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1).ppt

合集下载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1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1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公共生活需要法的约束.....法作为最低限度的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因而,法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必须政府和公民共同的遵守法有指引、预测、评价、强制和教育作用指引作用—指引自己//预测作用—他人、国家//评价作用—他人//强制作用—违法者(一小撮)//教育作用—一般人(示范和警示)法的局限性法是以社会为基础的,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或改变社会///法律上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将受到其他规范和环境的制约法律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法律自身条件的限制,如语言表达力的局限法的价值自由..法无禁止即自由// 正义..推动法律的进化//秩序..正义之下的秩序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的法律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违法是指违反宪法、法律、行政规章的行为,依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可分为;触犯刑事法规的违法行为、触犯民事法规的违法行为和触犯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

触犯民事法规和触犯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一般都不是犯罪。

犯罪必须具备三个特征:①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②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情节和程度不同《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情节较重(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治安管理处罚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 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遵法为主要内容 旳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种 好公民。”这是有关社会公德基本内涵 旳精确概括。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1、必要性
(1)提升道德素质旳要求; (2)自尊旳需要; (3)培养优雅旳气质——审美旳需要; (4)建立良好旳人际关系; (5)自我评价与对别人旳评价旳原则; (6)价值实现旳途径。 2、行为方式
(三)爱惜公物 1、必要性 (1)爱惜公物,是每个人旳社会责任也是义务; (2)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劳动; (3)保障民众生活条件,增进社会进步。 2、行为方式 (1)要以主人旳态度看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 旳共同劳动成果; (2)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 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要反对损 坏公物、化公为私。 (3)建设节省型社会,爱惜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 节省意识、建设节省文化、提倡节省文明,形成“节省 光荣、挥霍可耻”旳社会风尚。
四、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 维护正常旳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旳基本道德 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旳利用和扩展。 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旳主要方式之一,同 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给青年学生带 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你不懂得我是条狗; 网络是最大旳“民主墙”; 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网络色情……。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旳特点 1、社会活动范围旳广泛性: (1)生活内容旳复杂性; (2)交往人员旳多元性,朋友遍天下; (3)公共生活空间旳广阔、扩展性,除了 家庭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交往对象旳复杂性:熟悉旳人、陌生旳 人、多种各样旳人,思想、行为都比此前丰 富和复杂。 3、活动方式旳多样性:人旳生活内容本身 就非常丰富;直接旳、间接旳方式;真实世 界旳、虚拟世界旳。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中庸》
• 中国的古人以[修身或修道]作为人生理想的 基础层次,
• 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最高层次。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 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身修而后家齐,家 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大学》—
比“华人与狗...”更该让我们感到 耻辱的......!
★1995年仅有452万中国人 ★“中国人,便后请冲
出境旅游,但2005年我国国
水”,“请安静”,
内游客达12.2亿人次,出境
“请不要随地吐
游客达3100万人次。2020年
痰”……这种仅以简体
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
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
很不相称,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形象,
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广大群众反应强烈。
为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纠正公 民旅游中的陋习,中央文明办、国家旅 游局从今年开始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 文明素质行动计划。
第一步
2006年9月2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 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20类中国公民旅游 常见不文明行为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警告 罚款 行政拘留(5日以下、5日至10日、10日至
15日,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20日)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对外国人适用)
整理课件nn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nn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有多种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有多种nn一指引作用一指引作用nn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nn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整理课件法律的指引作用通过三种规范形式来实法律的指引作用通过三种规范形式来实nn授权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nn禁止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不得做什么不得做什么nn义务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应当或必须做什么应当或必须做什么整理课件nn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nn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nn20062006年年33月月1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整理课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整理课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整理课件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治安管理处罚种类nn警告警告nn罚款罚款nn行政拘留行政拘留55日以下日以下55日至日至1010日日1010日至日至1515日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日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2020日nn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nn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对外国人适用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对外国人适用整理课件二集会游行示威法集会游行示威法nn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本法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古代公共生活
在古代,公共生活主要表现为集会、议政、祭祀等活动。这些活动通常由贵族、士人等少 数人主导,普通民众参与较少。
近代公共生活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兴起,公共生活的范围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公共事务中。同时,公共生活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如新闻媒 体、社交网络等。
行政法
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程序和责任,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和行 政责任法等。
民法与商法
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等 。
商法
规范商事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等。
刑法与程序法
刑法
规定刑事犯罪的罪名和刑罚,包括侵犯人 身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秩序罪等。
宪法与行政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 概述
宪法与行政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 范围和领域
宪法与行政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 效果和意义
宪法与行政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
民法与商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
民法与商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概述
民法与商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民法与商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效果和意义
民法与商法在公共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的效果。
借鉴国内成功案例
国内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 借鉴这些案例的经验,进一步完 善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学习法律理论
学习法律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法律规范,掌握法律规范的本 质和规律,提高法律意识和素养。
法律规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条约和协议
通过参与国际条约和协议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 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全球公共法律规范的发展。

法律1

法律1

案例2:余某系河北某大学学生,进校不久就与 本系一男生恋爱,不到半年,便进入如胶似漆 阶段,一天,竟然留宿于男生宿舍,在众目睽 睽之下,于其男友同睡一床,男生们多次劝阻, 仍毫不理会。
案例3:大学生周某系长春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因其女友提出分手要求,心情十分郁闷。晚上, 一人走在人民大街上,看见刺眼的路灯,心情 更加烦躁。拿起石头,向街灯打去,一连几次, 打坏了好几处路灯。被巡视的警察发现,被送 至派出所。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则) 案例:叩问良知 2005年12月5日晚,在湖南岳阳市的一辆行驶的 公交车上,一个流动的公共空间里,一名女乘客, 被一名该市公交公司职工公然强暴。(祥见《潇湘 晨报》2005年12月9日) 1、法律规范。 在公共生活中,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 主要包括习惯规则、宗教规则、道德规则、法律规 则等。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强 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规范(则)的作用。 (1) 指引作用。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 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从 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 法律规范首要的作用。 (2)预测作用。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 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 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 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的行为趋 向与后果。 (3)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 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的 评价客体是人们的行为。这里的人们既包括自然人, 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2)《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 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 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 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原条例规定的处罚种类有3种:警告、罚款和行政 拘留)。 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缩减了罚款和行政拘留 处罚的自由裁量幅度。 (3)治安管理处罚程序。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类型 •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实施方
式 •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遵守与
监督 •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案例分

01
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公共生活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内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 集体活动和生活方式。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总结词
由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民族区域自治事务管理的法律规范。
详细描述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针对民族区域自治事务而制定的具体规定 ,其内容涉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各个方面,如自治机关的组织与职权、自治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范
维护社会秩序
遵守法律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 基本要求,每个人自觉遵守法律 ,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保持社会稳定。
保障他人权益
遵守法律规范不仅是个人的义务 ,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个人遵守 法律,可以避免侵犯他人权益,
维护公平正义。
提升个人品德
遵守法律规范是个人的品德体现 ,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社
会责任感。
详细描述
行政法案例分析涉及政府行政行为的各个方 面,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 这些案例分析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 政效率,减少行政纠纷。
地方性法规案例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地方性法规案例分析主要针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具有 地域性特点。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地方性法规案例分析涉及地方政府在特定地区的行政行为 ,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这些案例分析有助于规范地 方政府行为,促进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

部编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PPT优质课件完美1

部编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PPT优质课件完美1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2)提出这样的总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李华的经历
享有的权利 履行的义务
勤奋学习
受教育
受教育
参军
依法服兵役
电厂工作
劳动
劳动
被评为县人大代表 选举权和被
自觉交纳个税 选举权
依法纳税
想一想: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
在我国,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活动园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生活与法律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 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 的法律 》PPT课 件完美 1
总结:(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 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 们未来的生活。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 其规定,告知人们某中行为所具有 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 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 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 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 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 的作用。
新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增加了违 反治安管理行为,提高了处罚幅度,完善 了处罚程 序,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 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对于维护社会 治安,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维 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增加了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违反治 安管理行为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根据法的规范的作用分为指引 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 和教育作用。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 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从 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 法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 现的。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4、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 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 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5、法的教育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 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 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 依法行为的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是增加了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行为。 二是增加了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 (3)办理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的原则。
•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 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 4、处罚种类:
•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证或者驱逐出境 (外国人适用)。
• 3、对环境的界定:
• 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 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 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 1、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
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 益,提高通行效率。
•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 1、立法目的:
•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 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 管理职责。
• 2、基本原则:
• (1)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 危害程度相当;
• 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 三种形式实现。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
• 授权性指引:指运用授权性法规,告诉人们可以 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
• 禁止性指引:指运用禁止性法规,告诉人们不得 做什么;
• 义务性指引:指运用义务性法规,告诉人们应当 或必须做什么。
• 2、预测作用
• 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 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 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 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 向与后果。
• 主管机关:是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 市公安分局;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 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 上一级公安机关。
• (三)《环境保护法》 • 1、立法目的:
•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 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发展。
• 2、基本原则: •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 3、评价作用
• 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 4、强制作用
• 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 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 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
• 从强制作用的角度看,法律对于义务者来 说是一种强制约束,对于权利者来说则是 一种强制保障。
• 5、教育作用
• 是指法律所具有的 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 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 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
• (1)法律作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 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
• (2)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 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
• (3)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 与鼓励,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 用,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专题九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 •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 1、指引作用 • 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
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 内活动的作用。
•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不在于制裁,而 在于引导。
• (2)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
• (3)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 协调的原则。
• 2、基本原则: • (1)依法管理原则; • (2)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1、立法目的:
• 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 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合法权益。
• 2、基本原则:
• (1)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 1、立法目的: •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
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 2、基本原则: • (1)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 (2)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 (3)和平进行原则。
• 3、申请和许可:
• 必须依照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 许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