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合体的宋词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二十四节气的古诗1立春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唐·白居易《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唐·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南宋·张栻《立春偶成》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南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立春[当代]吴藕汀蔬菜非时价不赀,农家贪利俗难医。

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

雨水●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雨[唐]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惊蛰●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汉族。

字浪先(亦作阆仙)。

范阳(今北京附近)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古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二十四个特定时期,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农事活动和文化内涵。

古人常常通过诗词来吟咏这些节气,表达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以下是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古诗词:立春东风解冻百花香,万物开始春意长。

沐浴轻风阳光里,阳春早占一方位。

雨水雨水时见凉瓢卷,又把春来泼洒看。

燕子南归燕子去,候春花开又一番。

惊蛰惊蛰蛰虫惊跳动,阳春一霎热生活。

雷声轰隆春已到,春雷惊蛰预春来。

春分春分清明植树栽,绿树百花映春环。

年年俏雨情无夜,自有春风丽影还。

清明清明柳絮飘花瓦,青山白水唱春歌。

清明宿雨方多景,千树万花自净过。

谷雨谷雨桃花已吐丝,乡音陌底唤丰骥。

归雁北去谷雨里,望中林雨似蚁行。

立夏立夏待财应明日,炎黄基业出农衷。

判断农时须亨献,勤耕廉俭事和同。

小满小满微气暖蛰伏,农人饲牛应卸辕。

谷黍登场称稻禾,满地江南花步姻。

芒种芒种补种遍种风,五谷千秋一妙中。

人家户户预灾荒,祈求丰收聚都红。

夏至夏至落盘新岁时,天焰孑遥日影微。

人时草木咸下颌,定叶青阳四奸依。

小暑炎炎三伏始,王师东征稳甲子。

夏日小暑窗前燥,唤醒鱼龙亦翩翩。

大暑大暑水亏蔚凉风,日影南来大气浓。

绵糜草树烦热事,热意盛时酷热空。

立秋立秋光难值文姿,想我独愁下一辞。

登朝问事秋风起,全缕垂杨庐山齐。

处暑处暑暑除虑万忧,寒食寒衣两未收。

待到木花晨风至,我为朱颜醉晚秋。

白露白露小暑瑕夏过,节月罗星有变周。

霜华冰雪秋风起,清露晦色深河楼。

秋分秋分分日月变巧,离分类秋事已卷。

到秋昼夜周时守,细看人间事分明。

寒露寒露露重覆轻露,围月山花红点墨。

蓬阁萦芳临碧水,冷萧新月弄云阁。

霜降霜降地轴已移昼,山头茅吹一篠移。

因含公子秋冬直,蓬泽离累各相思。

立冬立冬升日生玄冬,风色吹雨水气重。

众生尽得冬暖日,庭前寒雨水将松。

小雪小雪寒凝赤阳斜,滩热江寒动肯添。

巾花原可开边草,早晚冰消心指带。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一、立春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2、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3、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4、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5、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

——宋·梅尧臣《立春在元日》二、雨水1、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2、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

——清·赵熙《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3、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

——明·朱元璋《新雨水》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三、惊蛰1、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唐·韦应物《观田家》3、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4、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宋·苏辙《游景仁东园》5、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宋·赵蕃《闻蛙》四、春分1、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2、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3、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清·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4、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唐·徐铉《春分日》5、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宋·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五、清明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诗词

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诗词

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诗词二十四节气及相关诗词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春季——立春:2月3-5日交节;雨水:2月18-20日交节;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4月4-6日交节;谷雨:4月19-21日交节;夏季——立夏:5月5-7日交节;小满:5月20-22日交节;芒种:6月5-7日交节;夏至:6月21-22日交节;小暑:7月6-8日交节;大暑:7月22-24日交节;秋季——立秋: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9月7-9日交节;秋分:9月22-24日交节;寒露:10月8-9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冬季——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大雪:1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小寒:1月5-7日交节;大寒:1月20-21日交节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①②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③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④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⑤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二十四节气中的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中的古诗词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 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春风
〔清〕袁枚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其一
〔宋〕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二十四节气中的古诗词
24 雨 水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 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 生机盎然。
江南江北雪漫漫, 遥知易水寒。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唐〕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词文化】二十四节气吟集(词部,24首全,按春夏秋冬排序)

【诗词文化】二十四节气吟集(词部,24首全,按春夏秋冬排序)

【诗词文化】二十四节气吟集(词部,24首全,按春夏秋冬排序)【诗词文化】二十四节气吟集(词部,24首全,按春夏秋冬排序)满庭芳·立春西岭萌花,东郊放蕊,江南一夜春临。

山青水秀,碧翠漫从今。

北野桃红杏嫩,蹊径外、岸柳垂金。

听阡陌,莺歌燕舞,归雁绕琼林。

人生知苦短,晓霜鬓染,晚露眉侵。

莫辜负,无边风月诗心。

羁旅红尘倦客,觅幽境、寓意千寻。

兰香里,不追昨梦,把酒寄瑶琴。

注: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百字令·雨水远山蒙翠,看芳蕊蓄势,丛花将发。

一夜春风吹陌野,万紫千红开彻。

白练飘飘,蚌珠洒洒,乡国田园悦。

潇潇雨水,几多清靓润物。

草木萌动疏生,北回大雁,展翅云天阔。

獭祭肥鱼迎播种,景象欣荣情切。

乍暖还寒,柳梢绿小,溪涧叮咚说。

朦胧春意,又掀诗韵华页。

注: 1.清靓:洁净。

《汉书·王莽传下》:“乃庚子雨水洒道,辛丑清靓无尘。

” 2.乍暖还寒,柳梢绿小:宋·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 3.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荔子丹·惊蛰阵阵奔雷响彻天,春雨带微寒。

紫霄惊蛰渐回暖,黄鹂唱、唤醒懒虫眠。

田园锦绣绽新妍,燕子舞翩跹。

习习和风吹大地,逐耕忙、绿满山川。

注: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诗诗

二十四节气诗诗

二十四节气诗二十四节气,在四季轮回流淌,不曾虚度。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一轮四季,与你邂逅二十四次。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一期一会,映刻每一日的美与妙,不曾辜负。

一·【立春】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在生生不息的春风中,一年的序幕由此开启。

我们用一颗丰盈而善良的心,向着春意盎然的天地间走去。

立春丨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二·【雨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我们将要迎接的,不仅有温暖的晨曦,更是一场被东风吹来的,新的、充满生机的甘霖。

雨水丨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三·【惊蛰】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惊蛰,古称“启蛰”,预示着生命在这一刻重生。

春天的希望就在眼前,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

让我们且听风吟,且闻鸟语,邂逅最美的花开!惊蛰丨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四·【春分】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仲春之月”。

自此,进入春和日丽、万红千翠争媚时节。

好花不常看,好景不常在,趁着风和日丽出门踏青,莫要辜负了好春光。

春风丨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五·【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清明是为春天而来,它将蓬勃的生机暗自酝酿。

清明节,我们一起缅怀逝去的亲人。

24节气对应的诗词

24节气对应的诗词

24节气对应的诗词24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节气对应的诗词如下: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立春后五日》2.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出自元代王冕的《春寒》3.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出自宋代朱翌的《游玉泉》4.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出自宋代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6.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牡丹》7.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见莺三首》8.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出自宋代邵定的《缫车》9.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出自清代洪亮吉的《伊犁记事诗》10.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出自宋代叶适的《祷雨题张王庙》11.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出自唐代李频的《暮秋重过山僧院》12.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出自唐代徐夤的《萤》13.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出自唐代齐己的《城中晚夏思山》14.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出自宋代苏泂的《长江二首》15.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洞庭秋月行》16.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出自明代孙作的《客中秋夜》17.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

出自宋代释文准的《偈十二首》18.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出自唐代元稹的《赋得九月尽(秋字)》19.己亥十月六,早为立冬日。

出自宋代方回的《十月七日早起》20.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出自唐代徐敞的《虹藏不见》21.空囊投刺远,大雪入关迟。

出自唐代贯休的《送叶蒙赴举》22.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出自唐代杜甫的《至后》23.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

出自宋代无名氏的《望梅》24.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合体的宋词
篇一:二十四节气古诗
篇二:二十四节气”春天的诗词“
春天的诗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检查时间、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春雨水
1、春园即事唐王维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4、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春分
12、阮郎归宋欧阳修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清明
13、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14、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5、寒食/寒食日即事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
16、寒食寄京师诸弟唐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17、寒食夜/夜深唐韩偓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1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谷雨
19、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0、桃夭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1、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2、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
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3、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4、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5、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
26、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7、春日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28、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9、赏牡丹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0、牡丹唐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31、惜牡丹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