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综述

女性主义一.女性主义的缘起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
(王先霈: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
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
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
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
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
(朱刚:336)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
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
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
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
(林树明:7-8)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
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

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舒婷的诗歌从女性生命、情感出发,以独特的女性话语和女性笔触构筑了一系列新颖的女性意象,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意识,创建了一个独具女性魅力的艺术世界。
一、“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性别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现实,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潜在的制约作用。
”[1] “在男权中心的宗法社会之内,女性生活处处受男性的操纵、压迫、欺骗、藐视,……而她们也有投降也有反抗;投降者被誉为‘贞女’、‘良妻’,反抗者被骂为‘淫女’、‘妒妇’;而最后,投降者只能忍辱苟延度日,反抗者到底只有一个失败!” “沉默当然并不意味着从此泯灭了认识自己的渴望。
”[3]在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下,东西方出现了“妇女解放运动”,出现了“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
“文学作为文化生产的一个领域,从一开始就同性别问题密切相关。
”[1]因此“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也都对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女权主义”(feminism)这一术语1895年首次出现在英文中,是西方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是关于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应拥有平等权利的理论。
“女权”,刻意突出女性,否定男性,把两性完全对立起来,甚至走向一个极端――彻底否定男性,对男权进行彻底颠覆,更有甚者想把上帝改成“女上帝”,致使“女权主义”由受人认可到受人异议、否定。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于1870年在法国出现。
“女性主义”看到了两性存在的差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去追求女性应有的本性、地位和价值。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在概念界定上是有区别的。
“女权主义”仅限于女性应该有的权力,在争取男女平等的过程中忽视男性的存在,甚至否定男性,同时“权”字有过于剑拔弩张的色彩,使女性与男性产生敌对。
而“女性主义”在肯定“女性”追求适当应有的权利之外,还肯定女人的自然属性,把女人自己视为次于男性的“第二性”――女人。
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说:“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近年来,女权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女权主义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对于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并不十分了解。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解释女权主义的含义。
一、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一种以消除性别歧视和促进性别平等为目标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
女权主义者倡导为女性争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平等权利,以及赋予女性决策权和自主权。
女权主义认为,女性的性别应该与她们所拥有的权利、地位和机遇无关。
女权主义者不仅关注女性的权利,也关注性别非二元的人和性别专一之外的群体,尤其是LGBTQ +群体。
二、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区别是什么?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女性主义是女性心理和女性文化取得平等地位的理论和实践。
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应该能够拥有自由决策自己的生活,并且得到与男性同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
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一种形式,重点在于争取女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平等。
换句话说,女性主义是较大的意识形态市场,而女权主义则是其中一个经典而重要的派别。
三、女权主义是否意味着要压制男性?女权主义不是要压制男性。
女权主义者的目标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促进性别平等,而不是将女性提高到统治地位。
女权主义的真正目的是使男性和女性不再受到性别歧视的制约,而是能够拥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女权主义注重的并不是女性的性别或对女性的过度关注,而是要使女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女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并能够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因此,女权主义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女性的地位,也能够创造一种更加平等、更加公正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就在于要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获得公正和平等的机会。
这样的社会,必能够获得全体人民的尊重和支持,也将是一个更加进步和美好的社会。
中国女权被世界女权组织除名真的吗

我国女权被世界女权组织除名真的吗1. 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指追求男女平等权利的一种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
它关注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权利,以及如何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对待。
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认为性别不应成为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地位和权利的因素,女性应该拥有与男性相同的机会和权力。
2. 我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在我国,女权主义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早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到现代的女性主义运动,我国的妇女不断为争取权利平等而奋斗。
特别是在近几十年中,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和倡导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
3. 我国女权被世界女权组织除名的传闻近期,有关我国女权被世界女权组织除名的传闻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有人表示对我国女权运动的倡导和努力感到失望,认为我国的女权运动在国际舞台上受到了排斥和边缘化。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这只是一个误解或者有关我国女权的偏见。
4. 我国女权运动的挑战我国女权运动在不同层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从法律层面来看,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保护妇女权益,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另外,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也是我国女权运动面临的重要挑战。
传统的家庭观念和性别角色观念使得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上往往受到不公平对待,这对我国女权运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5. 我国女权运动的成就尽管面临重重挑战,我国女权运动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社会对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这为我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空间。
6. 个人观点和总结对于我国女权被世界女权组织除名一事,我认为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
我国女权运动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成就。
未来,我希望我国的女权运动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为妇女的权益争取更多的公平和正义。
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

一、性别的文化属性:性别秩序
二、男性中心主义中的“文学和性别” 1、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 A、妖魔化: B、神圣化: 2、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书写中的性别歧视
三、女权主义的反抗
1、性别观点的超越: A、在性别的框架内寻找超越的可能,“同志”和“酷儿”理论 的目的在于消除和超越性别的二元对立。他们的批判都直接指向 异性恋体制,认为正史这个被视为自然的天经地义的体制形成了 普遍的压迫和操纵性结构的社会基础。 B、将性别范畴与阶级、民族和人类联结从而超越纯粹的性别路 线。 2、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3、重新评价文学史 何谓女性文学(四种定义):a、写女人的文学;b、以同情、理 解和赞美的态度写女人的文学;c、女人写的文学;d、以女性主 义立场写作的文学。 以女性主义立场写作的文学 4、女性主义和消费(美丽坏女人)
女同性恋者的“双斧”标志
女同性恋或女权主义者的“黑色倒转三角形”
游击队女孩作品:《女性一定要裸体 才能进入大都会博物馆吗?》
我所能够做的,知识在一个次要的问题上向你们提供 一种见解——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的话,她就必须 有钱和自己一间屋,而且,你们将会看到,这就使得 妇女的真正的性质和小说的真正的性质这个重大的问 题悬而未决。458你们可能会提出异议,认为在我说 的话里我太强调物质事物的重要性了。即使为象征主 义留下一个慷慨的余地,让一年五百英镑的收入代表 能沉思的力量,让门上的锁意味着能进行独立思考的 力量,你们仍然可能说,思想应该超越这种事物,而 且大诗人往往是穷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68……智力上的自由依赖于 物质上的事物。诗歌又依赖于智力上的自由。而女人 又历来是贫穷的,不仅仅是二百年来,而且是有史以 来就穷。女人的智力上的自由比雅典奴隶的儿子还要 少。因而,女人也就没有最起码的机会去写诗。我之 所以这样强调金钱
女性主义是跟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是跟女权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相联系的。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很早,大概是19世纪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当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政治权利,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一般地说,是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的。
人们认为,最早也是起源于美国。
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
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的差别。
把两性的差别实际上看成是在两性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
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等等。
波伏娃的《第二性》即产生于这一时期。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对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
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
长久以来,在社会上是一个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所以人们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他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就是说,这种描述是千真万确的,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对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提出了挑战。
尽管流派众多,但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平等,改变女性受歧视压迫的现状。
女性主义为何总和性相连女性的歧视是全方位的。
尽管如此性是比较突出的,带有性意味的歧视是占有中心地位的。
也就是说,压迫越深反抗越强。
女性对自身的反思恰恰从最激烈的地方表现是非常自然的。
(自《另类的尖叫》)女性地理學在18到20歲之間的女人像是非洲,半開發,半野生狀態,肥沃的三角洲散發著自然的美感在21到30歲間的女人像是美洲,經過良好的開發並開放貿易(交易)特別是有錢的對象在31到40歲時,她像是印度,非常熱情,悠閒且深信她自身的美麗在41到50歲間的女人像是法國,徐娘半老卻依然溫暖並且令人嚮往在51到60歲時,她像南斯拉夫,戰敗了(受到昔日錯誤所困擾)此時非常需要大規模的重建在61到70歲間,女人像是俄羅斯,體態寬廣,邊界毫無警戒嚴寒的氣候令人遠離在71到75歲時,她像是蒙古,有著風光璀璨且所向披靡的過去,但唉..沒有未來!過了75的女人成了阿富汗,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她在哪,但沒有人想去找她男性地理學在15歲到70歲間的男人像伊拉克,受到老二的統治註. dick-tator是指dictator,獨裁者之意。
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剖析

男女为何不平等?
男权制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两分思维,即非此即彼的思考 方式,将所有的事物分为黑白两极,忽略中间状态。例如: 阳刚与阴柔、主体与客体、理智与感性、心灵与肉体、善与 恶等。 线性思维:时间和历史都是依线性前进,忽略了循环。 等级思维:忽略了只是不同、没有高低之分的事物。 崇尚直线发展型模式:认为现在永远优于过去。由于社会的进 化和选择自有规律,如果采取社会行动、革命或改变社会秩序 的行动,就会打断进化进程,导致社会的不平衡。
妇女状况
安全
其他暴力 1、交友强奸与求婚暴力 2、校园暴力 3、工作场所的暴力 4、针对妇女中特殊人群的暴力(怀孕妇女、女同性恋、卖淫妇 女)
男人用暴力行为表达自己统治周围事物的感觉。
男女为何不平等?
男权制(父权制)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多数文化都形成了男权制,并持续了数 千年之久,男权制占据着统治地位。 男权制就是将男性身体和生活模式视为正式和理想的社会组 织形式。这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不公正的男性统治女 性的制度。 男权制包括这样一些制度(如政策、实践、地位、机构、角 色和期望)和行为,它们为男性授予特权(较高的身份、价 值和特权)。这些制度和行为构成了性别主义的概念框架, 后者反过来维护男权制,将男权制合理化。男权制的核心是 对男性特权和权力的维护和将其合理化。 作为女性的对立面,男性的活动总是被当做绝对重要的,文 化体系对男性的角色和活动赋予了绝对的权威和价值。
为什么现代社会仍然存在性别歧视?主要原因在于性别歧视深 植于文化之中,这一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男女为何不平等?
宗教
基督教文化将女性列为万恶之首:于创世纪,人类的堕落是 因为夏娃偷吃禁果所导致,她是使人类被驱逐出伊甸园的罪 魁祸首。所以,上帝用18件东西惩罚妇女:1.月经;2.分娩; 3.与父母分离并同一位陌生人结婚;4.怀胎;5.不能支配自 己的肉体;等等。 女人是是男人的附庸。女人是上帝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 女人之所以被创造,是上帝觉得男人太孤独。很多人认为男 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而女人只是男人的变异与正态的偏离。 伊斯兰教也是重男轻女,它主张:男人掌管女人,因为真主 把他们中的一个创造得比另一个更好,因为男人用财产供养 女人。所以好女人是驯服的。
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二)
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是新颖的,尤其是关于 性别差异和父权制理论对于传统的男性中心 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激进性 表现在:主张革命而非改良去争取妇女的解 放;强调男女对立和决裂,将矛头指向男性。 不过该理论缺陷在于对女性的特别强调忽视 了男女的同一性,很容易走入“生理决定 论”,而且对妇女本身的强调,忽视了妇女 受压迫的社会、历史、经济层面的分析。
女权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
1.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2.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3.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 4.后现代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一)
代表作:玛丽· 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权辩护》 传统认为女人智力低下,因而没能力从事政治社会事务。而女 权主义认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权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其理 论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特点:依据人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推崇自由主义思 想原则,主张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其平等指的是机会平等。 多数强调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在法律上保障妇女的权益。 观点: ①争取法律改革,排除原有对妇女的歧视;②确保妇女的社会 平等权利,排除妇女生育带来的障碍,争取妇女参与行政和决 策;③争取平等的机会,着重于妇女的就业培训和再培训的机 会。
女权主义福利观 (一)
共同点:都认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地位的主要原 因: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离的背景下,妇 女仅限于私人领域是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性别分 工是帮助男性实现控制女性,实现霸权地位的工具。 ①反对性别歧视和性别贬抑,批判男女权力分配不 均以及女性沦为附庸的不公正境遇;②解构现行的 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 ③纠正单一的以男性视角去书写历史、构建文化的 偏差,建立女性视角的话语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同性恋者的“双斧”标志
女同性恋或女权主义者的“黑色倒转三角形”
游击队女孩作品:《女性一定要裸体 才能进入大都会博物馆吗?》
我所能够做的,知识在一个次要的问题上向你们提供 一种见解——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的话,她就必须 有钱和自己一间屋,而且,你们将会看到,这就使得 妇女的真正的性质和小说的真正的性质这个重大的问 题悬而未决。458你们可能会提出异议,认为在我说 的话里我太强调物质事物的重要性了。即使为象征主 义留下一个慷慨的余地,让一年五百英镑的收入代表 能沉思的力量,让门上的锁意味着能进行独立思考的 力量,你们仍然可能说,思想应该超越这种事物,而 且大诗人往往是穷人。568……智力上的自由依赖于 物质上的事物。诗歌又依赖于智力上的自由。而女人 又历来是贫穷的,不仅仅是二百年来,而且是有史以 来就穷。女人的智力上的自由比雅典奴隶的儿子还要 少。因而,女人也就没有最起码的机会去写诗。我之 所以这样强调金钱
一、性别的文化属性:性别秩序
二、男性中心主义中的“文学和性别” 1、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 A、妖魔化: B、神圣化: 2、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书写中的性别歧视
三、女权主义的反抗
1、性别观点的超越: 、性别观点的超越: A、在性别的框架内寻找超越的可能,“同志”和“酷儿”理论 酷儿” 、在性别的框架内寻找超越的可能, 同志” 的目的在于消除和超越性别的二元对立。 的目的在于消除和超越性别的二元对立。他们的批判都直接指向 异性恋体制, 异性恋体制,认为正史这个被视为自然的天经地义的体制形成了 普遍的压迫和操纵性结构的社会基础。 普遍的压迫和操纵性结构的社会基础。 B、将性别范畴与阶级、民族和人类联结从而超越纯粹的性别路 、将性别范畴与阶级、 线。 2、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 3、重新评价文学史 、 何谓女性文学(四种定义) 何谓女性文学(四种定义):a、写女人的文学;b、以同情、理 解和赞美的态度写女人的文学;c、女人写的文学;d、以女性主 义立场写作的文学。 以女性主义立场写作的文学 4、女性主义和消费(美丽坏女人) 、女性主义和消费(美丽坏女人)
西蒙娜·德 波伏娃 波伏娃(1908.1.9— 西蒙娜 德·波伏娃 1986.4.14)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 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 文学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19岁 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 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 屈从于他人的意志”。