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后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涡阳县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3 大 力 推 广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技 术 .
由于急 于腾 茬 , 分农 民在 夏 大豆 品种 选 用 上不 科学 , 部 往往 在生 产 中不管 品种 产量 高 低 , 要早 熟就 行 , 而造 成 只 从 早熟 ~ 号 、 月炸 、 豆 四 号等 早 熟 品 种种 植面 积 偏 大 , 七 鲁 而
产 量高 、 质好 的中黄 1 、 豆九号 、 品 3徐 皖豆 2 3等 中晚 熟品 种
种植面积 小 。
13 种 植 不 科 学 .
大豆 能 够 固 氮 , 固 氮量 有 限 , 般 来讲 , 豆 固 氮作 但 一 大 用提 供 的氮 仅 占大 豆 生长 所 需 氮量 的 3 %左 右 , 使 固 氮 0 即 作用 能提 供 大豆 生长 所 需的全 部 氮 , 大豆 生长仍 需要磷 、 但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第 1 0 0年 2期
农艺 学
涡 阳县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刘传新
( 徽 省 涡 阳 县 公吉 寺 镇 农 业 综 合 服 务 站 , 徽 涡 阳 2 3 0 ) 安 安 3 6 0
摘要 分析 了影 响涡 阳县夏 大豆 高产 的 因素 , 并提 出其 高产栽培 措施 , 以为 大豆 生产 提供 参 考。 关 键 词 夏 大 豆 ; 产 ; 培 技 术 ; 徽 涡 阳 高 栽 安 中图分 类号 ¥ 6 . 5 51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 7 9 2 1 )2 0 7 ~ 0 7 5 3 ( 0 0 1 — 0 3 叭
1 涡 阳 县 夏 大 豆 产 量 的 影 响 因素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关重要 。 可能 的选用 近期 国家及本 省或邻 近地 区审定 的 尽
适 宜于 本地 种植 的 高产 大豆新 品种 。 干旱 少 雨地 区, 选 宜 用分枝 多 、 植株 繁茂 中小粒 、 限结荚 习性品 种 ; 无 雨水充 沛
地区, 宜选 择 主茎 发达 、 秆强不 倒 、 中大粒 、 限结荚 习 性 有
质高产 之路 。 者现将 夏大豆 高产栽 培 的技 术要点 介绍 如 笔
下, 供种植户参 考 。
1 实行轮作
轮 作 是 指在 同一 块 田地 上 , 有顺 序 地 在 季 节 问 或 年 间 轮换 种 植 不 同 的作 物 或复 种 组 合 的一上的种 子 。 防治蛴 螬 、 老虎 、 0 为 地 根
3 施 足底肥
大 豆是需 磷 、 钾肥 量较 多 的作物之 一 。 据测 定 , 每生 产
lO g 豆 籽 粒 , Ok大 约需 吸 收 纯 氮 82 k 、 效 磷 1 5 g 有 .5 g 有 .k、 7 效 钾36 k 。 籽粒 需 较 多养 分 外 , 茎 秆 所含 氮 、 、 .0 g 除 其 磷 钾
就要 避 免连作 施 行 轮作 , 分发 挥大 豆 的肥 茬作 用 , 各 充 使 种作 物 得到 最有 效 的支排 。 ~般 来说 , 夏大 豆 的轮 作是 把 大 豆 种 在 冬 小 麦( 菜 ) 后 , 一 年 两 熟 或 与 小 麦( 油 之 为 油 菜 )玉米 等 进 行 轮作 、 、 间作 两 年 五 熟制 。 作换 茬 时 , 轮 应
出了作 物轮 作 的必要 性 , 记述 了当时 的轮 作顺 序 。 作 并 轮 有 利于 防治作 物 病虫 害 , 衡利 用土 壤养 分 , 节 土壤 肥 均 调
力 。 体 如何 轮作 , 具 要根 据本 地 区的作 物种 植 比例 以及 不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张治杰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10期摘要:本文结合太和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麦茬夏大豆生产实际,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可操作性,并进行了示范与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夏大豆减产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配套措施。
关键词:小麦秸秆;还田;麦茬夏大豆;高产技术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0-0067-02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A大豆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太和县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的种植面积,麦茬夏大豆常年种植面积为9.3万hm2左右。
小麦秸秆75万t左右,秸秆可回收量56.0万t左右,综合利用量50万t,综合利用率90%左右。
其中,以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为主,约占总秸秆利用的90%左右,其余约10%左右。
小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土壤结构的改善有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秸秆禁烧“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是秸秆禁烧目与还田要达到的目的。
但是,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由于秸秆粉碎的长短、抛撒的均匀度、耕作层深浅等处理方式的不合理,形成了秸秆的雍堵、堆积等现象,造成一些副面效应,种植麦茬夏大豆困难,农民意见大:地塇、秸秆与土掺混不匀、土壤架空、漏风跑墒、夏播大豆堵塞耧腿、播种深浅不一等,使夏大豆大幅度减产,与其习惯性板茬播种夏大豆特别不适应,易造成缺苗、断垄、苗不齐、弱苗、感染病虫害、吊死苗等现象。
如加大夏大豆种植行距,则种植密度达不到夏大豆新品种的种植密度要求等。
总之,秸秆全量还田后,对夏大豆的产量影响很大,如果技术处理不好,易造成大幅度减产。
针对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夏大豆高产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与政府保持一致,并大力支持政府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同时,积极探讨应对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几年研究实验,摸索了一套应对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效果明显,2015年~2017年,三年间,在全县累计示范与推广面积为3.47万hm2,平均单产186.6kg/667m2,最高单产达336.5kg/667m2,已得到广大农民与种粮大户的认可。
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 种植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种植技术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
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一、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培育和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保证为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
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
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
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
拌种随拌随播,处理后的种子不宜过夜。
2.培育壮苗足墒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分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
夏播大豆多为麦收后抢时播种,早播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播种,墒情不足时要进行灌溉播种。
推广机械条播,利于苗全、苗匀。
播深以5 cm为宜,播量45~75 kg/hm2。
一般采用宽窄性条播,行距40 cm,株距12~14 cm。
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
对土壤墒情差、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垫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水补籽。
大豆3叶进行中耕灭茬,一般中耕2~3次,锄深度不超过3 cm。
大豆3~5叶时要进行间苗定苗,一般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
间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小苗和杂株,单株留苗,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均、苗壮。
留苗密度早熟品种留苗22.5万~27.0万株/hm2;晚熟品种留苗18.0万~19.5万株/hm2。
3施肥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夏大豆一般是铁茬播种,以追肥为主。
浅谈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 。本地 区在初花期开始感染 , 中温 、 高湿 的条 件下迅速扩散 , 严重时叶片干枯早落 , 影响光合作 用, 造成减产。豆荚也可感染 , 籽粒表面附有霉层 , 影响饱满度 , 失去商品性 , 因此危害巨大。防治霜 霉病首先可选用无病种子并用福美双 5 %可湿性 0 粉剂 , 按种子质量的 0 %拌种 。其次在发病初期 , . 5 可用代森锌 6 % 5 可湿性粉 剂 5 0 0 倍液 ,或百菌清 7 %可湿性粉剂 70 80 5 0 ~0 倍液 ,或退菌特 5%可 0 湿性粉剂 80 0 倍液喷雾 。
3 .豆 秆蝇
施磷 、 钾复合肥 30 m , 0 k 2 人工造墒及时播种。 播
种前应晒种并作发芽率和发芽势实验。 根据芽率 、 百粒重 、 土壤墒情确定播量 , 下籽要均匀 , 下种深
度以 3 4e ~ m为宜 , 基本苗控制在 5 0万株 /m , h 以
利于建立合理群体 , 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 。 大粒豆
行综合 防治 , 少用药次 数 , 约成本 。 以减 节
7 .杂草 防 除
4 .大豆 食 心 虫
大豆食心虫 以幼虫蛀入豆荚为害豆粒 ,初孵 幼虫造成“ 针眼形” 危害状 , 龄后则沿豆粒边缘取 3 食为害 , 轻则被食害成 一条沟 , 重则出现凸凹不平 的缺刻 , 危害严重时叶片被害率可达 5 %以上 , 0 严 重降低产量和品质。 ()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的选用虫食率低 、 丰产
化学除草为主, 人工拔除为辅。药剂种类有: 发芽前
土壤处 理剂 乙草胺 9 % L 1 0 ~ 5 L m ; o  ̄油 0 1 0 / 8 9 m h 茎 叶 处 理 剂 氟 磺胺 草 醚 2%水 剂 90m / 5 0 L m +精 禾 h 草克 5  ̄ 油 1 0 L m 喷雾 。 丝 子属 寄 生性 、 %- L 0m / z 2 h 菟
麦茬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 播前 准备
2 . 1 整地 和 施肥
与春 播 大豆 相 比 , 复播 大 豆具 有 “ 快、 短、 小” 的特 点: ① 出苗快 、 发育快 。一般 4 ~ 5 d就可出苗 , 2 5 ~ 3 0 d 就 复播大豆前茬小麦根 系深 、 需水多 、 吸水力强 , 收麦后 土壤干燥而很难下种 , 所以在运城市 、 I 临汾市 、 晋城市等无 霜期较长 、 水利条件较 好的麦 区, 应在 收麦前早浇 “ 送老 水” 。麦收后及早施肥 , 要求每 0 . 0 6 7 h m 麦地施腐熟的优 质农家肥 l 0 0 0 ~ 1 5 0 0 k g , 复合肥 3 0 ~ 4 0 k g , 然后进行浅机 耕, 机耕深度 2 5 c m, 耕后反 复耙 耱 , 做到地平土绵 、 无圪
3 万株 / 0 . 0 6 7 h m z 。具 体 密度 可根 据 地力 、 品种 和生 产 条件
微肥拌种有促进大豆根瘤发育 、 增 强固氮能力 、 加快 养分吸收 、 促进大豆生长的作用 。方法是 , 将7 0 g 钼酸铵
以山西省南部麦区为例 ,复播大豆一般于 6 月2 0日 左右下种 , 实行窄行密植 , 行宽 2 5 — 3 0 e m, 播深 3 ~ 5 e m, 用 种量 7 . 5 ~ 1 0 . 0 k g , 0 . 0 6 7 h m 。 6 月2 7日 左右 出苗 , 苗齐后第 1 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 、 定苗 , 株距 7 ~ 1 0 e m, 留苗 2 万
个“ 促” 字。
l 良种 选用
复播大豆生育期短 , 选用适宜的早熟品种是实现高产 的关键。但为了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的光热资源 , 选种时要 根据 当地的土地条件 、 气候 特点 , 以及 收麦早 晚和无霜期 长短来灵活掌握。 一般应选用生育期适宜 、 植株繁茂、 生长 势强、 开花集中、 鼓粒迅速、 成熟一致 的品种。旱地麦茬复 播大豆还应注意选择株型小 、 成熟早 、 耐旱好的小粒品种。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和大豆是常见的农作物,它们可以通过套作来实现高产高效的栽培。
以下是一些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的技术:
1. 合理选取套作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周期相对短且产量较高的小麦、玉米和大豆品种进行套作,以实现最佳的产量效益。
2. 轮作方案设计:在田块中设定合理的轮作方案,通常采用小麦-玉米-大豆的轮作顺序。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小麦-大豆-玉米的套作方式。
3. 优化种植密度和行距:根据具体品种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
通过合理控制植株数量和间距,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4. 管理和合理施肥:在整个套作过程中,要加强农田管理,包括定期翻耕、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根据具体作物需求,合理施肥,确保养分的供应和平衡。
5. 种植后期的收获和储存: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收获阶段需要注意合理的收割时间,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收割后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储存,确保作物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通过采取以上套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效益,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3期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宋建浩(莱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莱阳 265200)摘要: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经济价值较高,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大豆栽培技术体系愈发丰富,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基于此,从山东莱阳市地形、环境等出发,探讨复播大豆优势,深入分析、梳理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选种、保苗、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实现技术推广,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复播0 引言复播大豆被称为夏大豆、回茬豆,在山东省多个县均有种植,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与经济作物。
目前,常用的复播大豆栽培技术以麦后复播,小麦套种玉米复播为主,围绕麦后复播大豆栽培技术,分析高产技术要点,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率,实现增产增收等种 植目标。
1 概述莱阳市位于山东省,南北分别毗邻青岛市、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
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存在较多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群,海拔为315.3~374.6 m,气候为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年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风速分别为655.6 mm、11.6℃、70%、2 609.5 h、2.7 m/s,年平均无霜期183天。
当地河流多为季风源性河流,具有涨落急剧、源短流急特点,春秋经常断流,夏季易患水灾。
2 复播大豆优势大豆兼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更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扩大豆,提产能”成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重要举措[1]。
大豆营养丰富,可加工成豆瓣酱、豆腐等产品,家家户户都有大豆制品的身影。
相较于普通生产模式,复播大豆生育期相对较短,且不占耕地,具有肥田养地、节省肥料、减少人工成本等优势,故复播大豆种植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随着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大豆品种更新换代,高产优质是其主要研发方向,同时,复播大豆栽培技术也处于不断完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亩 播 种 量 5 公 斤 ,行 距 ~6 4 厘 米 。 合 理 密 植 可 以 协 调 群 0 体 与 个 体 生 长 的 矛 盾 ,优 化 产
量 结 构 。 夏 大 豆 生 长 处 于 高 温
为 提 高 粒 重 ,在 花 荚 、鼓 粒 期 ,结 合 病 虫 防 治 ,亩 用 芸
种 ,避 免 因 不 能 正 常 成 熟 而 减
产 ,并 造 成 小 麦 延 迟 播 种 而影 响下茬 作物产 量 。 2 小 麦 收 获 留低 茬 。保 障 大 豆
适 时播 种
主 要 分 布 在 淤 土 、 沙 姜 黑 土 区 。 生 产 中 常 常 出 现 高 产 小
麦 、 中 ( ) 大 豆 的现 象 。 近 低 产 几 年 ,小 麦产 量 连续 6 年亩 产超
薹素 2 0毫 升 、磷 酸 二 氢 钾 10 5 克 、尿 素 5 0 、硼砂 7 克对水 0克 5 5 0公 斤 ,叶 面 喷肥 2 次 。 可 ~3 增 产 1 %左右 。 0
6 及 时 排 灌 61 遇 旱 及 时 浇 水 .
三 年 大 豆 亩 产 超 过 2 0公 斤 。 0
心试 验 ,郑 5 、豫 豆 2 品 种 较 9 5
当地 早 熟 品种 亩 增产 2 . 7 . 63~ 25 公 斤 。 严 禁 种 植 晚 熟 大 豆 品
米 。 主 要 种 植 作 物 为 小 麦 、玉
米 、大 豆 。小 麦常 年 播 种 面 积 10 亩 ,夏 大 豆 6 万 亩 左 右 , 7万 0
1 选择优 良品种
小麦 留茬 高低是 关 系到大
豆 的播 种 质 量 和 能 否 抢 墒 适 时
过 4 0 斤 ,早 已稳 步跨 入 冬小 5公 麦 高 产 的行 列 ,但 大 豆仍 在 10 7
公 斤/ 亩上 下徘徊 。
自2 0 年 以来 ,永 城 市 连 08
早 播 的 关 键 环 节 。实 践 证 明 ,
麦 茬 低 于 1 厘 米 可 做 到 大 豆 直 5 接 贴 茬 机 播 ,可 趁 墒 、抢 墒 播 种 ,不 违 农 时 ,并 能 保 障 播 种 质 量 ,利 于 一 播 全 苗 ,培 育 壮 苗 ;可 充 分 利 用 生 长 季 节 ,挖 掘 中熟 优 良 品 种 的 高 产 潜 力 。
摘 要 :河 南省永城 市地 处黄淮海腹地 ,大豆以麦收后夏播 为主。2 0 年 以来通 08 过 高产创 建活动 ,针对 生产 中存在 的 问题及 大 豆低 产原 因 ,实施 以推 广 良种 、 良种 良法配套为主线的技 术方案 ,实现 了万亩 大豆超 2 02斤的高产 目标 ,逐 步 0J " 完善 了麦后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夏播 ;大豆;高产 ;栽培
续3 年承 担 了农业 部及 河 南 省部
署 的大 豆高产创建 示范 活动项 目 ,对 小 麦 、大 豆 连 作 区 大 豆
高 产 高 效 配 套 技 术 进 行 了研 究 与示 范 。 在 项 目区针 对 大 豆 生 产 中 存 在 的 品 种 老 、乱 、杂 ,
根 据 本 地 气 候 条 件 ,要 求
2 1 在 高 产 创 建 核 心 区 的 黄 0 0年
口乡 李 平 楼 村 和 新 桥 乡 荣 庄 村
超 高产示 范 田 2 0 ,经农 技 人 2亩 员测 产 ,示 范 田 小 麦亩 产 6 36 1. 公斤 ,大豆 亩产 2 03 公 斤 ,实 4. 7
现 了小 麦 、大 豆 双 高 产 ,亩 产 值 超 过 20 0 。具 体 高产 栽 培 0 元 技 术总结 如下 。
早 熟 大 豆 品 种 。 据 永 城 农 技 中
主 的 技 术 方 案 。 同 时 进 行 了 品
种 比较 、播 期 与 播 量 、不 同施 肥 配 方 、 时 间 与 方 法 、不 同 除 草 剂 除 草 效 果 等 试 验 ,不 断 完 善 配 套 技 术 , 取 得 了 显 著 成 效 。 万 亩 大 豆 高 产 创 建 区 连 续
小麦 品种 在 1 月 中旬播 种 ,6 0 月
上 旬 成 熟 收 获 ;大 豆 在 6 上 、 月
若 高 于 2 厘 米 ,秸 秆 就 要 处 理 0
后 再 播 种 ,增 加 了工 时 ,推 迟 了播 期 ,耽 误 了农时 。
生 产 投 资 少 ,管 理 粗 放 ,旱 涝
中旬播 种 ,9 下旬 成 熟 ,才 能 月
技 J 推 广 ■ I £
中图分 类号: 4 (0 0 - 0 2 0 17 — 5 72 1)3 0 5 — 3 1
麦 后 夏大 豆 高产 栽培 技 术
刘 坤侠
( 南省 永城 市农 业 局 ,河 南 永 城 河 460) 76 0
收稿 日期 :2 1—0 0 1 2—2 ;修回 日期 :2 1 — 3 2 5 0 1 0 —2
团
■
技 水 推 广
3 轮 作倒 茬 ,酌情 犁耙
42 合 理 密 植 .
53 .
叶 面施 月 巴
连 作 会 造 成 土 壤 养 分 消 耗
不 均 衡 ,水 解 氮 和 速 效 钾 减 少
保 证 小 麦 、大 豆 双 高 产 。 大 豆
选 用 高 产 、优 质 、抗 病 、抗 倒 的 中 熟 品种 ,夏 播 生 育 期 9 5~
15 ,如 郑 5 、郑 9 16 0天 9 2 1、中
黄 1 3等 ,要 淘 汰 当 地 的 “ 碱 小 灾 害 等 障 碍 因素 ,制 定 了 以 推
广 良种 、实 施 良种 良法 配 套 为
永 城 市 地 处 河 南 省 最 东 部 ,黄 淮 海 腹 地 ,是 优 质 高 蛋
白 大 豆 适 宜 种 植 区 。 全 年 无 霜 期 2 6天 , 年 均 降 雨 量 8 4毫 0 7
壳 ” 紫 花 豆 ” 7 天归 仓 ” 、“ 、“0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