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电源系统设计
基站电源系统介绍

基站电源系统(详)一基站供电系统结构基站供电系统主要由交流供电系统和直流供电系统组成。
交流供电系统:由一路市电电源、一路移动油机电源、浪涌保护器、交流配电箱(具备市电油机转换功能)组成。
直流供电系统:由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监控模块、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两组(或一组)蓄电池组组成。
交流供电系统运行方式:(1)市电正常时,由市电供电;(2)市电停电后,移动油机未到站时,站内通信设备由蓄电池放电供电;(3)移动油机到站,待油机启动后,由油机供电;(4)市电恢复后,由市电供电。
直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在线恒压充电的全浮充供电方式。
(1)当交流电源正常时,由整流器和蓄电池并联浮充供电(整流器一方面给通信设备,一方面又给蓄电池充电,以补充蓄电池因自放电而失去的电量);(2)当交流电源中断后,由蓄电池单独向通信设备供电;(3)当交流电源恢复供电时,开关电源的监控模块自动启动整流器向通信负荷供电,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蓄电池组既为备用电源,又可以吸收高频纹波电流。
二基站电源系统实物布局基站内电源相关设备主要有:交流配电箱、浪涌保护器、室内地线排、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蓄电池组。
三交流供电部分3.1 交流供电系统分为两种型式1. TN型:系统中,电源端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用保护线直接连接;又可分为:TN-C、TN-S、TN-C-S三种。
2.TT型:在此系统中,电源端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移动基站中常用TT型式供电3.2 对市电的要求新建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三类以上(年停电次数≤54,每次停电时长≤8小时)的市电电源。
乡镇及农村基站交流电源引入容量建议为15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20KVA选定);一般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20kW;特大城市密集市区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25 kW~30kW;基站内电源电缆应采用铜芯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数据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为智能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而通信电源,作为通信网络的“心脏”,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通信基站中设备的运行情况。
因此,利用先进的技术构建智能化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是保障通信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
通信电源的监控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功能:(1)对设备可以实现分散供电,并采用智能化集中管理;(2)系统可以实现遥感、遥测、遥视、遥控等功能,可以有效地进行故障诊断和定位,并远程发出操作命令,由现场执行机构进行操作;(3)电源运行数据可以实现实时采集,实时传送,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存储、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能力。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场合中,但是,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大多数的监控系统都是由电源厂家适配的,存在着与其他电源系统兼容性差的问题;(2)系统配置不够灵活,底层的数据采集的通信方式大多采用CAN总线形式,一方面,不利于系统的变动和扩展;另一方面,也不能适应用户个性化的要求;(3)故障检测的可靠性不高,告警失误率高。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文利用WLAN来构建通信电源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上下两层网络结构,中间由嵌入式系统来担任网关,形成了一个运行稳定可靠,配置灵活,通用性强、个性化设计简单方便的监控系统。
1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分析通信局站主要分为分散式电源系统和集中式电源系统,具体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
从图中可知,不论是哪种结构,通信电源系统都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蓄电池组、油机发电机组组成。
通信电源系统的工作过程分为三种情况[1]:(1)市电正常,交流输入一部分经交流配电分配组机房照明、空调及各种交流负载,另一部分分配给整流模块,整流模块和各个蓄电池组的输出经直流配电单元分配后供给通信基站或交换机等通信设备使用。
同时,监控单元实时监控交流输入、蓄电池、整流模块的状态;(2)市电异常,备用的油机发电机组开始工作,工作过程同市电输入的情况,提供给通信设备稳定的电能;(3)市电和油机发电机组同时出现异常,系统的在线备用蓄电池开始工作,供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通信基站供电系统方案

通信基站供电系统方案概述:通信基站供电系统是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用于为无线通信网络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
在选择供电系统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基站的功耗需求、电力可靠性、成本效益以及环境因素等因素。
本文将讨论通信基站供电系统方案的设计要点和建议。
1. 供电系统概览通信基站供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1 电源设备电源设备是供电系统的核心,通常包括备用电池、发电机和UPS(不间断电源)等。
备用电池主要用于短时间的电力中断期间维持基站的正常运行,发电机则用于长时间的停电情况下提供稳定的电力。
UPS则可提供过渡性的电力,使得基站能从主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或者发电机。
1.2 配电设备配电设备将电源设备产生的电力分配给通信设备,由变压器、开关和配电柜组成。
变压器用于将电源设备提供的电压调整到通信设备所需的电压水平,开关则用于控制电力的连接和断开,配电柜则用于集中管理和监控电力的分配。
1.3 环境监测设备为了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烟雾探测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基站的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以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设计要点和建议在设计通信基站供电系统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和建议:2.1 功耗需求首先需要对通信基站的功耗需求进行评估,包括各个设备的功耗和峰值功耗。
根据功耗需求,选择适当的电源设备,并确保其能够满足基站的长时间运行需求。
2.2 电力可靠性通信基站需要保持高可靠性的供电系统,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因此,应选用可靠的电源设备和配电设备,并且实施适当的备份措施,如备用电池和发电机。
同时,定期对供电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成本效益供电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成本效益的因素。
在选择设备时,应该权衡设备的性能、质量和价格。
同时,考虑到基站的长期使用成本,应该选择能够满足需求并具有较低能耗的设备。
2.4 环境因素通信基站通常部署在户外环境中,因此在设计供电系统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通信基站新型供电系统的设计

规划 与 设 计
通信 基 站新型供 电系统 的设计
胡永 乐
( 广西润建通信 发展有 限公司) 摘 要 : 在我 国社会建设不断完善 , 和我 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前提下 , 国电力事业得到了有效发展 。电力事业 的不断壮大 , 我 给我 国发 电技术 , 的进一步完 善带来 了巨大支持。发 电力技术 的完善, 给我国的各项社会建设 的发展, 带来了极大 的技术支持 。 在新型发 电技 术 的帮助下, 我国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设计走 出了阻碍发展 的瓶颈 , 实现 了传统通 信基 站供电系统设计, 迈向了通信基站新型供电系统设 计 的新阶段。本文就对 通信基站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 阐述 , 为我国通信基 站供电系统设计 的未来发展, 提供 了一定程度上的参 考价值 。 关 键 词 : 然趋 势 ; 必 新型 供 电系 统 设 计 ; 结 总 步降低通信基站 电力系统的建设时工本消耗 , 这都使我 国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设计不得不朝 , 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方 向迈进 。 () 2 通信基站新 型供电系统设计 , 采用 风能发 电机与太阳 能电池板 站建立在 , 自然 资源条件充足 的地 方, 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 风能发 电的 做为主要 的供 电电源; 备用 电源设 计采用柴油机 发电机 方式, 满足我们对通信 基站的供电需要。我们利用蓄 电池组和柴油发 电 相互配合 发电, 机组等发电设备, 建立一个新型的供 电系统。新型供电系统设计 , 不但解 组 。这种新型的供 电系统设计 , 颠覆 了传统 的市 电输入支撑整个通信基 决当前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设计存在 问题 , 而且还能满足供 电系统节能减 站运行的局面, 有效避免 了架空线导致 的雷击和偏远地 区的市 电供应难 排 , 低投资成本的要求。 降 的 问题 。 () 3通信基站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 设计 方案为 : 1 通 信基 站新型 供 电系统设 计是 未来 发展 的必然 趋势 ①太 阳能和风 能充 足: 在天气状况 良好的情况下 , 阳能和 风能充 太 () 1 一直以来, 我国通信领域为了保证通信信号的质量 , 在长距离通 主要采用风机 发电和太 阳能板发电, 完成蓄电池 的蓄工作 。 通信基 信的传输过程中, 要建立很多基站。基站作为接收信号 , 和处理信号 , 以 足时 , 站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 要将蓄 电池 的冲 电工原则设计为 , 风能和太 阳能, 及放大信号的主要设施 。要现实通信基站可 以有效保障信号传输 效率 的 目的, 站供 电系统需要 向基站供给 巨大 的电量 需要 , 基 以满足 基站能够 那 个 高 哪 个 给 蓄 电池 充 电 的蓄 电方 式 。 ②太阳能和风 能不充足 : 负载的供电工作, 主要 由蓄 电池完成。 正常运行 。 ③风力发 电和太阳能发 电都不 能保证输 出,且太阳 能和 风能不充 () 2 主要供 电电源采用市 电, 备用 电源采用油机 , 是当前我 国通信基 备用供电模式开始运行 , 柴油机发 电完成负载的供 电工作 。 站供 电系统设计, 所采用的主要方式 。但是这种主要 电源供应设计采用 足 : () 4 通信基 站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需要注 意的问题有哪些: 市 电, 备用 电源供应设计采 用油机 的供 电系统 设计方案 , 在实 际的通信 ①通信基站 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 基站负载选型 的问题: 基站供 电系统运行过程 中却存在很多不足。通过对实际通信基 站供 电系 通信基 站的 内部设备配置 , 与通信 基站的实 际位 置 , 以及 通信基站 统所表现 出来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 , 我们可 以将 当前我 国通信基站供 电 的本 身耗 电量都有着密 不可分的关系 。所 以通信 基站新 型供 电系统 设 系统设计存在的不足, 归纳为: 针对一些海 岛地 区, 和偏远地 区的基站 , 工作方 式往往选择全 向站 的 ①通信基站在一些极 限地 区建设 时, 通信基站供 电系 统所表现 出来 计 , 工作方式 。因为海 岛地区或者偏远地区, 本身没有较大的话务量, 并且话 的不 足 : 如 下 表 ) ( 务量 的增 长前景也很有 限, 在这些地区 的基站 , 仅是满足通信 基站覆 仅 编号 所建立 的通信基站位置 所表现 出来 的缺 陷和不足 盖率需要而建造 的。所 以这类地 区的基站 , 常常按照蜂窝基站或边 际基 采用市电为主要供 电方式 , 的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 站被建立 。 1 在海岛地区, 或者在偏远 身造价不菲 。而且还需要安排有关人员对 架 本 地 区建立的通信基站 空线路进行定期维护、 查, 检 以保证供电系统的 a通信 基站新型供 电系 统负载容量设计 , . 要将 通信 基站 内所有设 备 安全和稳定 , 这也变 向的增加 了成本投入 。 的功率进行统计 , 将通信 基许的总耗 电量 与供 电电压相除 , 计算 出最 大 在 高山地 区, 和地势较 高地 区建立 的通信基站 , 电流 。这可 以作为设计中的最大耗 电量 , 参数选择的主要依据 。 2 在地势较高地区, 或者在 为保证供 电系统可 以满足基站运行需要, 电线 供 b通信基站新型供 电系 统负载类型设计 , . 要参考 实际通信基站 的供 山上建立的通信基站 路要选择架空方式 , 但是这却很难控制 , 通信基 站在雷雨天气受到雷击导致设备损害 的风 险。 电方案 。负载类型选择设计 , 以降低逆变器容量 , . 要 降低通信基站建设成 为 ②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设计采用主供 电采用市 电, 备用供 电采用油机 本 等 , 主 要 依 据 。 方案 。这种方案本身存在 的的问题 , 导致 的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表现 出来 ②通信基站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的参数选择 的不 足 。 a . 通信基站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蓄 电池选择 : a. 市 电为主要供 电方式 的设计方案 , 主要采用 混合交流 电和直流 电 蓄 电池 , 是通信基站新 型供 电系统的主要储 能设备 。在设 计供电系 的方式 , 实现对通信基站的供应 目的。 这种混合交流和直流电的方式 , 使 统 时蓄电池的选择是否 具备 合理性 , 直接影 响基 站建设的总造 价, 和基 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 电源模块复杂 , 提高的控制难度 。 站运行时供 电系统的稳 定性。所以要保证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设计具有合 b据 我 国有关 部门调查 , . 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设计 , 采用市 电为主供 理性 , 蓄电池 的容量选择 要参考, 通讯基站所 处的气候环境和 基站的 总 应, 油机为备供应的方式 , 每年 的煤耗量 巨大 , 不符合 国家针对节 能环保 负 荷 能 力 。 的有 关 要 求 。 b通信基站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太阳能板的选择 : . () 电 技 术 在 我 国近 些 年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 电系 统 设计 将 风 光 互 3供 供 因为新型通 电系统 , 主要采用 的是太 阳能和风 能这类 的绿色 能源进 补技术 , 纳入到 了对通信基站 的供 电系统设计 中。通过对 国外 的成功经 行发 电, 以太阳 能板 的设计和风 能发 电机 的设计参数, 所 必须 结合通信 验进 行分析, 我们发现 , 这种 以风光互补 为主要设计方案 的新 型供 电系 基站 当地 的气候进行选择 , 只有设计方案符合 当地的气候条件 , 才能保 统, 无论是在降低工本投入方面 , 还是在节能环保的方面 , 都表现 出符合 证新型供 电系统, 能够为通信基站 的日常运行提供 一定的保障能力 。 人们预期 的效果 。 以说 , 所 未来我国通信基站新型供 电系统设计, 将是未 c . 通信基站新型供电系统设计柴 油发 电机组的选择 : 来发展 的一个必然趋势。 柴油发 电机作 为新型供 电系统 中的备用 电源 , 能否 正常 工作直接 其 影 响通信基站在没有 充足太阳能 , 和风 能条件 下正常工作 的能力 , 以 所 2 通信 基站新 型供 电 系统设计 通信 基站新型供 电系 统设计 , 要将柴油 发电机组的选择 , 以通 讯基站 的 () 1 通信基站供 电系统 设计 , 要保障通信基 站的 日常运 行所需 的电 量 消耗, 还要提 高通 信基站 电力系统 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 同时还要进 负载总功率作为参考依据 。
光伏发电通信基站电源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

f n t n s t n . n al r e n mb r x e i n a , o lc b n a t p r t n d t h n s n ih o t u l h n e . h u ci e t g I g u e e p r o i a f o me t wec l ta u d n e ai aa w e u l t n i e yc a g s T e l e o o g c n
Y N iu A G S- n j ( e ate tfEe t ncE gneig Xi帆 Aeoa t a P l eh i Isi t, i觎 7 0 8 , hn ) D p r n o lc o i nier , ’ m r n rnui l o tc n ntu X ’ 10 9 C /a c y c te
第2 0卷 第 1 7期
V0 _0 l2 No 1 .7
电子设 计工 程
El cr n c De in En i e rn e to i sg g n e i g
21 0 2年 9ຫໍສະໝຸດ S p.2 2 e 01
光伏 发 电通信 基站 电源远程 监测 系统 的设计
杨 思 俊
践依据 。
关 键 词 : P S模 块 ;串 口通 信 ;数 据 采 集 ; 3 i 动 G R MC 5 驱 中图 分 类 号 : P 7 T 2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7 — 2 6 2 1 ) 7 O 8 — 4 6 4 6 3 (0 2 1 一 0 3 0
d t r v d r ci a a et r v eu i z t nr t f oa e l. a ap o i ep a t l s i o e t t iai eo l r l c b o mp h l o a s c s Ke r s GP d l y wo d : RS mo u e;s ra o e ilc mmu ia in;d t o lc in;MC3 i rv r nc t o aa c l t e o 5 i e d
通信基站应急后备电源供电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目前铁塔基站共享存 在 的 问 题,针 对 各 运 营 网 络 差 异 化 运 营,提 出 了 通 信 基 站 应 急 后 备 电 源 供 电 系 统 ,最 后 分 析 了 该 系 统 对 移 动 公 司 网 络 差 异 化 运 营 的 实 用 性 。
关 键 词 :后 备 电 源 ;应 急 供 电 ;自 动 切 换 装 置
(5)当 基 站 交 流 电 输 入 1 恢 复 正 常 时 ,则 控 制 设 备 2将蓄电池6接入开关电源母排5进行充电。 1.2.2 自 动 切 换 开 关 工 作 原 理
自动切换开关实现需要保障的负载8的供电在开 关电源直流输出及应急系统直流输出之间切换。优先 选择开关电源直流输出。 1.2.3 系 统 后 备 电 源
收 稿 日 期 :20180920 作者简介:卢运运,工程师,主要负责 广 西 移 动 梧 州 分 公 司 网 络 运营中心动力维护,动力系统电源日 常 运 行、优 化 维 护,对 机 房 节能减排工作有深入研究,并获得 2016 年 度 集 团 公 司 “青 年 技 术 能 手 ”称 号 。
图 周 期 性 充 放 电 ; (2)当 基 站 交 流 电 输 入 1 断 开 时 ,开 关 电 源 的 后 备
电池7放电,自动切换 装 置 4 开 关 切 换 到 开 关 电 源 直 流母排5,对重要负载8进行供 电,控 制 设 备 2 会 跳 开 自身后备电池6与开 关 电 源 直 流 母 排 5 的 连 接,不 参 与放电;
2018 年 11 月 25 日 第 35 卷 第 11 期
doi:10.19399/j.cnki.tpt.2018.11.043
通信电源设计的理想解决方案

752004.3图1 适用于 VoIP 应用的推挽转换器图2 多输出应用的推挽转换器和同步降压76 2004.3图3 3G基站RF功率放大器电源首先,衷心感谢所有参与读者调查活动的读者,大家的意见对本刊十分重要,将指导我们今后办刊的方向!这里我们从众多调查表中抽取了100名幸运热心读者,名单公布如下。
希望今后得到各位读者一如既往的支持,恭祝各位读者身体健康、事业顺利!《电子产品世界》编辑部张致合(保定)王 丹(长春)廖仕坤(昆明)潘鑫贞(北京)林金元(莆田)李显荣(北京)周智强(深圳)岳永红(武汉)万学华(嘉兴)陈理兆(上海)刘守恩(成都)王晓远(洛阳)袁 峰(哈尔滨)倪志荣(北京)徐 敏(深圳)杜学强(唐山)李亚扬(北京)魏兆华(天津)李 生(北京)任伟林(北京)奚忠主(北京)谭正春(深圳)李洪儒(沈阳)王 远(绵阳)潘法志(重庆)徐中义(西宁)曾爱国(淮南)杨 洋(桂林)吴述尧(沈阳)姜显忠(上海)年万军(乌鲁木齐)高瑞华(青岛)周雪峰(南京)宋聚忠(廊坊)钟晓宏(长沙)吴仲城(合肥)胡汉南(上海)程节顺(上海)赵庚飞(深圳)王维枋(北京)王长波(大连)董永沛(建瓯)路秋生(北京)李 岩(太原)张 博(深圳)王永怀(宝鸡)阳秋明(深圳)宋洪法(合肥)余恩朝(景德镇)马智英(天津)周玉民(郑州)姜崇瑞(昆明)李松柏(北京)李 灏(天津)吴忠义(上海)陈可中(南宁)李代玉(武汉)李兴旺(天水)赵培庆(北京)巨 兰(郑州)熊永环(杭州)陈 斌(九江)薛瑞麟(上海)于怀昌(广州)黄美玲(西安)马锡平(上海)王益华(白城)常志华(北京)钱文奎(郑州)龙文智(成都)翟百秋(烟台)辛 华(武汉)熊清林(中山)傅水木(上海)谭延杰(丹东)杨传友(广州)周永喜(西安)赵玉洁(南京)钟 林(上海)王 娜(北京)刘占杰(东莞)许培斌(荆州)张金龙(上海)贾岑利(北京)郑 敏(深圳)刘晓东(惠州)赵克勤(北京)鹿笃倬(上海)秦 旭(桂林)罗萧波(广州)蒋盘林(嘉兴)王幼林(长春)王 琮(三河)杨兆霖(郑州)李令举(西安)肖殿元(沈阳)斯辉健(杭州)王治建(南平)屈晓平(宝鸡)钟瑞璋(铁岭)注:百名获奖者的奖品已寄出。
基站配套电源详解

1 基站电源组成2 市电3 交流配电箱4 开关电源5 蓄电池6 基站电源接地系统7 基站电源防雷保护8 电源线计算和选择1 基站电源组成1.1 基站系统结构图1.2 通信电源组成2 市电2.1 市电分类根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类市电供电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
该两路电源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1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0.5 h。
两路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2、二类市电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3.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 h。
3、三类市电供电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线路长、用户多、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4.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 h。
4、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1)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三类供电要求。
2)有季节性常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2.2 市电引入外市电引入方式有如下四种:1) 新建机房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1 路10KV 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基站设备供电。
2) 新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1 路380V(或220V)至基站,负责基站设备的供电。
3) 租用民房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
4) 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基站。
●基站新建引入外市电的电压等级可根据当地供电条件、用电容量、供电部门要求综合确定。
●基站新建宜引入一路优于三类或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4.5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
外市电引入容量应按远期负荷考虑3 交流配电箱作用:基站引电的入口,为整个基站提供电源。
输出:整个机房的交流设备供电和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入3.1 交流配电箱技术要求1. 基站应配置市电/油机切换开关、移动油机应急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基站电源系统设计
作者:巩峰峰,乔慧
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8期
一、引言
通信基站电源系统以满足基站设备7×24 小时不间断供电为原则,对移动通信网络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随着各运营商网络共建共享,通信基站电源系统需积极推进优化设计,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
本文对通信基站电源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二、通信基站电源系统介绍
通信基站电源系统包含外市电引入、交流供配电、直流供配电、蓄电池、直流远供、防雷接地、空调等子系统[1]。
通信基站使用市电作为主用电源,移动油机作为备用电源。
当市电正常时,由市电电源供基站用电;当市电检修或故障停电时,由移动油机供电。
市电与移动油机的转换在各站内双电源转换箱上进行。
油机未供电时,由蓄电池组放电供电。
直流配电系统应具有两级电压切断装置,第一级先切断基站负荷(优先保证传输设备用电),第二级为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时切断电池(保护电池)。
三、通信基站电源系统设计
1、外市电引入。
各新建基站的外市电引入优选从公共电网引入一路380V/220V 的交流电源;如无法引入,则在满足供电质量前提下,按以下两种方案引入:①从基站所在或附近的建筑物就近引入一路380V/220V 的交流电源;②自建变压器,引入一路10kV 高压市电。
自建变压器优选油浸式产品,变压器容量按照基站远期规划容量配置。
不管采用何种引入方式,各基站要求至少引入一路三类或优于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 4.5 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
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
2、交流供配电。
各新建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优选从公共电网引入一路较可靠的380V 市电(距离较远时可采用10kV 市电引入,在基站附近新建变压器),每站一般配置1个380V/100A 或380V/63A 挂墙式交流配电箱(容量应满足基站远期需求),输出分路及容量应满足开关电源、空调、照明、插座等的需求。
各基站配置 1 个浪涌保护器SPD(可内置在配电箱内,Imax 根据基站位置和行标要求确定)。
各基站配置1 个油机/ 市电转换屏,亦可于交流配电箱内设置移动油机/ 市电转换开关。
3、直流供配电。
基站直流供电一般采用组合式开关电源系统,开关电源的作用是把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输出纯净的-48V 直流电,一部分给基站主设备供电,另一部分通过监控模块设置给后备蓄电池组充电。
基站开关电源由四部分组成: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监控模块和直流配电单元。
电源容量分机架容量和配置容量:机架容量是最大配置容量(满配容量),配置容量是当前电源配置模块数* 单个整流模块额定容量。
基站开关电源直流配电单元负责给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源的分配,基站主设备接入一次下电配电单元,传输设备和监控设备接入二次下电配电单元。
4、蓄电池。
蓄电池的作用为后备电源,在交流停电情况下,因蓄电池与整流器并联,由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
蓄电池均、浮充电压,25±5℃情况,每节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应为2.23-2.27V,均充电压应为2.30-2.35V。
基站配备的蓄电池一般为两组,每组24 节,浮充电压一般设定为-54V。
5、直流远供。
直流远供应用于取电费用高、取电难度大、小微站增补、拉远需求、后备动力保障能力不足等场景,利用局端基站的-48V 电源作为远程供电系统局端设备的电源输入,将48V 电压变换成215 ~ 410V 的高压直流,通过复合光缆将高压直流电源输送给远端设备,远
端设备再将高压直流转换成-48V 电源供给BBU 设备。
若BBU 为交流供电,则不需要远端设备,直接将高压直流电源供给设备。
解决48V 直流电源传输距离近,拉远设备引电困难。
为保障远端基站稳定性,直流远供系统局端设备采用n+1 模块化配置,最大容量一般在
5KW 以上,远端设备的容量在600W 左右,一般可接入2 个RRU。
电源传输距离在4KM 以上,
一般按不超过6KM 考虑。
6、防雷接地系统。
1)防雷系统。
通信基站安装SPD 浪涌保护器来防止感应雷的破坏[2]。
在交流配电箱安装第一级浪涌保护器(60-120KA),在开关电源交流接入处安装第二级浪涌保
护器(40KA),在开关电源直流输出处安装第三级浪涌保护器(15KA)。
2)接地系统。
通信电源中的接地系统按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
通信局站各类电信设备的工作
接地、保护接地以及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称为联合接地方式[3]。
7、空调系统。
基站空调首先选用高能效比、大风量、小焓差的空调。
空调的选型是满足冷量的最大需求,考虑冷量冗余及基站热负荷季节性波动,基站实际冷负荷需求,在夏季和冬季、白天和晚上的变化范围非常大。
当建筑负荷变化超过总负荷变化的40% 时,最大可选冷量按80% 配置。
一般基站空调按两台主备配置,启动温度设置为26-28 ℃。
结束语: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水平
的提高对通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通信系
统的“心脏”, 通信基站电源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效率的特点,通过通信基
站电源系统的设计分析,实现网络安全可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