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合成苯酚国标
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卫生检测标准

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卫生检测标准序在卫生检测领域,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化学性质和潜在的危害性,对这些物质的检测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探讨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的卫生检测标准,并从多个维度剖析其价值和意义。
一、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的基本介绍1. 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在卫生检测中,苯酚(C6H5OH)、甲酚(CH3C6H4OH)和邻仲丁基苯酚((CH3)2CHC6H4OH)常常被提及。
它们都是羟基苯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
苯酚在工业上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甲酚主要用于防腐和杀菌,而邻仲丁基苯酚则被广泛应用于日化和医药行业。
2. 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的主要用途在卫生检测标准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的主要用途。
这有助于评估其潜在的暴露途径和危害程度。
苯酚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防治,甲酚主要用于木材防腐和消毒,而邻仲丁基苯酚常见于个人护理用品和医药产品中。
二、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的卫生检测标准1. 国际卫生检测标准组织的相关标准国际卫生检测标准组织(ISO)发布了多项关于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的检测标准,涵盖了从采样和检测方法到限量要求的全方位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并对卫生监管和企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卫生监管机构的标准要求国内卫生监管机构也对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的卫生检测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
这些标准综合考虑了国内环境、产业结构和人群健康状况等因素,旨在确保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三、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检测标准的意义和应用1. 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作为常见的化学物质,其检测标准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遵循严格的检测标准可以有效监控和控制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减少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苯酚

苯酚别名:石灰酸,羟基苯英文名:phenol;carbolic acid;phen(yl)ic acid;phenyl hydroxide;(hydr)oxybenzene结构式:C6H5OH分子式:C6H6O物化性质: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
可燃。
腐蚀力强。
有毒。
不纯品在光和空气作用下变为淡红或红色。
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
有特殊臭味和燃烧味,极稀的溶液具有甜味。
1克溶于约15ML水,12ML苯。
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固定油、强碱水溶液。
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相对密度(d204)1.0576。
凝固点41℃。
熔点43℃。
沸点181.7℃(182℃)。
折射率(n41D)1.54178。
闪点79.5℃。
自燃点715℃。
用途: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以制取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五氯酚、己二酸、酚酞N-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
在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用途。
此外,还可以用作溶剂、实验试剂和消毒剂。
制法:1、磺化法:以苯为原料,用硫酸进行磺化生成苯磺酸,用亚硫酸中和,再用烧碱进行碱熔,经磺化和减压蒸馏等步骤而制得。
C6H6 +H2SO4→C6H5SO3+H2O2C6H5SO3+NaOH→2SO3Na+SO2+H2O2、异丙苯法:丙烯与苯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异丙苯,异丙苯经氧化生成氢过氧化异丙苯,再用硫酸或树脂分解。
同时得到苯酚和丙酮。
3、氯苯水解法:氯苯在高温高压下与苛性钠水溶液进行催化水解,生成苯钠,再用酸中和得到苯酚。
4、粗酚精致法:由煤焦油粗酚精致而得。
5、拉西法:苯在固体催化剂存在下,高温下进行氯氧反应,生成氯苯和水,氯苯进行催化水解,得到苯酚和氯化氢,氯化氢循环使用。
质量标准:由于制法不同,有两种产品质量标准。
一、工业苯酚(适用于炼焦副产品)指标名称一级品合格品外观白色或淡红色白色或棕红色结晶点/℃≥ 39.5 38.5中性油/%≤ 0.3 0.5水分/%≤ 0.5 0.5二、合成苯酚GB339-89指标名称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结晶点/℃≥ 40.6 40.5 40.0水中溶解度/%≤ 0.03 0.04 0.14(1:20吸光度)蒸发残渣/%≤ 0.10 0.10 0.16水分/%≤ 0.1毒性及防护:苯酚蒸汽在较冷空气中凝成粉尘。
工业用合成苯酚国标

工业用合成苯酚GB/T 339-2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合成苯酚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异丙苯法和磺化法制取的工业用合成苯酚。
该产品为生产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等的原料。
相对分子质量:94.11(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3143-1982(1990)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一钻色号)(neqI SO 2211:1973)GB/T 6283-1986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eqvI SO 760:1978)GI/T 6678-198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1/T 6680-198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I SO 3696:1987) GB/T 7533一1993 有机化工产品结晶点的试验方法(neqISO1392:1977)3 要求3.1 外观:熔融液体或结晶固体,无沉淀、无混浊。
3.2 工业用合成苯酚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 1 技术要求3.3熔融色度:必要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 试验方法本标准所用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为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1 外观将液态试样置于50m L比色管中目测。
4.2 结晶点的测定按 GB/T 7533规定进行,并有下列规定。
4.2.1 主温度计:允许使用局浸式温度计。
4.2.2 试样预先不干燥。
4.2.3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5℃4.3 溶解试验4.3.1 仪器与设备a.分光光度计:含400n m波长,吸光率精度为士0.005(A).b.比色池:玻璃材质,光径5c m,4.3.2 分析步骤用10mL吸量管取液态试样4.9mL于锥形瓶中,加人100mL水,摇动使试样完全溶解。
clp法规上对于苯酚的分类≥3%

clp法规上对于苯酚的分类≥3%
根据CLP法规(Classification, Labeling and Packaging of Substances and Mixtures)中的规定,苯酚被归类为具有健康和环境危害性的化学品。
根据含有苯酚浓度的不同,根据标准进行了分类。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3%”表示苯酚的浓度至少为3%。
根据这个浓度,苯酚可以被归类在不同的危害类别中。
首先,苯酚可以归类为具有急性毒性的化学品,这是因为苯酚在一定浓度下可能对人体产生急性毒性作用,有潜在的危害。
其次,苯酚也被归类为对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的化学品。
这是因为苯酚可以引起眼睛和皮肤的刺激,导致不适或损伤。
此外,苯酚也被归类为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的化学品。
这是因为苯酚具有生物累积潜力,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苯酚的所属类别,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操作程序来确保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安全。
这包括在使用、储存和处置苯酚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通风良好、遵循正确的处置规范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回答仅基于您提供的信息,苯酚所涉及的具体法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确保符合当地法规和安全标准,建议您参考当地法规文件或咨询相关专业机构的意见。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苯酚MSDS

苯酚MSDS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61067 CAS: 108-95-2 中文名称: 苯酚英文名称: phenol;carbolic acid别名: 酚;石炭酸分子式: C6H6O;C6H5OH 分子量: 94.11 熔点: 40.6℃沸点:181.9℃密度: 相对密度(水=1)1.07;蒸汽压: 79℃溶解性: 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危险标记: 14(有毒品)用途: 用作生产酚醛树脂、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317mg/kg(大鼠经口);850mg/kg(兔经皮);LC50316mg/m3(大鼠吸入);人经口1000mg/kg,致死剂量。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中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酚蒸气(115.2-230.4mg/m3)可引起呼吸困难、肺损害、体重减轻和瘫痪。
致突变性:DNA抑制:人Hela细胞1mmol/L。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μ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200mg/kg(孕6-15天),引起胚胎毒性。
致癌性:小鼠经皮最低中毒剂量(TDL0):16g/kg,40周(间歇),致癌,皮肤肿瘤。
苯酚工业生产的合成路线

苯酚工业生产的合成路线苯酚,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它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品,很多时候你见到它,可能根本没意识到它的存在。
苯酚不仅仅是个化学名字,它还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想想看,你平时用的塑料制品,或者家里的清洁剂,甚至一些药品中都有苯酚的身影。
说到苯酚的生产,那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儿,它有着一整套“复杂”的合成路线,今天就带你来了解一下这个过程。
苯酚的合成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几条主流路线,就像开车走路一样,都是可以选择的不同路径。
说到最传统的合成方法,那就不得不提“苯的加氯法”,这听起来就有点像是做实验室实验,不过人家这一套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方式。
具体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把苯和氯气混合,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反应,生成氯苯,再进一步通过加水把氯苯转化成苯酚。
说简单点,基本就是通过加热、加水,把氯苯“逼”成苯酚。
这一过程,不仅要控制温度,还要控制好反应的时间,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呀!当然了,苯酚的生产路线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还有另外一种叫做“苯的氧化法”。
说白了,就是让苯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这样一来,苯就变成了苯酚。
这里面有点像你早上吃的那种“速食”面,快捷、直接,效率超高。
氧化法的关键在于催化剂,得用得好,才能实现高效转化。
如果催化剂的质量不过关,可能苯酚的产量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说,这条路线虽然好,但也得精细操作,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还有一种比较现代化的路线叫做“从煤焦油中提取苯酚”。
别看这个名字一听很复杂,其实它也是把煤焦油中的苯成分提取出来,再经过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得到苯酚。
煤焦油里面其实有不少有用的化学物质,其中苯酚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方法的好处呢,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煤焦油中的“废物”,把它们转化成有价值的化学品,既环保,又经济。
这一过程就像是把废品变宝贝一样,不仅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还能为生产商节省不少开支。
听起来是不是挺酷?苯酚的合成其实还可以通过一种叫做“异辛烷法”的技术来实现。
2020年四川省危险化学品有机类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2020年四川省危险化学品有机类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实施细则SCSG—ZY—809—20201 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抽查样品基数满足抽样数量即可。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骰子或扑克牌等方法产生。
每批次产品抽取样品2个,其中1个作为检验样品,1个作为备用样品。
2 检验依据表1 工业用甲醇检验项目表2 工业合成苯酚检验项目表3 工业二硫化碳检验项目表3 (续)表4 工业用冰乙酸检验项目表5 工业糠醛检验项目表6 工业用甲酸检验项目表7 焦化甲酚检验项目表8 焦化苯检验项目表9 焦化甲苯检验项目表9 (续)表10 焦化二甲苯检验项目表11 煤沥青检验项目表12 焦化二甲酚检验项目表13 石油苯检验项目表14 石油甲苯检验项目表15 石油混合二甲苯检验项目表16 工业用顺丁烯二酸酐检验项目表17 工业用乙酸乙酯检验项目表18 工业用乙酸正丁酯检验项目表18 (续)表19 工业用苯乙烯检验项目表20 工业用二氯甲烷检验项目表21 工业三氯甲烷检验项目表22 工业用丙酮检验项目表23 工业正丁醇检验项目表24 焦化苯酚检验项目表25 工业用乙醇检验项目表26 工业用异丙醇检验项目表27 工业用甲醛溶液检验项目表28 工业六次甲基四胺检验项目表29 碳化钙(电石)检验项目表30 工业乙酸酐检验项目表31 工业用环己酮检验项目表32 工业用环氧乙烷检验项目表33 邻苯二甲酸酐检验项目表34 工业用丙烯酸检验项目表35 工业用三氯乙烯检验项目表36 工业用四氯乙烯检验项目表37 三氯异氰尿酸检验项目表38 工业用硫脲检验项目表39 工业用异丁醇检验项目表40 工业氯乙酸检验项目表41 间苯二胺检验项目表42 工业用一氯甲烷检验项目表43 对氨基苯磺酸检验项目表44 工业用乙苯检验项目表45 石油对二甲苯检验项目表46 石油邻二甲苯检验项目表47 工业用乙腈检验项目表48 焦化萘检验项目表49 重苯检验项目表50 粗苯检验项目表51 工业喹啉检验项目注 1:上表所列检验项目是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规定的,重点涉及健康、安全、节能、环保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重要项目。
苯酚技术指标

苯酚技术指标苯酚99.9% 日本6000元/T 200kg/桶苯酚PhenolCas号【108-95-2】MDL: --MFCD00002143 Beilstein 969616 EINECS: --203-632-7分子式C6H6O分子量94.11别名羟基苯,石炭酸,石碳酸,酚Hydroxybenzene2-Methylphenol2-Hydroxytoluene分子结构式性状苯酚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可燃,腐蚀力强。
暴露在空气中和遇光易变红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固定油、强碱水溶液。
几乎密度:1.0576熔点:43℃沸点:181.7℃折光率:1.54178闪点:79.44℃当不含水分和甲酚时,在41℃凝固,43℃熔融。
一般商品含有杂质,使熔点升高。
和能液化。
本品1g溶于约15ml水和12ml苯。
质量标准Q/(HG)SJ 668-95项目Item分析纯化学纯(AR) (CP)结晶点Freezing point,℃≥ 40.0 39.0pH(50g/L,25℃)pH of water solution 5.0-6.4 5.0-6.4水溶解试验Solubility in water合格合格蒸发残渣Evaporation residue,% ≤ 0.02 0.02焦性物质Tarry matters合格合格项目聚碳级外观无色针状或白色结晶苯酚(干基重),wt% ≥99.9结晶点℃≥40.8色度(号)≤5水份,wt% ≤200ppm总有机杂质,wt% ≤60ppmACS级项目名称 ACS Grade含量(C6H5OH)Assay ≥99.0%结晶点(干基)Freezing point(dry basis) ≥40.5℃澄清度Claroty of solution Passes test蒸发残渣Residue after evaporation ≤0.05%水分(H2O)Water ≤0.5%贮存密封避光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用合成苯酚
GB/T 339-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合成苯酚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异丙苯法和磺化法制取的工业用合成苯酚。
该产品为生产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等的原料。
相对分子质量:94.11(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3143-1982(1990)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一钻色号)(neqI SO 2211:1973)
GB/T 6283-1986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eqvI SO 760:1978)
GI/T 6678-198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1/T 6680-198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I SO 3696:1987) GB/T 7533一1993 有机化工产品结晶点的试验方法(neqISO1392:1977)
3 要求
3.1 外观:熔融液体或结晶固体,无沉淀、无混浊。
3.2 工业用合成苯酚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 1 技术要求
3.3熔融色度:必要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为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1 外观
将液态试样置于50m L比色管中目测。
4.2 结晶点的测定
按 GB/T 7533规定进行,并有下列规定。
4.2.1 主温度计:允许使用局浸式温度计。
4.2.2 试样预先不干燥。
4.2.3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5℃
4.3 溶解试验
4.3.1 仪器与设备
a.分光光度计:含400n m波长,吸光率精度为士0.005(A).
b.比色池:玻璃材质,光径5c m,
4.3.2 分析步骤
用10mL吸量管取液态试样4.9mL于锥形瓶中,加人100mL水,摇动使试样完全溶解。
在25'C士0.5 ℃恒温下保持30m in后,置于比色池中.在波长400nm处,以水作参比,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1吸光度。
4.4 水分的测定
用预热过的注射器取适量已在50℃-60℃熔化的试样,GB/T 6283规定进行测定,或使用精度与之相当或更高的仪器进行测定,并可使用无吡啶卡尔·费休试剂。
对分析结果如有争议,以GB/T 6283的规定为准。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Ol%
4.5 熔融色度的测定
取熔融试样于预热过的比色管至100mL刻度,按GB/T 3143的规定进行测定。
5 检验规则
5.1 本标准所列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结晶点、溶解试验为出厂检验项目。
在正常情况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5.2 工业用合成苯酚应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工业用合成苯酚都符合本标准要求。
每批出厂产品都应
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和本标准编号等。
5.3 购方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工业用合成苯酚在七天内完成质量验收。
5.4 组批:可按生产周期、生产班次或产品贮罐进行组批。
5.5 采样按GB/T 6678-1986中的
6.6和GB/T 6680-1986中的2.2,2.3.1或3进行,所采试样总量不得少于0.5 k g,将所采试样充分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磨口玻璃瓶中,贴上标签,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和取样地点,一瓶作检验分析,另一瓶留样备查。
5.6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 1250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检验,罐装产品应重新多点采样进行检验。
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生产厂名称、厂址、等级、批号、本标准编号、净重及按GB 190规定的有毒品标志。
6.2 1工业用合成苯酚应用干燥、清洁的镀锌铁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 g;或使用专用槽车运输。
6.3 运输时应防止猛烈撞击,装卸时不得抛卸。
6.4 工业用合成苯酚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或遮棚内。
7 安全
工业用合成苯酚有毒,有腐蚀性、吸湿性,易潮解,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时易燃;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
若不慎触及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10%-40%的乙醇清洗,灼伤严重者应迅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