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课件

《春江花月夜》课件

PART 04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REPORTING
唐代文化精神体现
唐代盛世气象的展现
《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 为描绘对象,展现了唐代盛世时期繁 荣昌盛、开放包容的社会风貌。
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诗中通过对离情别绪的抒写,表达了 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 以及对人类命运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 考。
月夜意象
月光洒满江面,营造出静 谧、唯美的氛围,引发人 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 求。
花草意象
江畔花草繁盛,既展现了 春天的生机,也寄寓了诗 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离情别绪
诗歌中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别绪,表 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人生感慨
意境深远
诗歌以春江月夜为背景,将离情别绪 、人生感慨融入其中,营造出深远而 悠长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 深深的怀念和留恋。
代性的文学作品。
讨论主题3
探讨《春江花月夜》在现代教育 中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
养的作用。
分享交流
分享1
01
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是李白,他的《将进酒》、《庐山谣》等
诗篇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分享2
02
杜甫是我非常欣赏的唐代诗人,他的《春望》、《兵车行》等
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分享3
03
《春江花月夜》课件
REPORTING
•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特色及成就 •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 知识拓展:唐代其他优秀诗篇介绍 •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答疑
目录
PART 01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REPORTING
张若虚生平及成就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

诗人借助“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等诗句,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相思 之苦。
2024/1/24
诗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离别与相思 情感。
12
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
诗人通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问句,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 无奈。
18
05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
2024/1/24
19
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
春江月夜的景色描绘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春江、 花林、明月、江水等自然元素巧妙地 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 春江月夜图。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将自己的离 情别绪、人生感慨融入其中,使得诗 歌的意境更为深远,给读者留下极大 的想象空间。
2024/1/24
以春江、花、月、夜 为背景,描绘了美景 和离情别绪
4
《春江花月夜》创作背景
唐代盛世,文化繁荣,诗歌创作 达到巅峰
作者在春江畔赏月,触景生情, 创作了这首长篇歌行诗
诗中融入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 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2024/1/24
5
诗歌主题与意义
主题
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美景和离情别绪,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24
朗诵技巧分享
声音控制
讲解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变化

2024/1/24
气息运用
指导如何调整呼吸,使朗诵更具表 现力和感染力。
肢体语言
探讨如何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等辅助手段,增强朗诵的艺术效果 。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妇 怀 人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游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子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思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家
诗人在这长江滚滚、 朗月孤照之下,除 了思考人生与宇宙 的命题之外还引发 了什么思绪?
“月”的意象 1.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 2.以月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旷达的情怀。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3.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如《月下独酌》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 美好情景,实际上诗人是用美好的情景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孤 寂与悲苦 4.以月蕴含时空的永恒。如《春江花月夜》
花 月
月下之思
(9——16)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夜 月下之情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17——36)
梳理层次

月下之景
(1-8句)

月下之思

(9-16句)


月下之情
(17-36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哲理 诗情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 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 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 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 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37张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37张
长的夜染 和悠的
诗人所描绘的境界则 是幽深的,艺术氛围 是清丽的,美学上达 到了和谐统一,这种 和谐统一不仅仅是艺 术形式,还包括意和 境、情和景的和谐统 一。这种意境、情景 的刻画,是它得以“盖 全唐”的原因。
拓 展 延 伸
有关“春”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无题》
•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李煜 《相见欢 》
有关“夜”的诗句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作者简介
身份成谜的张若虚
张若虚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 士”。唐代文坛中,张若虚实在算不上有名,在唐代,不仅没有他的诗集传 世,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很少,只有《旧唐书·贺知章传》记载了一些他的世 纪。《全唐诗》仅收录了他的两首诗,《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 宋元时期,他的《春江花月夜》几乎无人重视。
⑲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⑳相闻:互通音信。 ㉑逐:追随。月华:月光。 ㉒文:同“纹”。 ㉓闲潭:幽静的水潭。 ㉔碣(jié)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湘江与 潇水,在今湖南。这里两个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
途遥远,相聚无望。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㉕乘月:趁着月光。 ㉖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到了明朝,张若虚渐渐被人们想了起来。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 古今诗删》收录了这首《春江》,万历年间的《唐诗所》、《唐诗解》、 《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石仓历代诗选 》,明朝末年《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 》,是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到了清代,季振孙《唐诗》、徐增 《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 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对此诗进行了点评。这首千古佳作终于 没有被埋没。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23张PPT).ppt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23张PPT).ppt

江 无
月 共

江限西还成照还镜月胜流相照月不似月潮
树路斜家文君来台楼愁水似人轮见霰明生
2.请同学们合作讨论:全诗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分别可概括为哪几幅图景?
春 月下之景 江 (1—8)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月下之思 (9—16)
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哲理
月 夜 月下之情
(17—36)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美景: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 白沙不见。 意境:空阔纯净、幽美静谧、朦胧恬静。 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连: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
生发,一个“连”字由实及虚,勾勒出 一幅空旷辽远、壮丽奇幻的春江月夜的 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 “海”是虛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 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 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悠 悠
何 人
穷 已
见 月
纤尘月觉飞
芳 甸
万 里
海 平

落 落碣江可鱼愿捣应何青但江江皎汀月何海
月 摇
石 潇
潭 落
月怜春 龙潜
逐 月
衣 砧
照 离
处 相
枫 浦
见 长
月 年
月 何
皎 空
上 白
照 花
处 春
上 明

情 满
湘 无
月 复
斜半不 跃水
华 流
上 拂
人 妆
思 明
上 不
江 送
年 望
年 初
中 孤
沙 看
林 皆
意象:春、江、花、月、夜
景物美 美 哲理美 完美融合
情感美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课件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课件
苏当然都是不会拱手的,最合适的选择,自然是沉默。在历史最终
馈赠给人类的这三大“诗人”中,李白的最雄奇飘逸,苏轼的最富于情
思,而张若虚的则是悬得最高远的。他不仅以自己的“孤篇”盖全唐,
他甚至已成了一种象征:一个诗人,与他的整个世界的全部努力,就
是为了最终成绩伟大的诗。
-14-
3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Y预习导学
当时,但从同代诗人中,竟寻不到一首与他唱和的诗作这一罕见的
情形,可论证他彻底的孤独。与王维们的终南捷径相反,他成了一
个真正的隐士。然而,我几乎是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想象那样一个
“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的世外生活:只有当晚风吹拂的时候,诗
人才款款醒来,与星辰一同睁开眼睛。水井边洗漱后,他背着手,在
属于自己的庭院独自徘徊,伴着缥缈如孤鸿的身影。此时,他的心
Y预习导学
UXIDAOXUE
M美读品评
EIDUPINPING
(四)
作为伟大的哲学诗人,张若虚的精神世界是自足的,他完全陶醉
于向着宇宙、向着时间的发问,倾听着诗行间那迷人的回响……而
与此同时,沉醉于诗性的快乐的他也必然会离世俗的世界愈来愈远。
尽管,他曾以最初的“文辞俊秀”,如《代答闺梦还》一类的作品名闻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UXIDAOXUE
M美读品评
EIDUPINPING
预习导读
1.识记字音

.滟(yàn)

.(tīng)
芳甸
.(diàn)
捣衣砧
.(zhēn)

.(xiàn)

.石(jié)
扁舟(ā) 纤尘(ā) 度量(ù)
扁担(ǎ) 纤夫(à) 忖度(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图文课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图文课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 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 一直运输着流水。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 感情基调:哀而不伤
月下之情——诗意美
3、长亭饯别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4、歧路歌别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饮酒劝别 6、挥泪泣别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7、借月咏别 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霸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此四句总写月夜之 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思妇怀远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 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 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月下之思——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作者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 生,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 惆怅。
春 江 花 月 张 夜 若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注释
对诗歌中的难词、生僻字进行注释和解释,帮助学生疏通文意,更好地理解诗 歌内容。
2024/1/24
9
诗歌意境描绘与审美体验
意境描绘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 春江、花林、明月等诗歌中的意象, 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 景。
审美体验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语言 等方面进行审美体验,感受诗歌的美 感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和审美能力。
2024/1/24
抒发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情景 兼融,韵味深长。
16
人生哲理思考
情景兼融,哲理深邃,深刻反映 了社会离乱、人生短暂、宇宙无
穷等哲理。
2024/1/24
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 作者对人生的追求和留恋,以及 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采用了离情别绪、人生感慨 、宇宙意识等题材,将诗情、画 意、哲理融为一体,情景交融,
2024/1/24
21
跨文化背景下诗歌传播和影响
《春江花月夜》在东亚文 化圈的影响
作为一首经典的唐诗,《春江花月夜》在东 亚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有着 广泛的影响。可以探究该诗在这些国家的传 播历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以及对该地 歌的比较
2024/1/24
问题二
诗人通过《春江花月夜》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主题 ?你如何理解这些情感和 主题?
问题三
请分析《春江花月夜》中 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24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2024/1/24
01
分享一
在阅读《春江花月夜》时,我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春江、花、月、夜等自然元素描绘得栩栩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眠时,人。”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 集》最早收载,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
《春江花月夜》本为六朝乐府旧题, 相传为陈后主所创。诗题就令人心驰神往, 集中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
在内容上,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 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
• 【原文】② • 江流宛转绕芳甸, • 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汀上白沙看不见。
• 宛转:回旋;盘曲;蜿蜒曲折。 •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 霰:xiàn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
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 汀:tīnɡ水边平地,小洲。
• 【原文】② • 江流宛转绕芳甸, • 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汀上白沙看不见。 • 【译文】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
开元初(713-741年),又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吴中四士”。
《全唐诗》仅存两首: 《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让世人为之 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 【原文】⑤ •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 • 何处相思明月楼?
• 悠悠:遥远的,飘动的样子。 • 青枫浦:qīnɡ fēnɡ pǔ长满枫林的水边; •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这里暗用典故, •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
哀江南”出自屈原《楚辞·招魂》;“子交手兮东行, 送美人兮南浦”出自屈原的《九歌·河伯》。 • 扁舟:piān zhōu小船;扁舟子,飘荡江湖的客子。
一、分析《春江花月夜》以 月光统摄群象,画意、诗情、 哲理交相融汇的艺术特色。
二、体会《春江花月夜》语 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畅 的特点。
张若虚
初唐后期著名诗人 约生于660-720年间
扬州人
曾官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间 ( 李 显 复 辟 用 则 天 年 号 705 - 706 年 ) 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 包融同以吴越名士,驰名京都。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 • 何处相思明月楼?
• 【译文】一片白云远远地远远地飘离,青
枫浦上离别的人儿不胜忧愁。今儿晚上哪家 的游子坐着小船在漂流?哪儿有位思妇独自 伫立在在明月照耀的楼头?
• 【原文】⑥ • 可怜楼上月徘徊, • 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拂还来。
• 张若虚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 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 意境。
宫体诗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 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
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 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 宫体诗。
“先将动旧情,恐君疑妾妒。” “美人多怨态,亦复惨长眉。” “只言争分理,非妒舞腰轻。”
尘,高悬空中的只有明亮的孤月一轮。江边上什么 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开始照耀着人 们?
• 【原文】④ •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只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 • 但见长江送流水。
• 【译文】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止,只有江上
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如此。不知江上的月亮等 待着谁呀,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远逝。
在形式上,由五言短篇进为七言长制。 其转韵铺陈节奏与唐初七言歌行相似。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洁 白晶莹。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 的飞翔,江畔的白沙和月色融合一体看不分明。
• 【原文】③ •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何年初照人?
• 纤尘:xiān chén微尘,细尘。 • 皎皎:jiǎo jiǎo洁白貌;清白貌;明亮貌。 • 【译文】江水、天空成为一种颜色,没有些微灰
• 【原文】① •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 • 何处春江无月明!
• 春江:春日的江水。 • 滟滟:形容水波闪动的样子。
• 【原文】① •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 • 何处春江无月明!
•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 片,水面齐平。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 潮水同长共生。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千 里万里地荡漾,处处春江都有月光照耀,一片 光明。
• 可怜:有“值得怜悯”“ 可爱”两义。 • 玉户:用美玉装饰的门户,亦用作门户的美称;“户”的本
义指单扇门。 • 捣衣砧:在砧板上垂打衣服或布料;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
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 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 • 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 人离妇、远别故乡待惆怅情绪。
• 可怜楼上月徘徊, • 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拂还来。
• 【译文】可爱的月光糅合着可怜的离情在
楼上不停徘徊,该是照亮着思妇的梳妆台。 洁白的门帘卷不走这多情的月光,在捣衣石 上刚刚拂去它又回来。
• 【原文】⑦ • 此时相望不相闻, • 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