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酸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课件--羧酸

有机化学课件--羧酸

根据羧基所连烃基分类
一元羧酸 二元羧酸
2019/1/18
有机化学课件
第一节
一、命名
羧酸的命名、物理性质
1.俗名
许多羧酸从自然界得到的,因此常根据其来源命 名 HCO2H 蚁酸 CH3(CH2)14CO2H 棕榈酸
CH3(CH2)10CO2H 月桂酸 CH3(CH2)16CO2H 硬脂酸
2019/1/18 有机化学课件
RH + CO2
较困难、产率低
O C ONa + NaOH
CH3
CaO
CH4 + Na2CO3
2019/1/18
有机化学课件
脱羧可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1) 通过碳负离子历程进行的脱羧
当羧基上连有-NO2 -CN -X -C6H5 等吸电子基时,脱羧通过碳负离子 历程进行。
O
Cl3C—C—OH
O C
RCNH2
PhCOOH + PhNH2
PhCONHPh (84%)
CH3CON(CH3)2
CH3COOH + (CH3)2NH
DCC/THF 0C
o
2019/1/18
有机化学课件
4 . 成酸酐
羧酸加热失水。脱水剂:醋酸酐或P2O5等。
O R R C C O OH OH
P2O5
O R R C C O + H2O O
2. 系统命名法
1)脂肪族羧酸:选含羧基的最长连续碳链为主链,从羧 基碳原子开始编号,根据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酸, 以此作为母体,然后在母体名称前面加上取代基的名称和 位置。 2)含碳环的羧酸:将碳环作为取代基命名。 A. 母体为芳烃(或脂环烃)名称+甲酸. B. 羧基与侧链相连:母体为脂肪酸

《有机酸分析》课件

《有机酸分析》课件

总结词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组分的方法,通过不同组分在固定相 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详细描述
色谱分析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有机酸的 分离和检测。该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紫外可见光谱法
总结词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 紫外或可见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 方法。
核磁共振技术(NMR)
通过测定有机酸分子中氢原子核的位置和自旋状态,提供分子结构和组成信息。
有机酸与其他化合物的联合分析
有机酸与氨基酸、糖类等化合物的联合分析
有助于研究有机酸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相互转化。
有机酸与药物、污染物等化合物的联合分析
有助于评估有机酸在环境中的行为和潜在的健康影响。
01
食品防腐
01
有机酸具有抗菌和防腐作用,可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如酸
奶、果酱等。
食品酸化
02
有机酸可用于调节食品的pH值,如饮料、糖果等。
食品添加剂
03
有机酸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口感和风味,如柠檬酸、
苹果酸等。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药物合成
有机酸可作为药物合成的中间体或原料,用于 生产各类药物。
药物质量控制
有机酸分析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有机酸概述 • 有机酸分析方法 • 有机酸的应用 • 有机酸分析的发展趋势 • 有机酸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01
有机酸概述
有机酸的定义
有机酸是指含有羧基(-COOH) 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 物体的重要物质之一。

第1章酸度的测定优秀PPT

第1章酸度的测定优秀PPT
电位法电位法phph计法一方法原理将电极电位随溶液氢离子活度变化而变化的玻璃电极即指示电极和电极电位不变的甘汞电极即参比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一个电池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在25时当溶液的ph改变一个单位时相应的电池电动势改变591mv所以用电位计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就可以求得溶液的ph00591ph二仪器1
分得到了分离。他将这种分离方法命名为色谱
法(chromatography)。
俄国植物学家
➢ 1931年,Kuhn 等用同样的方法成功地分离
茨维特
了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从此色谱法开始为人们
所重视,相继出现了各种色谱方法。
➢ Tswett植物色素分离 实验图示:
样 品:植物色素
固定相:CaCO3颗粒 流动相:石油醚
2. pH=6.86标准缓冲溶液(25℃)
准确称取经(115±5)℃烘干2~3h并冷却的优级纯磷酸 二氢钾(KH2PO4)3.39g和优级纯无水磷酸氢二钠 (Na2HPO4)3.53 g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 pH=9.16标准缓冲溶液(25℃)
称取优级纯硼砂(Na2B4O7·10H2O)3.80g,溶于无CO2的 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1958 1959 1964 1965
Golay Porath, Flodin Moore Giddings
1975 Small
发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发表凝胶过滤色谱的报告。 发明凝胶渗透色谱。 发展了色谱理论,为色谱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明了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强电解质为流动相,采用抑制型 电导检测的新型离子色谱法。
➢ 固定相:在色谱分离中固定不动,对样品产生保留 的一相。
➢ 流动相:带动样品向前移动的另一相,与固定相处 于平衡状态。

《有机酸分析》课件

《有机酸分析》课件

有机酸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有机酸分析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如食品工业、生物 医学、环境科学等。通过有机酸分析,可以了解食品的营 养成分、食品的新鲜度和保存质量,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 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
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机酸分析可用于研究人体代谢过程、 疾病诊断和治疗。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葡萄糖代谢 会产生有机酸,通过分析这些有机酸可以辅助诊断糖尿病 。
有机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农业领域
有机酸可应用于农药和化肥的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品质。
环保领域
有机酸可用于污水处理、重金属离子吸附等方面,改 善环境质量。
化学工业
有机酸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染料、香料 、塑料等产品的合成和生产。
有机酸分析的发展
04
趋势和展望
有机酸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动化与智能化
03
结果应用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样品中有机酸 的种类和浓度,并进行误差分析 和可靠性评估。
根据实验结果为生产、研发、质 量控制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和决 策依据。
有机酸的应用
03
有机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防腐
有机酸具有抗菌和防腐作用,可用于延长食品的 保质期,提高食品安全性。
口感改善
有机酸能够赋予食品酸味,调节口感,使食品更 加美味可口。
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有机酸分析中 ,可提高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THANKS.
营养强化
部分有机酸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等生理功能,可 强化食品的营养价值。
有机酸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药物合成
有机酸可以作为药物合成的中间 体或原料,用于生产各类化学药
物。
辅助治疗
某些有机酸具有抗菌、抗炎等药理 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医学有机化学课件PPT课件

医学有机化学课件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5
醛、酮、醌

醛的定义与结构
医学中的应用
醛是含有醛基的有机化合物,醛基由 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其通 式为R-CHO。
醛在医学中常用于合成药物和生物活 性分子,如某些抗生素、生物碱和激 素。
醛的性质
醛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剂氧化为羧 酸;同时具有羰基反应性,可与亲核 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醌的性质
醌具有氧化性,可氧化 其他有机物;同时具有 还原性,可在一定条件 下被还原为醇。
医学中的应用
醌在医学中常用于合成 某些药物和生物活性分 子,如某些抗生素和抗 癌药物。
06
有机酸和酯
有机酸
有机酸的性质 有机酸的分类 有机酸的应用 有机酸的合成
有机酸是一类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具有酸性和亲水性,可以参 与酯化反应、成盐反应等。
点,在细胞代谢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酸和核苷酸
总结词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
详细描述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分为DNA和RNA两种类型。 DNA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RNA中的核 糖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由磷酸、戊糖和含氮碱基 组成,其中含氮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 嘧啶。核苷酸在核酸的合成和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也是细胞内其他重要分子合成的原料。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总结词
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详细描述
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官能团分为烃、醇、醚、醛、酮、羧酸、酯等类型。每种类型的有 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这决定了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此外,有机 化合物的命名遵循国际通用的命名规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化

天然产物 ppt课件

天然产物 ppt课件

一般流程如下:
(2)离子交换树脂法
①将药材水提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 脂,以除去碱性物质,再将流出液通过强碱 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有机酸根离子即被交换 其上,糖和其他中性杂质则流经树脂而被除 去,将树脂洗净后,用稀酸或稀碱溶液即可 将有机酸从柱上洗下。
②也可将药材的水提液先通过强碱性阴离子 交换树脂,使有机酸根离子交换在树脂上, 而碱性和中性杂质则流经树脂而除去,将树 脂洗净后,用稀酸洗脱即可得到游离的有机 酸,但也可用稀氨水洗脱,有机酸即成铵盐 而留于洗脱液中,将此洗脱液减压蒸去过剩 的氨水,再加酸酸化,总有机酸即游离析出。
两类鞣质的区别反应:
(1)鞣红反应:取五倍子浸液(含可水解鞣质),儿茶浸液(含缩合 鞣质)各2ml,分别加盐酸0.5ml,加热煮沸30分钟左右放冷。可水解鞣 质不发生沉淀,缩合鞣质有红色沉淀产生。
(2)三氯化铁反应:取五倍子浸液及儿茶浸流各1~2ml,分别加入三氯 化铁试液数滴,可水解鞣质显兰色或黑兰色反应,缩合鞣质显黑绿色反 应。
在药材中存在较为普遍的芳香族有机酸 是羟基桂皮酸的衍生物,如对羟基桂皮酸、 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和芥子酸等。咖
(1).有机溶剂提取法
由于游离的有机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
于水,有机酸则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故一般可酸化使有机酸游离,然后选用合适 的有机溶剂提取。
方向。传统的提取方法是针对某种目标成分选取正确的溶剂,同时采用
加热或搅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目标成分的浸出,但温度过高又会使有
效成分受热分解或改变结构和性质。如果在提取过程中引入超声波,就
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大大促进溶剂提浸、萃取天然成分的过程。研究表
明,超声波作用可以改变反应物的质量传输机制,破坏细胞的细胞壁,

有机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有机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重排反应通常发生在含有不稳 定结构或官能团的化合物中, 需要加热或加入催化剂。在重 排过程中,分子的骨架结构可 能发生变化。
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 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合成 具有特定结构或官能团的有机 化合物。同时,重排反应也是 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 重要手段之一。
08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 用
定义
特点
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 于合成各种烯烃、醇、醛、酮等有机化合物。
应用
加成反应通常发生在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上,需要一定 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
消除反应
定义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
等),形成不饱和键的反应。
种类
包括脱水消除、脱卤化氢消除、 热消除等。
反应。此外,醇还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酚类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羟基(-OH)官能团,通 式为Ar-OH,其中Ar为苯基或其衍生物。
物理性质 酚类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固体或液体,具有特殊 的气味和较强的毒性。酚的熔点和沸点较高,易溶于有机 溶剂。
化学性质
03
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醇,被弱
氧化剂氧化成酸。
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羰基(C=O)两侧连接烃基或芳基,无双键性质。
物理性质
沸点较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主要发生加成和还原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醇,被还原剂还原 成仲醇。
醌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04
醇、酚、醚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01
结构特点

酸碱度的测定方法PPT演示课件

酸碱度的测定方法PPT演示课件
④0.05mol/L Ba(OH)2
19
练习2.pH=2 硫酸 [H+]= ____? 硫酸浓度是 多少?
3.100ml pH=1的H2SO4,其物质的量浓度 = ,其中含溶质 g。 4.4gNaOH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pH=?
5.pH=13Ba(OH)2溶液100mL中含Ba(OH)2 多少mol?
9
常温下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
溶液 0.2mol/LKOH 0.01mol/LNaOH 纯水 0.001mol/LHCl
0.1mol/LCH3COOH
C(H+) 5.0×10-13 1.0×10-12 1.0×10-7 1.0×10-3 1.3×10-3
C(OH-) 2.0×10-1 1.0×10-2 1.0×10-7 1.0×10-11 7.7×10-12
(2)pH=11的Ba(OH)2溶液与pH=1的盐酸 等体积混合
(3)pH=13的NaOH溶液与pH=3的盐酸等 体积混合
25
4、强酸与强碱反应计算(一者过量)
A.强酸与强碱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呈中性 pH=7
B.酸过量:
C [H+](余)=
H+V H+ V H+
+
C OH-V OH- V OH-
pH
石蕊:PH 5——8
红——紫——蓝
甲基橙:3.1——4.4 红——橙——黄
2
2.定量测定:pH试纸法
A.pH试纸法 使用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 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上显 出颜色后马上跟标准比色卡相对比
精确度:0—14,整数
3
pH试纸测溶液酸碱性 4
讨论: pH试纸的使用 ▪能否直接把pH试纸伸到待测液中? ▪是否要先湿润pH试纸后,再将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 ▪能否用pH试纸测出pH=7.1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讨论
1. 上述方法适用于各种浅色食品的总酸的测定。如 果是深色样品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 滴定前把(50 ml 样液已放入三角瓶内的)再 用无CO2 水稀释一倍。 ② 若还不行,在上述快到终点时,用小烧杯取出 2 ~ 3 ml 液体,再加入 20 ml 水稀释,观察。 ③ 如果样液颜色过深或浑浊,则宜用电位滴定法, 经测pH值来定终点,一边滴定,一边电磁搅拌, 到规定 的pH值时为终点。
其大小可以通过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液来
滴定。
• 挥发酸包含游离的和结合的两部分。
二、酸度测定的意义
㈠可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 例如:新鲜牛奶中的乳酸含量过高,说明牛奶已腐败 变质;水果制品中有游离的半乳糖醛酸,说明受到霉烂 水果的污染。
㈡利用食品中有机酸的含量和糖含量之比,可判断某些
果蔬的成熟度。
例如:如果测定出葡萄所含的有机酸中苹果酸高于酒
【补充:质量∕体积 浓度】
注意:正确配制、准确标定、妥善保存。
⑵ 1%酚酞指示剂
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 ml 95%乙醇中。变色
范围pH(8.2~10.0)。
为何以pH8.2为终点而不是pH7? 因为食品中有机酸均为弱酸,用强碱滴定 生成强碱弱酸盐,显碱性。一般 pH8.2左右, 故选酚酞为指示剂。此盐在水解时生成金属阳 离子,弱酸,OHˉ。故显碱性。例: CH3COONa+H2O→CH3COOH+Na++OHˉ
一、总酸度的测定(滴定法)
第二节 酸度的测定
(一)原理
用标准碱液滴定食品中的酸,中和生成盐, 用酚酞做指示剂。当滴定终点 (pH=8.2,指示剂 显红色)时,根据耗用的标准碱液的体积,计算出 总酸的含量。
反应式:RCOOH+NaOH→RCOONa+H2O
试剂
⑴ 0.1 mol∕L NaOH标准溶液,(可按GB 601配制)
(二) 操作方法
⑴ 样液的制备 ① 固体样品、干鲜果蔬、蜜饯及罐头样品用粉 碎机或高速组织捣碎机粉碎,混合均匀。取适 量样品(约 25 g,精确至 0.01 g)最后用碱量 ≮5 ml,最好在10 — 15 ml,用 15ml 水将样品 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在75 — 80 ℃水浴上加 热半小时,冷却,加水至刻度,用干燥滤纸过 滤,弃去初液25ml,收集滤液备用。
的性质与数量有关,还与食品中缓冲物的质量与缓冲能力有关。
• 人的味觉只对H 有感觉,所以,总酸度高,口 感不一定酸。 • 在一定的 pH下,人类对酸味的感受强度不同。 如: 醋酸>甲酸>乳酸>草酸>盐酸
+
一般食品在 pH<3.0,难以适口; pH <5 为酸性食品; pH 5—6 无酸味感觉。
③ 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如甲酸、 乙酸(醋酸)、丁酸等低碳链的直链脂肪酸,
(一)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种类 (二)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含量
果蔬及其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
7
7
7
7
7
(三) 食品中酸的来源: ① 原料带入:如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的有机酸; ② 加工过程中人为加入:各种添加剂带入,如可乐
中主要含有磷酸。
③ 生产中有意让原料产酸:如酸奶、食醋中的有机酸
④生产加工不当,贮藏、运输中污染
有机酸分析
• 1、显味剂 大多数的有机酸具有很浓的水果香味,能 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有机酸在维持人体体液 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2、保持颜色稳定 如在水果加工过程中,如果加酸降低介质 的pH值,可抑制水果的酶促褐度;选用pH6.57.2的沸水热烫蔬菜,能很好地保持绿色蔬菜特 有的鲜绿色。 • 3、防腐作用
② 含CO2 的饮料、酒类,要先除CO2,一般在 40℃水浴上加热30min。 ③ 调味品及不含CO2 的饮料、酒类,样品混匀后 可直接取样,必要时加适量水稀释,若样品 浑浊,则需过滤。 ④ 咖啡样品,粉碎过40目筛,取10g于锥形瓶中 加75ml80%乙醇,放置过夜,过滤。 ⑤ 固体饮料,取5~10g样品置于研钵中,加水研 磨成糊状,用无CO2蒸馏水定容至250ml容量 瓶中,过滤。
石酸时,说明葡萄还未成熟,因为成熟的葡萄含大量的 酒石酸。番茄在成熟过程中,总酸度从绿熟期的0.94%
下降到完熟期的0.64%,同时糖的含量增加,糖酸比增
大,具有良好的口感,故通过对酸度的测定可判断原料 的成熟度。
• ㈢酸度反映了食品的质量指标 食品中有机酸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食品 的风味、色泽、稳定性和品质的高低。发酵制 品中的酒、啤酒及酱油、食醋等中的酸也是一 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挥发酸的含量也是某些制品质量好坏的指 标,如果水果发酵制品中含有0.1%以上的醋酸, 则说明制品腐败;有效酸度也是判断食品质量 的指标,如新鲜肉的pH值为5.7~6.2,如果 >6.7,说明肉已变质. 另外,酸在维持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方面 起着显著地作用。人体体液pH值为7.3-7.4,如 果人体体液的pH值过大,就要抽筋,过小则又 会发生酸性中毒。
式中:C---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所消耗标准碱液的体积,ml V0 ---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V1---滴定时吸取的样液的体积,ml m---样品质量或体积(g或ml) K---换算为适当酸的系数,即1mmol氢氧化钠相当于主 要酸的克数
因食品中含有多种有机滤液 50 ml,注入三角瓶中, 加入酚酞指示剂3~5滴。用 0.1 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至浅(微)红色且 30 秒不褪色。记 录消耗的 NaOH 量。 注:用碱式滴定管,先用水洗净,检查是否漏液, 排气泡,再使用。
(三)计算
cVK V • 总酸度(%) = 0 100 m V 1
一、 酸度的概念
1. 食品中的几种酸度 ①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在测 定前已离解成 H 的酸的浓度(游离态),也包括未离 解的酸的浓度(结合态、酸式盐)。其大小可借助标
+
准碱液滴定来求取,故又称可滴定酸度。
②有效酸度——指被测溶液中H 的浓度。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酸的浓
+
度,常用pH值表示。其大小由pH计测定。pH的大小与总酸中酸
结果通常以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表示。要
在结果中注明以哪种酸计。 例如一般分析葡萄及其制品时,用酒石酸 表示,其K=0.075;测柑橘类果实及其制品时, 用柠檬酸表示,其K=0.064;分析苹果及其制 品时,用苹果酸表示,其K =0.067;分析乳品、 肉类、水产品及其制品时,用乳酸表示,其 K=0.090;分析酒类、调味品,用乙酸表示, K=0.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