平外,具有能满足苗木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的环境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使苗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造林计划或林业发展规划,要在某地建立一个苗圃,那么,这一苗圃所处的大气候条件已经确定。
大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改变的。
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在已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
这就是苗圃地选择的主要内容,苗圃地的选择。
一、经营条件经营条件,即苗圃的位臵。
苗圃应设在造林地区的中心或靠近造林地。
使所育苗木能较好的适应造林地环境,并可减少运输费用及苗木损失,提高成活率。
同时,应交通方便,以便所需材料的运入及苗木的及时运出。
另外,还应考虑劳力来源及机电应用等方面。
因而应靠近居民点及有电源的地方。
二、自然条件影响苗木生长的立地因子众多,而以土壤、气候条件为宜。
气候条件包括大的气候条件与小的生态环境(微气候条件)。
大气候条件虽不能改变,但也应排除极端气候因子影响之地段。
微气候因子变化较大,应慎重考虑,但微气候因子资料不易获得。
由于它与地形因子密切相关,因而常以地形因子的选择代之。
1.地形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开阔、排水良好的地段。
若为坡地,北方常以不超过3℃,南方多雨地区常以不超过5℃的缓坡为宜。
临时苗圃或难一选择平坦地的小型苗圃,可选择台田(水平梯田)或筑水平带育苗。
这时应着重考虑坡向因子。
北方气候干旱、寒冷,一般可选阳向坡中下部,而以东南向最佳。
另外,坡面的选择还考虑所育苗木特性。
使坡向的光热特性与苗木的生长要求相一致。
苗圃应避免设在寒流汇集的洼地,密林中的小块空地,裸露、干燥瘠薄的山顶,阳光不足的山谷。
风害严重的风口,以及雨季易被水淹的地方。
2.土壤土壤是苗木赖依生存的条件。
它供给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温度及根系呼吸所需的氧气,并提供根系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直接关系到种子萌发、插穗生根及苗木的生长。
土壤条件主要包括土层厚度、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及质地,土壤酸碱度及土壤水分(干旱地区尤为重要)。
以土层深厚(大于50厘米,GB6001—85),肥力高,质地以沙壤、壤土及轻粘壤,且团粒结构发达的土壤为最佳。
土壤PH以树种适应能力而选择,多数阔叶树种以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为宜,其PH范围可达6.0—8.0,多数针叶树则以微酸至酸性土壤为宜,PH范围可达5.0—6.5。
三、水源苗圃应有充足的水源,以确保育苗灌溉之需要,特别在干旱地区,更是如此。
水源指地在或地下水。
地面可利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源。
地下水源的利用,应考虑打井之可行性及水质,含盐量一般不得超过0.1%,最高不得超过0.15%。
地下水位也不能太高,否则可能导致雨季被淹;蒸发量大的地方,可能导致盐渍化。
一般沙壤土地下水位1.5—2.0米,轻粘壤土以2.5米以下,粘性土壤4米左右为宜。
四、病虫害根据“防重于治”的原则,在选设苗圃时,应详细进行病虫害调查,了解当地病虫害情况和感染的程度。
对毁灭性病虫害,更应特别注意。
第三节苗圃面积的计算苗圃面积规模,取决于造林任务(或苗生产任务)之大小,二者协调一致。
苗圃总面积,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
一、生产用地面积的计算生产用地指直接用于生产苗木的地块。
包括每年育苗地及轮作休闲地。
生产用地面积的计算,根据各树种苗木生产任务而确定。
一个苗圃往往培育苗木之种类很多,难一逐一计算,但通常生产数量较大的树种,不过几种而已。
计算生产用地面积时,只要抓其主要育苗树种面积,估计其次要树种面积即可。
计算公式为:某树种所需育苗面积(S )=)()(n N 该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该树种苗木生产任务×所需苗龄(A ) 实行轮作制(指与农作物等非林木之其他植物)者,再加年休闲地面积。
但由于土地面积较紧及经营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现已多不采用该轮作方法。
将各主要树种所计算之所需育苗面积相加,即为生产用地面积之理论值。
考虑到在育苗至苗木出圃过程中苗木的损失,对其理论值应增加3—5%。
然后再加次要树种育苗面积即为生产用地面积。
二、圃助用地面积的计算辅助用地指非直接用于育苗,但为苗木生产服务的一切设施用地。
如道路、房舍、场院、排灌系统、防护林等设施。
其面积大小之确定,以方便生产,而又尽量减小为原则,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能超过总面积的25%(GB6001—85)。
大型苗圃为15—20%,中、小型苗圃为18—25%。
根据生产用地面积及辅助用地在之比例,便可确定苗圃面积。
第四节 苗圃规划设计苗圃地选定后,就要进行建圃工作。
为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便于以后生产管理及建圃施工需要,建圃前,须首先完成苗圃规划设计工作。
一、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一)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1.耕作区是苗圃中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
2.耕作区的长度依机械化程度而异,完全机械化的200—300m 为宜,畜耕者50—100m 为好。
耕作区的宽度依圃地的土壤质地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而定,排水良好者可宽,排水不良时要窄,一般宽40—100m 。
3.耕作区的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和圃地形状等因素综合考虑。
坡度较大时,耕作区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
一般情况下,耕作区长边最好采用南北向,这样可使苗木受光均匀,有利生长。
(二)各育苗区的配臵1.播种区 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实施的关键地段。
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弱,要求精细管理,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人力、物力、生产设施均应满足。
具体要求其地势较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灌溉方便;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便于防霜冻;且靠近管理区。
如果坡地,则应选择最好的坡向。
2.营养繁殖区 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地区,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应设在土层深厚和地下水位较高,灌溉方便的地方,但不象播种区那样要求严格。
嫁接苗区,往往主要为砧木苗的播种区;宜土质良好,便于接后覆土,地下害虫要少,以免危害接穗而造成嫁接失败;扦插苗区则应着重考虑灌溉和遮荫条件;压条、分株育苗法采用较少,育苗量较少,可利用零星地块育苗。
同时也应考虑树种的习性来安排,如杨、柳类的营养繁殖(主要是扦插)区,可适当利用较低洼的地方。
而一些珍贵的或成活困难的苗木,则应靠近管理区,在便于设臵温床、荫棚等特殊设备的地区进行,或在温室中育苗。
3.移植区 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
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育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
依规格要求和生长速度的不同,往往每隔2—3年还要再移几次,逐渐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
所以移植区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的地方。
同时也要依苗木的不同习性进行合理安排。
如杨、柳可设在低湿的地区,松柏类等常绿树种则应设在较干燥而土壤深厚的地方,以利带土球出圃。
4.大苗区培育植株个体、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
在本育苗区继续培育的苗木,通常在移植区内进行过一次或多次的移植,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
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满足绿化建设的特殖需要,如树冠形态、干高、干粗等高标准大苗,利于加速城市绿化效果和保证重点绿化工程的提早完成。
因此,大苗区的设臵地于加速绿化效果及满足重点绿化工程的苗木需要有很大的意义。
一般选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低而且地块整齐的区域。
在树种配臵上,要注意各树处的不同习性要求。
为了出圃时运输方便,最好能设在靠近苗圃的主要干道或苗圃的外围运输方便处。
5.母树区在永久性苗圃中,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需设立采种、采条的母树区。
本区占地面积小,可利用零散地块,但要土壤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较低。
对一些乡土树种可结合防护林和在沟边、渠旁、路边进行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