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损伤的鉴定
法医学鉴定中的人体损伤鉴定

法医学鉴定中的人体损伤鉴定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各种损伤的鉴定,法医学专家能够为司法机关提供客观、准确的证据,帮助司法程序的进行。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鉴定中的人体损伤鉴定的一些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人体损伤的分类人体损伤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程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机械损伤、刀劈损伤、烧烫损伤、中毒损伤等。
根据损伤的程度,又可以将其分为:轻伤、重伤、特重伤等。
对于人体损伤,法医学专家需要根据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等手段,结合现场证据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准确的鉴定。
二、法医学鉴定方法法医学鉴定人体损伤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外观鉴定、成像鉴定、组织学鉴定和化学鉴定。
1. 外观鉴定外观鉴定是对人体损伤进行直观观察和评估的方法。
通过观察损伤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确定损伤的性质和程度。
例如,刀劈损伤通常表现为明显的刀痕,烧烫损伤则会有皮肤红肿、水泡等表现。
2. 成像鉴定成像鉴定使用影像学技术对人体损伤进行检测和鉴定。
常用的成像技术包括X射线、CT扫描、MRI等。
通过这些技术,法医学专家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部的损伤情况,如骨折、器官破裂等,从而提供更加准确的鉴定结果。
3. 组织学鉴定组织学鉴定通过对损伤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获得更加详细和精确的鉴定结果。
常见的组织学鉴定方法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
这些方法可以揭示损伤组织的细胞结构、损伤范围和愈合情况,有助于对损伤的性质和时机进行鉴定。
4. 化学鉴定化学鉴定是通过对损伤组织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和鉴定其中的有害物质,从而确定损伤的原因和性质。
例如,通过对烧伤组织进行化学分析,可以鉴定出是否存在有害物质的痕迹,判断其是否为烧烫损伤。
三、人体损伤鉴定的应用人体损伤鉴定广泛应用于刑事、民事等司法领域。
在刑事案件中,法医学专家可以通过对受害人或嫌疑人的人体损伤进行鉴定,为警方提供犯罪证据,帮助司法机关认定嫌疑人的犯罪行为。
法医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法医⼈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前⾔法医⼈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法医进⾏⼈体损伤程度的鉴定⼯作,确保鉴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制定。
本标准基于⼤量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并参考了国际通⾏的相关准则。
⼆、鉴定原则1.客观性原则:鉴定过程应基于客观事实,⽽⾮主观臆断或偏⻅。
所有判断应基于医学科学原理和实证数据。
2.损伤相关性原则:鉴定应仅针对与伤害直接相关的因素,避免涉及与伤害⽆关的因素。
3.伤害后果原则:鉴定应考虑伤害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理、⼼理和社会影响。
三、鉴定内容1.伤害类型:包括物理、化学和⽣物性伤害,每种伤害都有特定的鉴定标准。
2.伤害程度:根据伤害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微、轻、中和重度损伤。
3.伤害位置: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详细的鉴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头部、颈部、躯⼲和四肢。
4.伤害后果:除了直接的身体损伤,还需考虑伤害导致的功能障碍、并发症和⼼理影响。
四、鉴定⽅法1.临床检查:通过医学⼿段对伤者进⾏全⾯的体格检查,了解伤情和损伤程度。
2.实验室检查:包括⾎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以辅助诊断和评估。
3.功能评估:对伤者的⽣理功能、⼼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进⾏评估。
4.专家会诊:在复杂或争议较⼤的情况下,可组织多学科专家进⾏会诊,共同评估。
五、鉴定流程1.初步评估:通过病史采集和初步体格检查,确定是否有需要进⾏损伤程度鉴定的必要。
2.详细检查:在初步评估后,进⾏详细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全⾯了解伤情。
3.鉴定结论:根据检查结果和相关标准,给出损伤程度的鉴定结论。
4.⽂档记录:完整、准确地记录鉴定过程和结论,确保所有信息的可追溯性。
5.复核与监督:对于重⼤或复杂的案件,应进⾏复核或由上级法医进⾏监督,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六、与其他标准的协调在涉及多国或多地区的法律体系中,法医⼈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可能需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进⾏协调。
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国际通⾏的准则和最佳实践,以确保鉴定的国际⼀致性。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全文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全文
对于人体损伤的鉴定标准,通常是根据法医学的相关知识和法
律法规来进行判断的。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伤的形态特征,法医学鉴定外伤时,需要对外伤的形态特
征进行观察和描述,包括外伤的部位、大小、形状、颜色、溃烂程
度等。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确定外伤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
2. 外伤的组织学改变,法医学鉴定外伤还需要对外伤部位的组
织学改变进行分析,包括皮肤、软组织、骨骼等的损伤情况,以及
可能的愈合情况。
这些改变可以提供外伤的时间、程度和性质等重
要信息。
3. 外伤的致伤机制,通过对外伤造成的致伤机制进行分析,可
以帮助确定外伤的可能原因,比如是意外伤害、自残还是他殴伤等。
4. 外伤与受害者的联系,鉴定人体损伤还需要考虑外伤与受害
者的联系,包括外伤是否与受害者的陈述相符,是否有可能的自卫
行为等。
5. 法律法规的要求,最后,人体损伤的鉴定还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比如对于家庭暴力、交通事故等特定情况下的鉴定标准。
总的来说,人体损伤的鉴定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过程,需要结合外伤的形态特征、组织学改变、致伤机制、与受害者的联系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时,鉴定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全文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全文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是法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伤情的严重程度、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后遗症等。
本文将对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相关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一、轻微伤。
轻微伤是指对人体造成轻微的身体损伤,通常表现为皮肤擦伤、轻微擦伤或者轻微瘀伤等。
这类伤情通常不会对被害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明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经过简单的处理和休息即可康复。
在鉴定轻微伤时,需要详细记录伤情的具体表现及治疗过程,以及被害人的康复情况。
二、轻伤。
轻伤是指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身体损伤,通常表现为外伤、擦伤、挫伤或者扭伤等。
这类伤情可能会对被害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在鉴定轻伤时,需要详细记录伤情的严重程度、部位以及可能的影响,以及医生对伤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中等伤。
中等伤是指对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损伤,通常表现为骨折、重度擦伤、严重挫伤或者刀伤、枪伤等。
这类伤情会对被害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在鉴定中等伤时,需要详细记录伤情的严重程度、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后遗症,以及医生对伤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四、重伤。
重伤是指对人体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通常表现为重度骨折、重度创伤、重度烧伤或者重度刀伤、枪伤等。
这类伤情会对被害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能需要进行长期甚至终身的治疗和康复。
在鉴定重伤时,需要详细记录伤情的严重程度、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后遗症,以及医生对伤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特别重伤。
特别重伤是指对人体造成极为严重的身体损伤,通常表现为重度烧伤、重度创伤、重度刀伤、枪伤或者其他严重的外伤等。
这类伤情会对被害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永久性的残疾甚至死亡。
在鉴定特别重伤时,需要详细记录伤情的严重程度、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后遗症,以及医生对伤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

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1. 什么是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法医学,这个词一听就觉得严肃,像是电影里那些神秘的实验室。
但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关系紧密,尤其是当有人受伤或者遇到纠纷时,法医学就像是一位细心的侦探,负责查明真相。
你想啊,有时候小打小闹可能让人受了点皮外伤,但有时候却可能是大事情。
那法医学就得来鉴定一下,看看伤势究竟有多严重。
1.1 伤害的分类咱们先聊聊伤害的类型。
损伤可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可是大有学问。
轻伤嘛,就是那种摔了一跤、挤了个瘪,可能一贴创可贴就好了;重伤呢,可能要住院治疗,动手术什么的,得好好休养;至于死亡,哎,那就可怕了,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
对不对?人命关天,得好好审查!1.2 鉴定的过程接着,咱们来聊聊鉴定的过程。
首先,法医会对受害者进行仔细检查,像是捡金子一样,认真到位。
要查看伤口的大小、深度,甚至伤口的形状和颜色,这些都是关键线索。
说实话,这就像是在玩“谁是卧底”,每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最后的结果。
然后,法医还会询问伤者的病史、受伤经过等,这就像是破案要问证人一样,得把事情搞明白,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判断。
2. 法医学鉴定的重要性2.1 维护正义法医学鉴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它是维护正义的关键。
想想,如果一个人因为误解而被指控伤害别人,但其实他根本没有动手,这可就冤屈了!通过法医学的鉴定,可以还原事实真相,让无辜的人得到清白,正义才能得以伸张。
这就像是给受害者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军作战。
2.2 影响案件的判决其次,法医学鉴定还会影响案件的判决。
想象一下,如果伤势轻微,判决可能就只是个罚款,但如果是重伤,那可就不止了,可能会涉及刑事责任。
这个时候,法医学的结果就成了“关键证据”,说不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
法医学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当可是会让事情变得复杂。
3. 结论:法医学在生活中的意义3.1 从细节看真相所以说,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它还涉及到人情冷暖、正义与否。
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人体损伤,是指外界某种因素(如钝物、锐器、火源、电流等)对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的损害。
人体损伤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生命威胁和非生命威胁,其中生命威胁是指可能导致死亡或永久性伤残的损伤。
针对人体损伤,法医学专门制定了一套鉴定标准,以确定所涉及的损伤是否是故意或过失造成的,以及确定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治愈后可能遗留下的后遗症等。
下面是常用的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1. 简单伤:是指只影响皮肤、黏膜以及血管和浅表筋膜等组织的损伤。
通常有局部疼痛、肿胀、发红等表现。
治疗后一般不会导致残留后遗症。
2. 重要器官损伤:重要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脑、脊髓、胃肠道等。
这些器官的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永久性伤残。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3. 严重伤:是指影响皮肤、筋膜、肌肉、骨头等结构的重要组织的损伤,也包括内脏损伤、各种骨折等。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永久性伤残或死亡。
治疗后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偏瘫、失聪、失明等。
4. 轻度伤:是指不会导致永久伤残或严重后遗症的损伤,如轻度切割伤、擦伤等。
治疗后可以恢复健康。
6. 重度伤:是指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的损伤,如严重的骨折、重度自燃等。
患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在进行人体损伤鉴定时,法医学专家需要根据各种证据和检查手段,对具体的损伤进行综合评估。
在判断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时,考虑以下因素:损伤部位、损伤器官、损伤类型、深度和广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等因素,以便确定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能遗留的后遗症和治疗方案。
总之,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医生和法律专业人士准确评估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法律行动。
因此,法律专业人士和医生需要认真掌握这些标准,以便在实践中正确地应用它们。
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指在法医学上对于人体损伤程度的诊断和鉴定标准。
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制定对于司法实践和医学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司法实践中,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可以作为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鉴定依据,对于维护法律公正和保护被害人权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诊断中,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损伤程度,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因此,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主要包括外伤和内伤两个方面。
外伤是指人体受到外部力量作用而导致的损伤,如挫伤、擦伤、撕裂伤、骨折等;内伤是指人体受到内部因素作用而导致的损伤,如器官损伤、血管破裂、脏器挫伤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损伤,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外伤鉴定方面,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主要根据损伤的部位、面积、深度、形状等因素进行判断。
例如,对于挫伤和擦伤,可以根据受伤部位的红肿、破损程度和皮肤表面的磨损程度来进行判断;对于撕裂伤和骨折,可以根据伤口的长度、深度和骨折的类型来进行判断。
而在内伤鉴定方面,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主要根据损伤的器官、功能障碍、出血情况等因素进行判断。
例如,对于器官损伤,可以根据受伤器官的功能障碍程度和出血情况来进行判断;对于脏器挫伤,可以根据受伤脏器的肿胀程度和损伤程度来进行判断。
在实际操作中,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需要结合现场勘查、伤情检查和医学鉴定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在现场勘查中,可以通过对受伤部位的照片、视频和现场环境的勘查来了解损伤的情况;在伤情检查中,可以通过对受伤人员的询问、观察和检查来了解损伤的程度;在医学鉴定中,可以通过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检查来确认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通过这些综合手段,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损伤的程度,为司法判案和医学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司法实践和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科学准确地判断损伤的程度,可以为维护法律公正和保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法医学中的尸体的解剖与尸表损伤鉴定

法医学中的尸体的解剖与尸表损伤鉴定在法医学中,尸体的解剖和尸表损伤鉴定是进行死因分析和犯罪侦查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法医学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并收集相关证据,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犯罪行为。
同时,尸表损伤的鉴定也可以提供关键线索,帮助揭示死者生前所遭受的伤害。
一、尸体解剖尸体解剖是指对死者遗体进行剖尸检查,包括内脏器官的检查、组织取样、标本收集等。
解剖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照相,以保存证据。
解剖时,法医学家会仔细观察尸体外观,检查是否存在外伤以及其他明显的异常情况。
接下来会对尸体进行剖开,系统地检查各个器官是否有病变或损伤。
通过尸体解剖,法医学家可以鉴定死者死因,例如心脏病发作、中毒、窒息等。
这对于确定是否存在犯罪行为至关重要。
二、尸表损伤鉴定尸表损伤鉴定是指对尸体外表的损伤进行鉴定,包括创伤、擦伤、撕裂伤等。
法医学通过对尸表损伤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提供线索帮助犯罪侦查。
在尸表损伤鉴定中,法医学家需要仔细观察伤口的特征,确定伤口类型和可能的形成过程。
例如,利器造成的伤口通常有整齐的切口和尖锐的边缘,而钝器造成的伤口则呈现不规则或破碎的形状。
通过对伤口的分析,可以推断凶器的性质和使用方式。
此外,法医学家还需要注意外伤的位置、数量和分布规律。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伤害的方式和可能的作案动机。
例如,多个外伤可能意味着凶手的攻击性,而特定部位的伤害可以提供关键线索。
总结:尸体的解剖和尸表损伤鉴定在法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死因分析和犯罪侦查至关重要。
通过尸体解剖,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并收集相关证据。
而尸表损伤的鉴定可以提供关键线索,帮助揭示死者生前所遭受的伤害。
法医学家在进行解剖和鉴定时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准确判断死因和尸表损伤的特征,为司法公正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法医学损伤鉴定的相关问题
关于法医学损伤鉴定的相关问题
法医学损伤鉴定是指应用法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诉讼案件涉及的活体或尸体及其生物源物质等进行检验并作出判断的过程。
包括法医学病理鉴定和临床鉴定。
一、法医病理鉴定俗称尸体鉴定是指运用法医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尸体外表检查、尸体解剖检验、组织切片观察、毒物分析和书证审查等,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或推断。
尸体检验要求做到:详细检查死者的衣着情况,尸体的外表现象以及伤痕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根据需要,捺印十指指纹和掌纹,提取血、尿、胃内容等;对无名尸体的相貌特征,生理、病理特征,以及衣着、携带物品和尸体包装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检查,详细记载,并一律捺印十指指纹和掌纹。
病理鉴定中包括死亡原因鉴定、死亡方式鉴定、死亡时间推断、致伤(死)物认定、生前伤与死后伤鉴别等。
(一)、是确定死亡原因,死亡原因分为根本死因、直接死因、中介死因、辅助死因等等。
主要在于确定自然死亡(病死或老死)还是非自然死亡(暴力死亡),在同时存在损伤与疾病时,要分析损伤、疾病与死亡的关系,对于存在几种致命性损伤,应确定主要死因,以便澄清谁应负主要致死责任。
常见的死因有感染、出血、栓塞、全身衰竭、中毒等
(二)、是判定致死方式,致死方式是指暴力性死亡所采用的致死方式。
确定了暴力死亡方式往往又是决定是否立案的主要依据。
因此,如确定为暴力性死亡的尸体,就必须进一步确定其死亡方式。
如暴力由他人所加导致死亡是他杀;暴力自己所加致于自己身亡称自杀;暴力来自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非人为故意因素导致的死亡是意外致死。
若经详细的调查和尸体解剖均无法判明,则列入死亡方式不明。
判断死亡方式至关重要,一旦误判他杀或其他各种死亡方式,轻则引起纠纷,重则导致错案。
所以法医在确定死亡方式时要慎之又慎。
判断死亡方式不是单靠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单独能解决的,有时通过法医病理学检验能确定死亡方式,有时则不能。
往往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案件在判断死亡方式除法医参加外,还需侦察人员的合作,根据对现场资料和案情调查所得材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结论。
(三)、是推断死亡时间,是指人死后到尸体检验的时间,推定死亡时间有助于侦查范围的确定,主要根据尸体现象所见和对生物化学变化的检测,结合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推断死亡时间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推断,如尸体本身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从死后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等,从本身推断是指当人死亡之后,尸体本身会呈现出一定的现象,医学上将这些现象划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不同时期尸体现象可以用来推定死者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是指根据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根据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根据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种推断时间的方法与饮食习惯、消化力强弱、死后胃肠道有消化和蠕动功能、食物的性质等有密切关系。
如肉类或是油腻食物,因其不易消化,其进入食道到死亡的经过时间应推迟1-2小时。
根据死后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中有①根据眼球玻璃体钾离子浓度进行,人死后视网膜细胞自溶,原存在细胞之内的钾离子,逐渐进入玻璃体内。
②根据脑髓液推断根据脑髓液推断根据脑髓液推断根据脑髓液推断③根据血液变化推断④根据组织学变化推断,某些器官如肝、心、骨骼肌等,在死后资质细胞的形态改变与自我时间关联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肝脏,死后6小时出现血管的扩张溶血,12小时血细胞渗出等。
(四)、是认定致死伤物体,主要是根据损伤的形态、大小、程度及其他性质,如损伤内的附着物来推定的,或对咬痕、扼痕、捆绑痕、注射针孔以及各种工具打击痕迹等的性质、形成方式和方法来判断。
比如在机械性损伤中,致伤物挫伤分为钝器、锐器和火器。
我们可以从损伤的基本形态,结合其他经验和线索。
来判断所使用的致伤物,通过观察其表面的擦伤、通过仪器所接差的挫伤,创,几骨、关节损伤等。
当然要结合案情、现场勘查、损伤形态学改变,还需结合衣着与其损伤的检验和验证,以及致伤物的提取和验定等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判断得出较可靠的结论。
(五)、是鉴别生前伤与死后伤,即推断死者损伤是生前造成的还是死后形成的,以及生前损伤后经过的时间。
在鉴定中,还可通过骨骼、牙、毛发的检验推定死者的性别、身高、年龄、血型等。
二、法医临床鉴定,又称活体损伤鉴定。
是指运用法医临床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和评定。
来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通过对人身进行检查。
临床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损伤程度鉴定、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活体年龄鉴定、性功能鉴定、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断等。
(一)、是损伤程度的鉴定。
这是活体检查中最常见的内容,确定损伤的性质与程度、推定致伤物体与作用方式、估价损伤的预后及可能发生的后遗症。
其中的损伤程度鉴定直接关系到定罪与量刑,民事赔偿和治安行政处罚。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重伤、轻伤和轻微伤。
(二)、是伤残程度与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时须参考与残疾程度鉴定有关的法规,主要有道路交通事故伤残十级分类法,职业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人身保险伤残程度分类表等。
(三)、是性问题鉴定,检验是否被强奸,有无性病传染,有无妊娠分娩,是否堕胎,确定性功能状态。
(四)、是疾病的诊察确定现有疾病与损伤的因果关系。
疾病是否由损伤所引起,或原有疾病因损伤而加重、恶化。
(五)、是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诈病是身体健康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伪装有病,如伪装肢体瘫痪或伪装精神病,造作病是故意毁损自己或授意别人毁损自己造成的损伤或疾病。
活体损伤鉴定,主要是根据伤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相应的临床医学诊断方法,如采用视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ct、核磁共振、pet等检查方法,但应当注意的是在法医学鉴定中被检查者出于各自的动机,有可能夸大病情或伤情,也有可能隐匿病情或伤情,所以,要以客观检查为主,探讨各种症状,对被检查者的陈述和症状进行审查,才能保证鉴定的客观、公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医学研究者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
目前关于法医学的研究及实践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法医学在各个自然学科和民事刑事纠纷案件中发挥了日益重大的作用。
法医学的损伤鉴定及相关问题必将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将会细致性将关键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当然,我也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法医学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