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井沉井计算(新)
圆形工作井(沉井)结构计算

圆形工作井(沉井)结构计算
本次计算结构简图如下:
15940
下沉计算
工作井采用排水下沉
地下水位埋深3.90m(根据地勘成果)。
根据地勘资料,素填土、淤泥、粉质粘土及砂质粘性土侧摩阻力系数f分别取20kPa 10kPa 25kPa 和25kPa。
多层土单位摩阻力标准值f k按各层土单位摩阻力标准值取加权平均值f ka,计算式如下:
n
20*6.03 10*2.5 25
*「3 25*「17 l8.85KPa (6.03+2.5+1.3+1.17 ) 沉井井壁自重 G=212.09X 25=5302 KN
当井外壁为阶梯形时,沉井与土间的总摩阻力 T 按下图计算:
相应公式及计算结果为:
3889KN
沉井排水下沉系数
抗浮验算
沉井井壁自重:
沉井底板自重: k st ^w, 530^^ T 3889 1.363 1.05
经计算,沉井下沉系数大于 1.05, 下沉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g
罠
I.
r
r
1 卜
r
—IB T (f ka h 0.7 f ka H 5m h
(18.85 2.5 0.7 18.85
11 5 1
0.7f ka 2 1 2.5 — 0.7 18.85 5) 3.142 9.8 2 5m )n d G 1=5302.25KN G 2=3.142 X 42X 0.6 X
25=754.08KN f ki h si。
沉井计算书

县府路、虹桥路改造工程沉井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编制人:_____________复核人: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批准人:_____________XXXXXXXXXX 有限公司2018年03月沉井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一、刃脚混凝土厚度计算本工程工作井4*6m工作井4座,接收井4*4m接收井3座,为了确保沉井新浇注混凝土的质量,尽量减少浇灌过程中地基的沉降量,其垫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h 砼=(G/R i-b)/2式中,h—砼垫层厚度(m)G—沉井第一节单位长度重量(KN/m)R i —砂垫层的承载力设计值一般为100~200KN/m2,在此取100 KN/m2b—刃脚踏面宽度(m)对于500mm厚内池壁,沉井第一节外壁混凝土方量为25.5m3,长度为20m,刃脚踏面宽度为0.15m。
G=25.5X 25/20=31.875 KN/mh 砼=(31.875/100-0.15)/2=0.0844m外池壁刃脚混凝土垫层按0.3m厚度、1.2m宽度浇筑;500mm内池壁刃脚混凝土垫层按0.1m厚度、1.2m宽度浇筑。
确保沉井第一节制作过程中保持稳定。
二、砂垫层铺设计算砂垫层的厚度根据第一节沉井重量和垫层底部地基土的承载力计算而定。
第一节基础验算时在刃脚下取1m的单元体验算,各层地基承载力按照设计值控制。
计算公式为:G/(I +hs)< fa得hs > G/fa i式中:hs—砂垫层的厚度(m)G—沉井的单位长度重量(KN/m )fa—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N/m2)I T脚混凝土垫层宽度开挖2.5m地基土为淤泥,地基承载力为50KPa;刃脚混凝土垫层宽度取1.3m,因此:hs =90.5/50-1.3=0.61m为确保砂垫层有足够承载力,施工中砂垫层按1.5米厚度铺设,碾压密实。
内外刃脚高低差部分亦采用砂垫层铺设,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垫层。
砂垫层宽度B按下式计算:B> b+2)tan 0式中:b—混凝土垫层底面宽度(m)h—砂垫层厚度(m)0 —砂垫层压力扩散角,在此取22.5 °对800mm 厚外池壁B羽.5 + 2X 1.5 x 0.414=2.742m对600mm厚内池壁B羽.2 + 2X 0.1 x 0.414=1.283m (刃脚高低差部分)对500mm厚内池壁B羽.2 + 2X 0.7 x 0.414=1.780m (刃脚高低差部分)砂垫层按基坑开挖的范围满铺,其宽度从混凝土垫层边外扩h x tan B即可。
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

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一、引言在工程建设中,沉井下沉是一项常见的作业。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
本文将介绍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的具体内容,以及该规则对工程的重要性。
二、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的具体内容1. 沉井下沉计算规则的目的沉井下沉计算规则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工程要求和条件,确定沉井下沉的具体步骤和数量,以及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 沉井下沉计算规则的基本原则沉井下沉计算规则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在计算沉井下沉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素,确保沉井下沉工作的顺利进行。
- 节约成本和资源:沉井下沉计算规则应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浪费,提高工程效益。
- 简化工作流程:沉井下沉计算规则应尽可能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的主要内容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沉井下沉步骤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条件,确定沉井下沉的具体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施工工序和收尾工作等。
- 沉井下沉数量的计算:根据工程的规模和要求,计算沉井下沉的数量,确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 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根据沉井下沉的数量和工程要求,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对工程的重要性1. 提高工程质量: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的制定可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节约成本和资源: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的合理制定可以减少工程成本和资源的浪费,提高工程效益。
3. 简化工作流程: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的制定能够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
四、总结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制定合理的清单计算规则,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成本和资源,并简化工作流程。
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沉井下沉清单计算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顶管、沉井结构计算书(详细)

XXXX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排水工程)工作井(沉井)结构计算书计算:校核:审定:XXXXX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二○一二年X月1目录1 目录 (2)1.1 工程概况 (3)1.2 结构计算依据 (3)1.3 顶管概况 (3)1.4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 (3)1.5 1000mm管顶力计算 (4)1.5.1 推力计算 (4)1.5.2 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4)1.5.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5)1.6 工作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5)1.6.1 基础资料: (5)1.6.2 下沉计算: (5)1.6.3 下沉稳定计算: (6)1.6.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6)1.6.5 刃脚计算: (6)1.6.6 沉井竖向计算: (7)1.6.7 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9)1.6.8 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4)1.7 接收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15)1.7.1 基础资料: (15)1.7.2 下沉计算: (16)1.7.3 下沉稳定计算: (16)1.7.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16)1.7.5 刃脚计算: (16)1.7.6 沉井竖向计算 (17)1.7.7 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8)1.7.8 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24)1.1工程概况本工程污水管道起于XXX污水接入位置,沿XX快速路布设,汇入XXX路西侧的XX污水第一处理厂进场干管,长约1Km。
主要解决包括XXXXX地块等的污水排放,管道布设位置距道路中线7.9m,为了不影响XX路的交通,W24~W26段采用顶管穿越XXX路。
1.2结构计算依据1、测量资料、污水管道平面、纵断面设计图;2 、地勘资料(XXXX工程地质勘察队 2010年10月29日);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7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9 、《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行业标准 2007年2月;10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7:2002)。
沉井工程量计算

沉井工程量计算沉井工程是指在建筑物或其他工程中,为了排水或通风等目的而在地下开挖的井。
沉井工程量计算是沉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计算工程量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下面介绍沉井工程量计算规则最新。
一、沉井工程量计算规则1. 沉井的计算方法沉井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沉井的实际尺寸计算,另一种是按照沉井的设计尺寸计算。
一般情况下,按照实际尺寸计算比较准确,但是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的难易程度和成本等因素,因此需要按照设计尺寸计算。
2. 沉井的计算公式沉井的计算公式为:V=π/4×(D1²-D2²)×H,其中V为沉井的体积,D1为沉井的上口直径,D2为沉井的下口直径,H为沉井的深度。
3. 沉井的计算单位沉井的计算单位一般为立方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单位。
4. 沉井的计算精度沉井的计算精度一般为小数点后两位,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沉井工程量计算实例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沉井工程量计算的具体步骤。
假设需要建造一个直径为2米,深度为3米的沉井,按照设计尺寸计算,计算公式为:V=π/4×(D1²-D2²)×H=π/4×(2²-1.8²)×3≈3.14立方米。
因此,这个沉井的工程量为3.14立方米。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沉井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的难易程度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精度。
2. 在进行沉井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选择和换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在进行沉井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误差。
4. 在进行沉井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顶管工作井计算

gs=1.27g
跨中最大弯矩Mo
Mo=0.035PI*gs*rc*rc
支座弯矩Ms
Ms=-0.068PI*gs*rc*rc
最大扭矩Tmax
Tmax=0.011PI*gs*rc*rc
最大剪力Vmax
Vmax=0.25PI*gs*rc
深梁计算跨度lo
lo=PI*2*rc/4
跨高比
lo/H
截面内力臂z 刃脚底配筋As1 沉井壁上端配筋As2
1层土的C1 2层土的C2 3层土的C3 4层土的C4
1层土的φ1
0.6 m 8m
0.4 m 6.8 m
12 m 3.7 m 0.5 m 0.6 m 0.4 m 1.7 m 0.6 m
0m 0m 0.5 m 2.6 0.0454 (弧度) 10 kpa 0
1.51 m 1.9 m 8.5 m 0m
10 kpa 35 kpa 6.2 kpa
二、下沉计算
0.8961 (弧度)
Gk=[0.25*PI*(D*D-d*d)*HPI/3*(1.5*d+b)*b*b*hl/b]* 4129.1 KN 25
G=Gk+0.25*PI*d*d*t1*25 4673.9 KN
G1=PI*0.25*d*d*ha*20
1234.8 KN
F1=10*[0.25*PI*C3*C3*(H+h a-hl-hb-hg)]
z=0.6lo As1=Mo/fy.z As2=Ms/fy*z
19.622 Kpa 4024.2 KN 1.0261
满足
180 KN/m 228.6 KN/m 344.11 KN.m -668.6 KN.m 108.15 KN.m 664.31 KN 5.8119 m 0.4843
沉井结构计算书(详细)讲解-共22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主体工程4302标段二工区(沉井)结构计算书计算:校核: 审定:中铁二局工程××公司深圳市轨道交通4号线4302标二工区项目部2019年10月1目录1目录 (2)1.1顶管概况 (3)1.2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 (3)1.31200mm管顶力计算 (3)1.3.1推力计算 (3)1.3.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4)1.3.3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4)1.4工作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4)1.4.1基础资料: (4)1.4.2下沉计算: (5)1.4.3下沉稳定计算: (5)1.4.4刃脚计算: (5)1.4.5沉井竖向计算: (6)1.4.6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7)1.4.7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2)1.5接收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13)1.5.1基础资料: (13)1.5.2下沉计算: (14)1.5.3下沉稳定计算: (14)1.5.4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14)1.5.5刃脚计算: (14)1.5.6沉井竖向计算 (15)1.5.7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6)1.1顶管概况(1)钢筋Ф—HRB3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00N/ mm2(2)圆管砼:采用C50,沉井采用C30。
(3)所顶土层为黏土,r=17KN/ m3本计算除井壁、底板外未采用专业计算软件。
1.2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1、工作井尺寸的设计、核算由检查井的设计要求及顶管操作技术要求决定。
(1)、工作井的宽度计算公式B =D+2b+2c 式中:B——工作井宽度;D——顶进管节的外径尺寸;b——工作井内安好管节后两侧的工作空间,本工程采用每侧0.8m;c——护壁厚度,本工程采用0.4m;本工程的顶管直径为D1000,壁厚200。
工作井的宽度尺寸为 B=8.7mm;(2)工作井底的长度计算公式:L=L1+L2+L3+2L4+L5式中:L——工作井底部开挖长度;L1——管节长度取2m ;L2——顶镐机长度取1.1m ;L3——出土工作长度,取1.1m;;L4——后背墙的厚度,取0.4m;;L5——已顶进的管节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取0.3m。
沉井计算书

沉井计算书一、下沉验算1、沉井自重G k=[3.14×(5.52-4.52)×10.75÷4-(0.55+0.7)×0.15×3.14×2.325×2÷2-0.35×0.5×3.14×2.45×2÷2+0.15×2.3×3.14×2.8×2]×25+0.15×8.1×3.14×2.8×2×18=85.56×25+21.36×18=2523.56KN2、井壁摩阻力f Ka=(1.2×10+2.6×8+2.8×25+3.8×20)÷(1.2+2.6+2.8+3.8)=17.19Kpa摩阻力F fK=(2.5+3.2)×3.14×5.5×f Ka×2÷3+f Ka×2.3×3.14×5.8 =1128.11+720.05=1848.16KN下沉过程中的水的浮托力F fw.K=(85.56-3.53)×10=820.3KNK St=(G k-F fw.K)÷F Fk=(2523.56-820.3)÷1848.16=0.92下沉验算不符合要求。
二、外力计算按重液地压公式计算:P W+E=13h=13×11.4=148.2 KpaP W=10×10.75=107.5 Kpa三、结构内力计算及配筋1、计算截面所在土层的内摩擦角θ=13.4。
则θA=θ+5=18.4。
;θB=θ-5=8.4。
;tg2(45。
-θA/2)=0.520;tg2(45。
-θB/2)=0.745;m=0.745/0.520=1.43;m-1=0.43 考虑井内水压:压力差:P A=(13×9.8-91.5)=35.9KpaN A=35.9×1.27×2.65×(1+0.785×0.43)=161.63KN:N B=P A r c(1+0.5×0.43)=146.80KNM A=-0.1488 P A r c2W‘=-0.1488×35.9×1.27×2.652×0.43=-20.48KN·M M B=-0.1366 P A r c2W‘=-0.1366×35.9×1.27×2.652×0.43=-18.81KN·M 不考虑井内水压:P A=127.4×1.27=161.80KpaN A=161.80×2.65×(1+0.785×0.43)=573.6KN:N B=P A r c(1+0.5×0.43)=520.96KNM A=-0.1488 P A r c2W‘=-0.1488×161.80×2.652×0.43=-72.70KN·MM B=-0.1366 P A r c2W‘=-0.1366×161.80×2.652×0.43=-66.7KN·M 按内力:M A=-72.70 KN·M;N A=573.6KN计算配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N.m 0.1853
P2
[1h1
2h2
.
.
(i
s)(hi
1.5)]tan2(450
D 2
)
s(H
w1.5)
跨中弯矩:
M P2L120 中 24
443 KN.m
支座弯矩:
M P2L120 支 12
886 KN.m
至井顶面
(3)取标高负
5.35 进行内力
计算:
米处的等
标高Z=
负
5.35 效内摩擦
筋混凝土沉井结构
设计规程>> 支座弯矩设计值M =
1370 KN.m
受拉筋面积定为: As =
9138 mm2
b=
1000 mm
h=
800 mm
h0= 750
mm
受拉筋应力:
Mq sq 0.87 Ash0
229.82
Mpa
受拉配筋率: 钢筋弹性模量: Es =
AS te 0.5bh
200000 MPa
多层土的加权平均
单位摩阻力:
f h1 f k 1 h2 f k 2 h3 f k 3
k
h1 h2 h3
6301 KN
50 mm
f h1 f k 1 h2 f k 2 h3 f k 3
k
h1 h2 h3
15.80 Kpa
井壁总摩阻力为:
F fk
(
fk 5 2
fk (H
5 a))( L11
排水法施工,无上 部建筑,依靠自重 下沉,矩形沉井 (7mX5m) 1.设计条件 (1)地质资料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 分析,在沉井工程 范围内的土层,大 致可分为n层,其物 理力学指标如下 表:
土层
素填土 淤泥质土 粉质粘土 细沙 (2)沉井材料 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采用热轧钢 筋HRB335,
0.023
受拉筋直径取 d= 28
mm
钢筋净保护层厚度: C=
50
mm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
准值: ftk=
钢筋表面特征系数:
1
0
受拉钢筋应变不均
1.78 MPa
0.7 2 1.00
1.1 匀系数:
0.65 ftk te sq2
0.880
且应在 0.4与1.0之
间
计算裂缝宽度:
Wmax
1.8
算例参考
单格沉井
给水排水 结构设计
手册p1227
内摩擦角
单位摩阻 极限承载 施工阶段
力
力 地下水位
(度)
(KPa)
(KPa)
m
11.8
0
0
3.5
10
11.9
25
24
25
120
ft= 1.27 N/mm2
L1= 7.00 m L2= 5.00 m H= 11.50 m
a'= 1.00 m
最高地下水位使用 阶段位于设计地面 施工阶段不考虑地 下水影响 2.下沉验算 沉井上部无建筑, 考虑依靠自重下沉 。 假设井壁厚: 外长:
P1s
P1'
P
343.3
P1sL120
中 24
KN 870.2
KN.m
b= 1000 mm
h= 800 mm
h0= 750 mm
M
s
1 fcbh02
0.1300
1 1 2s
0.1398
As
bh fc
fy
0
4158 mm2
支座弯矩:
M P1S L120 支 12
1740.3 KN.m
(3)工程概况: 根据使用要求,沉 井平面为矩形 内净长: 净宽: 结构高度: 沉井井顶位于地面 下:
厚度
(m)
2.5 3.5 4.5 2.00
重度 粘聚力C
(KN/m3 ) 17.5 16.7 18.2 19
(KPa)
19.5 7.6 22 0
fc= 11.9 N/mm2
fy= 300 N/mm2
P1' PA'L 173.0
P (PALPA' L)hl 2
97.3 KN
P P P 井壁所受的总荷载
'
为:
11
270.3 KN
跨中弯矩: 支座弯矩:
M P1L120 中 24
M P1L120 支 12
685 KN.m 1370 KN.m
裂缝计算: 验算裂缝时,选用 <<给水排水工程钢
配筋计算,并按控
制0.3mm裂缝进行配
筋验算。
(1)取刃脚顶面以 上:
1.5t=
1.2 m
①强度计算配筋:
井壁所受荷载为:
P1'
P' epl
刃脚范围内传来的
219.7 KN
水平荷载:
的井壁进行 内力计算
=
f
P (PeplPe'pl)h1 2
123.5 KN
M 井壁所受的总荷载
为: 跨中弯矩:
P2s
G(1h1'
2h2
3h3
(4
s)(h4
1.5))tan2(450
D 2
)Gs(Hw1.5)
222.0 Kpa
b=
1000 mm
h=
800 mm
h0= 750
mm
跨中弯矩:
M P2sL120 中 24
563 KN.m
M
s
1 fcbh02
As
bh fc
fy
0
0.0841 1 1 2s 2616 mm2
0.15(0.6 c hl )
) bhl
2
231.88
g Ggk
294.5 KN/m
设计值:
(2)内力计算
支座弯矩:
M g(L100.15)2
支
2
201.6 KN.m
跨中弯矩:
M M g(L100.7)2
中
8
支
895.8 KN.m
(3)深梁配筋计算
(3)深梁配筋计算
KN/m
L10 H
(450
2
)
2c sz
tan(450
2
)
24.0
0
151.3 Kpa 192.1 Kpa
根据实际 土层数调 整
D
2(450 arctan
(tan2
(450
2
)
2c sz
tan(450
2
)
水平向侧压力(标 准值)
PA' l
[1h1
2h2
(3
s)(h3
hl)]tan2(450
D 2
)
Gs(Hwh1)
Fb fw , k
s L11 L12 ( H
1.5)
6357
KN
(3)抗浮系数计算
k G fw Ffbw,k
1.19
>1.0 满 足抗浮要 求
4.封底计算
因考虑排水下沉,
采用干封底施工,
不需要进行水下封
底。
5.沉井下沉前井壁
竖向弯曲计算
(1)荷载计算
单位长度井壁自重
(标准值)
gk
c (H.t
水平向侧压力(设
计值)
P' epl
G (1h1'
2h2
(3
s
)(h3
hl
))tan2(450
D 2
)
G s
(H
w
h1)
刃脚根部的向内的
竖向弯矩:
Ml
1 6
(2Pepl
P' epl
)hl2
36.2 KN.m
(3)配筋计算
b= 1000 mm
刃脚根部外侧竖向 钢筋:
M s 1 fcbh02
h= 0.0084
L21 ) 2
4803 KN
(3)下沉系数计算
由于沉井采用排水
施工下沉, 浮力:
Ffw,k 0
下沉系数:
kst (Gk Ffw,k )/ Ffk
1.31
>1.05 满足 下沉要求
(4)下沉稳定验算
因下沉稳定系数较
R (L L (L 2a)(L 大,需进行沉井的
下沉b 稳定11 验21 算:11 21
根据实际 土层数调 整
跨中弯矩:
M
s
1 fcbh02
As
bh fc
fy
0
支座弯矩:
M
s
1 fcbh02
As
bh fc
fy
0
内侧水平配筋:
HRB335级 22@200
外侧水平配筋:
HRB335级 22@100
M P3sL120 中 24
0.0476 1 1 2s
1452 mm2
(2)刃脚竖向的向
内弯曲受力 G
1.27
地面堆积荷载标准 值取,qk= 将该荷载折算为等
10 KN/m2
效的土层荷载
h1'
h1
qk 1
3.1
m
刃脚底部的等效内 摩擦角:Z=
12.50 m
D
2(450 arctan
(tan2
(450
2
)
2c sz
tan(450
2
)
24.00
水平向侧压力(标
sq Es
(1.5c
0.11
d te
)(1
1 )
0.27
mm
<0.3mm
(2)取标高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