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药剂学-知识点

药剂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2、溶剂的极性3、温度4、药物的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

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筛分法3、库尔特计数法4、沉降法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3、折射法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药剂学重点知识汇总

药剂学重点知识汇总

药剂学知识总结第1章绪论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药剂学知识简介

药剂学知识简介

六、GMP和ISO9000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LP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为提高药品
非临床研究的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保障人民用药安全而制定的。 即通常所说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必须遵循的一套严格管理体 系,旨在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实施GLP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药品安全性研究过程中的动物实验设 施、仪器条件、人员素质与职责、操作过程规范性等的严格要求, 来保证药品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六、非处方药、处方药
1、处方药 (POM) prescription-only medicine or ethical drug;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 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六、非处方药、处方药
2、非处方药
nonprescription drug (over the counter,OTC)
三、药物剂型
(三)剂型的重要性
三、药物剂型
(三)剂型的重要性
四、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由活性成分的原料和辅料组药成物,制因剂此=辅原料料是+辅制料剂生产中 必不可少得重要组成部分。
(一)、使用辅料的目的在于: 1、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如液体制剂加入溶剂;片剂中加入稀释 剂、黏合剂;软膏剂、栓剂中加入基质等使制剂具有形态特征。 2、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液体制剂加入助溶剂、助悬剂、乳化剂等; 固体制剂中加入助流剂、润滑剂可改善物料的粉体性质,使固体制剂 的生产顺利进行。
五、假药、劣药
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① 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 ② 超过有效期的; ③ 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 ④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⑤ 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⑥ 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高一药剂知识点

高一药剂知识点

高一药剂知识点药剂学是指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和应用的学科。

在高一阶段,学习药剂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一药剂知识的介绍。

一、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来源、化学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药物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指的是从动植物、微生物等自然界中提取的药物,如中药材。

人工合成药物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药物,如化学药品。

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有机药物和无机药物。

有机药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如大多数中药。

无机药物则主要由无机元素组成,如氯化钠。

根据用途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内用药物和外用药物。

内用药物是指通过口服、注射等内部途径使用的药物,如口服片剂。

外用药物则是指涂抹、喷洒等外部使用的药物,如药膏。

二、药剂制剂的形式药剂制剂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和要求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制成的成品。

常见的药剂制剂形式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后制成的固体制剂,常见的有片剂、糖衣片等。

颗粒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后制成的粒状制剂,常见的有颗粒剂、合剂等。

胶囊剂是将药物和辅料填充到胶囊中制成的制剂,常见的有硬胶囊和软胶囊。

注射剂是将药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注射器注入人体的制剂,常见的有溶液剂、悬浮剂等。

乳剂是将药物和辅料以乳状悬浮液的形式制成的制剂,常见的有乳剂、栓剂等。

三、药物的用途药物的用途主要包括治疗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疾病等。

治疗疾病是药物的主要用途之一,药物可以通过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来治疗疾病。

预防疾病是指通过接种疫苗、口服药物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诊断疾病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检测,如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

此外,药物还可以用于调节机体功能、改善健康状况等。

四、合理用药原则在使用药物时,需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合理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合理选择药物,即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适合的药物;合理使用剂量,即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药物剂量;合理选用给药途径,即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合理选择药物制剂,即选用适合病情和患者特点的药剂制剂;合理掌握用药时间,即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间隔使用药物;合理评估疗效,即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

药剂学知识点完整整理版

药剂学知识点完整整理版

第一章药剂学概述(1)掌握药剂学、药物制剂、制剂学、药品标准、GMP的概念。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用辅料、合理用药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制剂学: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学科。

(药物制剂是指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简称制剂)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GMP: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W H O 对世界医药工业生产和药品质量要求的指南,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

重要性:影响药物作用的效果;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改变药物作用速率;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可增加药物靶向作用分类方法:按形态:液体、固体、半固体、气体剂型分类按分散系统:液体、胶体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气体分散、固体分散、微粒按给药途径:胃肠道给药、非胃肠道给药按中医理论:酊剂、醑剂、汤剂、曲剂(3)熟悉药品标准的分类和特性。

药品标准分类: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

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

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4)了解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的任务及GMP的基本内容。

药剂学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新制剂的研发和开发;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科学化;研究和开发优质药用辅料;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GMP内容: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GMP 适用于药物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药剂学重点知识

药剂学重点知识

药剂学重点知识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性质、作用机制、贮藏、配伍、副作用、毒理学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因为药剂学涵盖范围极为广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知识点。

下面就是一些药剂学重点知识的介绍。

一、药物分类药物分类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重点,它是基础中的基础,了解药物的分类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药物的性质和应用。

药物可以按其化学结构分类,按照其药理学分类,根据其治疗疾病的分类等等。

二、药物代谢方式药物代谢被称为药物动力学的一部分,它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等过程的科学,而药物代谢方式实际上就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药物代谢方式主要分为肝脏代谢、肾脏代谢、肠道代谢以及胰岛素的代谢等。

三、药物的贮藏药物的贮藏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药物的储存条件对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药物贮藏应该保持在正确的温度和湿度下,并能避免阳光直射和化学品的接触,特别是对于易受潮的药物及易氧化的药剂应特别注意防潮和防氧化。

四、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学科。

在药物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和掌握药物毒理学。

掌握药物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药物的毒性,并对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

五、药物剂量计算药物剂量计算也是一个药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使药物在治疗中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计算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法。

药物剂量计算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重量和吸收情况等因素以及药物的毒性和治疗方法等。

六、药用植物及其成分药用植物及其成分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许多著名的药用植物(如人参、黄连和阿胶等)已被广泛应用,它们的有效成分也成为药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了解药用植物及其成分的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等,对于合理用药和维护人们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总之,药剂学的知识非常广泛,并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全面阐述清楚的。

药剂学知识点

药剂学知识点

药剂学知识点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它涉及到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药剂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药物剂型与制剂药物剂型是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等。

药物制剂则是指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使用的剂型,并确保其质量稳定、安全有效。

选择合适的剂型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片剂易于服用和储存,但对于一些难溶性药物可能存在溶出度问题;注射剂能够迅速起效,但制备工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在制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的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临床需求(如作用部位、起效时间)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

二、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不变的能力。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氧气、pH 值等。

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如在制剂中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减少杂质的产生;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防止外界因素的影响。

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对于药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稳定性试验,可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保证药品在使用期间的质量和疗效。

三、药用辅料药用辅料是指在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其他辅助物质。

它们在制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增加药物的溶解性、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改善药物的口感和外观等。

常见的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乳化剂、增溶剂等。

不同的辅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在制剂设计中需要根据药物的特点和剂型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例如,微晶纤维素是一种常用的填充剂和崩解剂,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和崩解性能;聚维酮是一种常用的粘合剂和增溶剂,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易受胃酸破坏或肝 脏代谢,引起生物利用 度低的问题
按给药途径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散剂、片剂、颗粒剂等
非胃肠道给药:注射剂、 栓剂、呼吸道给药
剂等
按制法分类:如浸出制剂、无菌制剂
三、药物剂型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分散系统: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相)分散于另一物质
(分散介质)所形成的系统。 溶液型 胶体溶液型 乳剂型 混悬型 气体分散型 其他:固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
ISO9000则是推荐性的技术标准 在适用范围方面,ISO9000适用于各行业,GMP只适用
于药品生产企业
六、GMP和ISO9000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规范(GUP)
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① 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合; ② 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五、假药、劣药
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② 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
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③ 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
三、药物剂型
1、溶液型
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均匀分散体系,
也称低分子溶液。
➢ 分散相直径小于1nm
➢ 均相,热力学稳定
透明
2、胶体溶液型
真溶液
高分子溶液/亲水胶体溶液: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
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系统
溶胶剂/疏水胶体溶液:固体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均
匀分散系统
如生理盐水0.9%、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100 片 制剂在制剂厂和医院制剂室生产
一、药剂学概念
方剂:根据医师处方专为 某一患者调配并明确指明 用法和用量药剂。
方剂一般在医院药房调剂
药剂:制剂和方剂的总称。
二、药剂学的发展
1、国内药剂学的发展
古代成绩辉煌:
➢商代(公元前1766)已使用汤剂 ➢最早的医药经典文献《黄帝内经》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记载10余种剂型 ➢唐代《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制剂规范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剂型61种
文号的原料药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五、假药、劣药
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① 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 ② 超过有效期的; ③ 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 ④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⑤ 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⑥ 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 实施GLP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药品安全性研究过程中的动物实验设 施、仪器条件、人员素质与职责、操作过程规范性等的严格要求, 来保证药品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六、GMP和ISO9000
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
•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 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 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六、非处方药、处方药
1、处方药 (POM) prescription-only medicine or ethical drug;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
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六、非处方药、处方药
2、非处方药
nonprescription drug (over the counter,OTC)
格林制剂
二、药剂学的发展
3、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19世纪,医药工业兴起,以剂型和制备为中心的药剂学 20世纪50年代,物理药剂学时代,1947年:缓释制剂 20世纪60-70年代,生物药剂学时代,1970年:缓释靶向制剂 20世纪80年代,临床药学时代,反应停、乙烯雌酚等危害严重
的药害事故 20世纪90年代,药物传递系统DDS时代,新辅料、新剂型 我国对中药制剂的研究
2、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液体制剂加入助溶剂、助悬剂、乳化 剂等;固体制剂中加入助流剂、润滑剂可改善物料的粉体性质 ,使固体制剂的生产顺利进行。
四、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一)、使用辅料的目的在于:
3、提高药物稳定性:如化学稳定剂、物理稳定剂(助悬剂 、乳化剂等)、生物稳定剂(防腐剂)等。
4、调节有效成分作用或改善生理要求:如使制剂具有速释 性、缓释性、肠溶性、靶向性、热敏性、生物黏附性、体内可 降解的各种辅料;还有生理需求的缓冲剂、等渗剂、矫味剂、 止痛剂、色素等。
三、药物剂型
(三)剂型的重要性
三、药物剂型
(三)剂型的重要性
四、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由活性成分的原料和辅料组成,因此辅料是制剂 生产中必不可少得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制剂=原料+辅料
(一)、使用辅料的目的在于:
1、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如液体制剂加入溶剂;片剂中加入 稀释剂、黏合剂;软膏剂、栓剂中加入基质等使制剂具有形态 特征。
一、药剂学概念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 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 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 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一、药剂学概念
剂型:药物用于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 的应用形式。
如散剂、颗粒剂、片剂、注射剂等
一、药剂学概念
一、药剂学概念
制剂: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将药物按 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符合质量 标准的药剂。
六、GMP和ISO9000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GLP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为提高药品 非临床研究的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保障人民用药安全而制定的。
• 即通常所说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必须遵循的一套严格管理体 系,旨在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四、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二)、辅料的影响:
辅料是制约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之一。
药物剂型的改进 /制剂新技术的应用/新剂型的研究等工
作/都要求有各种各样的药用辅料
一种新辅料的发现/对药物制剂研究/可能带来一场革命
/也可能给生产厂家/带来巨大利益/研究开发新辅料/对提 高制剂整体水平/开发新剂型有重要意义
➢分散相直径在0.1~10μm之间 ➢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
分散系统类型
溶液型 低分子溶液/真溶液
胶 高分子溶液剂 体 /亲水胶体溶液

溶胶剂
液 /疏水胶体溶液
乳剂
混悬剂
三、药物剂型
粒子大小 (nm)
粒子﹤ 100nm 外观透明
特征
以小分子或离子分散,
﹤1
均匀体系,热力学稳定
1~100
高分子化合物以分子分散, 均匀,稳定
第四代靶向剂型:以将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 器为目的的靶向给药系统。显然,这种剂型提高了药物在病灶部位 的浓度,减少在非病灶部位的分布,所以能够增加药物的治疗指数 并降低毒副作用。
第五代时间脉冲释药剂型。
三、药物剂型
(一) 剂型的分类
按形态分类
气体剂型 液体剂型 半固体剂型 固体剂型
➢分散相直径在1~100nm之间 ➢高分子胶体溶液:均相,热力学稳定
透明 假溶液
➢溶胶剂: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
三、药物剂型
3、乳剂型
液体分散相以液滴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不均匀 分散系统。 ➢ 分散相直径在0.1~10μm之间
➢ 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
4、混悬型 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不均匀分散系统
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 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红底白字的是甲类
非处方药分为 甲、乙两类
安全性更高些
绿底白字的是乙类
六、GMP和ISO9000
• GMP与ISO9000的差异
➢ISO9000是一系列国际标准的集合/称之为 ISO9000标准系列
➢相同点:都是对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不同点: 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GMP具有法律效力/而目前
近代日渐衰败 现代奋起直追
二、药剂学的发展
2、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埃及与古巴比伦王国 《伊伯氏纸草本》(公元前1552)记载 了
多种剂型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160-377)创立医药学 格林(公元129-199)奠定了欧洲药剂学的基础 1847年:莫尔出版《药剂工艺学》 1843年:模印片 1847年:硬胶囊剂 1876年:发明压片机-- 机械化生产 1886年:发明安瓿 -- 注射剂
1~100
固体以胶体微粒/分子团分散, 非均匀,不稳定
﹥100
液体以液滴/分子团分散在液体中 非均匀,不稳定
﹥100
以固体微粒/分子团分散, 非均匀,不稳定
三、药物剂型
5、气体分散型 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形成
不均匀分散系统。
➢如,气雾剂、喷雾剂等
6、其他 固体分散型:固体药物以聚集体状态存在的体系
六、GMP和ISO9000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 是药品生产与质量全面管理监控的通用准则。
• GMP认证是全面质量管理在制药行业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 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 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而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药剂学知识简介
主要内容
一、药剂学概论 二、药剂学的发展 三、药物剂型 四、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五、假药、劣药 六、GMP和ISO9000 七、胰岛素泵的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