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籍形态设计初探

合集下载

基于新阅读体验的书籍形态设计走向探析

基于新阅读体验的书籍形态设计走向探析

882021年第4期总第382期VIEW ON PUBLISHING基于新阅读体验的书籍形态设计走向探析文/杨鹏广我国的书籍形态设计从近二十年以来发展壮大,在此之前,书籍形态设计被称为“装帧设计”,之后由于工业科技的发展,书籍装帧质量提高,出现了一批引领中国书籍设计发展的设计师,他们提出“书籍整体设计”概念,从书籍整体设计观念入手,推陈出新,发掘并吸收传统文化,我国的书籍形态设计由此得到空前发展。

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开始出现整体设计理念,书籍设计从装帧向整体设计过渡[1]。

在整体设计思潮的影响下,书籍设计不断产生形态上的改变与创新。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丰富起来,书籍形态设计不断跟随人们的审美需求和阅读情境而变,阅读需求的提高、阅读方式的改变也引导着书籍形态设计的更新方向。

书籍形态设计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文化发展同频,并在科技进步赋能下进行深入探索。

一、书籍设计形态的基本原则1.书籍形态的实用性物质条件的改变影响书籍形态的发展,书籍形态的演变不断顺应人们的阅读方式。

现代书籍形态设计所采用的形式、工艺材质、内容和编排方式,都不可改变书籍阅读的实用性。

书籍的形态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从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出发,随着人们对阅读体验要求的提升,对书籍形态的实用性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2.书籍形态的文化性从书籍设计的艺术价值来看,好的书籍设计作品显现的不仅是书籍外在的材质、结构与形态,还会通过材质工艺传达其蕴含在形态中的思想与文化精神,这其中的艺术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超越了实用性价值。

书籍形态表达了设计师本身的文化诉求,也是其思想修养和审美观念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在书籍形态发展过程中,设计师要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不断学习和研究传统书籍形态的特征,提高书籍形态的艺术审美标准,探索书籍设计新模式,充分体现书籍形态的精神与艺术价值。

3.书籍形态体现设计思想的整体性一本书的形态设计除了体现其实用性、文化性,还应具备从内部思想表达到外部形态特征的整体表现。

浅谈现代书籍设计中立体形态的创新

浅谈现代书籍设计中立体形态的创新

可 或缺 的 组成 部分 。当一 本书放 在 书架 上 时 ,只给 了书 脊 露面 的 机会 ,可 谓 是 ”一寸 空 间一 寸金 ” ,书脊 成为 我 们 识别 和选 择 的唯 一视 觉点 ,这 时 书脊 的重要 性 甚至
超过了封面 。书脊是过渡封面和封底的重要空间,它保
持 了封 面 到封 底 的视 觉连 贯 ,起 到统 一空 间 的作用 。不 论是 从功 能还 是 艺术视 觉 的角 度 ,都 应强 调对 书脊 的重 视 。书脊 虽然 不 能脱 离封 面和 封底 来 独立 设计 ,但 是在 重 视 程度 上却 不 能放 松 ,依据 视 觉传 达和 展示 功 能的效
和 衬托 ,与封 面形 成 了空 间上 的呼应 。
( ) 二 书脊设 计 从 书 的立 体形 态 的完整 性来 看 ,侧 面是 书籍 设 计不
观 :容纳 知 识 的立体 容 器 ,容器 由一页 一页 的纸 张重 复 叠加 构成 ,也就 是我 们 外表 看 到 的封 面 、封 底 、书脊 和 切 口所 组成 的 立体 形态 。设计者 将 书 的 内容 与形 态 从功 能 到 美 感 相 结 合 ,一 方 面 为 读 者 提 供 了一 个 文 字 的载 体 ;另 一方 面 以物化 的情感 形 式 ,使 读 者在 阅读 中得 到 美 的享 受 ,拉近 读 者与 书 籍 内容 的空 间 “ 离 ” ,同时 距 也 给整个 书籍 市场 注入 了新 的活 中立体形态 的创新
唐 剑 莹
摘要 : 日 常生活 中,我们会发现很 多只注 重封 面设 计或 装饰 过度 的书籍设计 ,它们不仅影响 了读者 的阅读 ,也掩盖 了
书籍本身 内容 的思想传达。现代 书籍设 计不再是单纯 的书籍版 式制作 ,更不是指单 一的封面设计,应该是从平面到立体 、 从二维至三维甚至是达到 四维形态上。立体 形态 已成 为现代书籍装 帧设计 中一个重要 的创新点。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书籍形态设计作为出版物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书籍的美感和阅读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子媒体的普及,纸质书籍形态设计更加需要创新,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其阅读欲望。

下面将对书籍形态设计进行浅析。

书籍形态设计在装帧方面的设计,包括纸张选择、尺寸大小以及封面设计等。

纸张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书籍内容和读者需求进行选择,有些书籍选择质地较厚的纸张,以便于做笔记和标记;有些书籍选择质地较薄的纸张,方便携带。

尺寸大小可以根据读者的使用习惯和阅读环境进行设计,如便携书籍可以选择较小的尺寸;大型书籍可以选择较大的尺寸,以展示其艺术品质。

封面设计是书籍形态设计的重要一环,封面设计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其购买欲望。

封面设计可以采用各种元素,如图像、文字、色彩等,来展现书籍的特点和内容。

书籍形态设计在版面设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版面设计包括排版、字体、图片和间距等方面的设计。

排版要注重文字的清晰度和整齐度,段落间距合理,方便读者阅读。

字体的选择应适合书籍内容的氛围和风格,有些书籍需要使用较正式的字体,如学术著作;有些书籍可以使用较潮流或艺术品味的字体,如小说或艺术类书籍。

图片的选择要与书籍内容相符,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欣赏。

间距的设置也要合理,以方便读者注视和翻页。

书籍形态设计还包括装帧工艺的选择和营造阅读氛围。

装帧工艺可以选择不同的装帧方式,如精装、软装等。

精装书籍可以给读者一种高质感和高档次的感觉;软装书籍可以给读者一种轻松和亲切的感觉。

装帧工艺的选择还包括书脊设计,书脊设计要清晰明了,便于分类和长期保存。

装帧工艺的选择还包括插图和装订等方面的设计,以增加书籍的美感和观赏性。

营造阅读氛围可以通过配色、线条和纹理等方面的设计来实现,不同的配色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如暖色调可以让读者感到温暖和舒适;冷色调可以让读者感到清爽和专注。

书籍形态设计在出版物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装帧设计、版面设计、装帧工艺选择等方面的设计,可以增加书籍的美感,提高阅读体验,吸引读者的眼球。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书籍形态设计是指对书籍外观、版式、装帧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增加书籍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通过对书籍形态设计的分析和浅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书籍。

书籍形态设计包括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和装帧设计等。

封面设计是读者在选择和购买书籍时最直观的感受,因此封面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书籍的销量。

好的封面设计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唤起他们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封面设计要注意与内容相一致,不同类型的书籍应采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色彩搭配,以体现书籍的内涵和特点。

封面设计也要考虑到读者的审美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

版面设计是指书籍内文之间的布局和排版,它能够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效果。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具有良好的视觉平衡、清晰明了的层次结构和合适的字体大小等,在视觉上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

版面设计还要注意合理运用空白和插图等元素,提高内容的可读性和可视化效果。

版面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避免出现在版面上出现孤行、孤字和断句等情况,以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

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装帧形式,包括精装书、平装书和简装书等。

好的装帧设计能够增加书籍的附加价值,使其成为读者收藏和赠送的对象。

装帧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书籍的大小、重量和便携性,以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携带和阅读。

装帧设计还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的把控,以确保书籍的坚固耐用和长久保存。

通过对书籍形态设计的浅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好的封面设计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唤起他们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具有良好的视觉平衡、清晰明了的层次结构和合适的字体大小等,在视觉上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

好的装帧设计能够增加书籍的附加价值,使其成为读者收藏和赠送的对象。

书籍形态设计对提升书籍的品质和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心设计书籍的封面、版面和装帧,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体验,进而推动书籍的销售和传播。

出版社和设计师在进行书籍制作时应重视书籍形态设计,不断创新和突破传统,以适应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
书籍形态设计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旨在探索书籍的外观、布局和排版设计,以及材
料选择和装帧方式等方面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一个好的书籍形态设计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提升阅读体验,传达内容和情感,增加书籍的价值。

书籍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内容与形式一致、垂直可读性、页面平衡和整齐、合理
使用空白等。

内容与形式一致是指书籍的形态设计应与其内容相呼应,通过设计语言和视
觉元素来传达书籍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垂直可读性是指书籍的排版和设计应使读者能
够自然而流畅地阅读,包括合理选择字号、字距和行距等。

页面平衡和整齐是指页面上的
文字和图像应协调平衡,排列整齐,不致显得凌乱或拥挤。

而合理使用空白则是指空白区
域在形态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可以凸显内容,提升美感和阅读体验。

书籍形态设计还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和装帧方式等因素。

材料选择是指选择合适的
纸张、封面材料等来增加书籍的质感和观感,以及与内容相匹配。

装帧方式则包括线装和
胶装,线装通常适用于较厚的书籍,胶装适用于薄册和简装书籍。

不同的装帧方式有不同
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设计目的和读者需求来选择。

除了基本原则和因素外,书籍形态设计还可以通过色彩、字体和图像等视觉元素来进
行设计。

色彩可以用来增加书籍的吸引力和表达情感,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传达不同的情
绪和主题。

字体选择应根据书籍类型和内容来确定,例如正文通常选择易读的字体,标题
可以选择更加醒目的字体。

图像的使用可以丰富内容,增加视觉冲击力,但需要注意与内
容的呼应和版面的整体平衡。

现代书籍版面艺术形式初探

现代书籍版面艺术形式初探
材 质 选择 。
Hale Waihona Puke ( 1 ) 文字要素。文字元素是书籍版面 内容表达 的主要 构成 要素之一 , 也是表达书籍 内容信息 、 反应作者思想最直接的交流 表达手段 。在书籍 封面设计上最 突出的就是书籍的名称。书籍 的名称是整部著作作者要讨论和力求展现的最集中的观点。读 者看到一本书 , 先看 到的是 图书的版 面, 通过 与读者 的一 t 2 , 灵 沟 通, 使读者产生丰富想象 和联想。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字 , 因为本 身的形象信息 , 字体可通过艺术设计产生极其微妙 的各种变化 。 无论是 书籍 的名称 , 还是作者 、 出版社 名称 , 这些 信息有序 的排 列与组合 、 分散和聚集 , 都能形成不同的风格 。 ( 2 ) 图形要素 。书籍 的封面艺术 形式设计 中 , 图形是又 一 传达书籍 内容的艺术形式表达方式 。图形可 以理解为图 、 图像 。 图形作 为现代社会传递 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 , 在书籍的封 面设 计 中承 担 着 更 为 深 刻 的 表 现 意 义 。 相 对 于 文 字 元 素 , 图形 元 素 在 书籍 版 面 的 艺术 形 式 设 计 中 可 视 、 可读 、 可感 , 这 些 优 越 感 可 以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 维统一在一个书籍版 面形 态中 , 有些情 况下一个或几个简单 的图形能更深刻的表达著作要传达的历史 背景 、 时间 、 事件和观点看法 。读者看 到书籍版面就有 了对 著作 最直接 的感官印象 。 文字借 助图形的强化表达 , 不仅让读者对 书籍将要表达的思想更加 深刻 , 而且对 书籍 内容的印象和感受
味 。不 同材 质 的纸 张 的 纹理 、 粗 糙 度 与 细 腻 的质 感 、 有 着 不 同 的

颜 色 和光 泽 , 给读 者 带 来 的 视觉 感 和 手感 也 不 同 , 对 书 籍 内容 也 起 到不 一 样 的表 达 效 果 。 2 现代 书 籍 版 面 艺术 形 式 现状 和 问题 现在 书籍版面艺术形式多种 多样 , 但最主要 的因素是包括 文字要素 , 图形要 素, 色 彩要 素和材质选择 等方面 , 书籍 版面是 读者对书籍内容 的第一印象 , 不 同的艺术形式表达着 不同 的风 格,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 , 在书籍版面艺术形式上也 出现 了传统 的 图形纹饰 、 民间艺术和赋予创新 的科技元素等 。新元 素和新文 化在 同一种艺术形式表达 中的不 断融 合 , 也给读者带来 耳 目一 新的视觉享受 。但这之 中也存在着一些 问题。现在书籍版 面艺 术形 式 中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 ( 1 ) 书籍版 面布局杂乱 。书籍 版面是 一本 书的心灵 之窗 , 是用无言的、 充满形式意味 的文 字符号 向读者传递表达 着 图书 的功能 目标和风格意趣 。读者在看到一本 书的时候 , 对 版面 的 “ 形” 的变 化 直 观敏 感 , 版 面“ 形” 的大小 、 疏密、 轻重、 色 彩 等 都 会进入读者视线 , 给读者 以象 征提示产生联想想 象。书名处在 图书 封 面 的视 觉 中心 , 文字 、 图形 和色 彩 的合 理 搭 配 才 能 准 确 的 表达 出书 籍 的完 整 意 思 。注 重 文 字 的设 计 或 图 形 或 色 彩 , 就 不 能准 确 完 整 的表 达 整部 著 作 要 表 达 的意 思 。 l 3 文学 作 品 中 , 版 面 图片往往是内容的再现 , 大部分 文学 书籍版面是 由图形 和文字 组成 的, 在版面设计 中应该充分 的考 虑能够表现书籍 内容或基 本精神的图形和文字。图形色彩的选择要与书中内容色彩想一 致 。图形 和文 字 的搭 配 要 考 虑 到 版 面 要 表 达 的 思 想 含 义 , 合 理 的搭 配 才 能避 免 杂 乱 。 ( 2 ) 书籍版面设计与内容不符 。书籍版 面艺术形 式的设计 与 内容不 符 。有些 时候 设 计 人 员 为 了追 求快 效 率 而 不 顾 书 籍 版 面质量 , 在未了解或不完全理解所设 计书籍的 内容 的情况 下进 行设计 , 造成书籍 的形式与内容严重不相符 , 书籍 的设计表达语 言不准确。书籍的版面是 为表达书籍 的内容 而服务 的, 内容决 定形式 , 书 籍 内容 决 定 版 面 的设 计 。设 计 出 不 能 准 确 表 达 书 籍 内容的版面艺 术形式 , 就版面 本身来说 , 不论 再怎样 的合 理搭 配, 都不是一个好 的图书版 面, 它失去 了使读者 通过 图书版面 , 对 图书内容产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 。 ( 3 ) 版 面材 质 上 选 材 不 符 。版 面 是 书 籍 的 开 篇 , 书 籍 要 易 于携带方便保存 , 常在版面用材上选 择较为适合的材 质 , 版面印 刷 品的种类繁多 , 不 同的印刷 品常要 求使用不 同品种材质 的纸 张。有些设计要达到版面丰富的艺术形式 , 对书籍过分装饰 , 使 书籍缺乏内在 的文化意蕴展现和清晰的书卷气息 。造成资源 的 浪费 和 成本 的上 涨 , 助 长 了 浮夸 之 风 。一 些 商 家 则 忽 视 书 籍 版 面的重要作用 , 一味 的追求成 本的节 省 , 在纸 张选择 上能 省就 省, 导致书籍版面材质过于简 陋, 影响书籍 的视 觉效果 , 制 约 了 书籍 的 市 场发 行 与 销售 。 3 现 代 书 籍版 面 艺 术 形式 初 探 ( 1 ) 合理布局版面相得益彰。书籍版面设计 的 目的是方便 读者 , 给读者美 的享受 。版面设计是 指版面 的编排设 计。在一 定 的开本上 , 把书籍版面文字 、 结构 、 层次 、 插 图等方面作艺术而

浅谈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浅谈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浅谈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书籍已经不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和审美的载体。

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书籍的外在形式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书的外表,更是对内容的一种诠释和延伸。

本文将就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趋势。

一、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书籍装帧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封面和装帧风格,而是具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注重利用材料、图案、色彩等元素,通过设计手法传达出与书籍内容相符的视觉体验。

相比于传统的书籍装帧设计,现代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情感化,力求打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读者的眼球。

1. 多样的材料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师们开始大胆尝试各种新型材料,如纸张、织物、金属、塑料甚至是植物纤维等,给书籍装帧带来更加丰富的质感和触感。

不同的材料搭配和处理方式,使得每一本书都具有了独特的外观特点,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触觉体验。

2. 绚丽的图案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图案的运用变得愈加多样和复杂。

各种各样的图案元素,如几何图形、植物、动物等,成为了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精彩点缀。

这些图案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书籍封面的艺术性,还能够形成与内容相关的视觉联想,让读者在视觉上得到更多的满足。

3. 大胆的色彩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师们越来越敢于尝试大胆的色彩搭配。

从传统的黑白灰到如今的丰富多彩,色彩的运用为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书籍装帧不仅仅成为了一种宣传媒介,更成为了一种艺术品,传达出更加直观和生动的信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展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个性化设计现代社会注重个性和多样性,书籍装帧设计也不例外。

越来越多的书籍装帧设计师开始注重个性化设计,通过图案、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特殊处理,使得每一本书籍都具有了独特的外观特点。

现代书籍设计形态的探析

现代书籍设计形态的探析

现代书籍设计形态的探析现代书籍设计形态的探析【摘要】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

随着经济的开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书籍设计的理念已由单纯的、平面化的装帧概念走向立体的、多元的整体设计理念。

书籍设计形态已经渐渐与立体造型、影像及音频等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造型丰富、形式多样的设计形态。

从触觉、视觉改变着人们对书籍设计的认识。

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关键词】书籍,设计,新形态书籍设计开展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开展与创新,音频、图片及影像等多媒体的融合,更是促进了创新传播媒体的产生。

因此,书籍形态的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同时也为设计师提供了许多技术、手段和启发。

为了适应书籍设计的不断进步,设计师必须对自身的设计方法及理念加以创新,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

一、现代书籍设计的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书籍设计的开展中都受到了技术改革及历史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书籍形态。

随着现代社会步入多元化的开展趋势中,人们对书籍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以往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规那么也逐渐被人类的新思维与新情感所代替,那么如何做到不被新的环境所淹没,需要我们对书籍设计提出新的理念。

在继承中做到创新。

由于书籍设计师自身审美价值及文化修养的差异,每位设计师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及艺术个性,这对于书籍设计的质量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

设计师往往需要对自己的经验、认识等设计语言进行表达与组织。

书籍形态的设计工作是一项十分个性化的设计活动,往往没有一定的定向性,因此书籍设计师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设计语言,大胆的解读现实生活、批判现今的设计工作、想象未来等。

在进行书籍设计时,要明确自身设计的意义及目的,不要受到设计元素、规格、及色彩等的限制,以书籍主题为中心,发挥自身想象力。

环保、生态观念的融合。

可持续开展是现代各国的重要开展战略,现代人们有着极强的生态与环保意识,因此,书籍设计师必须充分把握时代开展的趋势,在书籍新形态的设计中大胆的融入环保及生态观念,从而摆脱原有材料及形态的限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与材料,同时结合读者阅读感受,确保自身书籍形态设计的生态化与人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的挑 战。现代书籍 设计在 考虑 平 面版式 、 材质 和印刷工艺 的同时 , 正在 由过去千篇 一律 、 注重说
教 的设 计 模 式 转 向 强 调 读 者 参 与 的 全 新 设 计 理 念 。这种 改 进 表 现 为 , 由读 者 亲 自动 手 , 用 或 运 折、 或撕 、 剪 等 不 同方 法 来 改 变 书 籍 的 原 有 形 或
的思 考 , 来新 的设 计 空间 。 带
l 口
图 1
如图 1 所示 , 滑 的铝制封 面上 具有 镂空小 槽 , 光
显露 出部 分 的 C D碟 片 , 中所 附的 C 书 D记 录 了人 们 关 于 U O 目击事 件 的经历 , F 而这 些事 件 又都 与本 书 作 者 SsnHlr ua ie 的装 置作 品息息 相关 , l 与全 书 的 内 容遥 相呼 应 。 这 本 书 的 某 些 章 节 就 像 是 剪 贴 薄 一 样, 图片被 放人 简洁 的塑料 文件 袋 中呈现 给读者 , 使 读 者有 身 临其境 的真 实感 。 以上 材料 肌理 的合理 运 用 , 透 出此 书神秘脱 俗 的气息 。 渗
II 奎 3
如 图 3所 示 , 本 书被 包 裹在 血 红 色半 透 明 的 这 塑 料书 套里 , 的封 面 隐约 可 以看 到一 条 平 静 而 快 书 乐 的狗 的面孔 , 当把这 本 书抽 出来 时 , 但 看到 的却 是

阅读 形式 和视 觉设 计语 言 , 新媒 体 必 然 催 生 出新 的
点的交互式传播。人们可以主动 、 有选择的接受信 息 o12电子 书正是 利 用 了新 媒 体 的 交互 式 传 播 方 [1 17 式, 在人与书之 间建立一种新的沟通渠道 , 让信息不
再是 从 书单 向传递 给读 者 , 而是 通过 与读 者 的互 动 , 共 同进行 信息 交流 。 当书籍 拥 有 交互 特性 之 后 , 籍将 显现 出不 同 书 于以往 的新 功 能 , 人 们 带 来 很 多 新 的 阅 读 体 验 。 给 电子书使 设计 对象 从 静 态 的 印刷 品转 变 为 动态 、 互
材、 文字 与 图片等 因素 合理选 材 , 这样才 能利用 多种
肌 理效 果合理 而 准确地 增强 书籍 的文化 内涵 和艺术
个性 。
美价 值—— 书籍设 计 艺 术 。 随着 时 代 的发 展 , 们 人 审美 情趣 的提 高 , 书籍 仅 仅 以功 能 形 式 出现 已经 不 能满 足社 会和 市 场 的需 要 。如 今 , 们 不 仅 注重 书 人 的实 用功 能而 且更 加重 视其 审美 价值 。在 数字 化 多 媒 体 飞速 发展 的 时代 , 材 料 、 新 新技 术 、 观念 以及 新 人 们新 的生活 方式 , 给 未 来 书 籍 形 态 设计 提 出新 都
1 3 产 生视 觉特效 .
随着技术 的发展和设计理念 的创新 , 现代书籍
呈 现 出多种 多样 的形 式 由于材 质 的特 殊 属性 , 在
特 定 的条件 下 , 者 由于受 客 观 因素 干扰 或 自身 的 读 心 理 因素支 配 , 往会对 书籍 中的图形 、 往 文字 产生 与 客 观事 实不相 符 的视错效 果 。设计 师 可 以巧 妙 的利 用 这种 视错效 应 , 助 高效 率 的视 觉 系统 所 产 生 的 借 幻 觉 , 造 出意想 不到 的阅读 体验 。 制
代书籍设 计将 包含着更为广泛的 内容与形 式 , 设计观念应始终 随着技 术的发展 而不断更新 。在数 字化 多媒体 飞速
发展 的时代 , 新材料 、 新技术 、 新观 念以及人 们新的生活方式 , 给未来书籍形态设计提 出新的思考 , 都 带来新 的设 计
空间。
关 键 词 : 籍 形 态 ; 计 ; 新 书 设 革
中图分类 号 : 6 I 1 J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9— 97 2 1 ) 1— l5— 3 10 3 0 ( 0 1 1 0 1 0
书籍 是人 类 文 明的 载 体 , 借 助 于 文字 、 它 图形 、
符号 传 承着人 类 的智 慧 、 明 、 想 和情感 。书籍 除 文 思 了具 备记 载 和 阅读 的功 能 外 , 具 有 独 立 存 在 的 审 还
收 稿 日期 :0 1— 8 1 2 1 0 —1

图2
作者简 介 : 翟永宏 (9 9一) 男 , 宁朝 阳人 , 17 , 辽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 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
16 l






第 2 卷 1
如 图 2所 示 , 书名 “ p o ” 呼 应 , 的硬 质 与 S on 相 书
而使 阅读 不再 是 件 枯燥 的事 情 。
封 面和 封底被 精致 地加 工成 了汤匙 侧 面的轻 柔波 浪
形 。正 文选用 轻质 的纸 张 印 刷 , 以正 文 夹 在 两块 所 板 中 间 自然形 成 波浪形 态 。整本 书巧妙 地利 用 了波
浪形 态 , 展示 了 10个 产 品设 计 师 的作 品 。与 其 它 0 的书 比起 来 , 这本 书本 身 就 是 一 件 富有 想 象 力 的 三 维作 品 , 整体 效果 十分 明显 , 书籍 的形态 令其 非常抢
2 新媒体形态下的革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 现代数字媒体 技术 给书籍 带来 了新 的传 播 方 式 、 的 概念 与 新 的 新
媒介 。如今书 籍 的形 态也 不再 只是 印刷 出版物 的单

模式 , 正在 向无纸化 的方 向发 展 , 来越 多 的人 习 越
惯 于阅读 电子 书 。这样 巨大 的改变必 然要 求全新 的
第2卷 1
第1 1期






V l 2 No 1 0_ l .1 N V 01 O .2 1
21 0 1年 】 月 1
J OURN AL OF CHANG CHUN UNI VER IY ST
现 代 书 籍 形 态 设 计 初 探
翟 永 宏
( 宁对外 经贸学院 管理系 , 辽 辽宁 大连 16 5 ) 10 2 摘 要: 随着时代 的发展 , 人们 审美情趣 的提 高, 仅仅 以功 能形 式出现 的书籍 已经不能满足社 会和 市场 的需要 。现
1 1 增加 肌理 质 感 .
很 多现 代 的书籍设 计 突破 了传统平 面设 计 的二
维局限而走向立体形态 , 比平面设计在视觉传达 它
信 息方 面更 具优 势 。镂 空 书 、 规则书 、 不 立体 书等 富
有 创意 的书 纷纷 涌 现 , 引 了大量 读 者 。非 常 规形 吸
态 的 书籍将 虚实 结合 , 使平 面 的空间产 生层 次感 , 在 似 与不 似之 间让读 者产 生丰 富 的联 想 。
态, 从而展现出图书 的不 同侧 面, 读者会在动手操 作 的 过 程 中发 现 新 的 阅 读 点 。 这 种 方 式 , 读 者 让
由原 来 的 被 动 接 受 信 息 转 变 为 主 动 发 现 信 息 , 从
第 1 期 1
翟永宏 : 现代书籍形态设计初探
17 1
动 的多元 化要 素 。

材料 是 书籍设 计 的重要 表 现形式 。不 同的质 地
隐含 着变 化无 穷 的肌 理 , 同 的材 料 会 产 生 迥 异 的 不 设 计效 果 , 传达 出丰 富 的 书 籍 内涵 。在 书 籍设 计 中 适 当的运用 肌 理效 果 , 给读 者 带 来 全 新 的 阅读 感 会 受 , 到某 种特 殊 的感 官 效 果 。设 计 师 在选 用 材 料 达 时需要 准确 把握 所 设 计 的 图 书 的 内容 尺 度 , 据 题 根
图 5
低碳 而环保 。试 想 , 果 我 们 在触 摸 屏 上通 过 一 根 如
手指 对窗 口进行 拖 放 , 两 根 手指 放 大 或 者缩 小 照 用
1 2 采用不 规则 形态 .
1 传统 介质形态下的改 良
书籍设计 必须 通过 材料来 实现 , 为传 达 的 作 介 质 , 料 起 到 了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由 于 材 料 的 材
多 种 独 特 的 性 质 以及 材 料 加 工 工 艺 的 限 制 , 在 能 书 籍 设 计 中 运 用 的 材 料 并 不 像 工 业 产 品 那 样 丰
经不仅仅是纸张印刷再装订 的阅读物, 同时还存在 以视 、 、 听 触等多种形式 同时运用 的多媒体 交互模
式 。互 动性理 念为 书籍形 态设计 提 出 了一 项新 的研
究课 题 。
传统 信息传 播是 点对 点 的单 向 、 线型传 播 , 即传 播 的过程 是一 种单 向 、 直线 传送 , 受众 对信 息 的反 应 被忽 略 。而新 兴 的数 字媒 体与 网络 宽带扩 展 了传播 的深 度 与广度 , 实现 了点 对点 、 点对 面 、 对面 、 面 面对
书籍 形态 。 2 1 互 动的 阅读体验 .
条发 狂 的 、 咆哮 着 的野 生 动 物 。这种 双 重 效 果是
传统纸质印刷书籍的主要功能是记载和阅读 , 书籍只是一种储存信息的载体 , 因此 , 传统的书籍设
计着 重强 调书 稿 内容 的合 理性 。现代 的 书籍形 态 已
由印在 封面 上 的红色 和绿色 , 通过 单色 过滤 、 复现 产 生 的 。红色 的塑 料盒 起 到 过 滤作 用 , 只展 现 出图 片 中的绿 色部 分 。同 时 , 书 的前 切 口处 隐藏 有 文 字 在 和图片 。 当你 把 书 向一 个 方 向 弯折 时 , 名 就 显 现 书 了出来 , 向相 反 的方 向弯折 时 , 会 出现一 串狗 骨 而 就 头 的 图案 。众 多 视觉 特 效 的 应 用 , 引起 了读 者 继续 阅读 的兴趣 。 14 增 强读者 参 与性 . 数 码 技 术 和互 联 网 的 出 现 , 互 动 的空 间 和 使 领 域得 到 极 大 的 拓 展 , 传 统 书 籍 设 计 带 来 了 巨 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