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鉴赏之欧美自由主义电影鉴赏

合集下载

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主义:好莱坞电影中的主角通常都是一些个人英雄主义者,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奋斗,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

2.自由意志: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强调个人选择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命运。

3.自由市场: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自由市场的理念,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人奋斗的精神,认为自由市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4.民主精神:好莱坞电影中经常赞扬民主制度和社会公正,强调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去参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反对权威: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反对权威和强权的情节,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和侵犯。

总之,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独立和奋斗精神,反对权威和强权,追求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制度。

这些价值观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应用,也影响了全球观众对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世界艺术鉴赏之欧美自由主义电影鉴赏

世界艺术鉴赏之欧美自由主义电影鉴赏

世界艺术鉴赏之欧美自由主义电影鉴赏张成果作品自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文化发展,时代变迁。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导演或作者借助新科技的表现形式,并且导演把自己的思想融入电影中。

这样一来,电影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导演要传达的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

自由是什么?自由主义又是什么?自由作为人的基本人权之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人类神圣不可侵犯的。

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信仰自由等等。

与自由相对的是专制,专制只会压制自由,专制只会压制人性,专制只会产生暴政。

任何文化任何文明只有在自由之中,才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专制的存在必将毁灭文明毁灭艺术。

那么,当自由主义与电影这门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自由借助电影表达自由的思想,对自由的追求,反对专制,反对独裁。

从电影产生到现在,百年的电影史中,产生了太多太多的优秀的自由主义电影,这些电影净化灵魂,启蒙思想,呼唤人性。

下面我们举出几部经典的影片来赏析,去寻找自由的真谛,去寻找真善美。

1《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展现的是一种坚持,一种追求,一种对希望的坚持,一种对自由的追求。

正如里面一句台词所说“有一种鸟是管不住的,因为他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的是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被污蔑谋杀前妻,被判入狱。

可能余生都将在此度过,可能自由是那么遥不可及。

但他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

该片讲述了他如何坚持如何用了19年的时间逃离监狱的故事。

《肖申克的救赎》剧情可谓是完美无缺,片中多处运用对比,安迪与那个老头布鲁斯形成的对比可谓是最为强烈。

片中台词所说:“肖申克监狱,开始你狠它,接着你适应了它,日子久了,你开始依赖它。

”布鲁斯就是这样,50年的监狱生活已经彻底将他体制化,当他刑满释放,当他离开肖申克监狱,他不再适应外面的世界,自由对他而言,已经什么都不是。

欧美影视文化鉴赏

欧美影视文化鉴赏

欧美影视文化鉴赏摘要: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的是视听享受,电影也已经离不开音乐,课想而知音乐在电影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

音乐可以帮助电影表达其自身无法百分百呈现给观众的某些元素。

电影开始是作为一种技术发明,后来才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

以此最先出现了无声电影。

而有声电影的出现首先使电影艺术不再是纯视觉艺术了。

关键词:电影音乐无声电影卓别林有声电影阿甘正传卓别林出生在英国,早年作为一名马戏团演员曾出过名,后来加入美国电影事业,把杂耍式的表演风格特点带进电影。

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喜剧电影,多是由插科打诨、滑稽胡闹的场景构成,充满了噱头、滑稽和粗俗的娱乐。

卓别林的伟大贡献在于通过其卓越精湛的表演艺术,提高了喜剧片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把当时这一专注于滑稽、逗乐的题材创作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层次,即表现人类的感情和人生的故事,表现人的种种喜怒哀乐的心理活动和经历的遭遇命运。

卓别林喜剧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充分重视表演的作用。

他认为人体动作在喜剧电影中同样具有特写表演(指目光表演)的动人魅力,故而多使用全景。

“因为我演戏的时候,我的腿和我的脚、我的脸,一样都在表演。

“为美国喜剧风格的电影乃至歌舞片创作奠定了愉悦的观赏基础和创作目标。

《淘金记》(1925):19世纪末期阿拉斯加一带淘金工人的辛酸和淘金梦的破灭。

《城市之光》(1931):流浪汉的见闻遭遇和伤感爱情。

《摩登时代》(1936):工业时代“人的异化”卓别林所塑造的小人物,不仅仅是为了博人一笑,更重要的是卓别林想努力表现人的尊严,内心的悲哀、伤感、苦涩、同情、爱恨等感受。

这些作品均具有主题悲伤、形式幽默的特点。

这些优美的悲伤使喜剧片创作从单纯的滑稽表演经历了性格刻画再到典型刻画的发展阶段。

卓别林的电影绝大多数是以默片形式拍摄的,以视觉表现为主,将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来经营。

这是其创作的重要特点。

欧洲电影的独特之处艺术和思想的完美结合

欧洲电影的独特之处艺术和思想的完美结合

欧洲电影的独特之处艺术和思想的完美结合欧洲电影的独特之处:艺术和思想的完美结合欧洲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深受观众喜爱。

在欧洲电影的世界中,艺术与思想如同双子星般相互辉映,共同构建着一个富有深度和内涵的电影艺术殿堂。

本文将从欧洲电影的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两个方面,探讨欧洲电影独特之处展现在什么地方。

一、艺术表现1. 多样化的电影风格欧洲电影以其多样化的电影风格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传统的剧情片、悬疑惊悚片,还是实验性的艺术片,欧洲电影工作者往往敢于突破传统的框架,勇于创新并追求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2. 独特的视觉风格欧洲电影普遍注重影像的表达,通过精湛的镜头运用和独特的构图手法,将电影与艺术完美融合。

欧洲电影从不怕冷场,善于运用静态画面、长镜头等手法来营造悬念、展现情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紧密结合的音乐与画面欧洲电影往往以音乐与画面的紧密结合而受到赞誉,音乐成为了电影的灵魂。

欧洲导演们擅长通过配乐来增强影片的表达力,音乐与影像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为电影注入了深邃的情感。

二、思想内涵1. 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欧洲电影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探索是其独特之处。

欧洲电影创作了许多引人思考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讲述人性的故事,揭示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观众在观看欧洲电影时,常常能够被引导思考起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2. 对社会问题的探索欧洲电影以其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而受到认可。

许多优秀的欧洲电影刻画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贫富差距和战争等问题,勇敢地探讨并呈现出真实的社会现象。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探索,使得欧洲电影具有很强的社会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对历史与文化的演绎欧洲电影对历史与文化的演绎同样是其独特的一面。

不同国家的欧洲电影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观众能够通过电影感受到欧洲不同国家的独特魅力和风情,拓宽了观影的视野。

总结欧洲电影以其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上的独特之处而备受关注。

无论是在艺术表现上的多样化、视觉风格的独特性,还是在思想内涵上的深刻探讨和社会问题的敏感度,欧洲电影都在追求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展现出独具魅力的电影艺术风貌。

终版欧美电影赏析.doc

终版欧美电影赏析.doc

从《美丽心灵》的约翰·纳什看西方文化《美丽心灵》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内潜心研究,在妻子的帮助下顽强克服妄想型分裂症并取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

影片开头,当一位导师在做演讲的时候,约翰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眼神躲躲闪闪;后来的茶会上对素不相识的人出言不逊可以看出纳什并不擅长或者说完全不会与人打交道的。

纳什总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为数字着迷。

但同时纳什身上也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对数学的疯狂热爱,深沉的爱恋,顽强不屈的意志。

数字狂热。

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时,曾获得著名的卡内基奖学金,影片开头的茶会中,纳什在摆弄桌子上的玻璃杯,光线透过玻璃杯在桌子上投射出复杂而又美丽的光线,当然,这是我们平常人的想法,当折射光线有桌面转到一位学生的领带上并在一个特殊的角度使领带发出特殊的光彩,但那时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从这里可以看出你的领带有多差。

”纳什对数学的热爱早已使他忘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些常识。

纳什由于不被周围的人接受,于是就创造了一个室友,陪伴他、安慰他,纳什的博士论文希望能创造出一个完全的原创理论,可是屡试屡败,纳什几近崩溃,但是纳什的室友却陪他一起疯狂,缓解压力,这是他精神分裂症的开始。

之后,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John Nash和一班同学坐在学校的酒馆里喝啤酒,这时,进来了三个女孩,其中一个是特别漂亮的金发美女,当其他人在评头论足、跃跃欲试的时候,Nash迅速在脑海里设计出了一个唯一能确保成功约到这个美女的公式,可他并不付诸实施,而是飞奔回寝室,将其写在了玻璃窗上。

这是博弈论的开始,也是纳什辉煌成就的初始。

笨拙恋爱。

创造出博弈论的纳什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惠勒实验室,击败了曾经羞辱过他的竞争对手--马丁。

纳什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同时也开始担任麻省理工的教学工作。

同时,由于纳什难以与人交流,我几乎认为这样的纳什可能要孤独终老了,可是一位名叫艾丽西亚的女子却从容地走进了他的生命里,当纳什因窗外的噪音而关上教室所有的窗户,使教室内闷热无比时,艾丽西亚却打开窗户和施工人员商量后,噪音消失了。

英美电影赏析

英美电影赏析

英美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电影之一,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电影系列和单集电影。

英美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视觉效果吸引了全世界的观众。

英美电影的鉴赏方法与其他电影基本相同,包括注意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画面构成、音乐、对白等方面。

不过,英美电影有一些独特的风格和特点,需要注意。

英美电影的故事情节通常比较复杂,注重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

英美电影中的人物通常具有丰富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并且在故事的发展中发生着深刻的转变。

英美电影的画面构成和音乐也十分出色,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总的来说,英美电影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艺术形式,拥有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欧美经典影片赏析论文

欧美经典影片赏析论文

《The reader》论爱情与人性欧美爱情大片中有很多经典之作,例如《罗马假日》,《泰坦尼克号》,《美丽人生》,《廊桥遗梦》,《魂断蓝桥》,《乱世佳人》,《人鬼情未了》,《西雅图未眠》等等。

在这些爱情影片中,有些是全篇由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所主宰,这类电影往往轻松,惬意,往往反映了某个时期人们对纯真的爱恋的渴望,对幸福平静生活的期待。

也有最后以悲剧收尾的,更多的则是把电影的背景设置在某个特有的时代或者事件里,以爱情在一段背景下与另外某种力量相比下的苍白无力作为冲击,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省。

例如《美丽人生》这部电影虽然主要以主人公,那位犹太人父亲的乐观开朗的性格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线索,但把这样一个人物安排在二战时期,突出战争的残酷无情,也更加烘托出主人公的乐观的性格,从而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反思。

《生死朗读》也是类似属于这样风格的电影。

《The Reader》在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荣获了四个奖项,最佳女主演,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以及最佳艺术指导。

其中,Kate Winslet在她获得六次奥斯卡奖项提名后终于首次获得了最佳女主演这一奖项,她本人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女演员,成功演绎了多个性格饱满而丰富的角色,如《泰坦尼克号》,《身为人母》,《天堂造物》等等,她在《The Reader》里面的表演也无可挑剔,塑造了一个内心简单而又内敛的战犯。

这部电影的译名为《生死朗读》,我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充满色彩的名字,因为这部电影带给我们最纠结与冲击的部分并不是生与死,而是爱情与人性。

电影采用倒叙,以汉娜与迈克的忘年恋为线索,为后来汉娜在法庭上所接受的审判以及及迈克内心的挣扎作了扎实的铺垫。

两人相处的过程中,汉娜对迈克如对孩子般的挚爱以及她敏感而略有纯真的性格使这个角色带有神秘色彩,所以后来,当汉娜突然失踪并作为一个战犯的身份出现在法庭上的时候,观众会觉得震惊,却没有过多的突兀。

她对战争没有太多的理解,她成为战犯的原因只是简单的因为她对自己工作职责的坚守。

从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看美国自由主义女性思想

从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看美国自由主义女性思想

68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 Review由美、意联合完成的影片《托斯卡纳艳阳下》,是主要针对女性的新观念而打造的,作品从女性的立场,抒发了独立女性对感情等方面的态度。

这部影片由同名小说《托斯卡纳艳阳下》改编而成,其中的热点在于作者对女性主义立场的肯定,用电影这种特殊媒介形象的塑造出独立女性的榜样。

导演利用小说的巨大影响力顺理成章实现了影片的推广;通过人物的完美演绎,表现了美国女性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活压力,淋漓尽致的再现了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以及对美式女神观念的推崇。

一、 主人公自由女性思想的形成背景影片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托斯卡纳,具有西方文艺复兴发源地之称的佛罗伦萨是这个地区的首府。

在托斯卡纳到处洋溢着意大利人开放的生活激情,使这个带有古典文艺色彩的城市呈现出别样的风情。

这里的建筑均年代久远,如教堂、广场等,乡村山路绵延、绿光遍野,同时还种植着大面积的罂粟花,给这个本来平定安宁的地方增添了几分神秘。

在这部作品中注重表现对爱的坚持。

影片美丽大方的女主角邂逅了许多异性朋友,但结局均不尽人意。

有一次她满怀憧憬买下了乡间的一座房子,希望用此作为自己的婚房,并且希望有爱的奇迹出现,然而现实却让她大失所望。

[1]经过一次又一次婚姻的挫折,使女主角变得异常沮丧,且情绪波动较大,但她并没有放弃,通过对自身的调整终于找到了方向,实现了追求自我幸福的梦想。

此时的心情可用影片中的台词进行表达,即每一个人在生命中会遇到无数的机遇,然而只需把握其中之一就足矣。

加之影片的女主角选用了当时颇具名气少女明星黛安·莲恩进行饰演,演员对女作家的塑造采用朴素的风格,即在饰演工程中演员通常情况下不用进行化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表现出微量的古板色调,然而在这平静的外表里面却拥有着火一样奔放的热情。

用这种矛盾性的塑造使人物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生活的挫折给女主人公增添了一丝的忧伤,然而热情的托斯卡纳人帮其修复心情,一个热情、阳光的女作家又回到人们的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艺术鉴赏之
欧美自由主义电影鉴赏
张成果作品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文化发展,时代变迁。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导演或作者借助新科技的表现形式,并且导演把自己的思想融入电影中。

这样一来,电影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导演要传达的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

自由是什么?自由主义又是什么?自由作为人的基本人权之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人类神圣不可侵犯的。

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信仰自由等等。

与自由相对的是专制,专制只会压制自由,专制只会压制人性,专制只会产生暴政。

任何文化任何文明只有在自由之中,才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专制的存在必将毁灭文明毁灭艺术。

那么,当自由主义与电影这门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自由借助电影表达自由的思想,对自由的追求,反对专制,反对独裁。

从电影产生到现在,百年的电影史中,产生了太多太多的优秀的自由主义电影,这些电影净化灵魂,启蒙思想,呼唤人性。

下面我们举出几部经典的影片来赏析,去寻找自由的真谛,去寻找真善美。

1《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影片展现的是一种坚持,一种追求,一种对希望的坚持,一种对自由的追求。

正如里面一句台词所说“有一种鸟是管不住的,因为他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的是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被污蔑谋杀前妻,被判入狱。

可能余生都将在此度过,可能自由是那么遥不可及。

但他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

该片讲述了他如何坚持如何用了19年的时间逃离监狱的故事。

《肖申克的救赎》剧情可谓是完美无缺,片中多处运用对比,安迪与那个老头布鲁斯形成的对比可谓是最为强烈。

片中台词所说:“肖申克监狱,开始你狠它,接着你适应了它,日子久了,你开始依赖它。

”布鲁斯就是这样,50年的监狱生活已经彻底将他体制化,当他刑满释放,当他离开肖申克监狱,他不再适应外面的世界,自由对他而言,已经什么都不是。

最后他选择了自杀。

但安迪渴望自由,他知道自己是那只鸟,他属于自由,属于外面的世界。

19年的时间,每天都要在墙上打洞,只有热爱自由的人才会这么不懈。

监狱是如此黑暗的地方,但他把黑暗的肖申克变成了“游乐园“,他给狱友带去了欢乐,带去了希望。

记得影片中有一处,当肖申克的监狱的广播里,传来《费加罗的婚礼》时,广场上所有的犯人抬头仰望,那一场景让我难忘让我感动,他们在倾听希望之声,自由之声。

音乐的力量触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触到了;;;;;,
必将成为经典,啊,久违的自由,自由重见天日。

2《窃听风暴》
故事发生在高压专制下的东德时期,一位剧作家德瑞曼,因为“可疑“被国安局派人跟踪窃听,负责窃听任务的是卫斯勒上尉。

剧作家德瑞曼及他的朋友们一群真正的艺术家,有社会道德的知识分子。

卫斯勒窃听这位剧作家,他听到”高层“领导逼那位女表演艺术家性行为,他听到了雅斯卡的死,他听到了《献给好人的奏鸣曲》,他流泪了,就像德瑞曼那句台词所说的:”列宁听完贝多芬的《激情奏鸣曲》后说,如果我一直听这首曲子,革命就不可能完成“。

是啊,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是其中的善唤醒了卫斯勒的良知。

卫斯勒本是专制体制的鹰犬,是刽子手,但他变了,是他帮助了德瑞曼这些人。

卫斯勒的改变是必然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是情感的动物,无论卫斯勒是怎样的服从党和政权,但当人世间的爱走进了他的内心,光明照射黑暗,那么他那颗冰冷的心只会追寻善的足迹。

换句话说,因为他是人,情感的人才会改变。

看完这部影片,久久不能释怀,除了感动和震撼,还有对自由的不离不弃,高呼自由万岁。

当听完《献给好人奏鸣曲》时,卫斯勒的眼泪,仅仅是音乐的力量吗?不,是善的力量。

那位女艺人虽死,但卫斯勒一直在拯救他们,不,他在拯救自己,拯救自己的良知。

3《希特勒的男孩》
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男孩费德烈不听从父亲的劝告,为了有好的未来,执意要去希特勒学院。

来到这里之后,他很兴奋他喜欢这里的一切,认为这里可以帮他实现梦想,全国优秀的拳击手。

在这里他认识了另一个男孩名叫艾勃赫特,一个爱诗爱文学的男孩,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艾勃赫特的人文气息,不喜欢暴力和尊重生命与那里的一切是格格不入的,学校的教育只会效忠领袖。

直到有一天,学校命令这些学生上山射杀俘虏,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只是苏联孩子,死在艾勃赫特面前。

艾勃赫特崩溃了,发疯得奔跑在雪地里,生命的死亡在学校的师生看来,习以为常,因为他们是俘虏。

但死亡却震碎了艾勃赫特的心,艾勃赫特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小时候,我梦想着是从恶魔手中拯救公主的骑士,而我却成为了恶魔,屠杀俘虏是可耻的。

”因为这篇文章,他受到了惩罚,被要求送到东线战场。

在法西斯统治下,人性被压制,人民被洗脑,自由的思想是被压制的。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他选择了死亡,在那彻骨的河水里,他渐行渐远。

艾勃赫特的死是必然的,因为他看透了这吃人的体制,这个疯狂的国家。

死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死是一种解脱。

艾勃赫特的死,唤醒了菲德烈。

一心想着打倒对手,成为优秀拳击手的他,在那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本可以获胜,但最后他放下了拳头,或许是他已经明白了爱和善,或许他感觉到好友在看着他,看着他远离暴力。

菲德烈的失败,没能给学校带来荣誉,他被学校开除。

被赶出学校那一天,大雪纷纷,他走着,又回头看那所学校,那幅画面让人终身难忘,此时菲德勒的心,也许只有他自己懂。

菲德勒被开除之后,在学校门前凝望学校,这里其实没什么让他留恋的了,因为这里吞噬了他的挚友艾勃赫特。

艾勃赫特被冰冷的水吞噬,他不属于那个时代,他的离开太突然,但他永远站在自由的制高点。

得知艾勃赫特将要离开,两人紧紧抱在一起。

在那个没有人性的时代,却有一份真挚的友情存在,向艾勃赫特和菲德勒致敬。

无论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窃听风暴》和《希特勒的男孩》,他们都生活在专制的体制之下,他们渴望自由,追求幸福。

但他们又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不,是逃脱不了体制的毒害。

正如《窃听风暴》里,那位女艺人对德瑞曼所说:“我不需要这个体制吗,他们可以毁了它,他们决定我们演什么?谁来演?谁有负责导戏?”没错,在专制社会里,人人都是专制的产品,没有自由,没有善,没有爱,没有尊严。

但这三部电影虽然题材不同,剧情不同,但他们歌颂的是自由,爱,善,还有生命。

这也许就是自由主义电影的灵魂。

下面,我想用法国一位诗人关于爱的诗是结束这篇文章:
九月的这一天,洒下蓝色的月光
洋李树下一片寂静
轻拥着,沉默苍白的吾爱
偎在我怀中,宛如美丽的梦
夏夜晴空在我们之上
一朵云攫住了我的目光
如此洁白,至高无上
我再度仰望,却已不知去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