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止血方法[1]
简述止血方法。

简述止血方法。
:
止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迫止血法:这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出血区域。
对于体表的出血,可以使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然后进行按压。
如果出血量较大,可以用绷带加压缠绕以助止血。
对于静脉出血,可以用纱布块或急救包填塞出血部位,然后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用三角巾或绷带、布条加压包扎。
2.止血带止血法:当压迫止血法不能完全止血时,可选择长条形宽约5~10厘米的布条,
在伤口上端5厘米的位置进行捆扎。
3.填塞止血法:如果是腔道出血,需用纸巾或棉球折成卷状进行填堵。
4.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纱布块或急救包填塞,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
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用三角巾或绷带、布条加压包扎。
5.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
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
6.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
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
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2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
7.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
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现场止血正确处理措施

现场止血正确处理措施
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I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
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4、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
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
的情况。
流血后的急救措施

流血后的急救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受伤流血,这个时候需要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止血,防止伤口感染和缓解疼痛。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流血后的急救措施。
一、直接压迫止血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止血方法。
将石灰化的纱布或者绷带在伤口上,用力压住,
使血液凝固,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应该保持压迫力度,注意不要松开。
二、提高患处部位
如果是手臂或者腿上的伤口出现流血,可以将身体另一端的手臂或腿枕起,使
患处部位升高,这样能够减少血液流入伤口处,有效减缓流血速度。
三、用绑带止血法
这种方法需要用到特定的绑带,比如医疗紧急包中的止血带。
将绑带松紧调整
到适当大小,用力包紧在伤口处,并且使之形成一道过关点。
绑带应该保持紧密,直到止血或者送到医院治疗。
四、敷上冰块
对于出现浅表皮肤撕裂或擦伤的情况,可以用冰块或草本药水进行冰敷。
不仅
可以减轻疼痛,还能够促进伤口处的血液凝固,促进血管收缩。
五、紧急就医
如果出现大出血,应该尽快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在等待医疗人员
到达的过程中,可以先用上述几种方法尽量减轻出血量。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流血问题,首先不要慌张,应该果断采取有力
的处理方法。
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够有效止血,在紧急情况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以避免意外发生。
出血的急救措施

出血的急救措施出血是人体失去血液,造成血管破裂或组织受损引起的一种症状。
出血可能是外伤所致,也可能是内部损伤,如内部器官的溃疡或癌症等引起。
无论何种原因,出血都需要及时处理,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出血急救措施。
一、按压止血法按压止血是指用双手或绷带等物品按压出血的部位,阻止血液流动,达到止血效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紧紧地压在受伤口的上方,止住出血。
2.在受伤口下方找到脉搏,用手指按住,以减慢血流速度。
3.用绷带或口罩等绕在紧急止血处,防止纱布等松动。
4.如果出血较多且无法控制,应尽快就医。
二、提高伤者的部位以减缓出血速度如果伤者胸部、腹部或腹腔内出血时,可以通过提高部位的方法减慢出血速度,具体方法如下:1.抬高伤者的腿部,使其躺在平坦的地面上。
2.如果伤者胸部或背部出血,可以让他坐直或半坐姿,尽量不要让他躺下。
三、止血药物除了外部止血方法外,医生还可以在输血前使用凝血剂止血。
现在常用的止血药物有乏血片(止血芳酸)、氨甲苯酸、药物贴敷等,但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四、保持伤者温暖如果伤者失血过多,体温可能会下降,导致其身体状态不稳。
为了保持体温,应将伤者放在温暖的位置,并用毯子或衣物将其裹住。
五、注意伤口感染伤口是人体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性口腔,容易感染,从而引起血液感染等问题。
为了预防感染,应注意以下几点:1.及时清洁伤口。
2.保持伤口干燥。
3.使用消毒药水或硫酸铜等杀菌剂。
六、避免进食草酸盐含量高的食品草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能够刺激血管,导致出血。
因此,应避免食用富含草酸盐的食品,如草莓等。
总之,如果发生出血,应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切勿慌乱,否则将会给伤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同时,出血后应尽快就医,以便尽早接受治疗。
现场止血的方法有

现场止血的方法有
1.压迫止血法:将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紧紧地固定在出血部位上,并用
力直到血液停止流动。
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大动脉出血和动脉撕裂出血。
2.提高受伤部位:将受伤的部位抬高,以减少血液向下流动的压力。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四肢出血。
3.冷敷止血法:使用冰块或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受伤部位,以收缩血
管和减缓血流速度。
4.按穴止血法:根据穴位学原理,按压特定的穴位可以达到减少出血
的目的。
例如,耳穴旁有一个叫做“风池”的穴位,可以在头部受伤时按压,减少头部出血。
5.压迫血管法:在出血的部位找到附近的动脉或静脉,在其上方和下
方用手指或手掌施加适当的压力,以阻断血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出血。
6.弹带止血法:使用弹性绷带或皮革带绑扎出血的部位,以限制血液
的流动。
但是要注意掌握力度,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7.直接缝合法:对于较大的切口、撕裂伤或深度刺伤,可以使用合适
的线线缝合伤口以控制出血。
这种方法需要有比较高的医疗技巧,不适合
非专业人士操作。
8.利用止血药剂:一些商业化止血药剂可以用于加快止血的速度,如
止血棉、止血粉等。
但注意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正确的用法和剂量。
急救止血操作方法

急救止血操作方法
步骤一压迫止血
我们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压迫伤口5-10分钟。
步骤二体位止血
我们可以抬高伤肢,使伤处高于伤者心脏位置,以帮助减缓出血。
步骤三指压动脉止血
在上臂内侧,肘窝附近可触及动脉搏动,该动脉就是肱动脉,找到后用一手虎口张开,拇指和其余四指对捏,按压住肱动脉。
步骤四加压包扎止血
用干净的布条或者绷带,环形加压包扎伤口,松紧度以可以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完成后,每隔10分钟检查手指远端血运是否正常。
步骤五止血带止血
可以先将厚布条、毛巾或者衣物等衬垫缠绕在患者上臂上1/3处;然后捆扎止血带,最后一定要标记捆扎时间,并且每间隔半小时到1小时,松开止血带1-2分钟。
如果现场没有止血带,可使用宽约10厘米的布条、领带或者丝巾等条带,捆扎在衬垫上,打一个活结;然后用一根木棒或者筷子,或者笔等小棒插入条带下,旋转小棒将条带旋紧;调整好松紧度后,将小棒一端插入条带的活结中,并拉紧活结,整理好条带尾端;同样也需要标记捆扎的时间,并定时放松条带。
止血的方法有哪些

止血的方法有哪些止血是指阻止出血的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包括机械停血、应用止血剂和进行手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止血方法。
1. 机械停血:机械停血是一种通过压迫或绑扎伤口来阻止出血的方法。
常见的机械止血方法包括:(1) 直接压迫:使用干净的绷带或纱布直接压在出血的伤口上,以止血。
(2) 提肢:将出血部位的肢体抬高,降低血压,从而减少出血。
(3) 绑扎:使用绷带或其他材料将伤口周围的肢体捆紧,从而通过压迫来减少出血。
(4) 压迫穴位:对于某些特定的穴位,可以进行适当的压迫,以减少出血。
2. 使用止血剂:止血剂是包括药物和物理治疗在内的一类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促进止血。
常见的止血剂包括:(1) 血液凝固剂:如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浓缩剂等,可以促进血液凝结,从而止血。
(2) 血管收缩剂:如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等,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3) 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胶可以形成一层凝胶,覆盖在伤口上,促进血液凝结,阻止出血。
3. 手术止血:如果伤口无法通过机械停血或应用止血剂来控制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进行止血。
手术止血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结扎:通过结扎伤口附近的血管来阻止出血。
(2) 烧灼:使用高温或电烧的方法,将伤口周围的血管烧灼,从而促使血液凝结。
(3) 缝合:对于较大的伤口,可以进行缝合来修复血管,并阻止出血。
(4) 使用止血夹:在手术中,可以通过使用止血夹来夹住出血的血管,防止出血。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止血方法可以采用,包括:(1) 冷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同时也可以缓解伤口疼痛和肿胀。
(2) 点压:对于出血点较小的伤口,可以使用适当的点压来减少出血。
(3) 血液稀释: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血液过于浓稠时,可以通过稀释血液来降低血粘度,从而减少出血。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出血情况,如动脉破裂、大面积创伤等,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紧急止血措施,以防止严重的出血导致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正确的止血方法

正确的止血方法为更加适应现场及时、有效地抢救外伤出血伤员的需要,介绍以下几种简便可行、有效的止血方法。
(一)指压止血法指抢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目的。
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
止住血后,应根据具体情况换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
这种方法仅是一种临时的,用于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采用。
下面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的不同的指压止血法。
1.颞动脉止血法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压迫耳屏上方凹陷处,可感觉的动脉搏动,其余四指同时托住下颌;本法用于头部发际范围内及前额、颞部的出血。
2.颌外动脉止血法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5厘米处,向下颌骨方向垂直压迫,其余四指托住下颌;本法用于颌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3.颈动脉止血法用拇指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搏动处,向颈椎方向压迫,其余四指固定在伤员的颈后部。
用于头、颈、面部大出血,且压迫其他部位无效时。
非紧急情况,勿用此法。
此外,不得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
4.锁骨下动脉止血法用拇指在锁骨上窝搏动处向下垂直压迫,其余四指固定肩部。
本法用于肩部,眼窝或上肢出血。
5.肱动脉止血法一手握住伤员伤肢的腕部,将上肢外展外旋,并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搏动处,向肱骨方向垂直压迫。
本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中或远端出血。
6.尺、桡动脉止血法双手拇指分别在腕横纹上方两侧动脉搏动处垂直压迫。
本法用于手部的出血。
7.股动脉止血法用两手拇指重叠放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动处用力垂直向下压迫。
本法用于大腿、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8.?动脉止血法用一手拇指在?窝横纹中点处向下垂直压迫。
本法用于小腿或足部出血。
9.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止血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以及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处(胫后动脉)。
本法用于足部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几种止血方法
几种常见的止血方法
介绍几种常见的止血方法,有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
一般的出血可以使用包扎、加压包扎止血。
四肢的动静脉出血如使用其他方法止血的,就不用止血带止血.操作要点:做好自我防护,可使用医用手套,如无可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作为隔离层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出血部位
●根据出血的部位以及出血量的多少,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段外露的伤口直接压迫止血,不要去除血液浸透的敷料,而应在其上方另加敷料并保持压力
●肢体出血应将受伤区域太高到超过心脏的高度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毕之后,用肥皂清洗手
●止血带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一)、包扎止血
表浅伤口出血量少
1.粘贴创可贴
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向对侧拉紧
2.敷料包扎
足够厚的敷料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
3.就地取材,选用手帕、纸巾、清洁敷料等
(二)、加压包扎止血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
用敷料和洁净的毛巾手帕、三角巾等覆盖上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1.直接压法
操作要点:
●伤员坐位或卧位,抬高伤肢
●检查伤口有无异物
●如无异物,用敷料覆盖伤口,敷料要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如果敷料已被血液浸湿,再加上另一敷料
●用手施加压力直接压迫
●用绷带、三角巾等包扎
2.间接压法
操作要点
●伤员坐坐位或卧位
●伤口有异物,入扎人身体导致外伤初学的剪刀、小刀、玻璃片
●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将异物固定
●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三)、指压止血法
手指按压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用于血量多的伤口操作要点:
●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
●压迫力量要适中,以上口不出血为准
●压迫10~15分钟,仅是短暂急救止血
●保持伤处肢体抬高
常用指压止血部位:
1.颞浅动脉压迫点
用于头顶部出血,一侧头顶部出血时,在同侧耳屏前上方1。
5厘米处,用拇指按压颞浅动脉止血
2.肱动脉压迫点
肱动脉位于上臂中段的内测,位置很深,前臂出血
时,在上臂中段的内侧摸到肱动脉搏动后,用拇指按
压止血
3. 桡、尺动脉压迫点
桡、尺动脉在腕部掌面两侧。
腕及手出血时,要同时按压桡、尺动脉方可止血。
4. 股动脉压迫点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侧的下方能摸到股动脉的搏动。
用拳头或掌根向外上方压迫,用于下肢大出血.
股动脉在腹股沟处位置表浅,该处损伤时出血量大,要用双手拇指同时压迫出血点的的两端,压迫时间也要延长。
如果转运时间长时刻试行加压包扎
5。
腘动脉压迫点
在腘窝中部摸到腘动脉搏动后用拇指或掌根向腘窝深部压迫,用于小腿及以下严重出血。
6,手指伤口出血、
用拇指和示指掐住伤指根部两侧的指动脉(四)、止血带止血
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止血带止血的方法.
操作要点:
●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在大腿的中上部
●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有衬垫,松紧适度
●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40~50分钟要放松3~
5分钟
●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血
布料止血带止血
仅限于在没有上述止血带的紧急情况时临时使用。
因布料止血带没有弹性,很难真正达到止血目的,如果过紧会造成肢体损伤或缺血坏死,因此,仅可谨慎短时间使用。
禁忌用铁丝、绳索、电线等当做止血带使用
●将三角巾或围巾、领带等布料折叠成带状
●将上臂的上1/3段或大腿中上段垫好衬垫(绷带、毛巾、平整的衣物等)
●用制好的布料带在衬垫上加压绕肢体一周,两端向前拉紧,打一个活结
●取绞棒(竹棍、木棍、笔、勺把等)插在带状的外圈内,提起胶棒绞紧,将绞紧后的棒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小圈内固定
●最后记录止血带安放时间
绷带包扎
1。
环形法
适用于出血量少,肢体粗细较均等的伤口包扎。
●辅料覆盖伤口,用左手将绷带斜状固定在敷料上,右手持绷带卷环形绕肢体包扎一圈,将斜出的一角压入环形圈内。
环形第二圈,每圈覆盖前一圈。
辅料不能超出
绷带边缘。
●胶布粘贴或绷带尾端中间剪开先两布条打结再绕肢体打结固定。
2.螺旋包扎
适用于肢体躯干位置的包扎
●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先环形两圈
●从第三圈开始,环绕时压住前一圈的1/2或者2/3最后环形两圈结束在进行端,固定
3. 回返包扎
适用于头部、肢体末端或断肢部位的包扎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环形固定两圈
●左后食指握住伤肢腕关节过伤端成扇形上下回返包住断肢处,然后再断肢处环形两圈后螺旋包扎,上面这圈压下面这圈的1/2或者2/3处。
4.螺旋反折包扎
用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部位的包扎,如小腿、前臂等
●先用环形法固定始端
●螺旋方法每圈反折一次,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的正中处,右手将绷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
反折处不要压在伤口上
5.“8”字包扎
适用于手掌、踝部及其他关节处伤口,选用弹力绷带最佳
●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包扎手时从腕部开始,先环形缠绕两圈,
●绕伤处拉到手指
●露出四指环行一圈(观察血液循环)
●然后经手和腕“8”字缠绕
●最后绷带尾端在腕部固定
●包扎关节时绕关节上下“8”字缠绕
...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