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观测记录及平差计算表(四边形)
闭合导线计算表祥解

观测 左 角: 角度改正数: 方 位 角:
各实测方位角: 平 距:
△X(坐标增量):COS(各点方位角)X各点边长。 △Y(坐标增量):Sin(各点方位角)X各点边长。 改 正 正 数 数 X: =-(△X之总和/各边长总和)×实测边长。 Y: =-(△Y之总和/各边长总和)×实测边长。
10 改
11 改正后坐标增量: △X=△X(坐标增量)+-改正数X。 12 改正后坐标增量: △Y=△Y(坐标增量)+-改正数Y。 13 平差后X坐标: 14 平差后Y坐标: =置镜点X坐标+-改正后坐标增量△X。 =置镜点Y坐标+-改正后坐标增量△Y。
闭合导线计算表
1 2 3 4 5 6 7 8 9 点 号: 实测点名、前后2点为已知边长(坐标点)。 闭合环各边之实测角度、边长。 理论内角之和-各观测角之内角和(n-2)x180°n为所有边之和。 (Pol(置镜X-后视X,置镜Y-后视Y))=起始点方位角。 各测点方位角=起始点方位角+各观测点左角-180°。 为各3条依次类推。 √((X-X1)+(Y-Y1))的平方=距离 或 Pol(X1-X2,Y1-Y2) 1201+TCR400全站仪的软件平曲线的编设 曲线左转向角半径与直线半径都输‘-’,右转向角半径与直线半径输‘+’。
导线测量观测记录表及计算

表单模板观测:现场签字 记录:现场签字 前视:现场签字 后视:现场签字 计算:现场签字 复核:现场签字填表说明一、填表须知本表适用于加密控制点、施工加密桩导线测量(复测)观测记录填写。
本表所填写内容应真实可靠,无虚假成份。
二、填写流程准备工作:填写工程名称→导线名称→天气→年月日→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加常数K →乘常数R→气压mb(录入仪器)→温度℃(录入仪器)。
记录内容:填写测站点号→测回数→照准点号→正镜照准目标点(测量并记录角度和距离)→倒镜照准目标点(测量并记录角度和距离)→计算2C(超限应重测)→计算正倒镜平均值、归零后的方向值、角度平均值、距离平均值。
签字确认:复核无误后,现场签字确认。
三、内容要点导线测量的布网、观测(设站、测设)、计算、平差等工作及精度要求,应根据工程特点执行相应的规范、标准、规程要求。
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常规检校,检查仪器内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各测回间宜按180除以测回数配置度盘。
观测结束后,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及时导出原始观测记录并打印保存。
应取各测回水平角、平距观测的平均值作为测站成果。
四等导线测回数:0.5″级2测回、1″级4测回、2″级6测回;一级导线测回数:2″级2测回。
四、注意事项采用闭合导线进行施工加密桩测量时必须检查3个已知点的几何关系。
正倒镜:盘左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边,又称为正镜。
盘右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边,又称为倒镜。
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应联测零方向。
所有施工测量工作都必须执行测量复核制。
表格应做到填写规范、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签字齐全。
本表未尽事宜,参见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及集团公司下发的有关文件。
第 页,共 页观测: 记录: 前视: 后视: 计算: 复核:。
闭合导线平差公式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闭合导线计算式根据外业观测的边长、夹角和方位角以及其中一个导线点的坐标,结合平差计算,来推算其余各导线点的坐标。
设对闭合导线n个内角分别进行了观测,各个符号精度要求的观测值为,并对闭合多边形的n个边长分别进行了测量,各个符号精度要求的观测值为;其中一个导线点的坐标为;确定其余各个导线点的坐标x,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也调整(1)实测角度闭合差的计算闭合导线n个实测内角的和不等于其理论值(n-2)*180,其差称为角度闭合差以表示:(2)实测角度闭合差检核角度闭合差校核是将实测角度闭合差也同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按各级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比较,以确定角度综合限差是否满足要求。
这里角度综合限差采用图根导线数据,即=40。
(3)角度闭合差的调整若≤,则可以进行角度闭合的调整,否则,应分析情况重测。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角中,即各点改正数为式=/n计算时,根据角度的取位的要求,改正数可凑整到1″、6″、10″.若不能均分,一般情况下,因短边角引起的误差较大,因此给短边角的夹角多分配一点,使各角改正数的总和也反号的闭合差相等,即2、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目的是为了计算坐标增量。
推算方法根据起始方位角及改正后的转折角,按式依次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或式中:----------第i条边的正方位角---------第i+1条的正方位角--------分别为第i-1条边与第i条边间所夹的左右角。
在推算过程中,如果算出>360°,则应减去360°如果算出的<0°,则应加上360°为了发现推算过程中的差错,最后必须推算至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看其是否与已知值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校核。
3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1)计算实测各边的坐标增量设第i条实测边的终、横坐标增量分别为(2)确定理论纵、横坐标增量∑△Xi理、∑△Yi理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总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则有∑△Xi理=0∑△Yi理=0(3)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fx.fy由于测量误差,改正后的角度仍有残余误差,坐标增量总和的测量计算值∑△X测与∑△Y测一般都不为零,其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fx.fy表示,则fx=∑△Xi测-∑△Xi理=∑△Xi测fy=∑△Yi测-∑△Yi理=∑△Yi测(4)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f并检核全长相对闭合差K因计算的闭合导线并不闭合,而存在一个缺口,这个缺口的长度称为导线闭合差f导线越长,全长闭合差也越大。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

366956.557 1,220.075 -776.118 ### 235.369 ### 522.971 639.451 导线相对闭合差计算: -776.118 522.971 ƒD=√(ƒx +ƒy ) =1360.:
导线平差计算
测量项目: 导线贯通测量
测站
175.52
175.52
### 196.938 -196.337 ### 89.942 44.166 ### 159.761 -76.482
15.375
###
299.41
299.41
### -78.351
241.40
241.40
184.14
184.14
127.13
127.13
61.40
61.40
方 位 角 度 边 长 D(m) -1299.089 235.369 639.451 -404.082 监 理: 日期: 年 月 日 K=ƒD/∑D =1/1 <1/2000 △x 坐 标 增 量 △y 调整后坐标增量值 △x △y X 坐 标 Y
测站
114
16
16.33
114°16'16"
61°23'51"
61.00
23
51.46
GD07 ∑ 1065°38'6" 6 38 6 14 349 21 27 54 14°21'54" 45.993 349°27'46" 1065 1065.6 -1206352" 730.5372241 730 32 14.006683 730°32'1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x= -)xC-xB=
导线平差计算表格及解析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注:黄色部分为外业测量出的或者是已知的;
“n”:多边形内角的个数;
“ƒβ容”: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为±60″√n,当图根导线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网时为±40″√n;
β=β测-ƒβ n;
在这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就不说了;
△x i,1+i=D i,1+i*cosαi,1+i; △y i,1+i=D i,1+i*sinαi,1+i;
ƒx=Ʃ△x,ƒy=Ʃ△y;
导线全长闭合差ƒ=√(ƒ2x+ƒ2y),相对闭合差K=ƒ∕ƩD,图根导线的容许相对闭合差K容=1∕2000,当K<K容时则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υ△xi,1+i=-(ƒx∕ƩD)*D i,1+i,υ△yi,1+i=-(ƒy∕ƩD)*D i,1+i;
△x △y x y
υ△xi,1+i υ△yi,1+i ±±
△x i,1+i
△y i,1+i
Ʃ
ƩD ƒx ƒy
辅助计算
观测角 (β测) ′ ″改正数
(β) 改正后角度 ′ ″
坐标方位角 ′ ″
56序号1234△x′△y′ƒβ角度闭合差=Ʃβ测-Ʃβ
理=Ʃβ测-(n-2)*180; ƒβ
≤ƒβ容;
ƒx=Ʃ△x,ƒy=Ʃ△y; ƒD =√(ƒ2x +ƒ2y )
注:1、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的差别在于两个方面:①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②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怎么计算就不一一说了,见谅!)
坐标增量 m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值 m 距离 m。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

8K+027 ∑ 4128°37'54" 82"
4128°39'16"
4,648.334 -1349.615 277 2708.363 225 -1,349.338 2,708.588
10604.536
26172.006
角度闭合差改正计算: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导线相对闭合差计算:
∑β 测-n*180= 11°22'6"
223.822 -210.102
77.158
-210.089 77.169
+4"
183°41'15" 163°31'19"
13
11
12097.729 23679.372 K102-21
226.525 -217.221
64.253
-217.208 64.264
+4"
174°20'49" 157°52'8"
观测角改正数改正后角值方位角边长左v左左admxyxy8k174172332112391807233525738k1744k102414k10241823421k102311820350195877417732306939341958671063207118171321722113k102211834111k102317420451834115414220381163311922652564253112701031159505k102311150673023879441k1024217208642641772408坐标xy附合导线平差计算工程名称
123.418
-337.427 123.435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
如下表: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级:城市二级: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校核:日期:部测量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仪高:气:复核:距”(或“斜距+天顶距”)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指标差:0" 天气:记录:日期:坐标转换于同椭球的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比如同椭球的国家坐标系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表工程名第页计算:复核:日期:支导线计算里指输入方位角与边长计算坐标的支导线,如需输入水平角、边长计算各点坐标,请使用“平差计算”模块中的支导线进行计算。
(整理)导线测量平差教程—计算方案设置

计算方案的设置一、导线类型:1.闭、附合导线(图1)2.无定向导线(图2)3.支导线(图3)4.特殊导线及导线网、高程网(见数据输入一节),该选项适用于所有的导线,但不计算闭合差。
而且该类型不需要填写未知点数目。
当点击表格最后一行时自动添加一行,计算时删除后面的空行。
5.坐标导线。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
6.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指仅进行单面读数且仅进行往测而无返测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当数据中没有输入“中视”时可以用作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当输入了“中视”时可以用作中平测量等的记录计算。
说明:除“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仅用于低等级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外,其它类型选项都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的平差计算,输入了平面数据则进行平面的平差,输入了高程数据则进行高程的平差,同时输入则同时平差。
如果不需进行平面的平差,仅计算闭、附合高程路线,可以选择类型为“无定向导线”,或者选择类型为“闭附合导线”但表格中第一行及最后一行数据(均为定向点)不必输入,因为高程路线不需定向点。
二、概算1.对方向、边长进行投影改化及边长的高程归化,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项改正。
2.应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以及Y坐标是否包含500KM。
选择了概算时,Y坐标不应包含带号。
三、等级与限差1.在选择好导线类型后,再选择平面及高程的等级,以便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自动填写限差等设置。
如果填写的值不符合您所使用的规范,则再修改各项值的设置。
比如现行的《公路勘测规范》的三级导线比《工程测量规范》的三级导线要求要低一些。
2.导线测量平差4.2及以前版本没有设置限差,打开4.2及以前版本时请注意重新设置限差。
四、近似平差与严密平差的选择及近似平差的方位角、边长是否反算1.近似平差:程序先分配角度闭合差再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即分别平差法。
2.严密平差: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平差。
3.《工程测量规范》规定:一级及以上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及以下平面控制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测日期工位号A1→B1→C1→D1
成 像
清晰
阴
附表2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2019年3月26日仪器编号
1393927选手姓名天 气
张浩林
说明:本表中n表示闭合环的边数,本表四边形为例,即理论内角和为360°,本表中蓝色底纹部分为链接附件1观测手簿中平均结果数据,黄色底纹为已知数据,绿色底纹为校核数据,红色字体为手动输入数据。
角度改正数分配原则:正常为按边长的比例分配,特殊情况为长边少分,短边多分;坐标增量改正数分配原则:正常为按边长的比例分配,特殊情况为长边多分,短边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