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十条”
• 4、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明确管理要求。建立调查评估制度。
落实监管责任。(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 护等部门)
严格用地准入。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 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
“土十条”
• 5、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 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强化空间布局管控。根据土壤等环境承载能力, 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
按影响性质可以分为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累 积影响和协同影响。
评价的工作程序
• 3、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是根据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 转化规律、土壤的自净能力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通过对污染物输入量、输出量、残留量率和污染 趋势的研究,建立土壤污染物积累的计算模式, 预测在一定条件下的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从 而提出控制污染和消除污染的有效措施。
“土十条”
• 10、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建立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 解决重大问题。 落实企业责任。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参考书:《土壤污染与防治》张颖 伍钧 主编
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
• 2、污染物排放特点 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 向和排放浓度等都可能对土壤和植物的毒性、在 土壤环境中的降解难易程度以及受影响的土壤面 积产生不同的影响。
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
•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土壤环境条件、特点、敏感程度和土壤环境质量 现状不同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1 土壤环境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是人类各种活动的重要基础,对它的影响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管理意义。
多年来,国家环境保护机构曾经就有关技术发布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文件,他们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环境土壤评价技术导则》(HJ/T 214-2004)等,这些文件可以帮助我们对土壤进行有效的评价。
2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35-2020)是最新发布的指导文件,其中,突出了“解决问题、防止污染”这一基本原则,将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判据标准、评价要求、评价报告内容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报告中还重点强调了在评价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因素、人类活动以及土壤污染物的活性等因素,以保证报告的科学与准确性。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重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功能,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潜在的环境问题,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环境污染,帮助建设者根据本地情况形成有效的环境评估草案。
同时,它也能更好地支持土壤环保工作,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调查与评价对象
环境影响评价应对项目所在地的土壤进行调查和评价,包括土壤类型、质地、肥力、水分、酸碱度等指标。
此外,还需考虑项目可能对土壤
造成的污染风险,如化学物质、重金属等。
2.土壤污染风险评价
针对可能存在的土壤污染风险,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主要是根据项目类型、用地历史、周边环境等因素,判断是否存在潜
在的土壤污染风险;定量分析则需要进行采样测试和数据处理,通过
计算得出具体的污染程度。
3.土壤修复方案
如果发现项目可能对土壤造成了污染或破坏,需要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修复方案应综合考虑治理技术、经济成本和可行性等因素,并制
定详细实施计划。
4.监测与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以上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
还需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
科学性和可靠性。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引言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加快,土壤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评估土壤环境的状况和影响,本报告书将对某地区的土壤环境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评价目标和方法本次评价的目标是评估该地区土壤的污染程度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评价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和化验分析、统计和模型分析等。
三、评价结果和分析1. 土壤污染状况根据采样和化验结果,我们发现该地区土壤中存在大量有机污染物。
其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
此外,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中镉和铬的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值。
这些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对土壤的生物活性和植物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土壤环境失去了正常的功能。
2. 生态系统影响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生物多样性:土壤中的污染物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植物的凋亡。
-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 食物安全问题:染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土壤中生长的农作物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为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
四、评价建议和对策鉴于上述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以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的土壤环境:1. 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管理和监管,防止污染物进入土壤。
同时,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
2. 修复受污染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等方法,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降解,恢复土壤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3. 推广可持续农业: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避免其对土壤造成污染。
同时,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维持土壤健康。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土壤污染源分析
工业污染源
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废气、废水、固废等对 土壤的污染。
农业污染源
研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 入品对土壤的污染,以及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影响。
生活污染源
探讨生活垃圾、污水等对 土壤的污染途径和影响。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方法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 等。
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环境质量 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03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预测内容与方法
预测内容
预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土壤污 染程度和范围、土壤生态影响等。
目的
为预防和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 康,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评价流程
准备阶段
明确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评价标准等,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
的现场调查。
预测与评价
预测项目实施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评估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预防或减
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
预防措施
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政策
限制过度开发,保护未受污染的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
推广环保农业技术
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
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治理措施
实施土地修复工程
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包括清运污染 物、填埋处理等措施。
预测方法
基于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结合实地调查和 监测数据,对土壤环境影响进行定性 和定量评估。
生态影响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生态影响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土壤的健康情况一直都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无论是种菜、养花,还是建筑施工,甚至是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生长,土壤的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好,农作物丰收,绿树成荫;土壤差,那可真是祸不单行,什么污染、退化一大堆问题接踵而来。
所以,搞清楚土壤的环境影响有多大,搞清楚怎么去评估这些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个时候,所谓的“生态影响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就派上了用场。
简单来说,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就是评估土壤在受到各种影响之后,会不会变坏,会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这个东西好比医生给你体检,看看你的土壤身体健康不健康,或者有啥潜在的病症。
影响评价的等级分得多细,目的是为了根据土壤的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确保生态系统不受伤害。
你想,土壤出了问题,植物不长了,水源被污染了,空气也受到影响,真是恶性循环。
话说回来,搞这些土壤评价,得有个标准,得分个等级,大家都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做。
一级评估,那可不简单。
说白了,就是土壤被影响得挺严重,情况挺复杂。
这个时候,咱们就得彻底地调查,详细地分析,弄清楚各种因素的关系。
得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土壤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比如,某个区域的土壤可能已经受到化学污染,或者因为长期的农业活动,土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样一来,单单靠肉眼是看不清楚的。
要评估到这个程度,不仅仅是看看土壤的pH值、湿度啥的,更多的是要考虑污染物的扩散路径、污染源的分布等等,反正复杂得很。
要是一级评估的结果出来,发现问题严重,那就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继续恶化。
然后是二级评估,情况就没有那么紧急了。
土壤虽然受到了某些影响,但是整体上还是能维持生态平衡的,只不过有一些潜在的隐患。
这就好比你身体得了个小病,不是啥大毛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比如,你的土壤可能因为水土流失造成了些许的营养流失,或者某些区域的重金属含量偏高,但还没有到影响植物生长的程度。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五、防治土壤污染、退化、破坏的对策和措施 防治土壤污染、退化、 加强土壤资源法制管理
1.进行土壤资源法制管理的宣传教育 进行土壤资源法制管理的宣传教育 2.严格执行土壤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条 严格执行土壤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条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1.重视建设项目选址的评价 重视建设项目选址的评价 2.加强清洁生产意识 加强清洁生产意识 3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执行建设项目的“ 执行建设项目的 三同时”管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
)
i=1
P:年降雨量 : Pi:各月平均降雨量 各月平均降雨量 土壤可侵蚀性系数K:是一块长22.13m, 土壤可侵蚀性系数 :是一块长 坡度9%, 坡度 ,经过多年连续种植过的休耕地 上每单位降雨系数的侵蚀率。 上每单位降雨系数的侵蚀率。
土壤侵蚀方程各参数
K—土壤可侵蚀系数:长22.13,坡度 土壤可侵蚀系数: 土壤可侵蚀系数 ,坡度9%,经 , 过多年连续种植过的休耕地上每单位降雨系数的 侵蚀率 不同土壤有不同K值 不同土壤有不同K值,反应了土壤对侵蚀的敏感 性及降水所产生的径流速率的大小 计算中K值查表得到 计算中 值查表得到
∑ [( 2 . 29 + 1 . 15 lg x ) / D ] • I
i i
i:降雨过程中的时间历时 Di:在历时的降雨量 I:在这场暴雨中强度最大的30min的降雨强度 xi:降雨强度
土壤侵蚀模式中各参数
R =
∑
12
1 . 735
× 10
Pi 2 0 . 8188 1 . 5 lg( P
有机污染物
有机农药, 有机农药,酚,石油,N,P等 石油, 等
有害微生物
关于『土壤环评导则』常见问题的解答(一)

关于『土壤环评导则』常见问题的解答(一)展开全文作者:水土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 964-2018)一经发布,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几经宣贯,收到一些共性问题。
水土君将针对大家所提的一系列疑问,续在此回复。
(声明:本处水土君的问题解释仅作为导则专家解读意见,最终解释以生态环境部相关指导意见为准。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家关心最大的两件事:一是关于监测指标是否全测45项,二是关于现状超标是否需要治理修复。
第一期问1:导则尚未正式实施之前的项目,土壤监测指标是否需要监测建设用地管控标准表1的45项?已经开展监测工作的时间又在这个标准正式实施前的呢?水土君:没有土壤导则以前,环评中的土壤现状调查也一直在开展,有超过20%的项目都做了相应的调查工作。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工作不仅仅是环评法要求,新颁布的土壤法一样做出了规定。
GB 36600颁布以后调整了土壤环境现状调查需要参照的标准,既然监测就应依法对照标准开展工作。
因此,是否监测45项指标不受土壤导则实施与否影响,依法要做的工作就该开展。
标准实施前已经开展监测的,就目前的法律法规框架下,没有条款支持项目审批时那家审批机构能够认同,按照各地方管理要求相应操作;建议该补充的工作还是应当作必要补充,以免遇事纠缠不清。
问2:环评报告如何《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衔接?需要将地下水和土壤的调查报告纳入环评报告么?调查报告依照什么规范编制?水土君:在土壤导则宣贯过程中已多次强调,土壤环境管理与环评管理相辅相成,第七条的规定也是两个管理制度充分衔接的体现。
按当时如此规定的初衷,只要按照土壤导则、地下水导则在环评中充分体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就完成了该条规定的调查内容。
至于报告格式、是否单独成报告,未作规定,也不建议在环评既有体系下单独再增加额外要求。
问3:请问,第三条,除一、二以外还有什么情景?水土君:土壤导则关于监测布点共规定了10条原则,需要监测基本因子的由导则条款7.4.2.2、7.4.2.10和7.4.5中c控制,确切说只有两条原则中的监测点需要测基本因子,其它条款都只测特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工业工程建设项目从原料的生产、运输、储 藏到工业产品的消费与使用过程,对土壤环 境都会产生影响。
可编辑版
11
❖ 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识 别
❖ 1. 占用土地资源 ❖ 2. 诱发土壤-地质环境灾害:滑坡,山体崩
可编辑版
18
❖ 七、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贮运、使用的过程中, 原油和各种油制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造 成污染;
❖ 3. 按影响方式分 ❖ 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 4. 按影响性质分 ❖ 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积累影响、协同影
响。
可编辑版
9
❖ 二、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1. 工业废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降水、扩散和重力作用 降落至地面,渗透进入土壤,进而污染土壤环境。
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而引发土壤退化和破坏;
❖ 4.次生地质灾害加速土壤退化和破坏 ❖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的发生,加速了土壤的退化和破坏。
可编辑版
14
❖ 五、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1. 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 响
❖ 农田失去植被保护,水蚀、风蚀的几率增强;
可编辑版
6
第二节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一、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 ❖ 1. 按影响结果与特点分 ❖ (1)土壤污染型 ❖ 由外界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土壤环境产
生化学性、物理性或生物性污染危害。
可编辑版
7
❖ (2)土壤退化型: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壤中 各组分之间,或土壤与其它环境要素之间的 正常自然物质、能量循环过程遭到破坏,而 引起土壤肥力、土壤质量和承载力下降的影 响。
❖ 不利影响:排水强度过高,会加快地表径流, 河道洪峰提前出现,会增加泛滥的危险;土 壤的质量下降;次生盐渍化;
可编辑版
16
❖ 3. 农业垦殖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化肥的使用逐渐改变土壤的组成和化学性质: 土壤酸化;有机C、N的消减;增加包括重金 属、有机化合毒物以及放射性物质在内的污 染物;
❖ 城市生活垃圾的施用:可提高土壤养分,改 善土壤物理性质,但也易带来重金属等污染;
塌,泥石流、地震等。 ❖ 3. 引发土壤盐渍化 ❖ 4. 促进土壤沼泽化 ❖ 5. 促使河口地区土壤肥力下降、海岸后退
可编辑版
12
❖ 四、矿业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1. 损失土壤资源 ❖ 2. 污染土壤环境:产生的粉尘、废气、废水、
固体废弃物等对土壤环境产生污染性的影响。
可编辑版
13
❖ 3.区域环境条件改变引发土壤的退化和破坏 ❖ 挖掘采剥改变了矿区的地质的主要因素
❖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可编辑版
3
第一节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 的主要因素
❖ 一、土壤的主要特征
❖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空间地位: 处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交接 地带;
❖ 具有肥力:具有能够不断供应和协调植物生 长所必需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区别于其他自然体的本质特征。)
❖ 具有缓冲性
❖ 具有净化功能
可编辑版
4
❖ 两个基本概念
❖ 土壤退化:土壤沙化、盐渍化、沼泽化和土 壤侵蚀等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
❖ 土壤破坏:土壤资源的损失,即被非农、林、 牧长期占用,或土壤极端退化而失去土壤肥 力的现象。
❖ 土壤被压实,妨碍植物根系与大气中氧和 CO2的交换,根系向下生长的阻力增加;土 壤的渗透能力下降,形成的径流较大,加速 了土壤的侵蚀。
可编辑版
15
❖ 2. 农业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良好的土壤排水系统可缓解土壤的盐渍化, 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不易受侵 蚀,土地平展,易于机械化耕作,干旱的危 险少;减少水饱和土壤的面积,减轻内涝的 危险。
第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可编辑版
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 ❖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可编辑版
2
❖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 表层,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 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 物质)、空气(气相物质)等组成。本章主要介绍重大 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土壤污染和土壤 退化的预测和评价方法。
可编辑版
5
❖ 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 建设项目影响土壤环境污染的因素:建设项 目类型、污染物性质、污染源特点、污染源 排放强度、污染途径、土壤所在区域的环境 条件、土壤类型和特性。
❖ 影响土壤退化、破坏的主要因素
❖ 自然因素:干旱、洪涝、狂风、暴雨、火山、 地震等。
❖ 人为因素:在利用土壤及其环境条件时,存 在盲目性,例如 过度放牧、灌溉。采矿…
❖ 新耕地的开辟:焚烧草被灌丛可促使土壤的 肥沃化,但也造成一些直接养分的减少和土 壤腐植质的损失,同时也可引发严重的水蚀 和风蚀.
可编辑版
17
❖ 六、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占用土地(永久性影响);
❖ 建设期间,土地大量裸露,土壤极易受到侵 蚀;
❖ 使用期间:机动车排放的废气为大气酸沉降 准备了物质基础,酸沉降将导致土壤的酸化。
❖ (3)土壤资源破坏型:由于人类活动或由其引 起的自然活动,导致土壤被占用、淹没和破 坏,包括由于土壤过度侵蚀或严重污染而使 土壤完全丧失原有功能被废弃的情况
可编辑版
8
❖ 2. 按影响时段分 ❖ 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
的影响;或按影响时段的长短分:短期或突 变影响、长期或缓变影响。
❖ 2. 工业废水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经过处理或未处理)工业废水,用于灌溉农田或排 入河流、湖泊后再作为农业灌溉用水,都会使土壤 受到污染。
❖ 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活性污泥排入土壤,污泥与土 壤的相互作用,会使土壤的性质及元素分布和分配 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
可编辑版
10
❖ 3. 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