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速压汞与常规压汞的异同
发泡多孔介质对泡沫粒径的影响

发泡多孔介质对泡沫粒径的影响何金钢;王德民;宋考平;袁琳【摘要】通过泡沫粒径测量实验和发泡多孔介质的恒速压汞实验研究不同长度、不同孔隙结构发泡多孔介质的发泡效果,确定泡沫粒径的最小表征单元和泡沫生成稳定时需要的“扰动单元”数量。
结果表明:当单幅图像中的泡沫数量高于120时,泡沫粒径的变异系数将趋于稳定,能够消除泡沫粒径的影响;采用扰动单元和扰动单位的概念能更能准确地从泡沫产生机理上评价发泡多孔介质的发泡能力,且当扰动单元数量达到100±20个时,泡沫的变异系数小于0.5,泡沫的粒径均质程度较好;泡沫平均粒径约为主流喉道直径的1.23~1.51倍,均小于平均孔隙直径,在相同的多孔介质中一旦产生能够起到较好的封堵作用。
%The foaming effect of porous media with different length and pore structure was studied using the bubble size meas-urement and foam porous medium constant speed mercury injection, through which the minimum characterization of bubble size and the amount of"disturbance unit" needed for stable bubble generation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numbers of bubbles in a single image are more than 120,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bubble particle size will stabilize, and the influence of bubble particle size can be eliminated. Using perturbation and disturbance units can be more accurate e-valuation from the mechanism of bubble foam foaming capacity of porous media. It is found that when disturbance unit quanti-ty reaches to 100±20, and the bubble variation coefficient is less than 0. 5, the bubble size homogeneous degree is better. Also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is 1. 23-1. 51 times larger than the bubble mainstream throat diameter,which is less than the average pore diameter. Therefore, the foam can have good blocking capability once it can be generated in the same porous medium.【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10页(P173-182)【关键词】泡沫粒径;发泡多孔介质;恒速压汞;扰动单元;最小表征单元【作者】何金钢;王德民;宋考平;袁琳【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6泡沫流体在石油工业中应用广泛[1-3]。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第30卷 第4期2009年7月石油学报A CT A PETROLEI SINICAV o l.30JulyN o.4200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6C B 705800)资助。
作者简介:王瑞飞,男,1977年1月生,2007年获西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安石油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E -mail:s irw rf 2003@1631com文章编号:0253-2697(2009)04-0560-04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王瑞飞1 沈平平2 宋子齐1 杨 华3(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2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1)摘要:通过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的岩样,有效喉道、有效孔隙发育程度较高,孔喉比较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具有中等孔隙和小喉道发育、孔喉连通性差及孔喉性质差异大的特点,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贾敏效应伤害。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性质主要由喉道控制,喉道半径分类明显。
渗透率越低,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越好。
喉道控制储层渗透性,进而决定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
关键词: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孔喉特征;孔喉比;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储层性质中图分类号:T E 125 文献标识码:A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pore throat in ultra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WANG Ruifei 1SH EN Pingping 2SONG Ziqi 1YANG H ua3(1.Colleg e of Petroleum E ngi neer ing ,X i .an Shiy ou Univer sity ,X i .an 710065,China;2.Petr oChina Ex p lor atio n and D evelop ment Resear ch I nstitute,Beij ing 100083,China;3.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 ield Comp any ,X i .an 710021,China)Abstract :T he features o f micr o -por e thr oat in the ult ra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 eser vo ir wer e analy zed by using t he constant -r ate mercur y inject ion techno log y.T he effect ive thr oat radius,the effectiv e thro at v olume,the effective po re radius,the effectiv e por e volume and the po re -to -throat r atio ar e cor relativ e w ith the por osity and permeability o f r eservo irs.F or t he ro ck samples w ith higher po rosity and per meabilit y,the effectiv e thro at and por es are better ,while the po re -to -t hr oat ratio is low er.T he ultra -low permeabil-i t y sandstone reserv oir s are cha racterized by medium por e,fine thro at,poo r connect ivit y o f po re w ith thr oat as well as g reat differ -ence in pr operties o f po re and thro at.T her e w ill be the Jamin effect in t he develo pment of the ultr a -lo w permeability r eser vo ir.T he qualit y of this kind of r eser vo ir is mainly contro lled by thro at,and the radius o f t hr oat has the obvious classif ication features.When the permeability of reserv oir g ets low er,the co rrelatio n of throat r adius w ith per meabilit y gets better.T he thro at contr ols the perme -ability of r eser voir and also det ermines the development effectiv eness.Key words :ultra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 ne reservo ir ;po re throat features;po re -to -throat rat io;por e tex ture;char acteristic param -eter ;r eser vo ir pro per ty目前,压汞技术仍是获取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参数的重要途径。
恒速压汞、核磁、启动压力

1、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比利用恒速压汞仪,分别测试了东16扶杨油层的一块岩样和树322区块的一块岩样。
(1)恒速压汞试验原理恒速压汞的实验原理简述如下:恒速压汞以非常低的速度进汞,其进汞速度为0.000001mL/s,如此低的进汞速度保证了准静态进汞过程的发生。
在此过程中,界面张力与接触角保持不变;进汞前缘所经历的每一个孔隙形状的变化,都会引起弯月面形状的改变,从而引起系统毛管压力的改变。
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左图为孔隙群落以及汞前缘突破每个结构的示意图,右图为相应的压力变化。
当进汞前缘进入到主孔喉1时,压力逐渐上升,突破后,压力突然下降,如右图第一个压力降落O(1),之后汞将逐渐将这第一个孔室填满并进入下一个次级孔喉,产生第二个次级压力降落O(2),以下渐次将主孔喉所控制的所有次级孔室填满。
直至压力上升到主孔喉处的压力值,为一个完整的孔隙单元。
主孔喉半径由突破点的压力确定,孔隙的大小由进汞体积确定。
这样孔喉的大小以及数量在进汞压力曲线上得到明确的反映。
图1-4 恒速压汞测试原理图实验采用美国Coretest公司制造的ASPE730恒速压汞仪。
进汞压力0-1000psi (约7MPa)。
进汞速度0.000001ml/s。
接触角140º,界面张力485达因/厘米。
样品外观体积约1.5cm3。
(2)恒速压汞测试与分析表1-3、图1-5~图1-12给出了榆树林两个特低渗透岩样的数据测试结果。
图1-5 样品孔道半径分布情况图图1-6 样品喉道半径分布情况图图1-7 样品喉道半径累积分布图图1-8 样品单一喉道对渗透率的贡献率图0200400600800100012005020035050065080095011001250孔喉半径比频率(个数)图1-9 树322区块一样品孔喉半径比分布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35140245350455560665770孔喉半径比频率(个数)图1-10 东16区块一样品孔喉半径比分布11010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Sw (%PV)毛管压力 (p s i a )图1-11 树322区块一样品毛管压力曲线0.111010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Sw (%PV)毛管压力 (p s i a )图1-12 东16区块一样品毛管压力曲线表1-3 所测试特低渗透岩样数据从图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东16和树322两区块的孔道半径分布比较接近,东16区块略大,而喉道分布相差很大。
石油 恒速压汞的特点

石油:恒速压汞与高压压汞的比较在油田实际生产中,从储层评价到开发设计,都需要对储层的孔隙结构及其渗流特性做深入的了解。
但是在现有的对孔隙结构的认识和基于认识之上的理论模型,由于观测手段或研究方法的限制,都做了相当的假设性处理,这种假设增加了预测结果的随意性。
恒速压汞是一种测试孔隙结构的新技术,在对孔隙结构复杂性的认识方面,比以往的研究手段更进了一步,可以使人们对孔隙结构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
但是,这项技术由于对精密仪器制造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诞生的较晚。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学者在进行压汞实验时发现了与岩心溶洞有关的压力波动现象,萌发了恒速压汞的实验思想。
八十年代,以H.H.Yuan和P.G.Toledo为代表的学者阐释了恒速压汞实验机理,并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进行了实验探索。
九十年代,依赖于计算机、高精度泵和压力采集等技术的进步,美国Coretest公司(美国岩心实验系统公司)Jared Potter博士与P.G.Toledo等合作研发了能够比较理想的满足恒速压汞实验条件的仪器ASPE-730,从此恒速压汞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彼达公司(www.gloc om-inc.c om)。
从这个意义上讲,压汞测试技术更为接近事实。
它确实从发生在孔隙空间中的渗流运动本身对孔隙结构的响应进行了测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测试过测试过程本身包含了太多人工干预的因素,就使得许多与自然渗流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孔隙结构特征无法得到体现。
这无疑是常规压汞测试技术的最大不足。
具体而言,常规压汞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记录进汞量,从一个静止的状态到另外一个静止的状态。
在这两个静止状态之间,丢失了很多孔隙结构的信息,比如孔道特征。
而没有孔道特征就无法得到孔喉比的信息。
此外,利用常规压汞方法得到的喉道分布频率反映的是某一级别喉道所控制的孔隙体积,而恒速压汞ASPE-730所测是喉道的数量分布。
两者有很大的差别。
常规压汞与恒速压汞ASPE-730的进汞曲线(毛管压力曲线)完全一致,说明两者的反映的物理过程完全一致,只不过一个是离散的过程,另一个是连续的。
恒速压汞法在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中的适用性

恒速压汞法在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中的适用性赵华伟;宁正福;赵天逸;王庆;胡金柱【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年(卷),期】2017(024)003【摘要】在深入分析恒速压汞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岩心实验结果,研究了该方法在致密油孔隙结构表征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运用恒速压汞法能够区分孔隙和喉道,获得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及孔喉半径比分布,可以更全面地表征孔隙结构并揭示其对渗流能力的影响;恒速压汞法以准静态进汞,能够消除润湿滞后效应,同时修正了高压下介质变形的影响,实验数据相比于高压压汞法更为准确.然而,受最高驱替压力的限制,恒速压汞法最大汞饱和度较低,无法表征半径小于0.12 μm的孔喉.总体而言,恒速压汞法在表征致密油孔隙结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才能表征致密油完整的孔隙结构.【总页数】4页(P413-416)【作者】赵华伟;宁正福;赵天逸;王庆;胡金柱【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5.1【相关文献】1.压汞-恒速压汞在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定量表征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合水地区长7储层为例 [J], 喻建;马捷;路俊刚;曹琰;冯胜斌;李卫成2.压汞法与气体吸附法联用分析沈352井致密储层岩石孔隙结构 [J], 郭鹏超;3.恒速压汞法研究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以大庆油田为例 [J], 慕月4.应用常规压汞和恒速压汞实验方法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以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头屯河组为例 [J], 朱永贤;孙卫;于锋5.联合压汞法的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为例 [J], 孟子圆;孙卫;刘登科;吴育平;李冠男;欧阳思琪;赵丁丁;雒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恒速压汞、核磁、启动压力资料

1、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比利用恒速压汞仪,分别测试了东16扶杨油层的一块岩样和树322区块的一块岩样。
(1)恒速压汞试验原理恒速压汞的实验原理简述如下:恒速压汞以非常低的速度进汞,其进汞速度为0.000001mL/s,如此低的进汞速度保证了准静态进汞过程的发生。
在此过程中,界面张力与接触角保持不变;进汞前缘所经历的每一个孔隙形状的变化,都会引起弯月面形状的改变,从而引起系统毛管压力的改变。
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左图为孔隙群落以及汞前缘突破每个结构的示意图,右图为相应的压力变化。
当进汞前缘进入到主孔喉1时,压力逐渐上升,突破后,压力突然下降,如右图第一个压力降落O(1),之后汞将逐渐将这第一个孔室填满并进入下一个次级孔喉,产生第二个次级压力降落O(2),以下渐次将主孔喉所控制的所有次级孔室填满。
直至压力上升到主孔喉处的压力值,为一个完整的孔隙单元。
主孔喉半径由突破点的压力确定,孔隙的大小由进汞体积确定。
这样孔喉的大小以及数量在进汞压力曲线上得到明确的反映。
图1-4 恒速压汞测试原理图实验采用美国Coretest公司制造的ASPE730恒速压汞仪。
进汞压力0-1000psi (约7MPa)。
进汞速度0.000001ml/s。
接触角140º,界面张力485达因/厘米。
样品外观体积约1.5cm3。
(2)恒速压汞测试与分析表1-3、图1-5~图1-12给出了榆树林两个特低渗透岩样的数据测试结果。
图1-5 样品孔道半径分布情况图图1-6 样品喉道半径分布情况图图1-7 样品喉道半径累积分布图图1-8 样品单一喉道对渗透率的贡献率图200400600800100012005020035050065080095011001250孔喉半径比频率(个数)图1-9 树322区块一样品孔喉半径比分布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35140245350455560665770孔喉半径比频率(个数)图1-10 东16区块一样品孔喉半径比分布11010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Sw (%PV)毛管压力 (p s i a )图1-11 树322区块一样品毛管压力曲线0.111010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Sw (%PV)毛管压力 (p s i a )图1-12 东16区块一样品毛管压力曲线表1-3 所测试特低渗透岩样数据从图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东16和树322两区块的孔道半径分布比较接近,东16区块略大,而喉道分布相差很大。
运用压汞法描述孔隙结构

h
ph
pa
r
r
ρw
3 压汞原理
图2 膨胀计型号
粉末
块体
3.2 压汞仪测量原理膨胀计是压汞仪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其分为块体和粉末两大类,容量有3cc,5cc,15cc三种。
3 压汞原理
3.2 压汞仪测量原理
每一次分析都会从汞池中消耗掉3到15毫升的汞,当汞少了时,我们需要及时补充汞液,使汞液面低于汞的观察窗的顶部1到3厘米,不能达到观察窗口的顶部。
运用压汞法描述页岩孔隙结构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汇报人姓名
压汞仪
压汞原理
压汞实验
恒速压汞与常规压汞的对比
绪言
汇报提纲
01
输入内容一
02
输入内容二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对页岩气的储集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对页岩中的微观孔隙进行有效分析是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必须解决的问题。表征非常规致密储层孔隙特征的方法:氮气吸附法、压汞法(3nm~120μm)、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核磁共振等,但不同方法获得的孔隙范围各有差异,仅利用单一方法不能全面表征页岩的孔隙特征,须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联合测定。压汞法作为研究多孔物质特性一项较好的技术,其测量大孔、中孔孔容和孔径分布的标准已被广泛接受。
压汞法简介
1 绪言
2 压汞仪
图1 全自动压汞仪 AutoPore Ⅳ
AutoPore Ⅳ 9500 全自动压汞仪,最大压力3.3万磅(228MPa),孔径测量范围 5nm-1000μm,有一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站AutoPore Ⅳ 9505全自动压汞仪,最大压力3.3万磅(228MPa),孔径测量范围 5nm-1000μm,有两个高压和四个低压站AutoPore Ⅳ 9510全自动压汞仪,最大压力6万磅(414MPa),孔径测量范围 3nm-1000μm,有一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站AutoPore Ⅳ 9520全自动压汞仪, 最大压力6万磅(414MPa),孔径测量范围3nm-1000μm,有两个高压和四个低压站
岩石孔隙结构分析技术

孔隙结构分析—间接测定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半渗透隔板法
离心法
压汞法
常规压汞
Ka=0.965mD
常规压汞毛管压力曲线
孔喉分布图
孔隙结构分析—间接测定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半渗透隔板法
离心法
压汞法
常规压汞
Ka=0.0441mD
常规压汞毛管压力曲线(高压压汞仪)
孔隙结构分析—间接测定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半渗透隔板法
离心法
压汞法
陶瓷低压半渗透隔板 突破压力小于1.5MPa
PcMax高压半渗透隔板 突 破压力10MPa
基本原理
对非湿相施加排驱压力,非湿相将克服岩心孔隙的毛管压力而进入孔 隙,将其中的湿相流体经半渗透隔板排出。非湿相把润湿相从孔隙中 驱替出来的压力就等于相应孔隙的毛管压力,根据驱替出的润湿相体 积可以计算孔隙内的湿相饱和度。逐步增加驱替压差,可建立毛管力 与饱和度关系曲线,获得孔隙大小及分布。
CT扫描成像
可视 化
分
核磁共振成像
析
聚焦离子束
方 法
间接测定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半渗透隔板法
孔隙 结构 特征
离心法 压汞法
参数 化
厚度:0.03mm 直径:25mm
孔隙结构分析—直接观测法
铸体薄片法
向岩石孔隙中注入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发生化学固化反应后,孔隙被坚 硬的反应物填充,形成岩石铸体,将岩石铸体研磨薄片。借助显微镜和 图像分析系统获得孔隙结构2D图像。直观反映2D截面上的孔隙的大小、 形状、连通性及孔喉配位数。将孔隙截面看做圆形,基于孔隙面积等效 原则,获得2D孔隙结构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 力 P 和压 入汞 的体 积 , 而 得到 毛 细管压 力 与岩样 从
含汞 饱和度 的关 系 。
3 测量 值 的可靠 性
b
压汞 实验 的主要 测 量值 是进 汞 压力 ( 应 喉道 半 对 径) 与进汞饱 和度 ( 应喉 道或孑 隙体 积 ) 对 L 。
常规压 汞实验 的进汞 速度较 快 .整个进 汞过 程在 1 2h就 可以完成 . ~ 而恒 速压汞 实验 由于要保 持准静 态 的进 汞过 程 . 进汞 速度 5 1 m mi~ 需要 2 3d才 x 0 L・ n .
用 [] 采 工 艺 ,0 5 2 ( )5 一 4 J. 钻 2 0 ,8 4 :l 5 .
P n Ca z e Gu Pi g, i Li e a . 1} d tr n to a d eg ih n, o n L ,t 1 ’e e e mi a in l n
api t n fmec r ijcin cpl r rsue uv i h p l ai o ruy—net a ia pesr c o o ly cre n e t vlaircs fh oi p []D iig n rd ci eh ooy ocnc ok ryley eJ. rl d o u tnT c nlg , o tt ln a P o
s o tr nlwpr a itrsrorD]L nfn :hn sAcd m t ,uei o emebly eevi[ .aga g C jee a e y rc i
o S in e I s tt P ru 1W a dF udMe h nc ) 2 o . f ce c (n tu e f oo s O n 1 i i o F c a is . 0 6
能完成 。
图 1 常规 压 汞 与恒 速 压 汞 毛 细 管模 型
2 实 验过 程 的 区别
2种压 汞法 的实验 过 程大 体相 同 。都是 将 汞压入 岩心 , 过进汞压 力 的变化来 反映孑 隙结构 的信 息 。 通 L 其
主要 区别 是进 汞速度 和最大 进汞压 力 。
式 () 1 中依 据孔 隙半 径 、 接触 角 、 面张 力 计算 的 界 毛细管 压力是 平衡状 态下 的毛细 管压力 ,即静 态 毛细
Hu Zh mi g Th t d n p l a in o h r c es o c o p r i n . e su y a d a p i to f c a a t r f mi r o e c
力 值大 于恒速 压汞 测得 的压 力值 ,所 以常规压 汞 实验
计算 得 到的半 径要 比恒 速压 汞 的半径 小 , 图 5所 示 。 如
因此 .常规压 汞实 验计 算孔 隙半 径需 要进 行接 触 角校 正, 才能 使得测 量 值更 接近 真实值 。
[ ] 彭彩 珍 , 平 , 莉 , . 纹 岩 类 储 层 压 汞 毛 管 压 力 曲线 测 定 和 应 2 郭 李 等 流
O.
/
黑
。 ,
1 , . l
连接 体积
b
连接 体积
图 2 恒 速 压 汞原 理 示 意
图 4 砂岩 样 品在 不 同驱 替 速 度 下 的毛 细 管 压 力 曲线
第 1 8卷 第 2期
何 顺 利 , . 速压 汞 与常 规 压 汞 的异 同 等恒
27 3
在相 同的进 汞饱 和度下 ,由于 常规压 汞测 得 的压
图2 。 2 ) 图 a为 进 汞 过 程 , 2 图 b为 该 过 程 中 所 记 录 的压
力 涨落对 应进汞体 积 的曲线 , D为压 降次序 。
a 静 态 b 动 态
图 3 静 、 态 毛细 管 压 力 示 意 动
此 现象 还可 以通 过 F K l di aa j n等人 的实验 结 果 y a 来 说 明( 图 4 , 见 ) 驱替速度 越 大 , 细管压力 越大 。 毛
管 压 力 。 速 压 汞 过 程 逼 近 于 准 静 态 过 程 , 试 得 到 的 恒 测
恒 速压 汞 实 验 以非 常低 的恒 定 速度 ( x 05 L・ 5 1 —m
a 进 rn ) 汞 , i 在此 过程 中 , 面张力 与接触 角保持 不变 。 界
喉道半径 与真 实 的喉 道半径 比较接 近 。而常规 压 汞则 不 同 , 的进汞速度 较快 , 液面也会 发生相应 变化 [, 它 弯 5 ] 这 时 的毛细管 压力就 会变大 ( 图 3 , p >P , 见 ) 即 。 。
汞 进入岩 心 的每 一个 喉道处 , 都会憋 压 , 时整个 毛 细 此 管 系统 的压 力 升高 , 当汞进 入孔 隙时 , 压力 得 到 释放 。 此 时整 个 系统 的压力 降 低 。记 录此 过程 的 进汞 压力 一
进 汞 体 积变 化 曲线 , 可 以获 得孔 隙喉 道 的 信 息 ( 就 见
断
块
油
气
田
油 藏小孔 细喉或 细孔微 喉 的结构特 征 ,比常规 压汞模 型更接近 真实 的孔 隙结 构 。 因此 , 恒速压 汞实验 在模 型
方 面具有一 定 的优 势 。
常规压汞 也是 以汞作 为驱替 流体 的一种 测量 毛细 管压 力 曲线 的 常规方法 ]测试 时 间快 。其 主要 的工 , 作 介质 汞是一 种化学 稳定性 好 、 面张力 很大 、 界 压缩 性 微 弱 的流体 , 因而计量 准确 , 适合 于进行 高压 实验 。通
过 加 压 , 汞进 入 岩心 , 达 一个 压 力点 。 压 力稳 定 使 每 待 后 ,记下 压力值 及相 应 的进 汞量 ,压力 最高可 以达 到
2 0MP 。 0 a 其测 定原 理为 : 汞不润 湿岩石 . 汞则 为非润 湿 相, 在高压 下把 汞压入 岩样 中 , 出与之平 衡 的毛细 管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