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1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共50题)1.各倍频带声压级经能量叠加法求得的和为总声压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同一噪声源在相同位置、相同时段测得的评价量中,大小关系必定成立的是()。
A.总声压级≥A声级B.A声级≥总声压级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D.A声级≥各倍频带声压级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紧邻道路第一排第十层居民住宅处的环境噪声影响时,主要考虑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A.几何发散衰减B.地面效应衰减C.临路建筑引起的声级衰减D.绿化林带引起的声级衰减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施工期B.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运行期C.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仅以工程预测近期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D.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4.某新建城市快速路通过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大型居民稠密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低于三级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一般为道路用地红线两侧200 mB.公路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边界处噪声影响预测值必须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否则适当扩大评价范围C.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机场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最远至主航迹下跑道两端各12 km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 WECPN为75 dB的区域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A.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B.评价范围内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C.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D.评价范围内现有人群对噪声敏感程度的个体差异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符合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布置原则的是()。
第六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一、基本定义1.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Hz~20kHz的可听声范围内)。
2.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3. 固定声源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不发生移动的声源。
4. 流动声源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按一定轨迹移动的声源。
5. 点声源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在声环评中,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
6. 线声源: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
7. 面声源:以平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
8. 贡献值:由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9. 背景值: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
10. 预测值: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能量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
二、基本任务1. 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引起的声环境质量变化;2. 评价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3. 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4. 从声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5. 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价类别按评价对象分:1.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2. 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按声源种类划分:1. 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场、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运输部门所拥有的固定声源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2. 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指在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轨道交通上行驶的车辆以及从事航空和水运等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四、评价量1. 声环境质量评价量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突发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机场周围区域: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2. 声源源强表达量A声功率级(L A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 A(r))等效感觉噪声级(L EPN)3. 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频发、偶发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铁路边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社会生活噪声源边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非稳态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第二节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一、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1.划分依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声环境功能区类别:0类: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声环境标准题库18-0-6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声环境标准题库18-0-6问题:[多选]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情况,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的环境噪声限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
A.高速公路B.一级公路C.城市次干路D.城市主干路E.2010年10月1日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铁路干线问题:[多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对()。
A.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B.工业企业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及控制C.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D.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等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问题:[多选]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有()。
A.同一测点每天的测量结果按昼间、夜间进行评价B.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加权后评价C.最小声级Lmin直接评价D.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天津11选5 问题:[多选]下列行为中适用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是()。
A.机关单位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评价B.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评价C.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控制D.事业单位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管理问题:[多选]下列活动(场所)中适用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是()。
A.商场B.高等院校C.电影院D.歌舞厅E.正在施工的歌舞厅问题:[多选]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测量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A.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无风时进行B.不得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C.测量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同时注明当时的工况D.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无霜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行E.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声环境标准题库5-1-8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声环境标准题库5-1-8问题:[单选]对于一级声环境评价项目,当敏感目标()建筑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A.高于(含)二层B.高于(不含)三层C.高于(含)三层D.高于(含)四层问题:[单选]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一级和二级D.三级对敏感目标,二级评价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三级评价,可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若无现状监测资料时应进行实测。
问题:[单选]对于固定声源评价,一定要绘制等声级线图,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一级和二级D.三级二级评价的基本要求是: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
三级评级没有此要求。
(意甲排名 /)问题:[单选]在工程分析中,要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三级D.以上都是问题:[单选]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这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和二级问题:[单选]声环境现状调查需收集评价范围内()地理地形图。
A.1:2000~100000B.1:2000~50000C.1:5000~100000D.1:500~5000问题:[单选]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的关系是()。
A.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B.预测范围应小于评价范围C.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D.预测范围应大于等于评价范围。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5、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 法。其特点是在既考虑了在 24h 的时间内,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考 虑了不同时间内的飞机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一日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的计算公式 如下: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st /st
4、空气吸收衰减
空气吸收声波而引起的声衰减与声波频率、大气压、温度、湿度有关,被空气吸收的衰减值 可计算为:
Aatm =
a (r − r0 ) 100
(6-11)
式中,Aatm 为空气吸收造成的衰减值,dB;a 为每 100m 空气的吸声系数,其值与温度、湿 度有关;r0 为参考位置距声源距离,m;r 为声波传播距离,即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当 r<200m 时,Aatm 近似为零。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st /st
第 1 页 共 9 页
一个在该点的声压级 Lp2 为:
L p 2 = 10 lg 10 0.1LPt − 10 0.1LP1 = LPt + 10 lg[1 − 10 −0.1( LPt − LP1 ) ]
5、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差计算
当声源位于室内,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何室外的声级分别为 L1 和 L2。若声源所在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st /st
第 3 页 共 9 页
室内声场近似扩散声场,则声级差为: NR=L1-L2=TL+6 (6-12) 式中,TL 为隔墙(或窗户)的传输损失,其中 L1 可以是测量值或计算值,若为计算值时, 按下式计算:
(四)声源随距离衰减计算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增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因素,会使 其发生衰减,而这种衰减与噪声固有频率有关。
环境影响评价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环境影响评价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始阶段是()答案:项目立项阶段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该总纲中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的是()。
答案:依法评价;科学评价;突出重点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有()。
答案:实行持证评价和评价机构审查制度。
;与“三同时”制度紧密结合;进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建设项目环评量大,规划环评逐渐开始;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可以分为()答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与预测评价阶段5.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强化和完善阶段;规范和建设阶段;深入发展阶段;提高阶段6.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制度之一是公众参制。
()答案:对7.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不包括环境管理部门。
()答案:错8.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的制定。
()答案:对9.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都是由环评机构与申报单位完成。
()答案:错10.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的是()。
答案:古树名木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纳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答案:所在地区3.环境影响评价要根据()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和区域总量控制4.对于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从()进行比选。
答案:环境保护角度5.环境标准的作用有()答案: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规划与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准绳;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6.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在环境标准体系中处于指导地位,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声环境评价题目以及答案

2011.4.29 (第十周)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一、课堂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声音的声压为0.02Pa,其声压级为(C)dB.A、20B、40C、60D、802、测量机场噪声通常采用(D)A、等效连续A声级B、最大A声级及持续时间C、倍频带声压级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3、等效连续A声级是将某一段时间暴露的不同A声级的变化用(D)计算得到的。
A、算术平均方法B、加权平均方法C、几何平均方法D、能量平均法4、统计噪声级L10表示(A)A、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B、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C、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D、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5、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昼间环境噪声限值为55dB(A),夜间环境噪声限值为45dB(A),则该区域夜间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D)。
A、≤45dB(A)B、≤55dB(A)C、≤50dB(A)D、≤60dB(A)6、某工厂内有4种机器,声压级分别是82、84、86、89dB,它们同时运行时的声压级是(B)A、94B、92C、95D、987、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p=0.002Pa;电冰箱单独开动时声压级是46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 C )dB。
A、41B、61C、47D、488、室内有两个噪声源,同时工作时总声压级是73dB,当其中一个声源停止工作时,测得室内声压级为72dB,另一个声源的声压级是( D )dB。
A、62B、67C、78D、669、已知距某点声源10m处测得噪声值为90dB,则30m处的噪声值为( C )dB。
A、72B、78C、80.5D、8410、某工厂冷却塔外1m处,噪声级为100dB(A),厂界值要求标准为60dB(A),在不考虑屏障衰减的情况下,厂界与冷却塔的最小距离应为( B )A、80mB、100C、50mD、60m11、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为( B )A、贡献值B、背景值C、预测值D、叠加值12、厂区内噪声水平调查一般采用( C )A、极坐标法B、功能区法C、网格法D、等声级线法(二)、综合案例题某印染企业位于2类区域内,厂界噪声现状值和噪声源及离厂界东和厂界南的距离如表1、2所示,本题预测只考虑距离的衰减和建筑墙体的隔声量,空气吸收因本建设项目噪声源离预测点较近而忽略不计,考虑到各噪声源的距离,将噪声源化为点声源处理。
[工程类试卷]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b5d25ea417866fb84a8ec1.png)
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90分。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选定。
(A)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B)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C)环境功能区(D)相关法律法规、标准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的布设原则。
(A)均匀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B)均匀性布点与放射性布点相结合(C)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D)控制性布点与均匀性布点相结合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倍以上。
(A)1(B)2(C)3(D)4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点/层。
(A)1个(B)3个(C)5个(D)7个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点/层。
(A)1个(B)3个(C)5个(D)7个6 0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dB。
(A)70,55(B)65,55(C)50,40(D)60,507 1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dB。
(A)55,45(B)65,55(C)50,40(D)60,508 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dB。
(A)50,40(B)65,55(C)55,45(D)60,509 3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dB。
(A)55,45(B)65,55(C)50,40(D)60,5010 4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dB。
(A)70,55(B)65,55(C)70,60(D)60,5011 以商业金融为主的区域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d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共50题)1.各倍频带声压级经能量叠加法求得的和为总声压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同一噪声源在相同位置、相同时段测得的评价量中,大小关系必定成立的是()。
A.总声压级≥A声级B.A声级≥总声压级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D.A声级≥各倍频带声压级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紧邻道路第一排第十层居民住宅处的环境噪声影响时,主要考虑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A.几何发散衰减B.地面效应衰减C.临路建筑引起的声级衰减D.绿化林带引起的声级衰减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施工期B.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运行期C.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仅以工程预测近期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D.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4.某新建城市快速路通过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大型居民稠密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低于三级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一般为道路用地红线两侧200 mB.公路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边界处噪声影响预测值必须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否则适当扩大评价范围C.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机场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最远至主航迹下跑道两端各12 km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 WECPN为75 dB的区域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A.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B.评价范围内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C.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D.评价范围内现有人群对噪声敏感程度的个体差异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符合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布置原则的是()。
A.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B.为满足预测需要,可在评价范围内垂直于线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C.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D.评价范围内有明显声源,且呈线声源特点时,受影响敏感目标处的现状声级均需实测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新建铁路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
A.拟建铁路噪声源特性分析B.拟建铁路边界噪声达标情况C.拟建铁路两侧敏感目标处现状噪声达标情况D.拟建铁路两侧4b类声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可以采用点声源模式进行预测的是()。
A.已知距卡车1 m处的噪声级,预测距卡车30 m处的噪声级B.已知距卡车30 m处的噪声级,预测距卡车1 m处的噪声级C.已知卡车声功率级,预测距卡车1 m处的噪声级D.已知卡车声功率级,预测距卡车30 m处的噪声级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拟建停车场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A.场界噪声贡献值及周围敏感目标处噪声预测值达标情况B.场界噪声预测值及周围敏感目标处噪声贡献值达标情况C.分析施工场地边界噪声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符性D.分析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符性11.某工厂技改前停止生产情况下,厂界外敏感目标处噪声背景值为47 dB,正常生产情况下噪声级为50 dB:技改后厂区噪声对该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53 dB。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技改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值3为()dB。
A.53 B.54C.55 D.5612.某建设项目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量高达5 dB(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的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3.某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绘制等声级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声源评价无须绘制等声级线图B.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无须绘制等声级线图C.项目流动声源经过路段均应绘制等声级线图D.项目流动声源经过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应绘制等声级线图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査主要内容的是()。
A.声环境敏感目标B.拟建项目声源C.声环境功能区划D.主要现状声源15.某改扩建城市地面进路两侧紧邻高层居民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该居民楼一层处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时,可忽略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A.几何发散衰减B.反射体引起的修正C.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声屏蔽引起的衰减16.某拟建企业厂界与界外居民楼测点背景噪声值分别为55 dB(A)、53 dB(A),预测投产后两处测点的噪声贡献值分别55 dB(A)、53 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厂界噪声值和居民楼测点处噪声值分别为()dB(A)。
A.55、53 B.55、56C.58、53 D.58、56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受发电厂噪声影响的日托幼儿园处声环境质量,必须选择的评价量是()。
A.A声功率级B.最大A声级C.夜间等效声级D.昼间等效声级18.某企业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厂界200 m的敏感目标处声级昼间为60 dB(A)、夜间为55 dB(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
A.厂界外200 m范围内B.距企业声源外200 m范围内C.扩大至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标准值距离处D.扩大至满足3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标准值距离处19.位于建筑物屋顶的某冷却塔声功率级为90 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采用点声源模型预测该冷却塔噪声影响时,必须补充的声源资料是()。
A.冷却塔的进行时段和运行时间B.冷却塔的形状C.冷却塔的A声级D.冷却塔的直径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
A.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源B.评价范围内的企业规模C.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D.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布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频率越低,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越大B.噪声频率越低,绿化林带引起的衰减越大C.噪声频率越高,声屏障引起的衰减越大D.噪声频率越高,几何发散衰减越大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机场飞机噪声影响预测内容的是()。
A.敏感目标处每次飞行事件的有效感觉噪声级B.敏感目标处昼夜等效声级C.噪敏感目标处起飞事件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敏感目标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建设项目对厂界和敏感目标处的环境噪声影响,采用的评价量分别是()。
A.贡献值、贡献值B.预测值、预测值C.贡献值、预测值D.预测值、贡献值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应针对工业建设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的最大预测值制订污染防治措施B.任何建设项目只需根据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量制订污染防5治措施C.铁路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应满足铁路边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D.对交通运输类建设项目应针对不同代表性时段的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订污染防治措施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的评价。
A.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C.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D.机械声源和气流声源26.某铁路扩建项目通过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 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 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7.某新建乡村道路拟穿越的区域无明显声源,现状声级较低,下列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要求的是()。
A.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测点B.在全部敏感目标处布设测点C.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距离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D.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高度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环境噪声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贸市场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B.商品混凝土厂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机场周围铁路边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析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B.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C.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D.分析评价范围内拟建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B.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C.预测范围小于评价范围D.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无关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C.距声源较近处可忽略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大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在评价项目边界(厂界、场界)噪声时,评价量选择正确的是()。
A.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B.新建项目以该项目的噪声贡献值与其他环境噪声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C.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噪声贡献值和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D.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噪声贡献值、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和其他环境噪声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分为()。
A.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B.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C.现有声源和新增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D.高噪声源和低噪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34.某电厂高压蒸汽管路排放高频噪声,该噪声的下列测量值中(测点位置和测量时间均相同),大小关系一定成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