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2018版毛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2018版毛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系统地阐述 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 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 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继续 发展 成熟
初步 形成 萌芽
形成时期: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 (1921-1935) 形成的主要标志: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
成熟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935—1945)
成熟的主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1945—1976)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成 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35——1945)土地革命后 期与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
完整形成

成熟的原因
组织条件:形成了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理论条件:从苏联送来了大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
籍来到延安,毛泽东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 • 经验条件: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 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 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 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 产生的条件

毛概课件(2018版) 第一章的第一节

毛概课件(2018版) 第一章的第一节

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战略战术灵活
第一节 毛泽东 思想的形成和 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列主义 中国化 集体智慧 实践证明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 的历史条件
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冷战和两极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实践基础
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冷战和两极格局
对中国的封锁
南昌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打土豪分田地
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
论持久战
根据地壮大
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刘少奇同志
继续发展
第二次结合
七届二中全会
从革命到建设 从农村到城市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革命遇到过几次致命 的危机,都是在毛泽东的 影响或者领导下转危为安, 并且革命队伍日益壮大 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抗美援朝战争
了解国情,尊重实际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曾广 泛游走于湖南的农村,调 查农村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反对本本主义》: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信仰坚定
在每一次面对革命危机、 个人生命危险的时候都 没有放弃,而是始终坚 持共产主义的信仰,并 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思考:
我们的商船运输各种物资、商品都能 顺利航行,穿越岛链,那么岛链真的 能够封锁中国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是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 发展的过程
形成 成熟 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大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
图片 1:1
黄埔军校
大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开始形成)

【2018年最新版】毛概第一章

【2018年最新版】毛概第一章
3.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考点: 1.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
《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这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 现中都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 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 亟需解决的问题 。”
—1938年,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 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
在这种主义的命名上,涉及两人以上时,以第一贡献者 名命,是一种通例。
马克思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贡献者,这一点,连恩 格斯本人也一再多次声明。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党早期的领导人都曾经提 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 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 的思想。但幼年时期的党, 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 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 认识。
毛泽东就是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杰出的代表。
在古田会议(1929年)上, 毛泽东提出:第一、用马列 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 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第 二、要告诫全党同志要注重 调查研究。1927年《湖南 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1930年《寻乌调查》等。
•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创 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如果不是恩格斯在经济上长期无私的援助,马克思无法 从事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专心理论创作。

毛概第一章第一节

毛概第一章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题、主线和重点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总论1-2章第二部分:毛论3-4章第三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15章,分四个相对独立部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5-6-7章(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8-11章(3)祖国统一与外交政策12-13章(4)建设祖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14-15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靠什么作为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这《六个“为什么”?》分别是:• 1.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第一、十章)• 2.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第四、五章)• 3.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第九章)• 4.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第九章)• 5.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第八章)• 6.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第七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教学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 3.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背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的含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从广义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很多后继者所丰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毛中特18版1-14章

毛中特18版1-14章

⽑中特18版1-14章2018版《⽑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识要点第⼀章1、⽑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2、1945年党的七⼤将⽑泽东思想写⼊党章,确⽴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命理论2社会主义⾰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作和⽂化⼯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3、⽑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主4、⽑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开拓者,是⽑泽东思想的主要创⽴者。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泽东第⼀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任务。

5、⽑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6、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泽东思想为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7、⽑泽东⼀⽣为党和⼈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泽东和⽑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统⼀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得到了全党的拥护。

第⼆章1、近代中国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命的时代特征。

资产阶级民主⾰命3、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命进⼊新民主主义⾰命的崭新阶段。

4、新民主主义⾰命的总路线。

⽆产阶级领导的,⼈民⼤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命。

5、新民主主义⾰命的对象、动⼒、领导⼒量、性质和前途。

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动⼒:⽆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领导⼒量:⽆产阶级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命。

⾰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

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化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个⽆产阶级的,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商业⽂化纲领:⽆产阶级领导的⼈民⼤众的反帝反封建的⽂化,即民族的科学的⼤众的⽂化。

2018新版大一下毛概期末知识点

2018新版大一下毛概期末知识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一.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 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3) 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5)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条件。

二.形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1.形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 坚持马列主义联系中国革命实际的基本原则/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 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成熟→遵义会议/ 《实践论》/ 《矛盾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科学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制定了纲领,指明了具体目标。

3.继续发展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形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一.主要内容(6个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两个基本点:①认为中国资产阶级为依附帝国主义的大资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②由于侵略+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2018版毛概总结

2018版毛概总结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0分)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

4·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这些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5·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6·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选择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实践论》和《矛盾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从哲学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毛概》2018版知识点整理

《毛概》2018版知识点整理

毛概2018版重点整理本文所标注页码以2018版教材为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六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形成过程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两个主题补充:【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全国人大十九届二次会议: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写入党章作为全党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写入党章(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评价时间地点:邓小平主持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知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1)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维护、始终遵循(2)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环境条件: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 来最安定的时期,这里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
•……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 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 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 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挫败的比 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 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两次 胜利
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 洋军阀的统治;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 束,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 企图,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促 进全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两次 失败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 革命,大革命失败;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
第1派命9五叛失27次变败年反革。,围命国1红利剿9,民军结3失6大党长束年败革右征10胜月北伐战争
(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 领导地位以后,中国革命才出现了历史性的重 大转折。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 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 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 思想。”
中国共产产党成立之后, 领导人民求翻身、求 解放,经历了千辛万 苦的奋斗过程,有成 功的宝贵经验,也有 失败的惨痛教训。
实践经验
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在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 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英分欲;万
沁 园 毛春 泽雪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一是指导中国革命大决战的胜利, 实现了建立全国政权的伟大目标。
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实现了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的伟大转变。
三是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 发展(1945——1976) 解放战争时期与建国后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 总路线的完整提出,社 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思想 的形成。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 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 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 失败,这个时期被毛 泽东称之为“党的幼 年时期”,是毛泽东 思想的萌芽阶段。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 使党懂得了组织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紧 紧依靠农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极端重 要性。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艰 苦卓绝的斗争。正是在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 思想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系统地阐述 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 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 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内容提要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生平简介
毛泽东(1893.12.26~1976. 9.9)湖南湘潭人。出生于农民家 庭。党的一大代表。1927年领导 秋收起义,后率起义部队上井冈 山,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 东的领导地位。1943年被选为中 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党的 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指导思想。 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 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1月,《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927—— 1935)土地革命前中期
标志:初步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指毛泽 东思想已经具有基本的形态。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初 步形成,如:论证了武装斗争的极 端重要性;揭示了中国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探索了中国革 命的规律;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和人民军 队建设、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农村环境中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 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等。二 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 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主要内 容基本确立。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成 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35——1945)土地革命后 期与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
完整形成

成熟的原因
组织条件:形成了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理论条件:从苏联送来了大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
籍来到延安,毛泽东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 • 经验条件: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
朝矣 弓天 宋 皇 折如 娆日 公银 上城 飘风
, 射骄 祖 汉 腰此 , 试蛇 下内 光
数 大, , 武 多 看 比, ,外 ,
风 雕成 稍 , 娇 红 高原 顿, 千
流 吉 逊 略 , 装 驰 失惟 里
人 思 风 输 引 素 蜡 滔余 冰
物 汗 骚 文 无 裹 象 滔茫 封
,, 采数,,茫,
还只
他有非凡的胆识 他举重若轻,具有雄才大略;
他目光如炬,善于透过现象看 本质;
他坚忍不拔,有非凡的意志与 胆略;
他善于发现与使用人才,创造 了人才辈出的环境。
毛泽东一家有六个亲人为革命牺牲:
爱妻杨开慧(1930年牺牲,29岁) 长子毛岸英(1950年牺牲,28岁) 弟弟毛泽民(1943年牺牲,47岁) 弟弟毛泽覃(1934年牺牲,30岁) 堂妹毛泽建(1929年牺牲,24岁) 侄子毛楚雄(1946年牺牲,19岁)
继续发展阶段(包括三个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指导中国革命大决战的胜利,实现了建立全国政权的 伟大目标;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
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改造,同时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
提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的任务,进行 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
评价一:三大事业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评价二:六大功绩
•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 •创立和发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打开了国门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评价三:“一者三家”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 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 的最终评价:
蝶恋花·答李淑一
杨开慧1924年与岸英、 岸青在上海的合影。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翻译:我失去了深受自己宠爱的妻子杨开慧你失去了 你的丈夫柳直荀,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向深广的长 空。试问吴刚天上有什么?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 花酒。
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 理论基础。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
1 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 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 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 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 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 界观作为观察自己国家命运 的思想武器。
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 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 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以及再 走向新的胜利的比较,才 有了比较完整的实践经验, 才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 规律的认识有可能完整、 充分和深刻。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
3
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毛泽民
毛泽覃
毛泽建 毛 楚 雄
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七种无形遗产:
第一是骨气。 第二是志气。 第三是勇气。 第四是才气。 第五是土气。 第六是正气。 第七是王气。
沁园春
·

看俱 识一 唐 惜 雄江 外须 与山 大望 里北
今往 弯代 宗 秦 竟山 妖晴 天舞 河长 雪国
继续 发展 成熟
初步 形成 萌芽
形成时期: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 (1921-1935) 形成的主要标志: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
成熟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935—1945)
成熟的主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1945—1976)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