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概论(一)

合集下载

文献检索概论

文献检索概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文献数量 不仅庞大,而且速度增长快。作为科技文献之 一的化学文献也不例外,其发展也是非常迅速 的,Eg
CA摘引100万篇文献所用时间: 第一个100万篇 第二个100万篇 第三个100万篇 第四个100万篇 32年 18年 8年 4.75年
第五个100万篇
…… 目前
一个科研人员的时间分配表(早期)
写报告 10%
查资料 50%
查资料 计划思考 实验研究 写报告
实验研究 30%
计划思考 10%

总之,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要在众多的 化学文献、资料中找到我们想要的情报或信息, 要想使自己的研究工作跟上时代,跟上化学的 发展,就必须熟悉化学文献领域的最新进展和 发展趋势,掌握化学情报文献的检索方法和技 巧。
(3)电子型或机读型:是以磁性材料为载体,以打 字或光学符号等识别装置高技术为记录手段形成多 种类型的电子出版物。如:专利、期刊杂志等。 特点:存取速度快、存贮量大、易改变或更新。 缺点:设备投资高,价格昂贵。 (4)声像型:是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以 磁记录或光学技术为手段直接记录声音、视频图象 而形成的一种文献形式。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特点:生动直观,传播效果好。 缺点:必须借助相应设备才能阅读。

4、文献(Document) 文献是记录有用知识的一种载体。凡是用文字、图 形、符号、声频、视频记录下来,具有存贮和传递知 识功能的一切载体都称为文献。 文献发展的特点 增长迅速、数量庞大 、内容重复又分散、更新周期 缩短、传播速度加快、文献向电子化、网络化、数字 化方向发展。 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图形 来表示,从图形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四者之间的关系。

文献学概论题库

文献学概论题库

《文献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题(1分X20=20分)1.宋末元初著名学者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即2.古典文献的载体类型有三种:3.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o4.别集的编排体例有、、三种。

5.我国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o6.我国历史上的“三通”是指、7.古籍按刻书单位可分为、、o8.校勘的方法主要有、、、______ 四种。

二、判断正误:(2分X5=10分)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属通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的作品总集。

()2.藩刻本质量精良,为历代藏书家所重视。

()3.校勘的目的是改正古书中的错误。

()4.校勘记用语若为“某,某书作某”,则可推知所用校勘方法为对校法。

()5.我国古代的藏书印章内容丰富,其中的一类为记事印,如鲍廷博的“老屋三间,赐书万卷”。

()三、名词解释:(4分X5=20分)1.文献学:2.丛书:3.善本:4.敦煌学:5.佚书:四、简答题:(6分X5=30分)1.简述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特征。

2.简述别集在文献研究中的价值。

3.索引通常包括哪些内容?4.文献亡佚的原因有哪些?5.简述伪书的价值。

五、论述题:(10分X2=20分)1.试述如何根据古籍本身的特征、记载来鉴别版本?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献学的认识和看法。

《文献学概论》试题(二)一、填空题:(1分X20=20分)1.我国正式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是由郑鹤声、郑鹤春撰写的2.文献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3.我国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4.我国古代纸质文献的装订形式主要有、5.官刻本包括许多类型,如6.古典文献讹误的类型有、、、、_ O二、判断正误:(2分X5=10分)1.《全唐诗》属断代的不加选择的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

()2.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

()3.书帕本一般学术价值较高。

()4.校勘记用语若为“某本某下有某字”,则可推知该文献讹误的类型为脱文。

()5.我国古代的藏书印章内容丰富,其中的一类为记事印,如毛晋的“开卷一乐”。

文献检索考点

文献检索考点

考生应掌握手工和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文献信息及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文献信息检索技术、检索方法和技巧全面快速地查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献信息,并运用于自己的医疗和科研活动中,并具有初步的信息分析利用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

第一章概论考试范围一、描述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基本概念信息是无形的,它是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特征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基础。

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规律的信息反映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经过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

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就称为知识。

情报是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一定的目的而传递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具有保密性、时效性、传递性的特点。

三者的关系是:信息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情报是活化的知识和信息,能为人们所利用,其涵义关系是信息>知识>情报。

二、简述文献的定义和属性凡属于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载体,都统称为文献。

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而记录是联系知识与载体的手段。

三、陈述科技文献的类型1.按加工层次划分:一次文献(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录、专利说明书、学位论文等)、二次文献(目录、索引、文摘等)、三次文献(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零次文献(书信、手稿、笔记、记录等)。

2.按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电子型。

3.按文献出版类型划分:科技图书、科技期刊、资料(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技术档案)四、阐述科技文献的特点1.数量多、增长快2.内容交叉渗透、分散重复3.语种不断增加4.失效快、寿命短5.文献发表的时间滞后严重6.交流传播速度加快7.日益向多元化发展五、解释文献检索的概念文献检索是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2.2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的途径 (1)分类途径
1.3 信息的类型 信息是多种多样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 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这里的信息类 型主要指文献信息的类型:
(1) 按载体形式 (2) 按出版形式 (3) 按信息揭示深度
1.3.1 按载体形式
(1)印刷型文献:纸张为载体 (2)缩微型文献: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记录
技术而形成的文献类型。如缩微胶卷、缩微平片。 (3)视听型文献 :又称直感资料、声像资料,它包
R2 中国医学 R4 临床医学 R6 外科学 R72 儿科学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6 耳鼻咽喉科学 R78 口腔科学 R8 特种医学
3.1 信息组织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信息的特点,采用逻 辑分类的一般规则,从总到分,从上到下,从一般到个别,逐级进行 概念的划分和概括,是层层展开的概念等级体系。例如
(1)一次文献 (2)二次文献 (3)三次文献 (4)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是一次、二次文献的浓缩与延伸。
1.4 信息与知识、文献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是人类通过 对信息的感知、获取、选择、处理等一系列 思维过程,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 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1.4 信息与知识、文献的关系
文献:国家标准《文献著录规则》中对文献 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人 类积累创造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 音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于交 流传播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载体,都称为文献。
1.4 信息与知识、文献的关系
信息、知识、文献的形成关系:

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 中国标准书号:ISBN+大类类号和种次号 ❖ ISBN 7-80点
2、文献类型复杂(出版形式) ❖ (2)期刊
❖ 有固定的题名,有卷或年月标识,定期或不定期连 续出版,并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的印刷或非印刷 形式的连续出版物。
❖ 北京大学图书点
2、文献类型复杂(出版形式)
❖ (2)期刊
❖ 查 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 万方数点(/)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 核心期刊:是指刊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载 文率、被引用率及利用率较高,深受本学科 专家和读者关注的期刊。
(5)报纸
(11)技术点
2、文献类型复杂(出版形式) ❖ (1)图书 ❖ 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
在内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 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并取得 版权保护的出版物称为图书点
2、文献类型复杂(出版形式) ❖ (1)图书
❖ 优点: ❖ ①目的性强②稳定性好③系统性强④信息量大 ❖ 缺点: ❖ 是出版时间过长,传递信息慢,一般反映2-3年前研究水平。 牛牛文档分 享❖ 图书在版编目:
古代中医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5、中医古籍图书与现代图书的编排体例的区别有哪些? 6、现代中医药文献的ibliotek
一、文献及相关概念
1、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医药文献:古代富新颖,情报含量大,专指性 强编号 ISSN ❖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 该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 ❖ ISSN 1001-1528 ❖ 前7位数字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 ❖ CN 31-1368/R ❖ 报刊登记号=地区号+序号。 ❖ 印有CN(HK)或CNXXX(HK)/R这不是

医学文献检索概论汇总

医学文献检索概论汇总
使用这两种符号一方面可以避免漏检,同时也 避免了多次输入的麻烦。
基础知识
(3)限定检索
在绝大多数检索系统中都有一些缩小或 约束检索结果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对特定 字段的限定检索,通常用in、=、[]等符号 对字段进行限定。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检索 词限制在特定的字段中,如LA=chinese, 表示检索结果的语种为中文文献,LA代表 语种字段。
基础知识
7.文献检索步骤:

析 检 索 课 题 明 确 实 质 需
选 择 合 适 的 工 具 数 据 库
分 析 主 题 概 念
换 成 系 统 检 索 用 词

制 定检 检 索 策索 略


索 结 果 是

出 检 索

结满果Fra bibliotek意否
修正检索策略
,
基础知识
8.文献检索技术 (1)布尔逻辑组配检索 三种逻辑关系:与、或、非
基础知识
6.数据库检索途径: 检索途径是指用数据库中记录的某一特征 标识作为检索起点,通常体现为字段检索 ,常用的检索途径有: (1)自由词(文本词)检索:包括标题词 、关键词、文摘词、全文词,注意同义词 ! (2)主题词检索:推荐!《医学主题词表 》MeSH
基础知识
(3)分类检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 法) (4)著者检索:姓前用全称,名后用首字 ,注意东西方人名书写习惯。 (5)引文检索:被引文献引用文献 (6)机构检索:名称、所在地、国家,照 录原文,注意不同写法 (7)刊名检索:全称、缩写、ISSN (8)默认检索:预先设定的多字段组合检
基础知识
5.常用术语 (1)记录(record):构成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基本单
元,它揭示了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表特征。 (2)字段(field):比记录更小的单位,是组成记录的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标准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标准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标准课程编号:600145102课程名称:医学文献检索学分:1学分参考学时:18学时适用专业:护理专业适用对象:五年制护理大专开课学期:第六学期一、本课程的性质及任务《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是关于如何查寻和获取医学文献以及其它医学知识、信息的工具性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

它是为了适应医学科学飞速发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人才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职业能力拓展课,也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医学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熟悉医学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工具的特点及检索方法,尤其是网上医学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及检索方法,学会常用的手工文献检索工具、计算机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其将来从事医学科研工作以及实现知识更新的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与专业相关中外文科技文献常用检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专业性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2.熟悉常用与专业相关参考工具书基本使用方法;3.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培养应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知识信息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1.学会常用的手工文献检索工具、计算机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2.能应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知识信息初步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获取原始文献的主要方法及初步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获取和筛选评价信息的能力;2.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习科学地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个人专业能力需求的一门职业能力拓展课。

与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水平密切相关,又可以直接为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供查找文献信息的技能。

四、教学时间分配五、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医学文献检索概论(01)【教学内容】1.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2.文献类型及其作用:按载体类型、加工深度、文献编辑出版方式等划分。

中医药文献检索笔记

中医药文献检索笔记

中医药文献检索第一章文献概论一、文献的概念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当知识范畴属于中医药时,称为中医药文献。

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二、文献的三要素1、知识性——文献的实质内容是知识2、物质载体性——文献必须依附于物质载体3、记录性——文献要通过记录来存贮三、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

根据信息发生源的不同,将信息分为四大类:1、自然信息:如湖光山色、风雨雷电2、生物信息:鸟语花香、体温脉博3、机电信息:电子仪器的无线电波、脉冲信号4、社会信息:人类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四、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是人类对各种大量信息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并加以系统和深化而形成的结果。

理性化、优化和系统化了的信息即为知识。

五、情报情报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社会功能和概念都有所不同。

情报首先产生于军事领域。

情报就是信息。

情报是针对一定对象的需要而传递有参考价值的新信息和新知识。

情报就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情报是判断、意志、决心、行动所需要的能指引方向的知识和智慧。

情报三个基本属性1、知识性——情报来源于知识,因此,任何学科领域和以任何形式出现的情报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包括感性认识的知识和理性认识的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构成情报。

因此知识性是情报的最主要属性。

2、传递性——知识要转化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并为读者接受和利用,因此说情报是激活了的知识。

3、效用性——人们传递情报的目的在于利用。

情报的效用性是由情报本身所含有的知识的可靠性、新颖性、适用性等决定的。

六、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之间的关联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其涵盖面最大、最广,许多信息更具有未经加工的自然属性;知识是被人们所认识并被提炼加工的那一部分信息;情报是被激活了的知识和信息,是为了特定的效用目的而获取的知识和信息; 而文献是记载知识的载体;它们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包含关系与转换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唱盘、 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特点: 存储密度较高;直观生动,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它在描述自然现象和实验现 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在语言学习方面, 这类文献也有其独到之处。

网络型 这是一种崭新的以英特网形式的“海量”存 储型文献。网络型文献的复制一般不采用计算 机拷贝文件的方法,而是用“DOWNLOAD” (下载或套录)的方法把检索命中的记录集合 复制到用户软盘上。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计算机 中心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资源,在网上实现网络 文献的资源共享。
民国时期《宁波日报》缩微胶片
这些缩微胶片是对民国卅五年(1946年)三月至卅八年(1949 年)五月出版的《宁波日报》与《浙海日报》合订本进行摄制而 成,共2300余页(每页两面);防日久霉损,遂将其摄制成缩微 胶片
优点: 体积小 存储密度高 易保存和流通 价格低 管理方便
缺点: 设备比较贵昂; 检索不便
三次文献是对知识的再加工。
综述、述评、展望之类属于文献型三次 文献,具有知识的综合性和方向性; 字典、手册、名录等属于数据型三次文 献,主要提供数据或事实检索。
二、三次文献的区别
对象加工不同:
二次文献以“篇”或“本”为单位进行加工;
三次文献加工的对象是一次文献的内容,是对 知识的再加工。
用途不同: 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 三次文献是检索数据和事实信息的工具。
我国的 “科学技术研究报告”,分为“内部”, “秘密”,“绝密”三个保密级别,由内部控制使用。 自90 年代以后,科技报告多以缩微形式(主要是缩 微平片)出版,必须借助缩微阅读机进行查阅。
印刷型
印刷型(printed form) 即书本型,也称纸介 型(paper type), 是一种以纸介质为载体、以 印刷方式为记录手段而形成的文献类型。 是一种传统的文献类型,也是目前主要的 出版形式。
优点: 易携带性 易阅读性 可做标记 个人可支付 可存档 可占有 可保存
科技文献的功能
知识累积功能
知识传递功能
继承与借鉴功能
研究成果的评价功能
第二节 现代科技文献的类型
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划分
按文献的出版类型划分
按科技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书写型 印刷型 缩微型 机读型 声像型 网络型

书写型
指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古代文献和当今尚未正 式付印的文献, 主要以手写和刻划的方式, 将知识信息记录在各种自然材料和布帛、纸张 等载体上的文献。 如中国古代的甲骨文献、青铜文献、简策、 帛书、写本;如外国古代的泥版文献、纸草文 献、羊皮纸文献、贝叶文献;现代的日记、笔 记、手稿、原始记录等
核心期刊
每一专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数 量仅占相关期刊总数的5%-15%,但负载的情 报信息量却很大,约达34%,而且这部分文献 质量较高,代表该学科的发展水平 。
ISSN 国际标准刊号 如:ISSN 1003-6428 (前7位为序号,最后一位为计算机校验码) 国内标准刊号: 如:CN 23-1257/TP
机读型
机读型(machine readable form)是电子型 (electronic form)的前身,是一种以半导体和磁性介 质为载体、以计算机输入为记录手段的新型电子文献形 式。 它们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电子新闻、电子会议 录等等。机读型的版本也是多样的,有磁带版(magnetic tape)、磁盘版(floppy disc)、光盘版(CD-ROM)、联机 版(online)
知识
信息
情报
文献
科技文献
科技文献是记载科技知识的载体, 它包括人类生活实践、生产实践及科 学实践的经验和知识,汇集了无数的 科学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假设, 也记载着人类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 的教训,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用 智力劳动获得的成果。
科技文献的特点

数量巨大,增长速度快 内容交叉重复 出版分散 文献类型增多 文献老化速度加快
电子型文献不仅具有存储密度高、 存取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具有电子加 工、编辑、出版、传送等种种功能。
特点:
可存取性、及时性、可检索性、可研 究性、学科交叉性、动态性、合作性、 可链接性、交互性、广博性、多媒体 性。
声像型
声像型(audio-visual form)以磁性 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磁记录或光 学技术为手段直接记录声音、视频图象 而形成的文献,也称为“视听资料”或 “直感资料”。

文献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对文 献有如下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 载体。” 凡是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音 频、视频等方式和技术手段记载在一 定载体上的每一件记录,均称为文献。 可见,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知识、载体、记录


知识是信息中的一部分,情报是知识中的一部 分,文献是知识的一种载体。 文献不仅是情报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也是吸 收利用情报的主要手段。
数量巨大,增长速度快 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的增多,使得 科技成果大量涌现;而且各种文献载体形式 的出现也使科技文献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内容交叉重复 文献出版发行的交叉重复现象也相当严重, 同一篇文献常常采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文 种,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多次发表。
出版分散 研究成果会发表在不同类型的刊物上,一 般某一专业近一半的文献不是发表在本专业 的杂志上,而是发表在相关专业的刊物上。
特点:新颖性、创造性、系统性 如:Journal literature (期刊论文) Sci-Tech report(科技报告) Proceedings (会议录) Paper(会议论文) Thesis、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
二次文献 是指将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按一 定方法进行浓缩、整理、简化,组织 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这些文 献也称为“检索工具”。 如各种目录、题录、文摘、书目 指南等。
对一次文献的加工、提炼和浓缩,作 用不仅是报道一次文献的内容,更重要 的是提供了检索原始文献的线索。
特点: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
文摘 Abstract
索引 Index
目录 Catalog
题录 Bibliography
三次文献 在合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 一次文献的内容,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目 的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浓缩而编写 出来的文献。 如综述、述评、年鉴、手册、字典、 词典、百科全书、名录、指南、教科书 等。
学习文献检索课的主要目的
如何通过二次文献去检索一次文献
按文献的出版类型分(文献来源)
一、科技图书 三、科技报告 五、会议文献 七、政府出版物 九、产品资料 十一、其他文献源 二、科技期刊 四、专利文献 六、标准文献 八、学位论文 十、技术档案
一、科技图书
通常是对某一研究成果、某一生产技术、 某一知识领域等进行的系统论述。
文献类型增多 文献的载体形式不断增多,早已不局限于 纸张型印刷品,缩微品、光盘资料、网络文 献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文献老化速度加快 信息的时效性,对于发展越快的学科影响越大, 现象也越明显。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新 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成果的层出不穷, 新老知识更新的频繁,文献有效利用时间缩短, 失效加快则是不可避免的。

信息是人对客观事物属性以及运动状态的 感知。
通过自然力作用在树干上生成的年轮,通过 口授相传的故事,通过凿刻保留在石板上的 碑文,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新闻,通过印刷出 版的图书等等

知识

是人类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 和规律的认识。 知识是从信息中提炼出来的,是信息的一 部分。

情报

“情报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所需的, 且被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究》武汉大学出 版社,2008 ISBN 978-7-307-05853-8/G.1026
二、科技期刊
特点:名称固定
有连续的卷、期或年、月顺序号 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 数量大,内容丰富。 据估计,从期刊获取的科技情报占 整个情报来源的60%-70%。
根据内容和用途的不同,科技期刊可分为学 术性期刊、评述性期刊、检索性期刊、资料性 期刊、快报性期刊、科普性期刊等6类。
特征:ISBN 国际标准书号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科学出版社出版

ISBN 7① -03② -006493③ -3④ /TP.927
① 组号 ② 出版社号 ③ 书序号 ④ 校验码
图书分类名 和种次号
《信息论与编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

ISBN 7① -312② -01693③ -6④ /TN.57 2007年1月1日- 国际标准书号的格式由10 位修订为13位 ;新的国际标准书号在国际上 简称“ISBN-13”。
图书馆资源介绍
进入我校图书馆主页
从我校主页链接
http://211.81.27.3/
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
资源检索平台
预约图书
馆藏书目
高级检索
随书光盘
用户信息
数字资源
读者服务

注册IP通 https:///vpnweb/index
特点




在形式上,每份报告自成一册,篇幅长短不等, 有专门的编号,装订简单,出版发行不规则。 在内容上,比较新颖、详尽、专深,还常附有 有科研项目的研究方案,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图表等 在时间上,发表及时,报道新成果的速度一般 快于期刊及其它文献; 在流通范围上,大部分科技报告都有一定的控 制,即属于保密的或控制发行的,仅有一小部 分可以公开或半公开发表。因此,人们又称之 为“难得文献”。
世界上著名的科技报告有美国四大报告: 武装部队的AD报告(ASTIA Documents) 商务部的PB报告(Publishing Board) 宇航局的NASA报告(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能源部的DOE报告(Department of Ener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