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文献综述
无障碍设施报告

无障碍设施报告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意识的增强,无障碍设施在当代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
本文旨在通过对无障碍设施的定义和重要性的介绍,以及探讨无障碍设施在城市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无障碍设施。
一、无障碍设施的定义和重要性1.1 无障碍设施的定义无障碍设施是指能够让所有人无障碍使用并方便进出的设备、设施或环境。
无障碍设施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无论他们是否具有身体、智力或感觉上的障碍。
1.2 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无障碍设施对于身体残疾人士、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来说,是他们实现平等权利和发挥潜能的基础条件。
此外,无障碍设施还能提高城市居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包容性和国际竞争力。
二、无障碍设施在城市中的应用2.1 交通无障碍设施交通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无障碍交通信号、无障碍交通指示标志、无障碍交通工具等。
这些设施旨在解决残疾人士出行时面临的障碍,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
2.2 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入口、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洗手间等。
这些设施可以帮助残疾人士进出建筑物,使用各种设备,并提供便利的卫生条件。
2.3 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座位、无障碍服务等。
这些设施旨在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和休闲娱乐环境,让所有人都能够平等参与。
2.4 无障碍环境规划与设计无障碍环境规划与设计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道路设计等方面,旨在提供一个无障碍的城市环境。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到无障碍通道的设置,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无障碍入口的需求,在道路设计中设置无障碍人行道等。
三、无障碍设施建设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3.1 资金和技术限制无障碍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许多城市来说是一个挑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捐助,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
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研究综述

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研究综述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市政建设基础工程,也展现出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城市无障碍建设的研究进行梳理,国外研究无障碍设施的实践进行归纳,国内研究从城市公共建筑、城市交通及城市居住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为后人研究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提供建议和思考。
标签: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综述F2无障碍设施是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群体的社会成员使用的设施。
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反映着其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研究较多,本文便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其实践性和适用性。
无障碍设施建设不仅指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设施,还有居住区及住宅的无障碍建设,其中Rabiul Ahasan;Donna Campbell;Alan Salmoni;John Lewko(2001)通过对房屋设计及建造过程进行分析,认为用户的需求分析是在为残疾人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进行房屋设计时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对这些人来说具有人性化的设计和开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Nobuyuki MINO;Masumi ASADA (2012)通过GIS空间技术来分析日本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得知各个区域中的轮椅的畅通程度不同,区域间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缺乏衔接。
城市在未来的区域规划中,需要有比较全面的设计标准,以减少区域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差异。
Hazreena Hussein;Naziaty Mohd Yaacob(2012)研究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规范在马来西亚的实施效果,认为马来西亚在亚太地区虽然一直致力于维护残疾人的参与权与平等权,但立法方面的空白仍然是制约马来西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原因,认为要加强无障碍环境立法,无障碍设计的基础是研究残疾人的需求发展状况。
Nahid Bayat Bodaghi and A.N. Zainab(2013)以图书馆为例对城市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进行研究,对建筑师、专家和残疾人用户使用公共图书馆无障碍设施情况做问卷调查。
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论文

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论文摘要:城市设计中无障碍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
对残疾人住房或老年住宅入口斜坡,应设置无障碍电梯和厕所。
建筑内部的无障碍区域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弱病残孕,一个城市的无障碍设施有多完善能够正面体现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气息,老年人的行动非常不变,多设置无障碍区域有助于帮助弱势群体,让社会不断进步。
1 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概念无障碍,顾名思义是指事物可以畅通无阻的发展,可被认为是系统和环境的基本属性。
无障碍设计理念最初是由联合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提出并倡导的,旨在建议现代化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建设等过程应将使用者身心健康程度的不同情况考虑在内,进而构建成安全、和谐的现代人文环境。
无障碍设计是二十世纪人道主义发展的产品,狭义的“无障碍设计”一般从满足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使用的硬质铺装和设施的角度考虑,我们将讨论的是广义上的“无障碍设计”,所针对的是老年人、儿童、病人、残疾人、孕妇,甚至有正常行为能力的人,我们需考虑的“使用”,不仅是硬质铺装和设施,更重要的是在软设施上提供物理和心理帮助。
2 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要素2.1 路径系统2.1.1 城市道路对于城市道路来讲,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的关键部分,一旦人行道与车道之间出现冲突或路面高低设计不合理,就会给需要借助轮椅的行人造成出行阻碍。
所以,设计路口时应考虑使用缘石坡道,这样便有利于轮椅通行。
而视觉障碍者往往需要借助听觉和触觉来完成一些行为,为了有利于视觉障碍者能够在城市各街道正常行走,尽可能的在各街道设立相应的盲人通道。
城市街道通常包括三种类型,即交通街道、商业街道以及生活街道。
应在城市各类街道的主干路、各医院或院校周边道路以及商业街与主干路的岔路口等设立音像提示装置,用来提示行人过街和坡道等。
2.1.2 缘石坡道缘石坡道主要可呈现三种坡面,即单坡面、扇形坡以及三坡面。
缘石坡道通常都是设立在人行道上,其宽度与人行道保持一致。
人行道的头尾部应该设立边缘石坡道,将整个线路建设成完整的无障碍状态,而整个道路通常都是保持着完整的障碍性道路。
无障碍设施情况调查报告

无障碍设施情况调查报告
无障碍设施情况>调查报告
一、目前现状
1、道路无障碍设施。
**新区共有主次干道13条,其中已铺设人行道的黄海路南段、成子湖路、**路、**路、红海路、**湖路均已铺设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各主要道路交叉口均设置缘石坡道。
2、桥梁无障碍设施。
新区范围内桥梁盲道与道路盲道衔接良好。
二、存在问题
1、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车辆'霸占'盲道、小商贩摆摊占用盲道和窨井盖隔断盲道。
2、部门道路交叉口、盲道转角处未设置提示盲道及提示盲道设置不规范。
3、公交站台未建设无障碍设施,影响残疾人的正常使用。
4、公共厕所未考虑无障碍设施。
体现在未设置无障碍坡道及残疾人专用厕所。
5、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资金投入不够。
3、下步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媒体、报纸等宣传,让人们对盲道有充足的认识,不断地将对盲人的关怀融于社会每一处……
2、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清理整顿无障碍设施被占用、被破坏的现象,达到《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
3、从城市规划角度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
今后,新区新建、扩建、改建的主次干道必须进行无障碍设计。
4、对存在问题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新建、维修,保障无障碍设施正常运行。
《无障碍设施情况调查报告》。
永胜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调查

永胜县城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调查情况报告无障碍设施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项内容,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和谐社会的一种体现。
根据市残联要求,针对永胜县城镇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和维护等工作情况,5月初,永胜县残联组织工作人员对城区主要干道及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区、商场、银行、文体活动、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无障碍环境建设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永胜胜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永胜县还未制定出台关于无障碍环境建方面的实施意见,县残联还不是城市建设改选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最近几年,县城新建的北二环、西二环、工业园区和县医院等基本规划建设了盲道(不规范)、坡道、扶手。
老城区由于是在90年代就已改造,加之道路狭窄,因此没有规划无障碍设施改造;县城政府机构、政务大厅、学校、企事业单位没有规划建造有无障碍设施、所有乡(镇)等街道建设都没有进行无障碍改造建设。
总体说来,永胜的城镇公共建筑物和城区道路及住宅小区等无障碍环境建设状况还比较落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无障碍设施缺乏。
现有的城区老旧道路、公共服务机构等设施中大部分没有无障碍设施,特别是政府机关、银行、图书馆、书店、商场、学校等公共服务机构,基本没有无障碍设施。
本次无障碍设施建设调查机构中,除残联、医院等几个单位无障碍设施比较健全规范外,其余公共服务机构均无无障碍设施。
城区所有的公共厕所均无无障碍设施,下肢重残及部分老年人无法如厕。
二是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
县城主城区纵横向干道中约80%全程几乎无盲道、坡道;建有盲道、坡道的也不规范,有的路段也随处可见损毁、占用、完全失去功能等诸多情形。
80%以上的盲道起、终点和转弯处未设缘石坡道提示,盲道旁障碍物和断头路随处可见;三是无障碍设施管理不到位。
盲道破损现象非常普遍,杂物堆放、建筑物、公共设施、车辆及行人占用现象严重,据调查,主要干道盲道占用率达40%以上,盲道上随处可见电线杆、变压器、书报亭、修车铺、汽车停放、摆摊设点等现象。
述评城市建筑中无障碍设施应用

述评城市建筑中无障碍设施应用一、我国城市建设中无障碍设施应用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这些特大型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更是有着显著的成效。
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发现盲道和轮椅坡道的建设已经较为常见。
而且无障碍设施在建筑物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建筑物的主通道都修筑了轮椅专用通道。
然而,即便我国的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无障碍理念建设、设施建设以及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中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无障碍设施的意识不足对于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意识不足主要是由于城市中的障碍群体仅占到城市人口中很小的一部分。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的残疾人仅占到总人口的5%,这个比例不足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城市建筑的设计到管理的各个部门对于无障碍设施认识的不足,或者将城市无障碍设施视为城市建筑设计的累赘的思想导致了城市建筑物中对于无障碍设施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对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力度不足。
群众对于无障碍设施的认识也十分缺乏,也在无形中导致了大量的无障碍设施被侵占或者作为其他用途。
2.无障碍设施无法全面的障碍人群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城市中的障碍人群,因此正确的理解“障碍”人群的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这种障碍的概念只是相对正常人的一种相对的概念,是正常人能够完成而障碍人群无法完成的功能。
通常情况下的障碍包括常见的盲人、聋哑、残疾等,因此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也往往局限于这些群体。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城市的这些无障碍设施仍然难以满足“障碍”人群的需要。
这主要是障碍人群不仅包括盲人、残疾人等这些较为常见的障碍群体,而且还包括城市中的暂时性障碍人群。
他们可能是受伤人员、老人等,甚至还包括一些由于心理方面存在障碍的群体,他们都需要无障碍设备的帮助才能够正常的完成功能。
浅析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

浅析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建设无障碍设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残障人士数量的增加,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无障碍设施建设旨在为老年人、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更加便利、安全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仍存在不足之处,城市、社区和基础设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当前的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未来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状,探讨在城市、社区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中,重点关注城市规划和建设、社区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智能化等方面,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预判,为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促进社会的普惠性发展和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好的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概述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为了满足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的基本需求,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城市的各项服务和设施。
目前,国内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已经开始在交通、公共建筑等方面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
但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甚至存在“无障碍”设施却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在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一些社区已经开始设置坡道、扶手等便利设施,但仍有很多社区存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导致残疾人无法顺利出行。
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

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市残疾人联合会:根据工作布置,县残疾人联合会XX县城建部门针对全县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几年来,桓仁满族政治县城镇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在城建、交通、残联等部门的努力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在桓仁镇内城区临街几条主要人行道共铺设盲道4,920延长米(2,460平方米),占全县临街人行道总长度21,660延长米(65,000平方米)的23%。
2、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1)、县医院和四达商厦分别设置电梯、滚梯各一处。
电梯和滚梯的建成使用,实现了全县该项无障碍设施建设零的突破。
(2)、设置路口坡道9处(包括民族广场、八千平市场、客运站、影剧院、体育馆、县医院、县委县政府及县公益事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前入门处等)。
(3)、设置人行道路缘坡道一处(县旅游局楼前)。
(4)、新建旅游宾馆、饭店,其室内外门净空宽度和走廊净空宽度基本上大于0.8米,部分新建公共场合侧所设置了坐便和扶手。
3、居住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县城区街道办事处朝阳社区委员会办公室及所属居住小区楼外公共设施、二棚甸子镇和平社区委员会所属居住小区公共设施等铺设了坡路通道。
二、存在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全县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步晚、起点低,过去已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大都缺少无障碍设施,一些正在规划、设计、建设的工程项目仍没有完全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无法满足特殊群体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距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以及与省内先进县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1、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不系统。
无障碍设施是公用设施建设,它的建设和维护依赖于城市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以及对XX区的加快更新改造,需要地方财政投入大量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障碍设施文献综述:
1.关于无障碍设施本身的研究
“建设无障碍设施的最早提出是在zo世纪初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当时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
它运用现代技术改造环境,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
”i代表文献有朱光远的《谈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郭威与杨佳萍的《建设无障碍设施的思考》等。
2.关于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1.盲道问题。
有的盲道中间会冒出电灯杆,有的盲道砖在施工时就不够平整,不少盲道砖已经被损坏,很不便于盲人行走。
更有的盲道时断时续,经常失踪,存在导向误区。
盲道被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某些商业区内的街道,经常能够看到盲道被摆摊商贩霸占,或被用于停靠摩托车等。
2.坡道问题。
有些地方的坡道设计严重不足,甚至有的公共建筑未设坡道。
很多商场、银行、酒店、公共事务机构营业大厅等地都未设置坡道,入口都是高高的台阶,肢残者根本不可能单独进入。
而有的地方虽有坡道,但不设扶手,或未设休息平台,或坡道比例过大,这些都使得使用轮椅者望而却步。
3.无障碍厕所问题。
番禺区内的很多商场、银行和公共事务机构营业大厅都未设置无障碍厕所。
而有些公园、医院虽然设有无障碍厕所,但部分设置不合理。
比如有的座便器旁虽然安装了拱形扶手,但缺少防滑设计,容易导致使用者摔倒。
又比如有的残疾者专业卫生间出入口的有效宽度不能达到80cm以上,且存在较大高差。
4.低位服务台问题。
即使在无障碍水平相对较高的各公共建筑内也经常存在低位服务台等无障碍盲点。
由于没有专为残疾人设计的接待台,高高在上的提款机、收银台、咨询台、售票处等给轮椅乘坐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5.无障碍电梯问题。
除了个别高层商品住宅楼、医院、酒店已经安装上符合要求的无障碍电梯外,无障碍电梯的普及率并不如人意。
但已安装的残疾人电梯也仍有部分存在按钮过高、梯厢内未安装镜子等现象,导致轮椅乘坐者使用不方便甚至困难。
”ii代表文献有眭明飞. 的《广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等。
3.关于无障碍设施设计的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种类繁多广场、公园、地铁站、人行天桥等都可以纳入此范畴.如果规划阶段不能合理、完善地设计公共空间的各项功能.往往也会影响无障碍设施的有效使用.如前文提到的自行车和摊贩占用盲道的问题.如果广场规划阶段已经考虑好自行车停放与摊点的经营相信盲道被占用的机率不会太高此时再配合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此现象完全可以避免。
”iii 代表文献有赵忠超和赵军的《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策略研究——以济南市泉城广场为例》等
4.关于无障碍设施管理的研究
“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无障碍设施管理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应加强建设。
二是无障碍设施管理主体不明确。
三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管理监督工作薄弱,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审批、监督制度还没有真正有效地建立起来,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现象较为多见。
”iv代表文献有陈志彬、林连祥和王乐芝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等
总体评价: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检索来看,国内关于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研究相对较多一些,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无障碍设施管理的研究明显不足,而且关于无障碍设施管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缺少更具操作性的管理手段、错误方面的研究。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i谈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朱光远,现代城市研究,2005.10
ii广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眭明飞,法制与经济,2014.01
iii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策略研究——以济南市泉城广场为例,赵忠超与赵军,现代城市研究,2011.07
iv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陈志彬、林连祥和王乐芝,科学视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