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大全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绣栊晓镜图》宋王诜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山水卷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北宋巨然200.1cm×77.6cm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
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
▲《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126.3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画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
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设色206.3cm×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春山瑞松图》宋米芾轴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
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早春图》北宋郭熙绢本水墨158.3cm×10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的季节变化。
在章法上兼有高远、深远、平远,层次分明。
画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树绕岩叶溪开冻,楼阁仙居家上层。
不籍柳槐间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万壑松风图》宋李唐绢本双拼188.7cm×139.8cm此画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
各种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大全

各种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大全民间绘画类别大体上有壁画墙头画眠床画灶头画家庭用具画年画门画春牛图肖像画等。
民间壁画一般多为寺庙祠堂、书院壁上装饰,以纪念歌颂本族祖先开天劈地英雄业绩或本地菩萨的神话传说,是永久性的装饰实用民间绘画。
古代多以水墨画材料绘制,有水墨白描、中国画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设色有重、淡、青绿、浅绛金碧等,根据时代技法进展而逐步发展,并配以文字、诗词、图章,近代逐步出现水粉画、油画、丙稀画、漆画、镶嵌等形式的民间壁画。
表现手法以夸张、浪漫见多。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有宣传“三面红旗”和“农业学大褰”等政治内容,以及山水风景、乡土风貌为内容的壁画绘制。
墙头画古代的民间墙头画应用于房屋建筑装饰上,画于散墙、围墙、门窗、墙门、屋山头等处。
材料:皆以水墨画工具材料画之。
设色:重、淡和水墨白描青绿、金碧。
技法:以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表现手法:写实形式的讲究构图、透视等风格,但大多还是不讲究透视、反透视,构图无定律框框,超时空观念等夸张、浪漫主义风格。
内容:有神话传说故事、戏剧故事人物、吉祥如意、祛邪保平安和花卉等。
如天官赐福、郭子仪拜寿、桃园结义、八仙过海、和合神仙、福禄寿仙、暗八仙、梅兰竹菊等等。
1949年后,墙头画多结合形势,宣传各个时期中心任务,如宣传社会主义好、祖国建设一日千里、乡村远景规划图、愚公移山等具有宣传鼓舞作用的画。
“文革”期间,多以毛主席画像,配以毛主席语录、标语口号和横扫牛鬼蛇神等图画。
20世纪70年代农民画兴起,皆以农村劳动、丰收场面和渔农团结奋斗等画面出现,其中葛岙、桐照等地成就比较突出。
民间眠床画民间眠床画起源汉代,至唐代开始发展。
这个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人们追求生活享受,开始出现造型别致似楼台亭阁式眠床。
眠床画基本上分三种类型:一,在平木板上涂以胶铅粉或白漆作底色,古代以水墨作画,现代以水粉或油画形式作画;二,白描形式,有墨线白描和白漆白描,底色是木头本色和红木色或深色。
【美术】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教学设计主备人:黄海丰审核人:刘永梅二次备课人:【单元课题】中国美术鉴赏【课业类型】新授课【课程分析】本单元共八课,分别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雕塑》《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民间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
以传统三大画科引入,从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美术和近现代美术几个角度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特点,掌握鉴赏中国美术的方法,理解中国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感受中国美术独特的美感,强化深厚的民族情怀。
【基本问题】第3课: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第4课: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第5课: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鉴赏?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第7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社会思想意识和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第8课: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何别具特色?第9课: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形式?第10课: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具体问题】第4课:花鸟画中的情趣和人物画中的情性。
〖图像识读〗第4课本课主要作品有工笔花鸟画《写生珍禽图》、大写意花鸟画《荷石水鸟图》《墨葡萄图》、小写意花鸟画《墨梅图》《墨竹图》《墨兰图》,工笔人物画《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壁画《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工笔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大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人物画《油荒坐啸图》、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灸艾图》,涉及朝代众多,都是典型作品。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识读,体会传统花鸟画如何在写生的基础上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如人物画是如何传神写照的。
〖美术表现〗第4课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时代、地域、个人审美追求带来的不同特征。
中国传统年画PPT课件

桃花坞年画
发展历程: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
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
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生
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后一直萎靡不振。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组织艺人恢
2021
分类:
一是四季之中。 如画房印卖的“日宫”、“月宫”、“灶王”、
“财神”、“天师”、“门神”、“关帝”、“钟 馗”、“跑马”、“福禄寿三星”、“天官赐福”、 “麒麟送子”等喜庆画屏,还有天地神牌、全神图 等一应俱全。 二是寓意喜庆吉祥、祈福求安的娃娃仕女图。
如“莲年有余”、“莲笙贵子”、“连中三 元”、“福寿三多” 、“竹报平安”、“平安富 贵”、“长命百岁”、“五子夺莲”、“五谷丰登” 等。
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
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
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
果。
–
在内容上,绵竹年画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归纳起
来有:避邪迎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俗民风、名
人字画、花鸟虫鱼等。
2021
分类:
三星图 天宫赐福图 滑稽年画 常识年画
2021
2021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点是:以木版雕刻, 用一版一色传统水印法印刷。构图丰满,色彩 明快,富有装饰性;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 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以象征、寓意、夸 张手法,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中国十大传统名画

近几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考察有升温的趋势,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华传统文艺雅致大气,可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画”。
一、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画作: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现有的只有一卷来自宋代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
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
画作的取材出处。
二、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画作:《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最大的特点,是以静止画卷,描绘了流动的时间。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
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韩熙载夜宴图》全长三米,共分五段,每一段画面以屏风相隔。
每一段都描绘了在宴会的各个阶段,主人韩熙载的动向和所处的状态,生动而不呆板。
作者顾闳中充当了人体照相机一般的功能,将他在宴会上的所见所闻凭记忆用画笔记录下来,令人惊叹。
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
画作内容的主人公。
三、唐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
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画作中有大量的人物,但是神态动作都生动十分,毫不雷同。
笔法轻盈舒畅,不仅对于人物,对于器物的描绘也是别具一格。
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
画作内容的历史事件。
四、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风俗画作品。
传世名作、一级国宝。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美术课件民间美术ppt

思考:
1: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 多注意观察,看看我们周 围的现代作品中都运用了 哪些传统民间美术的元素?
2:寻找闽北的民间美术 图片,下周带过来,咱们 贴在教室的墙上,装饰我 们自己的班级。
建欧挑幡、民间剪纸、 松溪版画等等
谢谢大家!下课!
高贵、神圣、传统 避邪 长青、松鹤延龄 花开富贵
平安如意
吉祥如意
喜上眉梢
在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 会出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
春节
年画、剪纸、春联、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庆贺元宵节的花灯、纸扎
端午节悬挂的天师符,钟馗像、 及龙舟彩船
荷花灯、中秋节的月饼花馍
崇尚传统 美德、传承 中华文明, 保护民间美 术,是我们 应尽的一份 责任。
陕西凤翔泥塑
(四)猜猜这个面花是什么节日用的?
中 秋 节
山西“辨不清”娃娃面花
皮影
三、综合
大家看 看皮影和 剪纸的不 同:皮影 和剪纸用 途不同, 材料不同, 色彩效果 也不同。
皮影表演
香囊
端午节香包
木雕面具
面具表演 闽北邵武傩舞
陕 西 木 勺 面 具
特 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间美术特点
一、具有名族特色
粤绣
粤绣:是以广东省潮州市和广 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 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 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 之一的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 ――黎族,古时绣工大多是潮州、 广州男子,为世所罕见。 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 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 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 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 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 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 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 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 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 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 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木版年画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门神
榴 开 百 子
新笙初试 童子手
持一把新笙,与笛 子校音。新笙谐音
2
年 画
“新生”,初试谐
音“出世”,寓意 为喜得贵子。
3
福善吉庆:童子手持扇子、戟、罄,天上有
蝙蝠飞舞,扇子取“善”字的谐音,戟的音应 “吉”的谐音,罄取其谐音为“庆” 。象征
年 画
福善吉庆。
福寿三多
这幅画应起名为‘子孙福寿图’,大家看这小
童子的左手拿着一个蝙蝠表示的是‘福’,仙鹤、
6
年 画
仙桃表示的‘长寿’,拨开皮的石榴表示‘多子多
孙’,右手抱着大仙桃,脑下枕着仙佛手表示‘多
寿’。所以应当叫‘子孙福寿图’ 。
蟠桃祝寿
以民间“三月三 蟠桃会,为王母娘上
6
年 画
寿”之意的民俗之说,
喻意蟠桃祝寿者永之
结
束
语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它土 生土长,是农民自发的创造活动。他保持着原 生态、本土文化的特色,是中国版画史上一颗 璀璨的明珠。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是民间一种寓意吉祥的艺 术形式,是追求喜庆瑞祥的观念性艺术。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它风格鲜明、韵味独特、 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 宝。
神类、金童子、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但喜庆吉 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 杨家埠年画主要内容包括6大类: 1、过新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 2、年年发财、金鱼满堂等大吉大利类; 3、门神、财神、寿星、灶王等招福辟邪类; 4、包公上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传说典故类; 5、打拳卖艺、升官图等娱乐讽刺类; 6、三阳开泰、开市大鸡、四季花鸟等瑞兽祥禽花卉风景类。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 特色; 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 一; 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 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 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 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 泼的效果; 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 门画、斗方、画条 。黑货,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 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类以中堂、条 屏居多。艺术收藏价值, 而且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名人都曾收藏过朱仙镇的木 版年画。 鲁迅先生曾给予其很高的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 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 是细巧雕琢。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 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 的独有特色。”这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特色的很 好概括。
中国传世十大名画赏析(配图)

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赞誉。
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画家,也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画作,在中国及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画在古代被称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等三大类,而之所以分为这三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
《洛神赋图》1、《洛神赋图》,由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作,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但是原卷现在已经遗失。
《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
其传世作品主要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前段时间《国家宝藏》节目中便有一期介绍了辽宁博物馆的《洛神赋图》,故事情节真挚动人。
2、《步辇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内容反映的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唐宫仕女图》3、《唐宫仕女图》描述的是唐代美女众生像,最杰出的包括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主要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那时候的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
《唐宫仕女图》为后世研究唐代贵族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佐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大全
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
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深受人们喜爱。
以下是各种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大全。
一、年画
年画是中国传统的农村年俗之一,是以图画形式表现中
国民俗文化的一种绘画,并被称为“家喻户晓的寿字画”。
年画广泛流传于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农村,是庆祝新年、祈求平安和美好生活的重要物品。
年画的特点是色彩鲜艳,画面简练,内容多为祝福、寓意、神话、传说、传统艺术等。
在制作技术上,年画常采用木板水印、彩线刻印和雕版印刷等多种方式,注重色彩对比和形象塑造,达到绚丽多彩的效果。
二、民间木板年画
民间木板年画是中国传统的彩绘品种之一。
它是中国传
统绘画中常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简练的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内容。
从颜色来看,民间木板年画以红色、绿色、紫色和黄色
为主色调,运用单色或多色,以暗淡的底色为背景,突出鲜艳的主题色,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三、样板戏画
样板戏画,即以中国传统戏曲为模板创作的形象描绘。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戏剧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重要的
文化遗产。
样板戏画以中国传统的戏剧为题材,表现了戏剧中的卡
通人物、戏曲角色、场景和道具。
它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和民间文化特点,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魅力。
四、泥金画
泥金画又称金泥画、金粉画。
它是以金粉、泥土、彩绘
为主要材料,绘制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泥金画通常创作于宗教场所,如寺庙、道观、佛教、道
教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文艺出版物、春联、书法作品和装饰品中。
五、窗花
窗花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用剪纸技术制
作的窗户装饰。
它起源于汉代,经过历史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窗花颜色鲜艳,图案多样,常用的是红、白、绿、黄、
蓝等颜色,其最大的特点是阴阳对称,多采用对偶图案、撞色花纹等手法,充满了民间文化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六、刺绣
刺绣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女性手工艺制品。
它是以均匀、
细致的针线为主要材料,在绸缎、缎子等织物上表现出各式各样的花鸟、山水、人物、佛像、甚至还有篆刻、书法等文化艺术细节。
在各地的刺绣风格中,湘绣红色花鸟、苏绣细腻多彩,
川绣、粤绣、满族绣等各具特色,细腻、美丽、女性化的表现手法,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欣赏与爱戴。
七、工艺画
工艺画是利用综合技术和材料创作的一种美术形式,它
常常以深色为背景,鲜艳的颜色和流线型的描绘呈现在人们面前。
最常用的材料是石膏、泥土和木板等,而绘画成品多用于装饰或艺术收藏。
与此同时,工艺画也可以成为体现生活、文化的重要媒介,在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价值与意义。
总之,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已经融合了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其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在展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愿。
希望我们能够珍视、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艺术品,让它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