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与植物栽培初步第一课认识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植物;2、了解植物与生活的关系;3、知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植物植物,也称为绿色植物(Viridiplantae在拉丁语中),是活的有机体的王国包括植物界的多细胞组织开花植物,松柏类、蕨类和苔藓,以及,根据定义,绿色的海藻,但不是红色或棕色海藻像海藻,也没有真菌或细菌。
二、植物与生活花草树木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说自己住的地方会养点花草,房子四周,花园无处不存在。
生活与植物总是联系一起的。
古人更不必说,那时候的环境非是现在可以比的。
而在人们聚居的村落,更是环绕了一大丛青翠的竹林。
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住的地方,也是在一大片大片的绿色中。
在满目的绿色中生活和现在身边就几抹绿色的日子比较,还是环境好给我的感觉好啊。
只是城市的好和乡村的绿色在一起的时候太遥远了,还可能只在梦中。
在城市里,绿化早就是城市规划里重要的一环,不会存在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做出的牢笼。
不论是行道树,花园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不可想象,在没有植物的地方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三、植物与环境自古以来,植物一直在默默地改善和美化着人类的生活环境。
在植物王国里约有7000多种植物可供人类食用,有不少植物具有神奇的治病效果。
民间草药约有5000~6000多种,现代药物中有40%来自大自然。
科学家还从美登木、红豆杉等植物中提取抗癌物质,其疗效十分明显。
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因为植物能净化污水,能消除和减弱噪声,能耐旱固沙,能耐盐碱、耐涝,能监测二氧化硫、氟、氯、氨等的污染。
利用光能,制造氧气。
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风固沙,加速降尘。
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吸收毒物,杀灭病菌。
指示植物,监测环境。
五颜六色,美化生活。
布置作业:1、活动:看图并回答问题2、小组活动:制作一个植物标本。
教后反思:第二课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目标:1、了植物生长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2、知道环境中的温度、水份、光照、土壤等对植物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500字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提高劳动技能。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常见工具的使用与维护3.常见材料的加工方法4.创新设计与实践5.团队协作与沟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工具的使用与维护、材料的加工方法、创新设计与实践。
2.教学难点:工具的熟练使用、创新设计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基本概念(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劳动与技术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2)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特点及相互关系。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劳动与技术实例,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应用。
(4)课堂小结2.第二课时:工具的使用与维护(1)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工具在劳动与技术中的应用。
(2)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锤子、螺丝刀等。
(3)演示工具的使用教师现场演示工具的使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工具的使用技巧。
(4)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5)课堂小结3.第三课时:材料的加工方法(1)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加工方法。
(2)讲解材料加工的基本方法详细介绍材料加工的基本方法,如切割、打磨等。
(3)演示材料加工方法教师现场演示材料加工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加工过程。
(4)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掌握材料加工的基本方法。
(5)课堂小结4.第四课时:创新设计与实践(1)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创新设计的方法。
(2)讲解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详细介绍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实用性、美观性等。
(3)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创新设计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创新设计的方法。
(4)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新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教案整套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教案整套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分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劳动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实际案例。
小组讨论法:讨论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劳动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劳动技能的培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技能的含义和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技能的含义和分类劳动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实际劳动技能的训练和应用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劳动操作。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4 教学评估劳动操作评估:评估学生的实际劳动技能水平。
小组合作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章:农业劳动技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农业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2 教学内容农业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和技术农业劳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3.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农业生产实践。
演示法:展示农业劳动工具的使用和农业生产技术。
创新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和思考。
3.4 教学评估农业生产实践评估:评估学生的农业生产技能和实践能力。
农业技术创新报告: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工业劳动技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工业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业劳动技能。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供参考)

第一单元植物与植物栽培初步第一课认识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植物;2、了解植物与生活的关系;3、知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植物植物,也称为绿色植物(Viridiplantae在拉丁语中),是活的有机体的王国包括植物界的多细胞组织开花植物,松柏类、蕨类和苔藓,以及,根据定义,绿色的海藻,但不是红色或棕色海藻像海藻,也没有真菌或细菌。
二、植物与生活花草树木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说自己住的地方会养点花草,房子四周,花园无处不存在。
生活与植物总是联系一起的。
古人更不必说,那时候的环境非是现在可以比的。
而在人们聚居的村落,更是环绕了一大丛青翠的竹林。
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住的地方,也是在一大片大片的绿色中。
在满目的绿色中生活和现在身边就几抹绿色的日子比较,还是环境好给我的感觉好啊。
只是城市的好和乡村的绿色在一起的时候太遥远了,还可能只在梦中。
在城市里,绿化早就是城市规划里重要的一环,不会存在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做出的牢笼。
不论是行道树,花园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不可想象,在没有植物的地方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三、植物与环境自古以来,植物一直在默默地改善和美化着人类的生活环境。
在植物王国里约有7000多种植物可供人类食用,有不少植物具有神奇的治病效果。
民间草药约有5000~6000多种,现代药物中有40%来自大自然。
科学家还从美登木、红豆杉等植物中提取抗癌物质,其疗效十分明显。
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因为植物能净化污水,能消除和减弱噪声,能耐旱固沙,能耐盐碱、耐涝,能监测二氧化硫、氟、氯、氨等的污染。
利用光能,制造氧气。
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风固沙,加速降尘。
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吸收毒物,杀灭病菌。
指示植物,监测环境。
五颜六色,美化生活。
布置作业:1、活动:看图并回答问题2、小组活动:制作一个植物标本。
教后反思:第二课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目标:1、了植物生长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2、知道环境中的温度、水份、光照、土壤等对植物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doc

第一单元植物与植物栽培初步第一课认识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植物;2、了解植物与生活的关系;3、知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植物植物,也称为绿色植物(Viridiplantae在拉丁语中),是活的有机体的王国包括植物界的多细胞组织开花植物,松柏类、蕨类和苔薜,以及, 根据定义,绿色的海藻,但不是红色或棕色海藻像海藻,也没有真菌或细菌。
二、植物与生活花草树木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说自己住的地方会养点花草,房子四周,花园无处不存在。
生活与植物总是联系一起的。
古人更不必说,那时候的环境非是现在可以比的。
而在人们聚居的村落,更是环绕了一大丛青翠的竹林。
让我想起自己4、时候住的地方,也是在一大片大片的绿色中。
在满目的绿色中生活和现在身边就几抹绿色的日子比较,还是环境好给我的感觉好啊。
只是城市的好和乡村的绿色在一起的时候太遥远了,还可能只在梦中。
在城市里,绿化早就是城市规划里重要的一环,不会存在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做出的牢笼。
不论是行道树,花园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不可想象,在没有植物的地方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三、植物与环境自古以来,植物一直在默默地改善和美化着人类的生活环境。
在植物王国里约有7000多种植物可供人类食用,有不少植物具有神奇的治病效果。
民间草药约有5000- 6000多种,现代药物中有40% 来自大自然。
科学家还从美登木、红豆杉等植物中提取抗癌物质,其疗效十分明显。
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因为植物能净化污水,能消除和减弱噪声,能耐旱固沙,能耐盐碱、耐涝,能监测二氧化硫、氟、氯、氨等的污染。
利用光能,制造氧气。
固定CO2 ,合成有机物。
风固沙,加速降尘。
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吸收毒物,杀灭病菌。
指示植物,监测环境。
五颜六色,美化生活。
布置作业:1、活动:看图并回答问题2、小组活动:制作一个植物标本。
教后反思:第二课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目标:1、了植物生长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2、知道环境中的温度、水份、光照、土壤等对植物的作用。
初中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识图与制作1---识图基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
②初步了解平面图画法,认识示意图。
③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
③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②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③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平面图设计技能。
2、难点:相架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
三、【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一)确定设计要求(二)收集分析资料(三)学习构思方案(四)相架设计表达(五)技能体验(六)修改相架设计(七)交流评价识图与制作1---自制小书架一、【教学目标】1.情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制作小书架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不同形状小书架制作方法。
2.难点:不同形状小书架的识图能力。
三、【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书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1.准备工具材料。
2.图片导言按作品的特点归纳分类。
3.针对每类作品,讲解演示制作方法。
4.分小组,发工具。
5.创作制作小书架成果展示。
6.小组讨论推选出优胜作品。
五、【展示交流】学生谈心的体会。
初中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上海初中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 : WTf 8Y-W8BBGB-BWYTT-19998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识图与制作1…识图基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0)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
②初步了解平面图画法,认识示意图。
③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
③)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②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③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平面图设计技能。
2、难点:相架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
三、【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口四、【教学过程】(-)确定设计要求(二)收集分析资料(三)学习构思方案(四)相架设计表达(五)技能体验(六)修改相架设计(七)交流评价七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识图与制作1---自制小书架一、【教学目标】1•情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
2.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制作小书架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不同形状小书架制作方法。
2.难点:不同形状小书架的识图能力。
三、【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书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1.准备工具材料。
初中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供参考)

识图与制作1---识图基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
②初步了解平面图画法,认识示意图。
③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
③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②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③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平面图设计技能。
2、难点:相架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
三、【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一)确定设计要求(二)收集分析资料(三)学习构思方案(四)相架设计表达(五)技能体验(六)修改相架设计(七)交流评价识图与制作1---自制小书架一、【教学目标】1.情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制作小书架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不同形状小书架制作方法。
2.难点:不同形状小书架的识图能力。
三、【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书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1.准备工具材料。
2.图片导言按作品的特点归纳分类。
3.针对每类作品,讲解演示制作方法。
4.分小组,发工具。
5.创作制作小书架成果展示。
6.小组讨论推选出优胜作品。
五、【展示交流】学生谈心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走进蔬菜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家里菜篮子蔬菜的特点及闻名遐尔的中国蔬菜。
2、通过调查讨论,激起学生对学习蔬菜栽培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菜篮子蔬菜的特点及闻名遐尔的中国蔬菜【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饮食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了。
家里的菜篮子里每天都装着许多新鲜的菜。
每天上午去菜市场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蔬菜。
(板书课题:走进蔬菜世界)二、知识探讨出示一些蔬菜图片,引导学生探讨下列问题:(1)你家的菜篮子里一般是什么菜?你的家人喜欢吃哪些蔬菜?(青菜、白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2)我们经常食用的菜有哪些?其中哪些是蔬菜?怎样的菜是蔬菜?(3)你一定逛过菜市场。
菜市场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露天菜摊、室内菜场、超市菜柜)(4)什么是“净菜”?净菜有什么特点?购买净菜有什么好处?(干净卫生,食用方便卫生,对人体健康有好处)(5)人们常把蔬菜分为哪几类?根据是什么?(蔬菜生长发育的习性和栽培特点)(6)在菜市场中有哪些蔬菜是本地生产的?哪些主要是从外地运来的?三、实践巩固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P4内容。
2、引导学生完成P3和P4“看一看”。
3、引导学生完成P5“试一试”。
四、布置作业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经常食用的蔬菜有哪些?(2)蔬菜市场有哪几种主要类型?(3)蔬菜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依据是什么?【课题】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教学目标】1、进一步详细了解蔬菜的种类及特点;2、了解经常食用的蔬菜的营养成分。
【教学重难点】蔬菜的种类、特点及营养成分【教具准备】图片,几种蔬菜实物【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蔬菜是一个庞大的植物系列,我国蔬菜的种类繁多是世界闻名的。
同时蔬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时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蔬菜的种类、特点及营养成分。
(板书课题: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二、知识探讨1、复习:上节课我们对蔬菜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回忆一下蔬菜可分为哪几类?依据是什么?总结: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习性和栽培特点。
大致可以将蔬菜分为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绿叶类、薯芋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水生蔬菜类和多年生蔬菜类十类。
2、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分别举出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绿叶类、薯芋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水生蔬菜类和多年生蔬菜类等各类蔬菜至少三种具体蔬菜。
(2)各类蔬菜各有什么特点?生长发育习性和栽培特点是什么?(3)根据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可将蔬菜分为几类?(放心菜、无公害蔬菜、一般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4)放心菜、无公害蔬菜、一般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五类各有什么特点?检测的标准是什么?(5)蔬菜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你知道你平常经常食用的蔬菜有哪些营养成分?三、实践巩固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2—P56的内容2、出示几种常见蔬菜,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类型及营养成分。
四、布置作业回答下列问题(1)简单介绍白菜类、根菜类两种蔬菜的特点。
(2)蔬菜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课题】蔬菜的来源与生长【教学目标】1、了解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2、了解蔬菜的栽培方式、生长习性与生长环境。
【教学重难点】蔬菜的来源与生长【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似乎十分简单,你们有人会毫不犹豫地说:“蔬菜当然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这个答案全面吗?蔬菜生长的习性与环境有哪些要求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板书课题:蔬菜的来源与生长)二、知识探讨1、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蔬菜是从哪里来的?(蔬菜栽培方式:露地栽培、大棚栽培、温室栽培、无土栽培)引导学生比较四种栽培方式的优缺点。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种好蔬菜的关键是什么?(了解所种蔬菜的生长习性,根据不同蔬菜对环境的特定要求,采取高效、低耗的栽培措施,创造满足蔬菜生长的最佳环境,是种好蔬菜的关键。
)(2)影响蔬菜生长的因素有哪些呢?(土壤、水分、温度、肥料、成熟、光照等)(3)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应满足哪些要求?(厚、肥、柔、温、润)(4)常见蔬菜对水分的要求有什么不同?(耐涝极不耐旱、耐涝不耐旱、耐旱不耐涝、不耐涝不耐旱)(5)常见蔬菜对温度的要求有什么不同?(6)蔬菜对肥料的要求可按什么标准来区分?(需肥量、耐肥性、吸肥能力)(7)要种好蔬菜需要了解哪些情况?三、实践巩固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P8的内容。
2、引导学生完成P6“查一查”和P7“想一想”。
四、布置作业回答下列问题(1)种好蔬菜的关键是什么?要种好蔬菜需要了解哪些情况?(2)影响蔬菜生长的因素有哪些?各个因素的特点是什么?【课题】种菜的工具和过程【教学目标】1、认识种菜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2、了解种菜的一般过程及各程序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了解种菜的工具和过程【教具准备】图片,工具实物【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种好菜,必须先了解和熟悉一些常用的工具。
同时你有没有观察过你的父母种过蔬菜,他们一般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在种菜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种菜的工具和过程。
(板书课题:种菜的工具和过程)二、知识探讨1、出示一些工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工具是什么?用途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铁耙——主要用于翻地,粉碎大土块等;(2)锄头——主要用于整地作畦,也用于除草等;(3)喷雾器——喷洒液体农药、喷施叶面肥;(4)水桶、水勺——浇水、施液体肥料;(5)簸箕——装运固体肥料和土.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种菜的一般流程图是什么?(确定项目→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2)我们这里主要栽培的蔬菜有哪些品种?农民为什么选择栽培这些品种的蔬菜呢?(3)选种的要求有哪些?(用优良的品种、进行种子处理)(4)“苗床”育苗需要做好哪三方面的工作?(5)为什么说“定植”是菜苗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难关”?(6)田间管理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7)在蔬菜的收获阶段,怎样进行适时采收和科学贮藏?三、实践巩固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P15的内容。
2、引导学生完成P9、P12、P13“议一议”。
四、布置作业:回答下列问题(1)种菜的常用工具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2)种菜的一般过程有哪些?(3)怎样进行采收和贮藏?【课题】整地作畦和播种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整地作畦的基本过程。
2、熟悉常用播种技术。
【教学重难点】了解整地作畦的基本过程和播种技术【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学生:(1)种菜的一般过程有哪些?(2)育苗时需要做好哪三个方面工作?(3)什么是“畦”?什么是间苗、分苗、炼苗?它们各起什么作用?(4)在种菜过程中,需要哪些播种技术呢?2、学生回答后,引出今天的课题。
(板书课题:整地作哇和播种技术)二、知识探讨1、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蔬菜栽培的第一道工序是什么?(整地作畦)为什么说它是最基本、最花气力的工作呢?它的基本过程是什么?(翻地→用农家肥作基肥→晒土→作畦→作好畦面)2、组织小组讨论,出示如下问题:(1)播种技术包括哪几个方面?(确定播种量、种子处理、播种)(2)怎样确定播种量?(根据种植面积,推算所需苗数,计划面积和播种量)(3)为什么要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哪些?(作用:确保种子出苗快而整齐,幼苗健壮,无病虫害。
方法有:种子精选、种子消毒、浸种催芽)(4)种子消毒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方法?(杀死病菌、病毒等;消毒方法有干热消毒、药剂消毒、热水消毒等)(5)蔬菜常用的播种方法有哪些?(撒播、点播)三、实践巩固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7—P59的内容。
2、引导学生P59的思考题。
四、布置作业:回答下列问题(1)播种技术包括哪几个方面?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哪些?(2)举例说明什么是撒播?什么是点播?【课题】苗期管理【教学目标】1、了解苗期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2、熟悉苗期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苗期管理的基本方法【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学生:种菜的一般过程有哪些?(确定项目→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2、在种菜的过程中,育苗时要进行苗期管理,苗期管理是育苗过程中时间长、技术性强的一项工作。
苗期管理包括控水、控温、控光、控肥、间苗、分苗、炼苗等多项工作。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苗期管理知识和技术。
(板书课题:苗期管理)二、知识探讨1、出示一些图片,组织小组讨论,出示如下问题:(1)育苗管理的意义是什么?(育苗是蔬菜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苗期管理的质量,是蔬菜茁壮生长的基础。
)(2)苗期管理分为几个阶段的管理?(出苗前的管理,出苗后的管理,成苗期管理,天气应急管理)(3)出苗前管理的主要工作有哪些?(控制好温度、田间检查、撤掉薄膜、人工摘帽)(4)出苗后管理主要抓好几方面的工作?(籽苗期管理和分苗前后的管理)(5)籽苗期管理和分苗前后管理的具体方法有哪些?(6)成苗期管理应抓好哪些环节?(①改善光照;②加大通风量,温度均匀,适度干燥;③加强炼苗;④及时补充营养,减少病害)(7)育苗时该如何应对灾害性天气?(及时了解天气状况,针对不同天气,对苗床采取相应措施。
)三、实践巩固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9—P61的内容。
2、引导学生复述苗期管理的几个阶段的具体方法。
四、布置作业:回答下列问题(1)苗期管理的意义是什么?(2)成苗期管理应抓好哪些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