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研究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障碍研究文献综述

一. 学习障碍研究的背景

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中(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学习障碍儿童在各年龄段都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比例。国外调查资料表明,学习障碍儿童人数占学龄儿童总数的4%~6%,在某一项或多项功课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有13%。国内杭州地区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在校学生中有17%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可见,相当数量的学习障碍儿童的存在,严重地困扰着教育的发展,尤其影响着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西方研究者对学习障碍的研究历史悠久。从1896年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我国在真正含义上的研究始于本世纪80年代末。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科研意识的提高,此项研究已越来越引起各界都在进行广泛的研究。为帮助学习障碍儿童摆脱困难,为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对学习障碍的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

纵观学习障碍研究的发展线索,从渊源上看,最早起源于医学界。1896年摩根发现词盲现象,从医学角度确定学习困难的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研究者对成因的认识由大脑器质性损伤转向轻微脑功能失调;对诊断与矫正的研究由阅读困难向感知——运动障碍;研究角度由医学逐渐转向心理学、教育学。60年代以来,研究进入整合时期,主要侧重于临床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一方面涉及到诊断界定,另一方面涉及到矫治和干预。在学术界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S.A.Kirk)和教育心理学者罗伯特和威廉特。70年代以来,研究出现了学派林立的局面。在世界学术界影响较大的有三个:1.美国官方教育部门对概念做了界定及提出了确定学习障碍的基本方法;2.美国南加州大学珍·爱尔丝博士提出了感觉统合观点;3.台湾学者认为学习障碍的确定包括“筛选和诊断”两个步骤(何华国,1976)。80年代以来,世界学术界对诊断与矫

正方面军法的研究更深入,对类型划分的研究颇有成效。具代表性的学者有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有Chalfant和Mckinney,美国心理和语言学家H.R. Myklebust,有日本教育学者北尾伦彦,有我国台湾心理学者刘弘白博士,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林崇德教育,杭州大学心理系吕静教授等。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从注重理论的探讨逐渐转向偏重实际操作的研究,学术界呈现出学派林立、成果不断的局面。国内涌现出一批颇有成效的研究者。

80~90年代,学习障碍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一些基本观点上,达成一定共识;

2.研究者对学习障碍的概念研究更加深入,对组成结构产生浓厚兴趣,采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类型划分;

3.理论研究涉及临床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心理学科;

4.研究者从注重理论研究转向偏重操作实施的研究,重点是诊断与矫正的操作方法。一部分研究者把视线集中在正常课堂教学之中。

二.学习障碍研究的重点内容

1.学习障碍的概念

学习障碍一词是由英文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LD)翻译而来的。世界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做出的,他提出了学习无能的概念(1963)。在各时期,学术界有影响的主要观点如下:

(1)学习无能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展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盲、聋感觉障碍和智力障碍。(柯克,1963)(2)学习障碍是个体在涉及理解或运用语言(口头或书面语言)方面的一种或多种基本心理过程出现的失常。这种失常可能表现在听、想、说、读、写、拼音或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不足。……但不抱括由视觉、听觉或运动系统缺陷,

智力落后,情绪失常或由环境、文化或经济状况引起的学习问题。(美国联邦教育署,1977.8.23)

(3)学习障碍是指一组由不同原因导致的失常,表现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出现明显困难。(美国全国学习障碍委员会,1981)

(4)学习障碍儿童是指这样的情况:有的儿童虽然智力一般,感觉器官和运动功能也没有障碍,环境方面也不存在问题,但却出现视觉或听觉上的知觉障碍,注意的范围狭小,持久性也短,活动水平异常高,容易冲动,反应过敏,心神不定,所以,在智慧学习(如读、写、算等的学习)上成绩不佳。这和学业不佳儿童、学业迟缓儿童是不同的。一般认为,这是由脑机能的轻微障碍所造成的。([日]辰野千寿,昭和56年1月《学习心理学》1986年译)

(5)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的孩子在说、写、读、算的过程中,能力的获得与运用上所产生的困难。……医生称之为“大脑功能轻微不良”,心理学者称之为“高智商低成就”,教师们称之为“学习不振”或“学习缺陷”,而近年来国内特殊教育界则采用“学习障碍”来描述此种现象。(台湾,刘弘白《学习障碍100问》1993)

(6)学习障碍学生是指在义务教育的范畴内,智力正常,学习水平偏低的学生。(上海市闸北八中)

(7)学习障碍是指在获取与运用听讲、说话、阅读、书写、推理或数学能力上有重大困难的学习异常者,这些人的智力是正常的。(中央教科所,陈云英、王书荃,1995)

由以上七种观点中,迄今为止影响最大、运用最广的是美国联邦教育署及学习障碍委员会的两个定交。国内研究者的观点不一。有人认为:理论派别不同,对学习障碍的提法不同,如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学业不良等。(北京市教科所,梁威,1995)有人认为,在汉语中,学习障碍与学习困难是两个经常混用的词,

在概念上它们是不完全相同的,后者较前者含义广泛……还包括由于智能不足、情绪困扰、环境不利及其它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业不良。简而言之,学习困难者是指学校中的差生。(中央教科所陈云英、王书荃,1995)

2.学习障碍的成因及症状特征

从学习障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不同学科,不同时期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和症状特征。

(1)1896年,摩根发现儿童能辨认一些词,但不知词意,即词盲现象。此后的研究者从生理的、医学的角度认为学习障碍儿童的问题是大脑器质性损伤的结果。

(2)50年代中期,心理学界与教育界认为并非所有的学习困难者都是由于大脑器质性的损伤所致。有些儿童其实是轻微的脑功能失调(MBD)或感知——运动障碍。

(3)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1963年在学习障碍的定义中用“学习无能”一词相当清晰地揭示了学习障碍学生的成因及特征。学习无能是指儿童在阅读、数学计算、语言发展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实际水平明显低于应有水平;学习无能将儿童的感觉障碍和智力障碍排除在外;学习无能将儿童的感觉障碍和智力障碍非除在外;学习无能没有完全排除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学习无能也包含了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失调。

(4)美国南加州大学珍·爱尔丝博士1969年提出感觉统合的观点。她估计:学龄儿童总体中大约有5%~10%,其感觉统合功能有相当程度的缺陷,因而产生学习障碍或情绪困扰、行为违常等问题。

(5)美国联邦教育署于1977年在学习障碍的定义中指出其症状包括:知觉障碍、脑伤、大脑功能轻微失调、阅读障碍和进行性失语症。

(6)美国全国学习障碍委员会于1981年在学习障碍的定义中指出:这些失调的原因是个体内在的,并被认为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