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眼镜的检测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存成本也在逐年提升。
面对日趋增大的生活压力,眼镜已经逐渐成为了学生和工作族们的必备用品,用于辅助其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由此可见,眼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眼部健康。
一副好的配装眼镜,不仅可以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它能够缓解一天之后的工作疲惫,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在我国还专门制定了一些关于配装眼镜方面的检测规范,从而严格把控配装眼镜的产品质量。
本章所介绍的有关配装眼镜的质量检测问题中,对配装眼镜的产品质量把控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并希望给关心该领域的人士给予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配装眼镜;监测;质量把控随着我国近视率的不断攀升,促进了配装眼镜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确保配装眼镜的质量过关是当下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因为质量不过关的眼镜不仅会伤害我们的眼睛,造成眼睛疲劳,进而导致眼睛肿胀、疼痛、视力模糊等现象,长期佩戴还会使我们的视力调节能力下降,甚至可能造成斜视。
因此,在配装眼镜的过程中,眼镜必须要经过层层监测,做好相应的质量把控,进而确保配装眼镜的质量达标。
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配装眼镜作为我们的第二双眼睛,对我们的意义可想而知。
为此,相关部门只有建立健全检测体系,严格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监督配装眼镜的质量,才能使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一、配装眼镜的检测1.1严格控制检测的温度由于配装眼镜是使用光学仪器进行检测的,对于检测时的温度范围有一定的限制,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最终造成仪器设备检测数据的异常。
因此,我们在检测过程中通常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进行即可。
1.2镜片、镜架的检测首先,要保证镜片的清洁,这是检测的必要条件。
其次,在检测时,镜片的放置位置也很重要,要采用镜片外表向上、镜架下边与挡板无缝贴合,才能保证镜片成像的值准确。
再次,在检测过程中,要打印镜片的光学中心点,以中心点为中心对其周围的镜片进行检查,以防止一些无良企业违规使用不合格的镜片进行眼镜加工。
眼镜的检测与调整

眼镜片与睫毛接触
1、镜脚弯点长过短 2、鼻托高度过小,使镜眼距过小 3、睫毛过长 4、镜面弯曲不合适
镜腿尾部与耳朵.头部的相配
1、镜腿弯点长过长或过短 2、镜腿垂俯角过大或或过小 3、镜腿垂内角过大或或过小
鼻托的角度.对称性与鼻梁相配
1、鼻托的托叶面局部压 迫鼻梁
2、鼻托的托叶面不对称
塑胶框调整的注意事项
国家标准GB13511-1999《配装眼镜》中表1的合格 品规定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差 值
• 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 直方向上的距离
国家标准GB13511-1999《配装眼镜》中表2的合格 品规定
柱镜轴位偏差
• 柱镜轴位的偏差:实际测量出的柱镜轴位与验光处 方单中的轴位之间的差值。
顶角:侧视时,鼻托长 轴与镜圈背平面的夹角, 一般为10-15度。
校配
根据眼镜光学和眼镜美学要求,眼镜在脸上的高度 一般以瞳孔的下缘与镜架的水平基准线相切为好。
镜架配戴偏高
1、可能是镜腿过短 2、鼻托高度过低 3、鼻托间距过小
镜架配戴下滑
1、可能是镜腿弯点过长 2、外张角过大 3、鼻托间距过大 4、鼻托高度过高
外张角—镜腿完全外 展时,两铰链轴线连 接线与 镜腿之间的 夹角。一般约为90-95 度。
颞距—镜圈平面后 25mm处镜腿间的距 离。
镜眼距—镜片的后 顶点与角膜前顶点 间的距离。一般为 12mm.
镜面角—左右镜片 平面所夹的角。一 般为170-180度。
前倾角—镜圈平面与水平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也 称倾斜角,一般为8-15度。
国家标准GB10801.1-2005《眼镜镜片》中表 2所规定的轴位允差
眼镜装配检测及镜框调整

(四)镜片表面质量和内在疵病的要求及检查
1.要求: (1)在以基准点为中心,直径30mm的区域内 不能存有影响视力的霍光、螺旋形等内在的 缺陷。 (2)镜片表面应光洁,透;视清晰,表面不允 许有橘皮和霉斑。 2.检查方法: 按国家标准GB10810的6.4节的规定执行。
1.配装眼镜装配质量有哪些?如何检查?
(三)整形钳的联合使用 用两把整形钳,调整镜架的某些角度。两把整形钳的联合使用如图5-1-13所示。
(四)注意事项 1.整形工具系专用工具,各有各的用途,不可滥用。 2.整形工具使用时不得夹入金属屑、沙粒等,以免整形时在镜架上留下疵病。 3.用整形钳时,用力过大会损坏眼镜,过小不起作用,故必须多多练习,熟能 生巧,同时也需了解镜架材料等。 练习题 1.整形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用处?
6.螺丝刀、拉丝专用钩:拉丝专用钩用于拉丝架卸丝。见图5-1-8。
7.螺丝紧固钳:用于夹紧锁紧螺丝。螺丝紧固钳及其使用见图5-1-9。
8.无框架螺丝装配钳:用于无框镜架装配。无框架螺丝装配钳及其使用见图5-1-10。
9.切断钳:用于无框镜架螺丝切断。切断钳及其使用见图5-1-11。
10.框缘调整钳:用于镜圈弯弧调整。框缘调整钳及其使用见图5-1-12。
(二)整形钳的使用 1.圆嘴钳:用于调整鼻托支架。圆嘴钳及其使用见图5-1-3。
2.托叶钳:用于调整托叶的位置角度度。镜腿钳及其使用见图5-1-5。
4.鼻梁钳:用于调整鼻梁位置。鼻梁钳及其使用见图5-1-6。
5.平圆钳:用于调整镜腿张角。平圆钳及其使用见图5-1-7。
3.配装眼镜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应基本一致且
左右对称,装配后不松动,无明显缝隙。双光眼镜 两子镜片的几何形状应左右对称,直径互差不得大 于0.5mm。 镜片与镜圈的缝隙通过目视检查,双光眼镜的子镜 片直径在子镜片投影的切平面上进行测量,使用带 有合适的标线尺或光学投影比较仪测量。 4.金属架的锁紧块的间隙不大于0.5mm。用塞尺 或游标卡尺测量。 5.配装眼镜的外观应无崩边,焦损、翻边、扭曲、 钳痕、镀层无脱落及明显擦痕。目视检查。 6.配装眼镜不允许螺钉滑牙和零件缺损。目视检 查。 7.镜片在镜圈中,周边无严重不均匀应力,用应 力仪检查。
装配眼镜国家标准图

装配眼镜国家标准图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眼镜的装配国家标准图是什么样的。
眼镜的装配国家标准图通常包括眼镜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形状、材质等具体要求,以及眼镜的装配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些标准图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眼镜的质量和使用安全,确保每副眼镜都能符合一定的标准,从而保护使用者的视力和眼睛健康。
在实际装配眼镜时,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国家标准图来进行操作呢?首先,我们需要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眼镜片和镜框,确保其尺寸和形状与标准图一致。
然后,我们需要按照标准图上的要求,将眼镜片装入镜框,并进行固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眼镜片和镜框的配合是否紧密,以及装配后眼镜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根据标准图上的要求,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节和检测,确保眼镜的使用效果和舒适度达到标准要求。
除了眼镜的装配,眼镜的使用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国家标准图上的相关要求,我们需要正确佩戴和调整眼镜,避免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定期清洁眼镜,并妥善保管,以延长眼镜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其清晰度和透光性。
总的来说,眼镜的装配国家标准图对于保障眼镜的质量和使用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图上的要求进行装配和使用,确保每副眼镜都能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保障使用者的视力和眼睛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对眼镜的装配国家标准图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眼镜的选择、装配和使用。
单光眼镜外观检测.

二、单光眼镜的外观质量检测
1.全框单光眼镜的外观质量检测
(1)眼镜架的外观质量检测:
1)检测标准:GB/T14214中规定,在不借助于放大镜或其他 类似装置的条件下目测检查镜架的外观,其表面应光滑、 色泽均匀、没有直径大于等于0.5mm的麻点、颗粒和明显 擦伤。
6)目视检查:两托叶是否对称。 7)目视检查:两镜腿是否平整和对称。 8)用坐标纸或量角器:检查左右两镜腿的外张角是否为
80~90度。并左右对称。 9)目视检查:有色眼镜镜片的色泽是否基本一致。 10)目视检查:中梁固定孔的连线与桩头固定孔的连线是否
水平并平行。
2)检测方法:在不借助于放大镜或其他类似装置的条件下, 将镜架置于两支30W日光灯的照射下,面对黑色消光背景, 用目视方法检测。
3)操作步骤:目视检查,镜架的表面是否光滑,镜架的色 泽是否均匀,镜架上是否有直径大于等于0.5mm的麻点、 颗粒和明显擦伤。
(2)眼镜片的外观质量检测
1)检测标准:依据标准GB10810中规定,在以基准点为中心, 直径30mm的区域内,及对于子镜片尺寸小于30mm的全部子 镜片区域内,镜片的表面或内部都不应出现可能有害视觉 的各种疵病。
齐,装配后不松动,无明显隙缝。双光眼镜两子镜片几何 形状应左右对称,直径互差不得大于5mm。 (3)金属框架眼镜锁接管的间隙不得大于5mm。 (4)配装眼镜的外观应无崩边、焦损、翻边、扭曲、钳痕、 镀(涂)层剥落及明显擦痕。 (5)配装眼镜不允许螺纹滑牙及零件缺损。 (6)配装眼镜无割边引起的严重不均匀的应力存在。
(3)拉丝松紧度检测:
1)检测方法:利用手工加持方法检测。 2)操作步骤:左手拿住镜架,右手拇指和食指加持镜片。
装配眼镜的检测课件.ppt

2.转动顶焦度测量手 轮,直至能清晰看到 由明亮短线组成的圆 筒形光斑。
3.调节镜片工作台 的高低和左右移动 镜片,使被测镜片 的光学中心位于目 镜分划板中心。
第9页,共60页。
4.打开镜片压紧圈 导杆的按钮,使固
定镜片的接触圈压 紧镜片。
2、测量步骤:
(1)用经检验合格 的焦度计,确定 镜片的光 学中
心,
并标
记。
(2)依据基准线 法或方框法,确定 两镜圈几何中心。
第19页,共60页。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3)经左右两镜 片光学中心做 平行于镜圈几 何中心连线的 平行线。
(4)用直尺或 游标卡尺,测 量两镜片光学 中心水平方向 的距离,即为 光学中心水平 距离。
第16页,共60页。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A)
镜圈大小
DBL(鼻梁)
镜架 高度
h1
A
h2 B
中心
水平线
第17页,共60页。
二、测量
(一)测量光学 中心水平距离
(二)测量光学 中心垂直互差
(三)注意事项
第18页,共60页。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1、测量的仪器及工 具:焦度计、直尺
或游标卡尺、标记 笔
5.转动顶焦度测量 手轮及柱面散光轴位 角测量手轮,使:某 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 晰,
读出顶焦度读数为 M1。相对应的轴位 读数为AX1。
6.转动顶焦度测量手
轮,使另一方向筒形
光斑最清晰,读出顶 焦度读数为M2。相对 应的轴位读数为AX2。
7.写出结果:
第10页,共60页。
医学验光配镜常规

以光心为中心,直径30mm内不得有内在缺陷,表面光洁、 不允许有桔皮、起浪等。
金属架常见标注含义
标注 含义 解释
GP镀金 Golden Plating
GF 包金 Gold filled
TITANIUM 钛元素
Ti--Ti-P-100%--Ti
钛100%
纯钛镜架 90%, 主体为钛,全
B--Titanium B钛合金 纯钛、白金、铝等组成
NONICKEL 无镍 镜架材料中不含镍
贝数多在50以下。 注:折射率越高,玻璃镜片越重。
树脂镜片
属有机材料,最大特点是重量轻、抗冲击性强、着 色性好。最大缺点是硬度低、易变形、比玻璃片 厚。
热固性::CR-39,模压浇铸成型 热塑性:PC、PMMA,注塑成形。 矫正视力用镜片多用CR-39。
CR-39
1942年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化学家的一系列聚合 物中的第39号材料。
水晶镜片
水晶是一种天然透明的石英结晶体,主要成份是 二氧化硅。
优点:硬度高、耐高温、耐摩擦、不易潮湿。 缺点:较重、加工困难,多含杂质,易致眩光。 现己逐渐淘汰。
偏振光片
光线在前进方向的垂直面上的各个方向上振动, 易致眩光。如果振动只限于某一确定 方向, 这种光叫平面偏振光。
由聚乙烯醇加碘构成。 经测试偏振光镜片能滤除99%乱反射光,96%
医学验光与商业验光的区别
医学验光是在客观验光的基础上,兼顾双眼的 协调性,进行精细的主观验光。它不仅仅是验 出一个度数,而是在综合考虑戴镜者眼部健康、 屈光状态、睫状肌调节功能、视功能、双眼平 衡、和顾客既往戴镜习惯等给戴镜者一个合理 的配镜处方和进行视功能保健的科学指导。验 光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使用药物辅助。
眼镜装配与维修(2)

眼镜装配质量现状
据国家质量监督局03、04年抽查结果,大 多数地区装配眼镜合格率不足70%.全国部 分中小城市、地区,不足30%.
由此可知,不计其数的小店或个体店验 配眼镜质量可想而知!
简介
眼镜装配一般操作程序
装配与镜架关系:
---------常见镜架款式设计特性
----------不同镜架加工装配特点
方法: 使用各种调校工具进行调校.
装配与镜片的关系
-----不同种类镜片特点 -----镜片加工装配特点
镜片材料装配要求
玻璃镜片:重、脆、易碎。 装配仅适用于全框架。 树脂镜片(CR-39 ) 重量轻、抗冲击性强、硬度低、易变形、比玻璃
片厚。 装配适用于各类镜架
特殊镜片的装配要求
因镜片要钻孔固定,镜片边缘要抛光处理。
钻孔孔位大小要适,过大易松、过窄易致镜 片撑破出现裂痕。
装配要左右对称、平衡。镜架使用时受力支 点主要在镜片上,故易导致镜片破裂。
装配后整形要求
装配完毕后由于镜片内应力不均的作用,镜架常常 变形,要对眼镜进行必要的整形调配,保证镜架在加 工后各部位的均衡性和对称性。
长,更有甚者,新架两边螺丝不对称,一为 “+”字,另一为“-”。
如使避免装配失误
做错、做反左右眼镜片,货不对板等? 加工装配流程如何控制装配失误?
眼镜维修
镜架、镜片常见质量问题 维修方法
镜架质量问题与维修处理
焊接点脱焊:保质期内更换;焊接, 电镀层褪色:保质期内更换;重镀色 螺丝滑牙:螺丝母加固、加粘胶 生锈:清洗、抛光
2. 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应基本相似且左右 对齐,装配后不松动,无明显隙缝,
双光镜两子镜片的几何形状应左右对称,直 径互差不得大于0.5 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测量双光镜的 第三节、 子片顶焦度和子片高度互差
一、定义 二、子镜片顶焦 度的测量 三、子镜片顶 点高度互差的 测量
一、定义
1、子镜片:利 用胶合或融合 的方法添加在 主镜片上的附 加镜片,或在 主镜片上根据 配镜要求具有 不同屈光力 的附加曲面。 2、子镜片顶点: 子镜片上边界曲 线之水平切线的 切点,若上边界 为直线,则该直 线之中点为顶点。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DBL(鼻梁) 鼻梁
镜架 高度
A B
中心
水平线
L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DBL(鼻梁) 鼻梁
镜架 高度
A B
中心
水平线
L
一、定义
3、光学中心水 平偏差:光学中 心水平距离与瞳 距的差值。 4、光学中心高 度:光学中心与 镜圈几何中心在 垂直方向的 距离。
6.在颞侧隐性 小刻印的下方 标有加光,例 如22,表示加 光为+2.25D。
7.用直尺检测镜 片装配的平整性, 4点隐性小刻印 是否成一直线, 如果左右眼的瞳 高是不一致的, 则左右眼的隐性 小刻印的直线应 该平行。
8.用测量卡测量镜 片加工后的左右 眼的瞳距和瞳高。 方法是将眼镜放 在测量卡上,镜 片的外曲面靠测 量卡,镜架的鼻 梁的中心对准测 量卡的斜线箭 头的中心,
配装眼镜的检测
配装眼镜的检测
第一节、用顶焦度 计测量眼镜的顶 焦度和轴位 第二节、光学中心 水平距离和垂直 互差的测量 第三节、配装眼镜 棱镜度及棱 镜底向的检测
第四节、测量 双光镜的子片 顶焦度和子片 高度互差 第五节、外观 检查
第一节、 第一节、用顶焦度计测 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
一、学习目标 了解顶焦度计 的工作原理, 掌握顶焦度计 测量眼镜镜片 顶焦度和轴位 的操作步骤
5、光学中心垂 直互差:两镜 片光学中心高 度的差值。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DBL(鼻梁) 鼻梁
镜架 高度
A
h1
h2 B
中心
水平线
二、测量
(一)测量光学 中心水平距离 (二)测量光学 中心垂直互差 (三)注意事项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1、测量的仪器及 工具:焦度计、 直尺或游标卡尺、 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用经检验合 格的焦度计,确 定镜片的光 学中心, 并标记。 (2)依据基准 线法或方框法, 确定两镜圈几何 中心。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可以依镜片下 缘或者上缘水 平切线作为参 照线进行测量。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国家标准
0.25~ 1.25~ 2.25~ 垂直方向顶焦 0.25~ 1.25~ 2.25~ ≥8.25 1.00 2.00 8.00 度绝对值 D 光学中心垂直 ≤3.0 互差 mm ≤2.0 ≤1.0 ≤0.5
二、学习内容
(一)顶焦度计结 一 顶焦度计结 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普遍使用的 顶焦度计大致有 三种:直视式顶焦 度计、投影 式顶焦度计 及电脑焦度计。
下面以直视式 顶焦度计JDY1型为例进行 介绍。
顶焦度计的光学系 统与工作原理:图41-1为顶焦度计的光 学系统图。
1,光源;2,滤色片;3, 移动分划板;4,准 直物镜;5,置片座;6, 被测镜片;7,物镜;8, 固定分划板;9,目 镜
二、判断
对于无设计棱 镜度的镜片, 可在焦度计上 定中心,再在 坐标图上找出 光学中心与设 计基准点 的偏差。
光学中心允差= 1+0.25/F 进行考 核。 1mm 1mm为测量半径, 棱镜允差为 0.25△,F为顶焦 度(D)
二、判断
光学中心与棱镜 度的允许偏差 (国标)
三、注意事项
棱镜处方的常 用标记方法: 360度法 360度法 四个基本向 度联合的标 记法 如标记法不 同,通过计 算换算成统 一
三、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测量
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直 尺或游标卡尺、 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依据基准线 法或方框法, 确定两镜圈几 何中心。 (2)分别过 左右两子镜片 顶点做镜圈几 何中心连线的 垂直线。
(3)用直尺或 游标卡尺,分 别测量两子镜 片顶点到镜圈 几何中心连线 的距离。
(4)两距离 之差即为子镜 片顶点高度互 差。
1、测量的仪器 及工具:焦 度计、直尺 或游标卡尺、 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用经检验 合格的焦度计, 确定镜片的光学 中心,并标记。 (2)依据基准 线法或方框法, 确定两镜圈几何 中心。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3)经左右两 镜片光学中 心做镜圈几 何中心连线 的垂直线。 (4)用直尺 或游标卡尺, 测量两镜片光 学中心垂直方 向的距离,即 为光学中心垂 直互差。
第二节、配装眼镜棱镜度 第二节、 及棱镜底向的检测
一、测量 二、判断 三、注意事项
一、测量
(一)望远式焦度 计测量 1、选择合格的焦度 计,做好准备。 2、在镜片台上调整 镜片,使镜片的 棱镜度测量点在 镜片支撑圈 中心位置, 固定。 3、调整手轮,使 移动分划板清晰成 像在固定分划板上, 即测量。移动分划 板的中心偏离十字 线标尺的角度及距 离即为镜片棱镜的 基底方向和棱镜度。
(五)注意事项 五 注意事项 1.每次测量前必 须调整目镜视度, 使其适应测量人员 眼晴的屈光状态。 2.测量者的眼睛 有散光时,必须戴 上自己的校正散光 的眼镜,然后 再进行测量工作。
3.确认顶焦度计 的零位。 4.测量时,必须 将镜片光学中心位 于顶焦度计的光轴 上,特别当测量球 柱镜片时更应注意, 否则所测的轴位误 差会较大。
右眼镜片的十字线 对准的测量卡上的 数值为右眼瞳距, 左眼镜片的十字线 对准的测量卡上的 数值为左眼瞳距。 十字线对准测量卡 上的0高度后,眼 镜圈的内侧对准的 高度数值为镜片的 瞳高。
9.有些测量卡上 没有瞳高线的 测量,则可以 用直尺测量左 右眼的瞳高。 10.检验镜片是 否加减反射膜。
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
国家标准 子镜片顶点位 于主片几何中 心下方 2.5~5mm 2.5~5mm 子镜片顶点 垂直方向互 差≤1mm
练习1 练习1
配镜处方: OD:-5.00DS, OD: 5.00DS, OS:-5.75DSOS: 5.75DS1.00DC×45; 1.00DC×45; PD=60mm,实测 PD=60mm,实测 其光学中心水平 距离为62.5mm, 距离为62.5mm, 光学中心垂 直互差为1.2mm, 直互差为1.2mm, 这副眼镜的光 学中心水平互 差及光学中心 垂直互差是否 符合国家标准?
(二) 自动焦度计测量
1、选择合格的 焦度计,做好 准备。 2、在镜片台上 调整镜片,使 镜片的棱镜度 测量点在镜片 支撑圈中 心位置, 固定。 3、屏幕上显示 的棱镜度与角度 即为镜片的棱镜 度和基底方向。
二、判断
具有设计棱镜度 的镜片,由生产 者指明设计基准 点的位置。单光 镜片为半径1.0mm 镜片为半径1.0mm 的圆,对于多焦 点镜片为上下各 为0.5mm,左 0.5mm,左 右各为1.0mm 右各为1.0mm 的矩形。 将标称棱镜度分解 为水平和垂直分量。 若棱镜度为: A △θ 水平分量: Px=Acos θ 垂直分量: Py=Asinθ
光学中心水平偏 差=实际值-PD 实际值国家标准
0.25~ 1.25~ 2.25~ 4.25~ 水平方向顶焦 0.25~ 1.25~ 2.25~ 4.25~ ≥6.25 2.00 4.00 6.00 度绝对值 D 1.00 6.0 4.0 3.0 2.0 光学中心水平 9.0 允差 mm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练习2 练习2
一副双光眼镜, 装配后测得子 镜片顶点高度 互差为2mm, 互差为2mm, 2mm 此眼镜子镜片 顶点高度互差 是否 符合国 家标准? 不符合 国标:子镜 片顶点垂直 方向互差 ≤1mm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质量检测
一、学习目标 掌握渐进多焦 点镜片的检测 方法和要求。
二、操作步骤 1.在镜片上点 出隐性小刻印 (对日光灯看, 一点在鼻侧一 点在颞侧,相 距 34mm)。
(四)带有球柱面 带有球柱面
镜片眼镜顶焦 度及轴位的测 量步骤
1.将被测眼镜镜 片置于顶焦度计 的镜片工作台上 (先测右镜片, 后测左镜片)。
2.转动顶焦度测 量手轮,直至能清 晰看到由明亮短线 组成的圆筒形光斑。 3.调节镜片工作 台的高低和左右移 动镜片,使被测镜 片的光学中心位于 目镜分划板中心。
2.将镜片的外曲面 对镜片测量卡(镜腿 朝上),将镜片上的 隐性小刻印的位置 对准测量卡上的小 刻印的位置,画出 配镜十字线、远用 参考圈、近用参考 圈、棱镜参考点。
3.在远用参考圈 中测量远用屈 光度。 4.在棱镜参考点 测量棱镜度, 特别注意垂直 方向的左右镜 片的棱镜度 的差异量。
5.在鼻侧的隐 性小刻印下核 对商标和镜片 的材料,折射 率1.6的材料 在商标右侧有 6的标记。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3)经左右两镜 片光学中心做 平行于镜圈几 何中心连线的 平行线。 (4)用直尺 或游标卡尺, 测量两镜片光 学中心水平方 向的距离,即 为光学中心水 平距离。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可以依镜片下 缘或者上缘水 平切线作为参 照线进行测量。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使被测眼镜的右 镜片(或左镜片)的 光学中心与顶焦 度计的光轴重合。 2.打开固定镜片 接触圈的导杆按 钮,使固定镜片 接触圈压紧眼镜 镜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转动顶焦度测量 手轮,直至能清晰观 察到移动分划板像。 4.读取顶焦度值, 即为眼镜镜片的顶焦 度。
如图4-1-3所示的 位置对应的镜片 的顶焦度读数为1.50D。 此主题相关图片 如下: 5.分别记录眼镜 左右镜片的顶焦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