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热疗
肿瘤热疗指南解读

分阶段治疗:肿瘤热疗通常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治疗时间和温度都有严格控制以避免对周围正 常组织造成损伤。
联合治疗:肿瘤热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的风险。
皮肤损伤:热疗可能导致皮肤发红、疼痛、水疱等需避免过度加热 恶心、呕吐:热疗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饭后进行热疗 头痛、头晕:热疗可能引起头部不适建议适当休息 疲劳:热疗可能引起疲劳感建议热疗后充分休息
,
汇报人:
01
03
05
02
04
肿瘤热疗是一种利用物理能量加热肿瘤组织使其达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 间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肿瘤热疗的原理是利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在温度耐受性上的差异实现对肿瘤细 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肿瘤热疗的方法包括局部热疗和全身热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式。
研究方向:针对肿瘤热疗技术的不足之处需要开展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 效果。
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肿瘤热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汇报人:
疗效评估:热疗后 需要对肿瘤进行疗 效评估判断治疗效 果。
注意控制温度: 肿瘤热疗的温度 应该在45℃左右 不能过高或过低 以免对正常组织 造成损伤。
注意治疗时间: 每次热疗时间应 该控制在30-60 分钟之间不能过 长或过短以免影 响治疗效果。
注意保护正常组 织:在热疗过程 中应该尽可能避 免对正常组织的 损伤特别是对重 要器官和神经组 织的保护。
肿瘤热疗的原理和机制
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
肿瘤热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 合应用
肿瘤热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 势
肿瘤热疗的机理及临床研究

肿瘤热疗的机理及临床研究肿瘤,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在与肿瘤的抗争中,医学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肿瘤热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肿瘤热疗,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物理能量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那么,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从机理上来看,肿瘤热疗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肿瘤细胞产生影响。
首先,高温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当肿瘤组织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最终使细胞死亡。
而且,肿瘤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往往比正常细胞差,这就使得在相同的高温条件下,肿瘤细胞更容易受到损伤。
其次,热疗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
化疗和放疗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但有些肿瘤细胞会对这些治疗产生耐药性。
而热疗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增加化疗药物的摄取和渗透,提高化疗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浓度,从而增强化疗的效果。
同时,热疗还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 DNA 损伤修复机制,使肿瘤细胞对放疗更加敏感。
此外,热疗还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高温能够促进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暴露和释放,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如 T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增强它们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同时,热疗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在临床研究方面,肿瘤热疗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热疗可以单独应用于某些肿瘤的治疗,例如浅表性肿瘤,如皮肤癌、乳腺癌等。
对于一些晚期肿瘤患者,热疗也可以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手段,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热疗与化疗、放疗的联合应用更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热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例如,在治疗肺癌、胃癌、卵巢癌等肿瘤时,热疗联合化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
热疗与放疗的联合应用也能够提高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放疗的副作用。
肿瘤热疗PPT课件

局部热疗的优点在于能够将热量 集中在肿瘤部位,减少对周围正 常组织的损伤,同时操作简便、
安全性较高。
常见的局部热疗方法包括微波热 疗、射频消融、超声聚焦等。
全身热疗
全身热疗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全身温 度升高至有效治疗温度,以实现杀灭 肿瘤细胞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常见的全身热疗方法包括温热灌注化 疗、体外循环加热等。
热疗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摄取机制, 促进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内部,提高药物浓度和杀伤效 果。同时,热疗还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内氧含量和提高 放射线的电离辐射效应,增强放疗的杀伤作用。
03
肿瘤热疗的方法和技术
局部热疗
局部热疗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 法将肿瘤局部加热至有效治疗温 度,以实现抑制肿瘤生长和杀灭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 文献3]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 文献2]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进行热疗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确保其适应热疗治 疗,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方案。
04
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临床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热疗在肿瘤治疗中主要用于无法手术或放化疗无效的晚期肿瘤患者,特别是对于 一些对热敏感的肿瘤,如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
热疗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热疗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和暴露,增强 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热疗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 ,影响免疫细胞的募集和活化,进一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
热疗与化疗、放疗的协同作用
热疗与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 高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放射线的敏感性,增强治疗 效果。
肿瘤患者热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肿瘤患者热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皮肤烫伤
预防:
1、应用中单覆盖.容易烧伤的部位给予棉垫防护
2、个别升温快的部位及时开仓降温以及避免热风输送处理:
1、加热区域发红肿胀时用温水袋冷敷,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回流
2、有水疱者,碘伏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尽水疱内渗出液,根据感染轻重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外用或输液
(二)口唇单纯疱疹
预防:
1、全身热疗后立即向口唇周围涂湿润烧伤膏
2、反复按摩口唇周围
处理:
1、每日使用抗病毒药膏外用
2、清淡温热少量多餐易消化饮食
(三)循环系统并发症
预防:
1、操作前详细询问病人现病史、既往史,以排除禁忌证
2、及时补充液体,维持血容量,控制心率处理:
1、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MAP以维护血液灌注和氧供需平衡
2、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使其达到负平衡,同时检测cvp及尿量
(四)呼吸系统并发症
预防:
1、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全身热疗时一定要慎重,注意预防肺水肿的发生
2、全热疗过程中避免升温过快和输液过多,术中使用激素预防肺间质水肿
3、存在胃肠不全梗阻、胃内潴留者和使用大中剂量顺铂化疗的患者治疗前常规置胃管处理:
1、对于气道高敏感性患者,治疗前进行抗感染和解痉,以降低气道敏感性
2、发生误吸者应及时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净双肺吸人物及进行肺部冲洗
3、对于舌后坠患者.放置121咽通气道
(五)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预防:
1、及时处理低血压、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
2、热疗前给予少量镇静药物处理:
1、脑部局部降温、提高氧分压、脱水利尿
2、采用倍他乐克降低心脏高排。
肿瘤热疗指南解读

目录
CONTENTS
• 肿瘤热疗概述 • 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热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 肿瘤热疗的挑战与前景 • 肿瘤热疗指南解读的意义与影响
01 肿瘤热疗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肿瘤热疗是一种利用物理方法将肿瘤 组织加热至一定的温度范围(4245℃),以直接或间接地破坏肿瘤细 胞并抑制其生长的治疗方式。
02 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热疗在肿瘤治疗中主要用于辅助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对于某些局部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热疗 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症状。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无法耐受高温 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热疗。此外,患有严重皮肤病或炎症的 患者也应慎用热疗。
03 热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疗效评估指标
01
02
03
04
肿瘤大小变化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 ,评估热疗对肿瘤的抑制效果
。
生存期延长
观察热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延长 作用,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
。
症状改善
评估热疗对患者症状的改善程 度,如疼痛减轻、食欲增加等
。
肿瘤标志物水平
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展趋势。
安全性问题与处理
皮肤损伤
热疗过程中,皮肤可能 出现红肿、水疱等损伤, 需注意保护皮肤,避免
烫伤。
பைடு நூலகம்
循环系统影响
热疗可能对循环系统产 生一定影响,如心率、 血压的变化,需密切监
测。
消化系统不适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 呕吐等消化系统不适症 状,需注意饮食调节。
其他不良反应
肿瘤的新型疗法——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肿瘤热疗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被公认为肿瘤治疗领域不可替代的一种新兴疗法。
同时热疗治疗方法也在不断丰富,不仅可以单纯热疗,而且可以采取热疗与化疗、放疗、生物疗法及免疫疗法等联合治疗肿瘤。
这样不仅可以互补增敏,而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因人而宜的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样也有助于提高热疗治疗肿瘤的疗效。
下面对热疗与其他疗法的协同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简述。
一、热疗单纯热疗:热疗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在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热疗就是用加热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
它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大疗法,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独立手段。
热疗能够有效的杀伤恶性肿瘤细胞,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命,并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因而被国际医学界称之为“绿色疗法”,日本专家称之为“医疗春天到来的标志”。
(一)热疗的作用机理:人体正常组织的动、静脉系统在胚胎阶段已配置完善,并且良好的体温调控系统,受热后,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将多余的热量带走,而不发生损害。
(二)热疗的主要治疗作用:1、抗癌:癌肿区域温度达43℃可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激活溶酶体使癌细胞碎裂;激活免疫系统增加细胞数量,增强吞噬细胞能力;热能堆积作用对癌细胞处DNA合成期间有抑制增殖作用。
2、抑菌: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对不耐热的病菌如淋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有利于炎症消散吸收。
3、止痛:内生场热疗对中枢神经和外周感觉神经有增强抑制作用,减少局部酸性渗出物质,消除代谢废物、降低横纹肌紧张度,起解痉止痛作用。
4、抗炎:热效应能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改善循环,增强组织通透性,保障组织营养,促进炎性分泌物吸收,有利于组织再生。
(三)高热治癌生物物理学1、肿瘤内血管形态异常,线团样扭曲扩张,极为丰富但结构紊乱,血流阻力大,回流不畅,随瘤体增大易受压而形成血栓与栓塞;2、毛细血管壁由单层内膜细胞与无弹性基膜的外膜组成,在高热高压下脆弱易破;3、内皮细胞间隙大,部分由肿瘤细胞覆衬,瘤细胞易向管腔内增生突起而引起阻塞。
肿瘤热疗的机理及临床研究

肿瘤热疗的机理及临床研究肿瘤,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努力攻克的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热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肿瘤热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的机理是什么?在临床上又有哪些研究成果和应用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要理解肿瘤热疗的机理,首先得从细胞的特性说起。
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在对温度的耐受性上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正常细胞能够在相对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然而,肿瘤细胞由于其自身的代谢异常和结构缺陷,对高温更为敏感。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细胞膜的稳定性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具体来说,肿瘤热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
一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高温能够干扰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过程,使细胞内的酶失去活性,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二是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
细胞膜在高温下会出现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胞内的物质外泄,最终引发细胞死亡。
三是影响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
热疗可以使肿瘤内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但同时也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形成血栓,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因缺血缺氧而死亡。
此外,肿瘤热疗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当肿瘤细胞受到高温刺激时,会释放出一些抗原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激活免疫系统,促使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进一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临床研究方面,肿瘤热疗已经取得了不少令人鼓舞的成果。
目前,常见的肿瘤热疗方法包括全身热疗、局部热疗和区域热疗。
全身热疗通常采用红外线、热水浴等方式,将患者的体温整体升高到一定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尤其是那些已经发生广泛转移的病例。
但全身热疗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体温过高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等。
局部热疗则是针对肿瘤的局部部位进行加热,常见的有射频热疗、微波热疗、超声热疗等。
例如,射频热疗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使肿瘤组织内的分子发生高速振动,从而产生热量;微波热疗则利用微波的能量使肿瘤组织升温;超声热疗则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的聚焦和吸收来产生热量。
肿瘤深部热疗管理制度

肿瘤深部热疗管理制度一、引言肿瘤深部热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将热能输送到肿瘤组织内部,使肿瘤细胞受热而受到破坏的治疗方法。
肿瘤深部热疗具有较低的侵袭性和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规范、有效的肿瘤深部热疗治疗,制定了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肿瘤深部热疗临床治疗,包括热疗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全过程管理。
三、治疗前管理1. 设备检查在进行热疗治疗前,医疗机构需要对治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对参与肿瘤深部热疗治疗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操作设备、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3. 患者评估在接受肿瘤深部热疗治疗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
4.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制定适合患者的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的部位、热疗温度、治疗次数等。
四、治疗过程管理1. 治疗环境准备在进行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时,需要保证治疗环境的温度适宜,并且可以保持治疗环境的干净和整洁。
2. 设备操作医务人员应按照治疗方案,正确操作治疗设备,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肿瘤深部热疗治疗。
3. 患者关怀在进行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关怀和照顾,包括安抚患者情绪、观察患者身体状况等。
4. 治疗效果评估在进行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时,需要定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五、治疗后管理1. 治疗效果评价治疗结束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体格检查的情况等。
2. 后续治疗安排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医务人员需要制定后续治疗的安排,包括观察复查、随访等。
3. 不良反应处理如果患者出现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安抚患者情绪,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热疗1、肿瘤热疗的概念肿瘤热疗(hyperthermia)是应用各种热源运用现代医疗科技及ICU技术对恶性肿瘤进行加温治疗的一种方法。
有学者称之为“温热治癌”、“高热治癌”、“透热治癌”等。
就热疗本身来讲,它是一种纯物理性治疗,热源包括高频电磁波、红外线、超声波、热水浴等。
在对机体加温时,由于肿瘤组织自身的组织结构不健全,散热较正常组织慢,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较正常组织高出5℃~10℃,而恶性肿瘤细胞对高热敏感,结果是高热后肿瘤细胞被杀死或逐渐凋亡,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
热疗相对放疗、化疗的独特优势在于它无毒副作用,同时,热疗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放疗、化疗的疗效,配合手术及其他手段治疗癌症,可以减少肿瘤复发,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2、肿瘤热疗的起源热疗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高热或过热。
西方的热疗史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那时埃及医生就曾用加温法治疗乳腺肿瘤。
古希腊名医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年,医药之父)也用加热疗法治疗肿瘤,他有句座右铭:“药物不能治愈的可用手术治疗,手术不可能治的可用热疗治,热疗不能治的就无法治了”。
自1866年以来陆续报道一些恶性肿瘤患者因偶患丹毒、严重感染或曾有高热病史而出现肿瘤消退现象。
以后有学者陆续报道用加热合并其他疗法提高了肿瘤的疗效或治愈肿瘤的案例。
中国数千年前就已经用药浴、药物熏蒸、热水浴、温泉浴、艾灸、沙浴、火罐等方法治疗疾病。
中国古代的医生用砭石和火来治疗疾病,并以此创造了针灸术;《外台秘要》已记载用千金灸治疗瘰疬的方法,瘰疬可能是结核或肿瘤,这可能是热疗最古老的记录。
现在民间仍用火针、小烙铁治疗外科疾病,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浅表的肿瘤。
肿瘤热疗从古老的火针、艾灸、烙铁、药浴到19世纪利用感染丹毒进行全身热疗,一直没有更大的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临床上真正地应用,这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
现在热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这门学科仍然不完善,但和肿瘤治疗其他手段一样都会经历幼稚和不成熟阶段,从目前热疗在很多治疗领域的疗效来看,它最终会成为一种极具前途的治疗手段。
由于热疗有很多机制和多种生物学效应没有被人们完全掌握,它的疗效特点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放疗、化疗,这引起很多医学临床学者、生物学家、生物工程学家、免疫学家、物理学家的强烈关注,并投入到相应领域的研究中,这对热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0世纪80年代,肿瘤热疗虽然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但缺乏基础的生物学研究;虽然涉及生物学领域,但治疗上都属于在物理水平的认识阶段;初步与放疗结合应用得到了良好疗效,但未观察与药物和其他疗法结合应用;所用设备较为原始,类似理疗机器,已开始应用腔内微波、单源旋转超声和13.56MHz射频设备,测温主要以热电偶及高阻线热敏电阻。
3 、热疗抗肿瘤五大作用1、高热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研究表明高热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可以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蛋白质的合成;高热可以损害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蛋白外溢,核染色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癌细胞的死亡。
因为肿瘤组织内部结构不健全,高热时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呼吸,无氧酵解增强使pH下降,又使溶酶体的活性加强,致肿瘤细胞溶解死亡;由于抑制了蛋白质合成也就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使肿瘤细胞死亡。
所有这些均对细胞增殖的S期最敏感,与其他期比较可相差数十至数百倍。
因为放射治疗和很多药物都对S期以外的细胞增殖周期效果明显。
这样一个互补、协同的关系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治疗价值。
2、热疗增加化疗效果研究表明,在体外42℃,持续120分钟可以使一些化疗药物的灭癌效果增强10~100倍。
在临床实际应用上,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其疗效远远大于两种疗效的相加。
在达到同一疗效指标的情况下,化疗药物用量可以减少,从而降低了对人体的危害。
3、热疗增加放疗效果热疗和放疗在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位点不同,即热疗敏感的细胞周期放疗治疗不敏感,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热疗的同时又改变了肿瘤的组织学、生理学特性,这些又能增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4、热疗影响机体免疫在肿瘤组织的特殊生物学特性中有着不同于正常组织反应,结果是加速肿瘤组织的死亡。
5、热疗排除体内的毒素人体皮肤为整个躯体提供保护,它既是一个吸收器官也是一个排泄器官。
在全身热疗时,人体排出大量汗液,平时不能开放的孔道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在大量汗液排出的同时会将体内及皮肤吸收的有毒物质排出,这使机体免遭有毒物质刺激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4 、肿瘤热疗的分类1、全身热疗是指将身体各部都进行加热,使体温均匀升高而达到治疗温度的方法。
加热方法有三种,即经体表加热法、体外循环法、生物法(已不用)。
体表加热可分为红外线辐射加热、微波加热等,而上世纪80年代所用的热水浴、热蜡浴、电热毯等因有诸多缺陷已经不再应用。
目前因红外线辐射加热效果确实、副作用小、易于监测、成本较低而在临床上较多应用。
体外循环力加热是指用特殊的设备将体内部分血液泵出体外进行加热到预定温度,而后再灌入体内达到治疗温度的方法,但因设备和成本昂贵不易普及。
生物法是指用生物制剂使人体发热的方法,因温度时间不易控制,目前已不被应用。
2、区域性热疗是比局部加热范围更大,对身体一部分区域加热的方法。
加热方法有微波、射频、区域性热灌注等。
由于区域性加热也可以使全身温度升高,目前也有学者用区域性加热进行全身热疗。
区域性加热可使机体某一区域温度达到40℃~44℃,多与放疗化疗合并应用以增加热疗效果,治疗范围包括除头颈部肿瘤外的躯干各种早、中、晚期恶性肿瘤。
3、局部热疗加热范围局限于病变和周围小部分正常组织而全身温度无明显升高的加热方法。
热源有微波、射频、超声波等,早期局部热疗应用微波较多。
局部热疗适应于多种浅表肿瘤,如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在机体浅表部位的肿瘤。
5 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热疗应用1、浅表肿瘤由于浅表肿瘤容易加热,便于观察,测温或温控也相对容易,所以早期以热疗治疗的肿瘤多为浅表肿瘤。
浅表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皮肤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等都属于原发性肿瘤;浅表淋巴结的癌性转移及浅表的其他转移性肿瘤都属于转移性肿瘤。
1.1、皮肤癌皮肤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颈、上肢的裸露部位及口腔内、外阴等部位。
鳞状细胞癌年轻者好发,基底细胞癌年老者好发。
前者临床症状多为局部红硬之肿块,并迅速出现溃疡,多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常伴感染及疼痛;后者临床症状多为斑块状丘疹或疣状隆起,基底较硬,出现溃疡较晚、生长较为缓慢,少有转移。
疗效分析:在非手术治疗方法中,热疗可增强放射治疗的敏感性,热增强比可达1:1.4,在头颈部热疗中可以减少放疗剂量及保持美容效果;对于面积较大而不能手术和放疗的病人可进行全身热化疗以提高疗效。
1.2、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病理分型复杂。
由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时,可较早出现全身性的转移。
疗效分析:主要用于II期以上病人,结合化疗及放疗可增强治疗的敏感性,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对复发的乳腺癌进行放化疗增敏有更强的优势。
在乳腺癌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如橘皮样外观或破溃时或出现上肢淋巴性水肿时,化疗结合热疗则明显提高疗效,在晚期出现肺、肝、骨等处广泛转移及出现疼痛时,行全身热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1.3、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是恶性度极高的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它生长极为迅速,生物学行为极为恶劣,和软组织肉瘤一样容易出现血行转移。
其特点是手术后极易复发,对放化疗等不敏感。
疗效分析:对于局部的恶性黑色素瘤尤其是发生在肢体部位者,行局部区域性热灌注化疗较为有效,总有效率可达80%~90%,完全缓解率可达55%~65%;对于全身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只要全身状况允许,实行全身热疗也有一定疗效;软组织肉瘤的热疗方式与黑色素瘤相近。
在两种肿瘤的应用上都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1.4、转移性肿瘤对于一些表浅转移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配合热疗可以明显提高肿瘤的控制率.浅表性转移肿瘤最常见的是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有3/5的患者出现胸壁及局部复发,常出现疼痛、溃疡、出血等症状,尤其是大多数患者已经进行过局部的放射治疗,再行控制极为困难。
,疗效分析:用综合治疗后控制率大为提高,可提高转移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2 、头颈部恶性肿瘤早期的头颈部肿瘤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对于不能手术的早期及中晚期患者多以放射治疗为主;对于III、IV期及复发转移者,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化疗以提高控制率减少复发率。
疗效分析:在放射治疗时加用热疗可增加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减少放射治疗的剂量,提高控瘤率;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病变范围大、不能手术者可行全身热化疗;在脑瘤、鼻咽癌、甲状腺癌、腮腺癌、喉癌、口咽癌和唇癌等治疗中都取得显著疗效。
3 、肺癌多种热疗方式都可应用于肺癌,但无论是间质凝固热疗还是体外加热,单独应用都难以在肿瘤中形成有效的治疗温度,一般均联合放疗、化疗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
疗效分析:胸腔内的热灌注治疗对于肺癌癌性胸腔积液及胸膜播散者疗效显著。
用DDP或VitB17结合43℃热盐水体外循环胸腔热灌注治疗癌性胸水,有效率在80%以上。
对无法切除的转移性肺癌行胸内热灌注化疗也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4、食管癌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30%,而且仅有约l/3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期首先开始行腔内微波热疗结合放射治疗,其疗效结果在国际上引起轰动,随后热放化三结合治疗、手术前热放疗、热化疗也都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对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应用有热疗参与的综合治疗同样收到良好疗效。
5、胃癌胃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中占第二位。
胃癌的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常出现上腹包块、纳差、消瘦、贫血、出血、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等症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0%左右。
疗效分析:热疗主要应用在手术发现肿瘤侵犯至浆膜层以外而不能行根治性切除者,此时可行术中热灌注治疗;术前热灌注化疗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对于术后复发的胃癌患者及肝脏或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腹腔热灌注治疗,疗效更好。
6、肝癌肝癌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快、病程短、短期复发,目前治疗较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和介入治疗,而放疗效果差,很少使用。
疗效分析:手术、介入结合各种热疗形式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7、大肠癌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大肠癌的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