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图片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 人不沽gū 酒,何处不闻乐。”这是唐 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 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 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 。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 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 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 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
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繁华的长安西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 1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击败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 2唐朝的民族政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开放的社会风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弈棋仕女图》
马球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
相关史事
唐中宗时,吐蕃赞 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 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 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 吐蕃“和同(为)一家 ”,自称“甥”,称唐 朝皇帝为“舅”。唐穆 宗时,唐蕃订立盟约, 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 ”,表明世代友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灭亡》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灭亡》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阅读书本P86,制作满洲 努
兴起的大事年表。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 赤
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皇 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 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 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朝代 统一各部
建国 改国号 都城
元朝 成吉思汗 (铁木真) 忽必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__均__田__免__赋_”的口号。 (2)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__大__顺_。 (3)1644年4月,起义军 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__ _崇__祯自缢,明 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 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间, 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 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 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 当木匠。
我承认我是个 好木匠,不是
个好皇帝。
魏忠贤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 技术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 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 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请回答:
①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
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1005年
寇准
③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
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统一了 中国,与其并存的有契丹在北部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 夏政权。历史上这些民族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耶律阿保机和元昊 分别是他们的民族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导入新知
萧峰是契丹的血统,那么契丹是 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与北宋有怎样 的关系呢?同时期和契丹并立的民 族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 一课。
契丹族与 党项族
找到下图中并立的政权
知识延展
契丹族的起源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 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 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 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 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 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2时30分13秒上午2时30分02:30:1321.9.6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知 识 延 展 — —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
北宋与辽、西夏并存中有战也有和,但和平相处是辽宋、夏宋关系的主 流。其中辽对北宋的大举进攻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 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后来,北宋与辽、西夏等,通过和议维持了较 长时期的和平关系,各民族进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辽(契丹) 西夏
北 宋
温故而知新
民族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杰出首领
都城
北宋
汉族 960年
辽 契丹族 916年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开封
上京 兴庆
宋辽盟约名称: 澶渊之盟 ,北宋需要给辽和西夏 岁币。
2.过程:(1)金、北宋联盟夹攻辽→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攻破开封,灭北宋(“靖康之变”)
3.结果:辽、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并偏安江南一隅。 南宋与金对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时间:1127年6月 (2)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3)都城:临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思考:岳飞能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不能。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 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 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时间:1127年6月 (2)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3)都城:临安
2.南宋与金的关系: (1)战:如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2)和: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南宋的偏安
2.南宋与金的关系: (1)战:如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2)和: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36张PPT)
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与繁华的都市生活
城市 发展
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市民阶 层扩大
对文化娱乐 多样性需求
内在 动力
城市商业活 动空前活跃
街道宅巷开店 早市夜市不绝
都市生活的便利
物质 基础
物瓦 质子 文 化勾 生栏 活 丰杂 富剧 多表 彩演
感受宋词 朗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词的特点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 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 歌唱。
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 格式,叫作词牌。
苏轼
宋词的内容变化
辛弃疾
北宋前,大多描写女性伤离 怨别的心境和花前月下的景 色。
从北宋开始,变化较大,风 格多样,内容广泛。
著名词人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 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研读教材:元曲出现于何时? 包括哪些形式? 有何特点?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出现了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 杂剧和南戏等。
元曲把音乐、舞蹈、 动作、念白融合在一 起,成为一种综合性 的艺术。
著名戏剧家
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 剧《窦娥冤》
关汉卿
《窦娥冤》
《• 《窦窦娥娥冤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
早上:在家挂彩灯。 白天:到大相国寺逛庙会,
看皇家乐队演出, 在街上看划旱船表演。 晚上:看灯展。
想一想:这里有猜灯迷活动吗?
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中秋节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元宵节 端午节
2、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共6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共65张ppt)
观点二: ——迁回故土 (魏征) 戎狄人面兽心,……数年之后,必为腹心之疾…… 宜纵之使还故土。
观点三: ——自行管理、接受监督 (温彦博)全(保全)其部落,顺(顺从)其土俗……数年之 后,悉为吾民。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首领为(都护府)都督、(州)刺史, 皆得世 袭。…… (归服的)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 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凡三十年 北方无戎马警。









阎立本《步辇图》
布 达 拉 宫
最 初 修 建 的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来了什么?
文成公主进藏图 释迦牟尼鎏金铜像
甘丹寺珍藏的珍贵唐卡唐绣据说是文成公主所绣
藏医巨著《四部医典》系列挂图 文成公主携带的《医法大论》精华部分均收辑于此
从634年到846年(200多年间),唐 入蕃66次, 吐蕃来唐125次。
为云南王
唐玄宗册封大祚 荣为渤海郡王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突厥 2.吐蕃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时尚开放
• 饮食 • 服饰妆容 • 娱乐休闲
胡风胡食
• 饮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太宗是怎样处理东突厥旧部的? • 会产生什么影响?
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文皇南面坐, 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 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38张PPT)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的发展阶段
• 远古时期:传统节日有了雏形 • 商周时期: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
奠仪式 • 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 • 魏晋南北朝—隋唐:各民族文化沟通交流,内容
不断得到充实。
• 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 活动。
1、春节:正月初一 2、元宵节:正月十五 3、路神生日:正月初五 4、春龙节:二月初二 5、花朝节:二月十五 6、上巳节:三月初三 7、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8、清明节: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 9、佛诞日:四月初八 10、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11、夏至节:夏至当天 12、六月六:六月初六 13、七夕:七月初七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中国:“中华”、“华夏”、“神州”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拥有五千余年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文明史 境内有56个民族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说文解字》中的“节日”
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束也 。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思。
民谣
• 小孩小孩你别馋 二十五、炸豆腐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六、炖羊肉 腊八粥,喝几天 二十七、杀公鸡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九、蒸馒头 二十四、扫房子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 扫房(除尘):
• 春节前将室外屋内,房 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 干净,迎新春。意思是 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 统扫出门,辞旧迎新。
过年好!
春节民间禁忌
• 大年初一风俗禁忌: 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针钱;忌借钱;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 品),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白天不可 午睡;忌倒污水、垃圾、扫地;忌洗衣。此外, 还忌小孩说脏话、年轻人打架斗殴、家里人抬杠 伴嘴,凡是遇上这种事,亲朋友、街房邻居都会 来劝说制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手工业 的兴盛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篇——都市繁荣贸易旺
商业都市的发展
都市繁荣贸易旺——商业篇
商业都市:
开封和杭州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_________
经商时间不再 受限 早市 制,出现_________ 夜市 和_________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新的 商业区叫作__ 草市
探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究 南宋临安则是人口达百万,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 一 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 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 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 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及 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呈 现一派繁忙景象。 下统一关门歇业。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商朝的贝币
秦朝半两钱
古 代 银 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 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篇——千里沃野宜耕作
仔细观 察右图, 看看图中 的农民都 在从事哪 些劳动?
入仓
牛耕 灌溉 收获
扬场
插秧
《耕获图》
千里沃野宜耕作——农业篇
类 别 表 现
占城稻 粮食 ①越南引进________ 苏州和湖州 作物 ②______ 成为粮仓(苏湖 熟,天下足); 农 业 水稻 产量居粮食首位 ③___ 的发展 经济 ①_____ 棉花 的种植,由两广、福 作物 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 ②_______ 的栽培也有很大发 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 园
对外 ①港口多: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商 业 贸易 ②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的繁荣 ③政府重视: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