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讲解

合集下载

浙西南革命精神PPT课件

浙西南革命精神PPT课件

2019/11/9
优质
第四任特委书记张麒 麟有两次机会可以离 开浙西南,因组织上 要求不能放弃浙西南 斗争成果,张麒麟以 大局为重,主动回到 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 劣的浙西南。最后, 因叛徒出卖,在遂昌 县三井村被敌军包围, 掩护突围时壮烈牺牲。
5
传承(inheritance)——point 2
• 丽水市长吴晓东强调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丽水高质量 发展的思想自觉。着力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居住安全、扶贫增收问题,进 一步提升全市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增强城市集聚力。
• 3.是担当和奉献
• 当年粟裕、刘英同志在浙西南播下了启明未来的革命火种,彰显了共产党人不屈的灵魂和顽强的斗志,尤 其是敢于担当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2019/11/9
优质
4
传承(inheritance)——point 1
1935年,粟裕将军创造 性实施“敌进我进”战 术,与国民党军相向对 进、易地而战,不仅打 破了敌人的疯狂围剿, 而且发展了根据地,壮 大了革命力量,胜利迎 来了抗日浪潮。
为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决战主场
2019/11/9
优质Leabharlann 72019/11/9
优质
8
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浙西南革命精神”将激励着丽水人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 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开启丽水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2019/11/9
优质
9
浙西南革命精神
——传承丽水红色基因 财管181
2019.3.3
2019/11/9
由来 内涵 传承 纪念馆 结束语
01 它是谁 02 它有什么

参观浙西南纪念馆的观后感

参观浙西南纪念馆的观后感

参观浙西南纪念馆的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浙西南纪念馆,那可真是一场超有意义的经历呢!一走进纪念馆,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部鲜活的历史大剧的片场。

那种氛围啊,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热血沸腾的年代。

在馆里,我看到了好多珍贵的老物件,那些斑驳的枪炮、破旧的衣物,每一件都像是一个无声的战士,在默默地讲述着当年浙西南人民英勇抗战的故事。

我当时就在想,这可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啊,它们比我在书本上看到的那些文字要有力量得多。

还有那些墙上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人眼神坚定得就像星星一样。

我看着他们,脑海里就浮现出他们在崇山峻岭间穿梭、和敌人斗智斗勇的画面。

浙西南的革命先辈们可真不容易,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战斗,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其中有一个场景复原得特别逼真,是战士们在一个简陋的山洞里开会的情景。

我站在那儿,仿佛都能听到他们低声商讨作战计划的声音,感受到他们为了胜利、为了自由不顾一切的决心。

我就琢磨着,要是我生活在那个时候,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呢?估计够呛,毕竟现在我连个小虫子都害怕,可他们面对的是荷枪实弹的敌人啊!参观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很多老百姓也积极参与到抗战中来,他们给战士们送粮食、送情报。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革命的胜利可不仅仅是靠那些在前线冲锋陷阵的英雄,背后还有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在默默支持着。

这就像是一场接力赛,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胜利的接力棒稳稳地传到终点。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心里就像被点燃了一团火。

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啊,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可不能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得向这些先辈们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有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而且啊,我觉得这纪念馆就像一个宝藏,它把浙西南的革命历史好好地保存了起来,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走进那段历史,去感受、去学习。

我打算下次拉着我的那些小伙伴们也来看看,让他们也接受一下这超酷的历史洗礼。

总之呢,这次参观真的让我收获满满,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新闻稿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新闻稿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新闻稿【知识文章格式范文】题目:深度游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重温历史的烈火岁月导语: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作为一座见证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它不仅将我们带回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更让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的未来。

本文将全面评估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深度和广度,并结合个人观点,为你带来一篇具备价值的参观体验。

一、介绍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1.1 写入主题:“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历史的烙印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宁海县,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浙东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艰苦历程。

1.2 景点亮点:“红色故事”:深入浙东革命历史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以其独特而深入的展览陈列而闻名。

它通过珍贵文物、真实场景再现、多媒体互动等手段,展示了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和最终胜利的历程。

这些展览内容深入浅出,使人们能够全面了解革命的艰辛与伟大。

二、参观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体验2.1 展览区域:“重温历史”:恢弘雄伟的场景游客首先会来到“创立根据地”展区。

这里通过模拟建筑、雕塑和场景再现,再现了当年中国共产党在浙东地区的突围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个展览区域中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解说以及珍贵的历史图片。

2.2 互动体验:“感受历史”:参与式展览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还提供了多种互动体验,使游客更加融入历史。

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当时运送物资的困难,参与模拟挖掘地道的过程,以及聆听红色歌曲等。

这些互动展示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和体验,使参观更为生动有趣。

三、深度思考浙东革命根据地的价值3.1 历史意义:“缅怀先烈”:勿忘过去的责任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作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醒人们勿忘国家艰难历史,更让我们反思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重温历史,我们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开放的纪念——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设计回顾

开放的纪念——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设计回顾

开放的纪念——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设计回顾叶长青;吴克锁;张红虎【摘要】文章对丽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项目设计的过程进行了回顾,从\"一个公园\"\"两个区域\"\"折中建筑\"等多方面展开论述.分享了设计在常规纪念之外,对开放性、公众性和世俗化的思考,希望为民众创造一个有历史感、最大开放、在地化的场所.【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104-105)【关键词】纪念;开放;公园;历史地景;折中建筑【作者】叶长青;吴克锁;张红虎【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三所;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正文语种】中文引言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项目,选址于丽水市紫金路南端,江滨绿化带北侧(图1)。

项目用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基地内现有保留建筑刘英故居及西南木构民居建筑。

新建纪念馆总建筑面积3581平方米,功能包含展厅、办公、资料室、报告厅、红军标语展廊及其他辅助用房。

图1 区位环境图一方建设新地周边是高耸的过江塔桥和一派残垣断壁的拆迁现场(图2),面对这样一个充溢着奇特力场的建筑基地,我们似乎有着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惶恐。

图2 江滨拆建场景这个基地中原有一所民居(图3),因为一个历史人物在此居住过一段时间而得以保留。

也正因如此,此地拟将放大新建一座新的纪念建筑。

面对场地上的已有的模糊的历史,我们有着自己的犹豫,因为这种犹豫,我们不愿信手去塑造一个常规意义上的纪念厅堂。

图3 刘英故居是否可以有适当的理解与表述,既能面对历史的诘问,也能面对当代的需求;能借机历史的局部,却指向更为中立的未来?1 设计展开1.1 一个公园首先想到,这个项目是否可以有一个景观性的解读?基于此,我们选择“开放的纪念”作为设计起点。

项目南侧江岸在城市更新中早已成为江滨公园的一个部分,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以一个带状的小公园来面对这个情景(图4),既然是纪念馆,就让它更加直面公众行为与视线——空旷既是现实的元素,也可做积极的伸延。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传承革命精神 谱写时代篇章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传承革命精神 谱写时代篇章

浙江林业特别策划TEBIECEHUA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展示浙西南革命历史的大型专题纪念馆,整体为古民居式建筑风格,曾获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2021年中央宣传部评出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里,纪念馆也是榜上有名。

浙西南革命历史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浙西南人民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因此,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展示浙西南革命精神的重要窗口。

纪念馆位于丽水市内、南明湖畔,馆外广场正中央立有一座以“喜迎红军”为主题的雕塑。

只见一位身负斗笠的村民紧紧握住一位前来的红军的手,这位村民身后有的村民身着西装、有的身着布衣、有的手握长枪,都目光炯炯地望向前方;前来的红军有的举着旗帜、有的腰别手枪,都挺着胸膛,昂扬走向老乡。

雕塑无言,军民有爱,且情深意重。

雕塑下方刻有“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十二个大字。

“忠诚使命”是浙西南革命精神最深刻的内核,昭示了共产党人对使命的无限忠诚和矢志不渝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求是挺进”是浙西南革命精神最突出的特质,彰显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往无前的战斗意志和出奇制胜、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智慧勇气;“植根人民”是浙西南革命精神最重要的指引,诠释了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竭力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赤子情怀。

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构成浑然一体、缺一不可的整体。

不仅为“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内涵表述语,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我的要求和对人民的承诺。

纪念馆内设四大展区,第一展区里陈列的是中国共产党传承革命精神谱写时代篇章●撰文摄影/申屠暄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内雕像外雕塑【导语】近期,中央宣传部新命名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浙江四地入围,分别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良渚博物院、湖州安吉余村与宁波奉化滕头村。

中华文化寻踪之旅革命作文

中华文化寻踪之旅革命作文

中华文化寻踪之旅革命
寻踪革命印记,开启红色之旅,建团百年之际,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一直在路上。

细雨微停,雾气蒙蒙,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它由5个单体建筑组成:东侧为主体展区,分为“建立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抗日救亡,解放浙西南”3个展区、9个单元;中间为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西侧为机动展厅、报告厅及办公区;西南侧为保留的两层木结构古建筑;北侧为红军标语展墙。

展厅展现的各式各样的革命斗争的史料和事物,并用场景复原、视频望远镜、电子翻页书、电动沙盘、电动地图等现代陈列形式,生动展现着浙西南光辉的革命历史。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第二站: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共同走进一段红色岁月。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泗溪镇白柯湾。

泰顺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浙南
革命基本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平凡而伟大的革命英雄,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青山绿水间与反动派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随着夏日的燥热,我们去到了最后一站:卢梨革命历史展览厅。

满眼青山尽红色,户户老农是东家。

卢梨村是革命老区,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挺进师在卢梨的10多年时间里,留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办公地点、寨顶战斗旧址、游击基地、秘密交通站、宝生洞等众多革命遗址和红色印迹。

10多年时间里,400多人的卢梨村就有100多名共产党员和地下交通员,他们为红军送信、送情报、安排吃住,为我党我军保存有生力量,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去看一个红色的浙江!伟大的革命焰火,如何在东方燎原

去看一个红色的浙江!伟大的革命焰火,如何在东方燎原

1921——红色经典线R ed Spots开栏语:岁月昂首走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时代变幻;100年,日月新天。

为纪念这一伟大而特殊的时刻,《环球人文地理》特别推出“红色经典线”栏目,从本期开始连续刊载9期,为读者带来最经典、最精彩的红色旅游线路。

沿着这些红色线路,我们将穿越历史,回到革命先辈们曾经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地方,回顾那段慷慨激昂、热血澎湃的光辉历程!见证中共一大闭幕的南湖红船、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首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江山岛战役纪念地……忆往昔峥嵘岁月,红色的革命焰火,在我国东方的浙江燎原,至今,刚好100年。

——2021文 河未 图 微言青春2016 石耀臣sycRed Spots across the LandZhejiang伟大的革命焰火,如何在东方燎原?去看一个红色的浙江!CULTURAL GEOGRAPHY481920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小村中,翻译了日本版《共产党宣言》,为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借来了“天火”;1921年8月初,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随着毛泽东、董必武等创始人的宣誓,中共一大庄严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

浙江的红色基因,已到100周年。

在这100年间,风起云涌,沧海桑田,浙江和全国一起,经历并见证了历史的激荡与变幻;而那一处处历史的遗存,正是其精神的伟大见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党的诞生地出发,深入浙西南、浙江中部、浙东沿海等地区,沿途探访各个主要的红色景点,去回顾那段艰难而光辉的岁月。

千年圣地,百年初心一大会址与党的诞生地上海市,黄浦区。

在黄陂南路与兴业路交界段,街巷幽深安静,路边的林木高大葱郁,掩映着一栋栋精致小巧的百年老屋,很有历史的味道。

党的诞生地点,中共一大会址,就位于此。

这是两排并列的砖木建筑,共有9幢,坐北朝南,样式一底一楼,是典型的上海旧式石库门住宅,黑漆大门上配有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装饰着矾红色的花瓣拱雕,外墙墙面主体呈青灰色,辅以红色的横纹,显得低调朴实——正是在这里,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我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故事

我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故事

我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故事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一座纪念中国革命历史的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龙湾街道洞头村,是一处纪念中国革命史上的革命根据地。

这里曾经是南方闽南赤卫队的革命根据地,也是早期红军的重要活动地点。

如今,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已经成为一处具有革命历史纪念意义的知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始于1927年,当时南方革命力量起义,闽南赤卫队等几支队伍开始活跃。

这些活动主要是在荒山野林中进行的,难度极大。

此后,闽南赤卫队在浙江省洞头创立了一个根据地,这就是浙东革命根据地的起源。

这个根据地不仅在洞头建起了具有军事意义的“三民堂”,还建立了党组织和政治机构。

1928年3月,浙东革命根据地被围攻,闽南赤卫队最终被迫离开了这里,而这里的党组织则被迫解散。

为了弘扬革命历史,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2002年建成,并于2011年进行了扩建。

纪念馆共分为七个展馆,分别展示了“闽南赤卫队在洞头抗战的历程”、“洞头百年怀抱——洞头的民间文化和人文景观”等多个主题。

展馆内收藏了大量与革命历史有关的照片、文献和实物,如“三民堂”翻修后的原物、李大钊石像、赵恒惕手稿等等。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以其独特的展品,生动地再现了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灰心丧气,千难万苦的奋勇挣扎,以及坚守信仰的感人画面。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到洞头的民族风情,更可以领略到革命先烈以自己生命为代价所创造的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历史功绩。

它以革命史料的真实与生动,引人入胜,留给游客深刻和难忘的印象。

总之,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一处值得前往的景点,通过参观,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革命历史的背景和过程,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

它也是对历史的回顾,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讲解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是一座以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为主题的博物馆。

该馆于2011年正式开放,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较为完善的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之一。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著名的农村革命战争,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涉及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该根据地的创建对中国革命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农村革命战争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中,游客可以通过展览、文物、图片等多种形式,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革命的历史背景、领袖的事迹及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

馆内还有多个主题展厅,如“革命英烈纪念厅”、“革命史实展厅”、“根据地建设展厅”、“手工艺展厅”等,生动地展示了当时根据地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让游客对根据地的复杂性和卓越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还有一些互动体验项目,例如逼真的电影、模拟战斗、VR技术等,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

此外,该馆还定期举行各种主题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和学者前来参观交流。

总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一座重要的历史纪念馆,不仅记录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为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和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