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本科)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

数据结构分析及算法研究一.数据结构概述当今时代是一个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带来更大的方便,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的紧密和快速。

随着人们对于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交流的迫切需求,促使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使用为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功能的强化,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都与网络技术融合到一起,近几年来应用程序的开发更发展到以WEB门户网站为界面,以与后台网络分布式数据库和实时交互操作的程序库,共同组成网络环境下的三层架构模式,这成了计算机应用程序开发模式的主流趋势。

本次石景山卫生局网络建设项目是以局域网为依托,架构办公自动化、信息传播、疾病控制和有关智能化系统等运行平台,为用户提供先进的办公、数据共享、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手段,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内部局域网与Internet以及区卫生所专网的连接。

第一章计算机局域网概述系统的理解网络理论对于掌握网络技术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中仅对于相关技术作简单的介绍,便于读者阅读。

一.计算机局域网“网络就是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已经在企业、事业、学校、政府机关等地方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对网络的进一步定义是:“至少有两个具有共享需求的个体;至少有一种方法或通路使其个体互连;至少有一种规则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相互传信。

”个体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法或通路指连接与传输媒介、规则指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定义也会被修改,但几十年的变迁有一点始终不改,那就是“资源”的共享,包括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数据和服务资源的共享,它是组网的原始动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

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022思想道德修养22考查10640433英语选修22考查10420874一元微积分44考试10420684几何与代数(1)44考试20240013离散数学(1)33考试20230093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3考试30250023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3考试30240233程序设计基础33考试四选一34100063程序设计基础33考试30210041信息科学技术概论11考查春季学期00501622毛泽东思想概论32考试10640443英语选修22考查10420884多元微积分44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692几何与代数(2)22考试几何与代数(1) 二选一10420913几何与代数(2)33考试几何与代数(1)10430484大学物理B(1)44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344大学物理(1)(英)44考试一元微积分三选一10430525大学物理A(1)55考试一元微积分20220214电路原理44考试20220221电路原理实验11考查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420753高等微积分22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252复变函数引论22考试一元微积分二选一复变函数33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535大学物理A(2)55考试大学物理A(2)20250093电子技术基础33考试电路原理二选一30230563数字逻辑电路33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22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10420262数理方程引论22考查不修该课程20130342工程图学基础22考试春季学期10420243随机数学方法33考试二选一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3考试数字逻辑电路33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系列实验22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30230104信号与系统44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144信号与系统分析44考试变几何与代数40240013系统分析与控制33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074自动控制理论(1)44考试变几何与代数3025数据结构33考试四选一34100044数据结构与算法44考试微电子学导论33考试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33考试三选一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3考试物理、生物类课程≥2220240023离散数学(2)(选)33考试夏季学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33考查电子技术基础Java语言(选)22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二选一语言(选)22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3考试40240354计算机组成原理44考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2考试3024信号处理原理44考试微积分电路复变几何与代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30240262数据库系统原理22考试数据结构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2考试离散数学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2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2考查40240642现代控制技术22考查自动控制理论(1)春季学期1061005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2考试30240243操作系统33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144编译原理33考试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3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20240433数值分析(选)或同组其它数学类课33考试微积分、线性代数体育专项(2)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2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2考查40240452模式识别22考查概率与统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2考试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3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2考查数据结构30230313通信电路33考试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30240163软件工程33考试数据结构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243计算机网络33考试必修操作系统30210033通信原理33考试必修二选一30230343现代通信原理33考试必修通信电路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1B34:专业专题训练≥4≥4体育专项(3)人文选修课≥6≥6见全校性选修课选课手册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4学分30240192高性能计算导论22考查22考查﹡模式识别基础40240062数字图像处理22考查22考查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33考试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372信息检索22考查数据结构40240402虚拟现实22考查40240492数据挖掘22考试40240502软件开发方法22考试嵌入式系统33考试操作系统合计≥21≥21 春季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015周必修体育专项(4)选修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春)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数据结构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2几何与代数技术40240402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134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理学或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理学或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重点专业、热门专业。

●培养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及其应用人才。

●就业单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信息部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知名计算机企业,新浪公司、联想集团、华为公司等,大部分年薪10万元以上。

●历届考研率高。

录取考生中60%以上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211”全国重点大学录取。

●人才培养质量高。

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600余人次。

●师资力量雄厚,博士后、博士12人,教授6人,王国胜教授为香港中文大学的访问学者。

泰山学者李国君教授、“Petri网第一人”吴哲辉教授等为本专业的兼职教授。

●科研水平高,共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200余篇;主持和参研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0项,获得省级奖励10多项。

●课程建设成果突出,专业课“数据库系统原理”、“离散数学”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有30多处实训基地,具有良好的软硬件系统开发的实习环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方向)(本科学制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热门专业、重点专业、文理兼招。

●培养财务会计、经济信息管理类、电子商务物流人才。

●就业单位:中国各大银行、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部分毕业生年薪10万以上。

●历年考研率高,上线人数中超过60%的学生被“985”或“211”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

●博士后、博士12人,教授8人,政府部门咨询专家5人,教学骨干4人,学术骨干3人,外聘教授有清华大学刘宝碇、同济大学马卫民等。

●科研力量雄厚,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多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8门,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5项。

●学生在海尔杯、电子商务大赛、英语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得奖项550余人次。

●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有30多处实训基地,并有良好的财务会计系统实习环境,多数学生毕业后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工作。

长达23页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生培养方案

长达23页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生培养方案

[Page1,2]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四个专业及示范性软件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构建具有各专业公共知识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

一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及神经网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本科学制4年,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6年)。

三基本学分学时1、培养总学分:不少于170,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40或145,平均周学时为20;2、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0或15学分。

四、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1.人文社科类课程必修不少于35学分其中:" "两课": 必修5门,14学分10610022 思想道德修养2学分(秋)10610013 毛泽东思想概论3学分(春、秋)106100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学分(春、秋)10610043 邓小平理论概论3学分(春、秋)106100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学分(春、秋)" 体育课: 1门,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个学分;第5~7学期的体育专项为限选,不设学分,计通过与不通过;第8学期的体育为任选。

体育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获得学士学位。

" 外语课:1门,4学分英语:实行以英语水平考试I为标志的目标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水平考试I,并取得4学分,才能获得本科毕业资格及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有哪些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有哪些核心课程?

谢谢邀请!目前,就本科阶段而言,全国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有许多许多,可见这是一个热门专业。

但是,其中真正出类拔萃的却不多。

除了院校的专业排名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学生配备的师资、制定的培养方案,执行的教学计划、教授的核心课程、提供的拓展和发展机会也存在诸多的差异。

不过,它们的目标一样,都是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促进我国信息化社会早日实现。

下面,笔者以清华、北大、北航、哈工大为例,来看看它们都为学生开设了哪些核心课程:1、清华大学为本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有5门: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人工智能导论、专业实践。

要求修满14学分。

专业核心课程是学院所属各专业对学生在相关学科专业基础方面必修课程的具体要求,除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清华信息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4 个专业核心课组,并将它们一般安排在三、四年级学习。

就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而言,清华为学生提供五种课程:①公共基础课程、②文化素质课(理工类)、③平台课程、④专业相关课程、⑤综合论文训练。

核心课程属于“专业相关课程”,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专业限选课组、任选课程组。

其中,专业限选课组对学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拓展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最有帮助,因而要求也多。

2、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①算法分析与设计、②集合论与图论、③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④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⑤数理逻辑、⑥计算系统导论、⑦编译原理(技术)、⑧操作系统、⑨微机实验、⑩并行程序设计原理。

北京大学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院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

与清华不同,北大要求学生在四年级开始之前修满全部必修课程。

值得突出强调的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之下的本科专业,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学习。

本专业为理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清华姚班是清华大学推出的一项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华姚班的培养方案,包括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内容。

一、招生要求:1.1 学术要求: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1.2 学科竞赛成绩:考生需要在相关学科竞赛(如NOI、ACM等)中表现出色。

1.3 选拔考试:考生需要通过清华姚班提供的选拔考试,包括数学、计算机等多个科目。

二、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清华姚班将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分析、离散数学、概率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2.2 专业课程:清华姚班将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

2.3 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些选修课程,如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网络安全等。

三、培养目标:3.1 知识与技能:清华姚班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方面。

3.2 创新与实践:清华姚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团队合作与领导力:清华姚班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提升工作协作能力。

四、评价标准:4.1 学术表现:学生的学术表现将成为评价标准之一,包括学习成绩、科研项目参与情况、学术论文发表等。

4.2 创新成果:学生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包括科研项目成果、发明专利等。

4.3 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会被考虑,包括实习实训、参与创业项目等。

4.4 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通过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设计,旨在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球顶尖的计算机专业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教育、科研和实践活动,以及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养与就业支持,助力其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

一、培养目标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发和设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2. 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工作;3.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中开展工作;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二、课程设置清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各类选修课程,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实践教学清华计算机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参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实践各种计算机技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科研和创新清华计算机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可参加学术论文撰写、科研项目设计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还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科研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学术圈。

五、就业支持清华计算机专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助力他们顺利就业。

学校会组织各类招聘会和就业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学分
5 5 4 2 3
课程目标(13 项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课程目标(13 项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表示具有弱相关关系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1、本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层次工程师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 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2、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表 1 能力实现矩阵 能力 1.1 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基本知识(能力 1) 1.1.1 科学发展史知识 1.1.2 政治经济学知识 1.1.3 哲学知识 1.1.4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1.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现(课程名称,含必修课与选修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
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
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8.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二)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须修满44学分。

学生应在下列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32
八、第二课堂活动
九、修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教学进程表
修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的学生应分别加修“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

十、教学进程安排表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假期;∷考试;‖毕业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S社会实践;入学、毕业教育;L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DS数据结构课程设计;OS操作系统课程设计;AS汇编语言课程设计;MS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CP编译原理课程设计;CN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设计;MC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ZC 组成原理课程设计;P专业实习。

8月31~9月2日报到、注册,9月3日“入学教育”,9月4~15日“军事理论与军训”,9月18日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