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1
八年级下册地理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冰 川、雪山逐年萎缩,众 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 小、干涸。
冻土消融. 冻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损坏。
三江源地区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采金活动导致田地毁坏,沙石堵塞 江水,生态环境破坏
布满鼠洞的草场
虫鼠害肆虐
捕杀野生动物
挖虫草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偷猎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高原的精灵—藏羚羊
被猎杀的藏羚羊尸体
1.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位于我国的A (
)
AHale Waihona Puke 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 2. 三江”指的是( B )
B.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珠江、闽江 D.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
3. 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位置的叙述,你认为正确 的是( D ) A. 青海省东部 C. 青海省北部 B.青藏高原东北部 D.青藏高原东南部
三 江 源 自 然 保 护 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省
三江源
甘肃 四川
西藏自治区
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
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
高原湿地,涵养水源
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生物多样性
这里孕育着…… 藏羚羊.雪豹.黑颈鹤.野牦牛.黑鹳.白唇 鹿…… 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世代代……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 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4.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据科学家初步测算: ①总水量的25%、②总水量的49%、③总水量的15%都 来自于这一地区。就三江源中的① 、②、③三江,叙述
正确的是( B ) A. ①是黄河,②是长江,③是澜沧江 B. ①是长江,②是黄河,③是澜沧江 C. ①是黄河,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 D. ①是长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黄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①湖泊面积缩小 ②湿地面积扩大 ③草场退化严重 ④水土流失加剧
⑤虫鼠猖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我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D )
A.防止水源污染
B.禁止乱捕滥猎
C.增加木材蓄积量 D.保护生态环境
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像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
河流
下游输水。( D )
A.长江、黄河、怒江
B.长江、澜沧江、怒江
C.黄河、澜沧江、怒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2.三江源地区的调蓄器指的是( B )
A.河流
B.湖泊、沼泽
C.地下水
D.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3.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会带来的影响有( C )
这里的降水量并不丰富,为什么还成了那么多江河的发源地融水
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
江河之源
护三江源之地
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 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图
归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全球变暖,冰川萎缩,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水源补给。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生态环境 的恶化。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措施?
退全禁休建
耕面采牧设
还禁砂育天
草猎金草然
()
林
林 和
天
然
牧
场
倡议书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中华 水塔”,义不容辞。虽然我们生 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共 饮一江水,就是一家人。爱护 环境,共建我们的和谐家园。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植被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江源地区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特点。
2.教学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6.总结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域范围
区域范围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102°23′,北纬 31°39′~36°16′之间。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天河核心保护站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三江源区范围内由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区总面积 为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及野生动植物等为主要保护对象, 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跨青海省16县1乡,涉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玛沁、甘 德、久治、班玛、达日6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玉树6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 海、同德2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和河南2县,和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管辖的唐古拉山乡共16县 1乡,行政区划上共由69个不完整的乡镇组成。 保护区核心区面积31218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 20.5%,缓冲区面积39242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5.8%,实验区面积81882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 区总面积的53.7%。
初步区划
保护区初步划定25处核心区,其中有8个湿地类型核心区,10个森林类型核心区,2个高寒草甸类型核心区, 5个珍稀野生动物核心区。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 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
2、国家与青海省重点保护的藏羚、牦牛、雪豹、岩羊、藏原羚、冬虫夏草、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和有经 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
3、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山草原植被。
4、青海川西云杉林、祁连大果圆柏林,山地圆柏疏林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及高寒灌丛、冰缘植被、流坡植被 等......
三江源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三江源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的部分地区。
由于地势高海拔,地理位置独特,三江源地区的气候特点独一无二,并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三江源地区的气候特点。
首先,三江源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气候上表现为典型的高寒气候。
该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中国内陆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由于高原地势的特殊性,平均气温较低,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一般低于0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夏季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
整个地区气温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下降的趋势。
其次,三江源地区的降水较多,并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该地区的降水主要受到风向、地形和高度的影响。
夏季风带来了大量的湿润空气,导致夏季降水明显增加,甚至有时出现暴雨。
而冬季风则相对干燥,导致冬季降水较少。
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其中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全年的60%-70%。
而冬季则相对较干燥。
再次,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强度高,日照时间长。
位于青藏高原上的该地区,高海拔和干净的空气使得太阳辐射直射到地面上的能量较为集中,导致太阳辐射强度较高。
这使得该地区的日照时间长,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平均每天的日照时间大约在8-9小时之间。
另外,三江源地区的风力较强。
由于地形复杂,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和风向的变化都会导致该地区的风力较强。
夏季乌蒙风和孟东风交替作用,使得风力较大,且常常伴有强降水和暴雪。
冬季則是诺尔西风和冷空气交替作用,风势凛冽,寒风刺骨,常常伴有大风和风雪。
最后,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为剧烈。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该地区受到青藏高原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变化十分剧烈。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多雨,温差大,风力强。
而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都在发生改变,冰雪融化速度加快,湖泊和河流水位上升,生态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
初中地理三江源PPT课件

三江源的重要性
生态价值
三江源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 涵养区之一,为长江、黄河、澜 沧江等大江大河提供了丰富的水
资源。
生物多样性
三江源地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资源,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 息地。
文化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中国多民族聚居地, 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三江源的现状
气候变化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三江源 地区的冰川萎缩,影响水 资源供应。
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会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水生生物的分 布和数量变化、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不仅影响水资源和气候,还会对农业、工业、交通等 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生活。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交通运输等都可能受 到影响。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01
02
03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 公众普及三江源地区的环 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 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鼓励公众参与
组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环保公益活动等,吸引 更多的人参与到三江源地 区的生态保护中来。
加强社区参与
引导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到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 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实现社区共治。
地区的生态保护效果。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完善保护区的管理制度,加强巡护和执法力度,防止非法开发和 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三江源地区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等方式,对三江源地区进行生态补偿,支 持当地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
三江源地区 措施

三江源地区措施导言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该地区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水源地著称,是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和重要生态系统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以确保三江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1. 加强生态保护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措施。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法规,明确三江源地区的保护范围和限制措施。
•加强对非法捕捞、非法砍伐和非法开矿等破坏性行为的执法力度,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原生态修复区和生态红线等措施,划定并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核心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
•加强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2. 水资源保护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该地区的水资源,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保护地区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提倡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建设并完善生态水利工程,保护地下水和水体的水文生态功能。
•加强对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监测和调查,了解地区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三江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
•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提供教育和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结论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是保护中国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我们可以确保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是为了当代人民的福祉,也是为了后代子孙的美好未来。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27张ppt)

学以致用
• 大家一起来讨论: 1 . 除了三江源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生态环境被迫坏的例子, 试着说说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2 . 你的家乡有环境遭受破坏的事情吗?你认为怎么处理才 能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 3 . 你认为人与环境应如何相处才能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亲爱的同学们,下面请你们欣赏一组图片,猜一猜 它会是我国的哪里?
讨论:三江源遭到严重破坏,会对我国长江、 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大美三江源——地位及意义
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 高原湿地
流域的生 态环境与 社会经济 发展
1. 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 缩枯竭,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则会出现干旱、断流 。 2. 若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则长江 中下游地区 洪涝加剧 、黄河中下游地区断流增长 。
住在‘世界屋脊’上的我们,也能吃到绿草。
我们这儿湖泊众多,碧水蓝天。
我们这儿还有潺潺的小溪和密布的沼泽。
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纪念 碑是由花岗岩雕成,纪念碑碑体高6.621 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 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636平方米, 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 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 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 ,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 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 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整个 纪念碑造型美观,寓意深远,气势宏伟 。
解决措施
•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沙金、休牧育草。 •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 持续恶化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学习主题: 1、结合地图掌握三江源地区主要水系的分布。 2、理解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 的原因。
3、了解江河的最初水源。
4、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及其解决措施。
自 研 自 探 合 作 探 究 表 现 评
(导学1)三江源地区主要水系的分布。 研读:课本P92文本内容,结合图9.18, 1、在文中勾画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及主要水系 的分布。 2、分析: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 因。 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笔记,并相互提问一个有 关问题。
表现单元一:请小组成员分别扮演长江、黄河、 澜沧江,说说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 原因。
自 研 自 探
合 作 探 究 表 现 评 价
(导学2)江河的水源 阅读P93自然段及“阅读材料”, 分析: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 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
a、小组讨论该问题,并且把关键词在文中勾画 出来。 b 、小对子互相检查。
探究活动:探寻黄河源头:
确定河流源头的 原则:河流唯远; 流量唯大;多因 素综合考虑。 源流
1952年,黄河河源考察队认为约古宗 列曲为黄河正源;1978年,科学考察 队对约古宗列曲、卡日曲等源流进行 了考察,认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河流特征 河流长 流域面 度/千米 积/千米2 2372 约古宗 326.09 宽1—1.5米,深0.1—0.2米,水 列曲 量较小,流量为2.5米3/秒 3126 卡日曲 362.63 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 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 3米/秒的一条小河,终年有水, 流量为6.3米3/秒
三江源 地区是 我国生 态环境 保护尤 为关键 的地区。
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 性最集中的地区。 ②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③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 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
表现单元二:小组内选择一名发言人,讲述江河 的最初水源是什么?什么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自 研 自 探
(导学3)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研读P94---P96文本内容。 1、勾画:三江源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生态环境问 题、原因、解决措施。 2、分析: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对长江、黄河中下 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合 a、小组讨论该问题,b、互相检查是否勾画准确、 作 完整,c、组长组织,确定表现方案。 表 表现单元三:角色扮演:请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记 现 者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协会会长,谈谈三江源地区 评 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价
三 江 源 地 区 的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冰川萎缩, ②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影响: 湖泊、湿 地面积缩 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断 小甚至干 流,长江中下游可能会出现干旱 涸。 灾害。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 水土流失 ①原因: 理的人类活动(人为原因) 加剧,草 场退化, ②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影响: 虫鼠猖獗, 会导致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 野生动物 环境严重退化。如长江中下游洪涝 灾害加剧,黄河的“地上河”问题 锐减, 更突出。
记一记,考一考: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①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②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等。
勇闯知识关:
青海 省的____ 南 部。 一、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
长江源区 、_________ 黄河源区 、 二、三江源地区,是_________ 澜沧江源区 的总称。 _____________ “中华水塔”。 三、三江源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_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四、_______________ 湖泊和沼泽 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______________
D、保护好动物,为人们旅游观光提供便利。
七、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D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八、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是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B、有藏羚羊、野驴等珍稀濒危动物。 C、地处西藏自治区。 D、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但不会影响到河流下游 流域的发展。
思考:你认为哪条源流是黄河源头,并说明理由。
记一记,考一考:
一、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
二、水系: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 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三、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四、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湖泊和沼泽不仅是河流水源,更是河流的 “天然调蓄器”。
记一记,考一考:
五、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黄河的正源是( C )
A、约古宗列曲
C、卡日曲
B、扎曲
D、沱沱河
六、下列对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
A、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无直接关系。 B 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
C、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植被,为社会增加木材的 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