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劳技教案(下)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最新)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最新)

一、指导思想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1、方程。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乘法。

4、分数除法。

5、认识比。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可能性。

9、认识百分数。

三、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八下劳技教案

初中八下劳技教案

初中八下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如种植、家务劳动、生活小常识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种植技能:学习种植观赏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家务劳动:学习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 生活小常识: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技巧,如节能环保、食品安全等,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4.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技术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如种植成果、家务劳动成果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措施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3. 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4.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劳动竞赛、创新作品展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基本操作流程;2.了解计算机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3.了解计算机安全与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护措施;4.学习计算机基础操作与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使用;5.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了解网络的分类和主要应用。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安装与调试1.计算机硬件组装与接线;2.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3.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与配置;4.硬件故障检测与排除。

2.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系统崩溃、死机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3.病毒攻击、木马、恶意软件等常见问题的防范与解决方法。

3.计算机基础操作与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使用1.计算机基础操作;2.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使用。

4.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简介;2.网络的分类;3.网络的应用与前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以幻灯片演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讲解课程内容。

2.探究法:教师通过设计课各种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研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计算机安装试验”及其他类似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通过平时作业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通过开展课堂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交流,促进学生成长和华丽转身。

五、教学进度参考课表周次星期上午下午晚上1 星期一物理化学自习2 星期二政治语文自习3 星期三生物历史自习4 星期四英语数学自习5 星期五劳技美术体育6 星期六德育英语音乐7 星期日自习自习自习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计算机基础》2.《计算机网络》参考书目1.《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课件》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八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套

八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套

八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套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套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了解不同类型的劳动和技术。

3.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农业劳动、工业劳动、服务劳动等。

2. 技术:手工技术、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等。

3. 生活技能:烹饪、缝纫、修理等实用技能。

4. 实践操作:电路连线、植物培育、简单机械制作等。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不同类型的劳动和技术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导入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不同类型的劳动和技术,介绍各种类型的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并通过实例讲解劳动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3. 实践操作(30分钟)在实验室或实践场地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电路连线、植物培育、简单机械制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精神。

4. 生活技能培养(20分钟)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烹饪、缝纫、修理等,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技能。

5. 总结与延伸(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引导学生延伸思考劳动与技术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评估通过实践操作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程度以及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

八、课后作业1. 思考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练习生活技能,如烹饪、缝纫、修理等,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

以上是一份中学八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的大致框架,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细化。

初中八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

初中八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

初中八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初中八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单元一:计算机硬件知识•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安装与拆卸方法;3.能够使用工具进行计算机的维护与升级。

•学习内容:1.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2.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拆卸;3.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升级。

•学习活动:1.观看教学视频,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分组实践,进行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拆卸;3.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计算机硬件维护与升级的经验;4.基于案例,进行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与维修。

单元二:电子产品的维护与修理•学习目标:1.了解电子产品的维护与修理基本原理;2.学习常见电子产品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3.技能实践,掌握电子产品的维护与修理技巧。

•学习内容:1.电子产品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2.常见电子产品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法;3.电子产品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技巧。

•学习活动:1.研究不同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与电路原理图;2.分析电子产品常见故障,学习故障排除的方法与步骤;3.进行电子产品维护与修理实践,如更换元器件、焊接电路等;4.小组合作,制作电子产品的维护手册或故障排除指南。

单元三:木工与金属工艺•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木材和金属材料,并掌握它们的特点与用途;2.学习基本的木工和金属工艺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木制品与金属制品;3.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学习内容:1.常见的木材种类、特点与用途;2.常见的金属材料种类、特点与用途;3.木工和金属工艺的基本技能与制作工具。

•学习活动:1.实地考察各种木材和金属材料,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研究;2.学习木工和金属工艺的基本技能,如锯木、打磨、焊接等;3.分组制作木制品或金属制品,如木制盒子、铁艺书立等;4.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单元四:食品加工与安全•学习目标:1.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食品加工方法;2.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习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与措施;3.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教学内容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教学内容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第一课:锁的安装教学目标1.学会锁的安装技术。

2.初步掌握锁的安装技能。

3.培养学生认真的劳动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4.陶冶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安装锁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锁的安装的操作技能。

给抽屉或柜门装一副锁牌,给教室的门安装一个拉手和门锁。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和掌握手钻.凿子等一些木器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够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工具与材料锁牌,抽屉{,螺丝刀,木螺钉,手钻,铅笔,凿产,锤子,挂锁。

制作过程观察思考观察抽屉或柜门的挂锁锁牌,可以发现:挂锁的锁牌分为牌环和牌搭两部分,将锁牌放在柜门j,安装处,用铅笔分别画出牌环.牌搭和螺钉的安装1置。

实践探索l.装挂锁(1)安装牌环。

在牌环螺钉的安装位置上,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环。

(2)安装牌搭。

将牌搭合在牌环上,再一次给牌搭定位并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搭。

(3)安装挂锁。

2.装抽屉锁;抽屉锁分为锁体与锁扣槽两部分。

首先阅读锁具安装图样,确定每个部件的安装特点和尺寸。

(1)用笔和直尺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出锁孔,然后用手钻开凿锁孔。

(2)用凿子沿图中画线的外沿将体安装处多余的部分去掉。

(3)将锁体放入安装处,用螺丝刀拧紧木螺钉,在锁孔外盖上遮盖圆环3.安装锁扣槽用笔和直尺在锁体对应的抽屉框上画出锁扣槽的位置,然后用凿子沿图中画线开凿锁扣槽。

思考与实践(1)在安装挂锁锁牌时,为什么要在拧螺钉的地方先冲一个浅孔?请把自己通过手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和想法告诉大家。

(2)挂锁的锁牌能否按右图那样安装?为什么?(3)用手钻开凿锁孔是抽屉锁安装的重要工作,你有什么办法保证锁孔的位置正确和开凿的孔径的大小准确?(4)在劳动制作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缺少工具或工具不合适等情况。

如抽屉锁的安装过程中,我们只有锤子.“一”字形螺丝刀.锉刀,你能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吗?第二课:相框教学目标1.学会相框的制作方法。

八年级下劳技教案

八年级下劳技教案

教案一:掌握简单的编程知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能够使用Scratch软件进行简单的编程创作;3.能够理解并运用常用的编程概念,如循环、条件判断等。

二、教学内容:1.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Scratch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3.常用的编程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段有关编程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 引入新知: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并展示Scratch软件的基本界面和使用方法。

3.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常用的编程概念,如循环、条件判断等,并通过实际示例进行演示。

4. 练习与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使用Scratch软件进行简单的编程创作,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编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5.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编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提醒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2.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3.学生的编程创作评价。

教案二:学习简单的木工技能一、教学目标:1.清楚了解木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能够运用木工技术制作简单的木制品;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木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木工刀具及其使用注意事项;3.利用木工技术制作简单的木制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木制品,引起学生对木工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引入新知:教师向学生介绍木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并讲解木工刀具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3.示范操作:教师进行木工技术的示范操作,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木工刀具进行切割、打磨等操作。

4.练习与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木工刀具进行简单的木制品制作,如书签、小型家具等。

5.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木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提醒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八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

八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

八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案:八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课程背景•年级:八年级•学科:劳动与技术•学期: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职业的技能要求和就业前景。

2.掌握简单机械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课程大纲1.单元一:职业介绍–学习目标:了解不同职业的技能要求和就业前景。

–教学重点:各类职业的技能需求和相关工作环境。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PPT展示、职业访谈等。

–学习成果:制作职业介绍海报。

2.单元二:简单机械–学习目标:掌握简单机械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教学重点:杠杆、轮轴和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方法:实物示范、实验观察、讨论分析等。

–学习成果:制作简单机械的模型并进行演示。

3.单元三:创意设计–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创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启发思考、实践操作等。

–学习成果:完成一项创意设计作品,并进行展示。

课程安排1.第一周–单元一:职业介绍•学习目标:了解不同职业的技能要求和就业前景。

•教学内容:职业介绍PPT展示、小组讨论。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单元一小结:制作职业介绍海报。

2.第二周–单元二:简单机械•学习目标:掌握简单机械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杠杆、轮轴和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学习方式:实物示范、实验观察。

–单元二小结:制作简单机械的模型并进行演示。

3.第三周–单元三:创意设计•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创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习方式:案例讲解、实践操作。

–单元三小结:完成一项创意设计作品,并进行展示。

4.第四周–复习与总结•学习内容:回顾重点知识、解答疑惑。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讨论答疑。

评价与反馈•学生作品评价:职业介绍海报、简单机械模型、创意设计作品。

•学生参与度:小组合作、讨论参与情况。

•学生反馈:针对教学方式及学习内容的反馈。

教学资源•PPT展示:包括职业介绍、简单机械原理等内容的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金工、木工、金属材料年级:八年级
教师:***
学校: 个旧市第十中学
第一章第一节木材的基础知识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木材的分类、构造、材积等知识。

教学重点:分类、构造。

教学难点:材积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木材的分类
三、板面的纹理
四、木材的材积
五、胶合板
六、课堂小结:
七、反思与评价:
第一章第二节量度和画线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量度和画线的工具。

2、练习量度和画线技能。

教学重点:
量度和画线技能。

教学难点:
量度和画线技能。

教学过程:
一、常用的量度和画线工具
选择度量工具时,在其属性栏中提供有6种尺寸标注样式:
1、自动度量工具
2、垂直度量工具
3、水平度量工具
4、倾斜度量工具
5、标注工具
6、角度量工具
二、技能训练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一章第三节锯切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手工锯。

2、练习锯切技能。

教学重点:
锯切技能。

教学难点:
锯切技能。

教学过程:
一、常见的手工锯
二、技能训练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四节刨削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平刨的构造。

2.练习刨木板技能。

教学重点:
刨木板技能。

教学难点:
刨木板技能。

教学过程:
一、平刨的构造
二、刨刀的安装和调整
三、技能训练
四、课堂小结:
反思与评价:
第一章第五节钻孔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钻孔工具。

2.练习钻孔技能。

钻孔技能。

教学难点:
钻孔技能。

教学过程:
一、常用的钻孔工具
二、技能训练
三、课堂小结:
反思与评价:
第一章第六节钉接材料和工具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钉接材料和工具。

2.练习钉接技能。

钉接技能。

教学难点:
钉接技能。

教学过程:
一、常用的钉接材料和工具
二、技能训练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二章第一节金属材料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

2.了解钣金材料。

教学重点:
1.常见的金属材料。

2.钣金材料。

教学难点:
1.常见的金属材料。

2.钣金材料。

教学过程:
一、常见的金属材料
二、钣金材料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二章第二节-钣金量具及使用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钣金量具。

2.练习钣金量具的使用。

教学重点:
1.钣金量具。

2.钣金量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
1.钣金量具。

2.钣金量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钣金量具。

二、钣金量具的使用。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二章第三节-钣金画线工具及其使用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钣金画线工具。

2.练习钣金画线。

教学重点:
1.常用的钣金画线工具。

2.钣金画线。

教学难点:
1.常用的钣金画线工具。

2.钣金画线。

教学过程:
一、常用的钣金画线工具
二、钣金画线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二章第四节钣金加工方法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钣金工序。

2.学会弯制钣金材料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钣金工序。

2.弯制钣金材料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1.钣金工序。

2.弯制钣金材料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钣金工序
二、弯制钣金材料的一般方法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第一节机械传动知识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带传动原理及特点。

2.了解链传动特点。

3.了解齿轮传动。

教学重点:
1.皮带传动原理及特点。

2.链传动特点。

3.齿轮传动。

教学难点:
1.皮带传动原理及特点。

2.链传动特点。

3.齿轮传动。

教学过程:
一、皮带传动原理及特点
二、链传动
三、齿轮传动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第二节机械的润滑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摩擦阻力。

2.了解润滑的作用和润滑油的加注方法。

教学重点:
1.摩擦阻力。

2.润滑的作用和润滑油的加注方法。

教学难点:
1.摩擦阻力。

2.润滑的作用和润滑油的加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摩擦阻力
二、润滑的作用和润滑油的加注方法
三、润滑脂的加注方法
四、加注润滑剂的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第三节机械维修的一般方法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2.学习装配及调试。

教学重点:
1.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2.装配及调试。

教学难点:
1.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2.装配及调试。

教学过程:
一、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二、装配及调试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自行车的维修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行车前轴部位的维修。

2.了解自行车脚蹬的维修。

3.训练维修技能。

教学重点:
1.自行车前轴部位的维修。

2.自行车脚蹬的维修。

3.维修技能。

教学难点:
1.自行车前轴部位的维修。

2.自行车脚蹬的维修。

3.维修技能。

教学过程:
一、自行车前轴部位的维修
二、自行车脚蹬的维修
三、维修技能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